(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1460642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古树:另一种形式的时间简史/祝成明

点击率:4151
发布时间:2016.06.22

  它们静静地躺着,看苍穹之上云卷云舒,日升月落,风雨变幻;倾听着清风吹过山峦,惊动了那些翠绿的枝叶;感受着季节的更替和嬗变,俗世的喧嚣和繁华。云雾氤氲、香火缭绕的青山绿水中,传来阵阵悠远、清澈的钟声,濯洗着大地上所有感应的心灵。然而,它们依然无声无息,丝毫不为这人间的天籁所感动。

  我写的,它们,是这样一群早已消逝了生命状态的遗树——在东莞樟木头镇观音山古树博物馆里,横卧着五十余棵古树,它们生长和遗存的年代可谓是久远、漫长,最老的为距今5000年左右黄帝时期的青皮树,最“年轻”的为距今200余年鸦片战争时期的古树。陈列的树种多样,丰富,既有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特有的水松、青檀、格木等,也有反映我国南方气候冷暖变化的隆兰、青皮、青冈等。这些从岭南地区出土的古树,断断续续地拼接起一段从黄帝时代到尧、舜、夏、商、周、秦、汉、三国、唐、宋、明,直至清末的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时间链条,以集体力量展现了一部埋藏在岁月深处的、不为世人所知的岭南秘史,从人类浩渺甚至被掩盖的时间长河里,它们依然忠实的见证、记录并延续着中国几千年地下文明和地表文明的传承。

  一场变故,它们在地下静默了几千年;另一场变故,它们从另外一个地方来到观音山。物换星移几度春秋,在幽暗的地下和苍茫的时间甬道里,它们也忽略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只留下一些粗壮的黑色躯干,用沧桑的印痕和斑驳的碎片,为“时间的本质和真相”做了一次穿透性的注释和演示。这样的穿越过于彻底和残忍,5000年的时光顷刻间失去了重量。它们失去了“巍峨的云冠,清凉的华盖”,碳化在时间的长河里,只剩下遒劲、苍老的巨大躯干,沉静的姿态,墨黑的形象,凹凸不平、千疮百孔的皲裂外层;禅定之态,苍劲之美,沧桑之叹,悠远之韵,集于一身;它们姿态各异,虬根盘结,似怪兽穿过岁月,或虬曲如龙,或铮铮如鳄,或威如啸虎,或斑驳似苔,或嶙峋如岩,力沉千斤,坚毅,安详,隐忍,内敛,散发着穿越时空之后的独特魅力和幽香,这其中隐含着多少时间的密码和历史的谜底?也许只有它们自己知道。

  “生命是光阴的道路,肉体是时间的旅程”(袁仕咏的诗句)。面对一棵棵不同时期、不同品种的古树,就是面对一个个生活年代不同、性格迥异的先人。站在它们的身边,低下头颅,凝神静气,屏住呼吸,我似乎能倾听到千年以前大地的心跳和气息,想象千年以前,它们挺立在岭南大地上的勃勃生机,粗壮、高大的身躯,丰缛的枝叶,撑起一片葱茏的绿荫和鸟语。它们经历了苍茫时间的岁月烟尘,见证了黄帝、黄帝的孙子颛顼、黄帝的曾孙帝喾、尧、舜、孔子、秦始皇、汉武帝、诸葛亮、唐太宗、岳飞、成吉思汗、林则徐等伟大历史人物的鲜活事迹和是非曲直。太平盛世,世道昌明,则古树参天,浓荫匝地;兵荒马乱,生灵涂炭,则伐树为车,焚林于烬。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经历者和哺育者,书写了岭南地区一程程筚路褴褛的漫长跋涉——茹毛饮血的贝丘遗址和蚝岗遗址;秦始皇的部将赵佗挥鞭南下,统一岭南;历朝历代珠江泛滥的洪水、席卷的饥荒、流行的瘟疫;远去的金戈铁马、鼓角争鸣;海水消退,隆起肥沃的沙田大地;燕岭上传来阵阵坎坎的采石声和“杭唷杭唷”的劳动号子,满载货物的舟楫穿梭在东江的波涛之上;陈益从安南引种的红薯从小捷山发芽,郁郁葱葱地生长,藤蔓渐渐缠满了整个中华大地;可园里关闭不住的春光,一抹枝桠摇曳在泛黄的宣纸上;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观场景历历在目;还有风调雨顺、蛙鸣嘹亮的丰年,短暂的盛世时光,和大地上生生不息的歌谣和祈祷、幸福和苦难……在它们的每一个纹路、每一个皱痕、每一个节瘤和每一圈年轮里,都可以找到这些消逝的历史记忆和岁月回音。正如我在一篇散文《家园的守望者》里写道——

  “远古人类在森林的襁褓里繁衍、生息,犹如母亲怀抱里安详的婴儿。

  伊甸园里赐给亚当和夏娃以欢乐的智慧树、生命树。

  馈赠给释迦牟尼以大彻大悟的菩提树。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唱出了人与树的感情。

  孔府里活了两千多年的桧树,散发着先贤曾有的生命温度。”

  树木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和兄弟,树木一直在关怀和注视着人类。我国五千年光辉璀璨的华夏文化中,树木用它特有的芳香和恩泽默默地呵护着我们的家园。古有轩辕柏、孔子桧、项王槐、书圣樟、李白杏、东坡棠、朱熹杉之载,今有中山松、主席栗、总理桂、小平榕之传,还有“佛树”、“神树”、“风水树”、“祖宗树”等文化教化之说。一棵称得上古树的树木,往往和一座城市、一个村镇、一座山脉、一个庙观的历史相承载。它们的身上,讲述了一段鲜活的历史、一个地域的沧桑变迁和人居的悲欢离合。观音山古树博物馆收藏的罗浮山水松就是一个例子。此水松为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酥醪观道长柯善智法师亲手栽植。《浮山志》载:“罗浮山皆山松,惟酥醪观前大池左右有水松二株,高十余丈,樱枝密叶,苍翠下垂若幡幢然,柯善智师手植”。这棵水松就是酥醪观门前右侧的那一株,至今已有二百七十多年了。这是国内目前唯一有史料记载的古松树,见证了罗浮山几百年来的风霜雨雪和人文历史。

  “活化石”、“活文物”,“地域历史的丰碑”,林业历史的“活资料”,这些溢美之词都是属于古树的。它们记录了山川、气候等环境巨变和生物演替的信息,刻下了降水量、地下水的年代变化,目击了当地的丰年、灾年及农民的喜乐和忧愁。每一棵古树都是一座值得研究的基因库,在其复杂的年轮结构中,在其核染色体的迷宫中,记录和蕴含着可供我们发掘利用的信息和基因。科学家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古树年轮的分析,可获得一部古代气候变化、环境变迁、水文状况、地质运动的编年史,还可以为预测未来的气候及环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比如,观音山古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棵距今约5000年的青皮王,是从广东阳江发掘出来的,身躯粗大,尽管风蚀和河水浸泡已使其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外层,但仍遗留下300多圈年轮。这棵古树在黄帝时期就已经生长在南粤大地,属于热带乔木,主要生长在越南和我国海南岛,它证明了5000年前广东的气候比现在热,与现在的海南相似。古树博物馆里还陈列了一些可以见证广州曾经下过雪的古树,南朝隆兰与东汉水松就是其中一部分。气候学家曾考证,1500多年前广东平均气温大约比现在低2~4摄氏度,广州虽然没有那个时候的气候记载,但这棵现今只生长在滇藏高山的隆兰,就是有力的物证。而在东汉被冻死的水松,原本生长在北回归线附近的高要市白诸镇的洼地中,已生长了数百年,可能是“飞雪盈树”的一次特大寒潮,把这棵树龄已达数百年的老水松冻死,后来被泥沙掩埋在地下。由于当时全球气候变冷致死,气候专家称这一时期为“新冰期”。

  在古树博物馆的水松区,有一个200余平方米的水池,别出心裁地“栽种”着20多棵生长在黄帝、黄帝的孙子颛顼、黄帝的曾孙帝喾、尧、舜等不同时期的古代水松,池中木桥和栈道穿行于水松林中,我们漫步其中,仿若置身于5000年前河道纵横、气候湿热、降水丰沛的珠江三角洲。古语有云:岸上千年杉,水中万年松。水松根浸泡在水中几百年来都没有腐烂,这就是树木的生命力量和韧性。

  观音山古树博物馆以这种方式“树说”历史,展示生命的内涵和感悟,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古树是诗意的栖居,古树是文化的传承。在千里之外的故乡,也有四棵千年古樟,一字排开,矗立在村庄的中间,直冲云霄,傲雪凌霜,写下向上的渴望和信仰。古今中外,善待保护古树者比比皆是。暴君秦始皇“焚书坑儒”,但不烧“种树之书”。清朝左宗棠“爱树如命”,所栽柳树,被称为“左公柳”。爱国将领冯玉祥在保护古树上,更是语出惊人:“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在国外,保护古树,更是摆上了重要日程。1984年,罗马俱乐部科学家强烈呼吁:要拯救地球上的生态环境,首先要拯救地球上的古树。印地安人警告:“等你把最后一棵树刨出时,你才知道,钱是不能吃的。”马六甲海峡群岛的人将开花树视为“怀孕”,树下禁止喧哗,不准烧火。亚马逊河流域市长办公室两棵古树破屋而出,“爱树如屋”……这些英明的举措令人欣慰和尊敬。

  人生百年,肉体易枯易朽。面对古树,我感慨万千,获得的岂止是宁静,感动,更是一种透彻和热爱。恍惚中,我看见一棵棵躺着的古树慢慢地站起来,抖落身上的烟尘,树皮开始滋润,泛青,冒出芽尖,抽出枝叶,开出花朵和鸟鸣。整个大地上都是一片片葱茏、葳蕤的古老森林,一阵风吹过,发出阵阵汹涌的涛声。

  所有的历史都在风中复活了。



                                                                                       选自《江门文艺》2012年第2期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