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 — 评郭文涟散文集 《伊犁往事》
虽然机遇屡屡不得,我曾有过去看天山南北的 想法,却计划了好久还是未能成行。我喜欢读关于新 疆的文字,喜欢看反映新疆的图像,喜欢欣赏新疆人 跳的舞蹈、唱的民歌、弹的琴弦、喊的粗犷……当然, 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有那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的歌 声、故事、爱情和香甜。
对于伊犁,我记得清代乾隆年间设立的伊犁将 军,记得禁烟大臣林则徐曾被贬黜到伊犁,记得中兴 名臣左宗棠带棺征西时收复伊犁……伊犁是当时新 疆的政治、军事中心。王震将军和著名的三五九旅移 师新疆后,也该走遍了风情毫不逊色于陕北江南的 “塞外江南”———伊犁。
郭文涟就是三五九旅老兵的儿子。他生在伊 犁,长在伊犁,也工作在伊犁,几十年过去,他亲历 目睹了这美丽的中亚湿地在新时期的复兴、变迁与 发展。那些都留在他的记忆里,和他的青春相融,给 过他无数欢欣、钟情、恋爱、孤零、荒芜、苍凉和期 待,期待他的《伊犁往事》能带给我们梦回伊犁的路 径与憧憬。
他没有过多地渲染瓜果之乡的自然风物,没有 集中描述马奶、纳仁、血肠、炖鱼、馕饼的清香诱人, 没有专门传递草原、高山、河流和人文景观的美不胜收,他只是安静地、淳朴地、真实地、坦诚地回想经历的、感受的那些年轻岁月。
他的青春里,有过懵懂地去偷吃邻居大爷晒在 房顶的苹果干,有过高筑雪堡又挖陷阱阻止他人登 临的顽皮,有过混入人群、躲过检票员、挤进电影院 的小聪明,有过骑着难得的自行车取回大学录取通 知书的疲惫和开心,有过捡拾稻穗换取粮食补贴家 中不足的经历,有过同许多汉族的、维族的、哈族的 小伙伴一起度过的快乐,静静地坐在篝火旁听人弹 唱东方小夜曲《草原之夜》……这些回忆,这些怀旧, 历历在目,犹如一串珍珠般的牧歌,虽已远逝却嘹亮 在他的内心深处。
他忘不了维族小伙伴苏江挺身而出的打抱不 平,忘不了在小人书摊、新华书店看书的情景,忘不 了公交站台失明的俄罗斯族老人的手风琴声、街头 包子店和冰棍摊的叫卖声、天空中自由飘过的鸟声, 忘不了阿勒泰草原的陨石、塔里木的山色和暮色、塔 勒奇达坂的云、天山深处苍老的大树、赛里木湖关于 爱情和反抗暴虐的传说,忘不了读过的大作家孙犁、 王蒙、徐迟的文字,忘不了在荒村听雨时的忧虑、怅 惘、清冷和思念。他的思念里,都是与伊犁相关的人 和事。
郭文涟一直在追忆的,是身边的小人物、平常 事,而非开天辟地的英雄伟人、惊心动魄的事件史 实。他写自己熟悉的低下阶层,表现他们生活情趣、 顽强人生、责任担当与真情关爱。
父辈们从千里之外的内地,做“听毛主席话”的 好战士,来到伊犁,建设边疆。身处严寒不畏惧,走在 荒芜也丹心。他们虽然没能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 一样被写进中国史,但他们的言行、实践、奉献、精 神,也真切地写进了新疆那辽阔的热土。他们爱那片 土地,爱得深沉,爱得炽烈,爱得无怨无悔。
这些值得历史和后世记住的真英雄,不但自己 坚守在那里,而且在那里娶妻生子、成家扎根,为自 己和后代都贴上了新疆人的标签。郭文涟没有因为 父母的选择而后悔、而逃避,他为父辈们的共同历史 而自豪、而骄傲。他没有写父辈们在战争年月、草创 时代,是否经历过特殊关头和生死考验,但用诸多小 事见证了那一代人的道德底色,使我们看到了一种 正能量的传递和继承。
郭文涟写父亲母亲,写叔叔阿姨,写新朋旧友, 写亲情友情,写他们的坚强和善良,写他们互助和激 励,也许是为了忘却,也许是为了纪念和回忆。因为 他们虽然身处边疆、建设新疆,却没能躲开内地种种 运动的折腾和批斗。
“文革”闹腾的那些日子,郭文涟看到不少有着 中国国籍的俄罗斯族人,因为中苏关系恶化而颠沛 流离,纷纷离家躲灾。他也因为父亲被造反派的强势 冲击,几度搬家几番流放。但是,在父亲、在父辈坚忍 的顺从轨迹中,他看到了历经苦难而不改本色的气 派,看到了一种如同白杨刚毅的坚定和伟岸。暴雪覆 盖、封住了公路,劫后重生的父亲不惧零下几十摄氏 度的严寒,指挥在第一线。家里五兄弟,生活本已艰 难,母亲毅然帮助有困难的朋友哺养幼儿。饥荒年 月,粮食定量到户到人,邻居罗阿姨和闫阿姨还不断 地接济郭家。王德叔叔弥留时,没有让儿女送至医院 抢救,而是遗嘱死后要拖至四百多公里外的地方火 化,因为他的战友、郭文涟的父母开创了先例。试想, 在那广阔的新疆大地上,随便找块坟地难道不容易? 但是那代优秀的农垦勇士,却纷纷选择火葬,这难道 不足以让土地紧张的内地那些挖空心思大肆修坟、 变着法子圈地建陵的人羞愧吗?
郭文涟怀着感恩和感念描写如烟往事,写得很炽热,写得很朴素,也很平静。他没有使用太多的写作技 巧,也没有使用过分的诗化词句,更没有跳出来针砭 时弊、品评人性,但其隽永晓畅的文字、真诚感人的情 境、平凡伟大的人物、温热动容的场景,让我漫读时有 了很多震惊和感叹、陌生和亲切、轻松和惬意。
城市在发展、变迁和繁荣,不可避免地使我们熟 悉的印记悄无声息地坍塌。那拆了重建的高楼大厦, 那修了又挖的道路桥梁,那难以揣测阴晴不定的竞 争力,随着不断攀升要摘星辰的房价、不停较量的薪 资岗位权力享受的职场风云,演绎着另一种精彩绝 伦的活剧。在全球化趋势下的现代伊犁,自然不能置 身世外。
郭文涟想重访曾偷着进入看电影的工人俱乐 部,他想重历排队买肉、买米、买糖的场面,他想重温 去捣鸟窝、钓白鱼、玩攻城……都已逝去,都已遥远, 都已随着社会的发展、年龄的增长、经济的革新,湮 没在历史中的某个角落。即便其中有着他的苦乐年 华、悲喜人生、惆怅情感、艰难岁月,也只能成为他伊 犁记忆里的一段经历,成为独特的“伊犁往事”让他、 也使我们刻骨铭心。毕竟,那是一个时代的中国,一 种青春的绝响,一段沉潜在、磨砺在、默然在社会正 义、公序良俗选择中的沉思与反抗,一代影响了中国 人痛苦挣扎而不可能遗忘的历史。
几十年来,内地纷纷从经济上、人才上、资源上 支援边疆建设。这是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坚实基 础。我们有必要在文化上,多推介、多接受、多出版、 多传播新疆题材的作品,促使更多的人认识新疆层 出不穷、并不落寞的魅力和精彩。
我们阅读关于伊犁、关于新疆的文字、图像,如 果单纯停留于欣赏的层面,可能会与许多真实、神 奇、亲切和色彩擦肩而过。只有沿着那独特的自然风 光、人文风情、历史景观,走进像郭文涟《伊犁往事》 一样的文艺作品中,才会找到吸引你了解、神往、热 爱新疆的光亮与蕴涵。那种美丽,那种奇特,那种味 道,那种充满温暖、洋溢青春的西域风情,想必不仅 仅是达坂城姑娘的歌声那般悠扬,不仅仅如熟透了 的吐鲁番葡萄那般香甜,不仅仅像神采依旧、情意犹 浓而风景焕新的左公柳那般迷人,也不仅仅遍地是 从玉门关吹过来的和煦春风。
选自安徽文艺出版社《伊犁往事》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