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一
一个村子,一条主路,就像一截羊肠,蜿蜿蜒蜒,七里拐弯儿的将村子里的一户户农家,从南到北串联起来。路的两旁,大都是土坯泥墙围起来的院子,路也是土的。那几年村子里的人除了务农,就是养羊养猪养鸡鸭,稍微有钱一点的人家,也会养上几头牛,别的还好,主要就是那牛,不一定什么时候它就要毫不矜持的解决它的内急问题。在那土哄哄的大路上,走着走着,尾巴一翘,只见一坨坨热气腾腾的牛粪大饼就“吧唧吧唧”的摆在了路上,惊得尘土一阵狂飞乱舞,最后还是乖乖地落于粪饼之上,开始了相濡以沫。走在大路上的人,一般都需要把眼睛睁大一些,不然脚底尝鲜踩到“雷”,那也是常有的事情。村子大概分三个部分,村北头,村中段,和村南头。村南头相对比较偏一些,村南的尽头就是一些荒滩草坪和庄家地了。爷爷家就住村南头,那一片几乎都是本家人,一个老爷爷的子孙。村北头比较“繁华”,去镇里市里都要经过北边,出村不到10里地就是110国道,小商小贩什么的进村方便,大部分时候就在北边那一片儿。村中断是人流相对聚集的地方,尤其是夏天的午后和农忙时节过后,你看吧,那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女的艳,艳在难得不用刨土特意穿着的花衣上;男的亮,亮在那风吹日晒黝黑的皮肤上。难得清闲,大家便这儿一堆儿,那儿一伙儿的,不是摔着扑克牌,就是聊着些不荤不素的段子。谁家的新媳妇长的俊惹人惦记;谁不小心看到了谁家的女人撅着屁股在院子里洗头发时露出的那嫩生生的腰条子;男人指着对面那女人说,你看你肥的,就跟圈里那隔年的猪一样,坐在那儿那么大一堆。边说边还用手比划着;女人说,你快别说我了,赶紧照镜子看看你自己吧。黑的都快赶上那西游记里的黑熊老怪了,你说你到底是挖煤的还是烧窑的……旁边的老汉,从兜里摸出一支旱烟,叼在嘴上,那枯树枝般的手颤颤巍巍的划着一根洋火柴,将烟点上,然后眯缝起爬满皱纹的眼,开始“吧嗒吧嗒”的享受;不知谁家的老太太也拄着拐挪过来了,一块手工缝制的布垫子,往那虚哄的土地上一扔,坐下了。那些男男女女,你一言,我一语,依旧逗着无伤大雅的乐子。女人笑了,笑得花枝乱颤。玩儿的像土耗子一样的小儿子突然像头小牛犊一样扑过来,趁着大家伙不注意,摸了一把妈妈胸前那空塑料袋一样的奶子,又撒腿跑远了;男人也笑了,那咧着的大嘴,就像是风婆婆张开的风口袋,熏人的口气随着唾沫星子一起,飘荡在空气中。那差点笑掉的大牙露出来,显得皮肤更加黝黑发亮了。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他们以天为被地为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刨的不是土,是希望;那些洒落在田间地头的汗珠也不是汗,是希望的甘霖。而此刻的他们,更像是那盛开在墙跟下的蔷薇花,一簇一簇的,开得热烈,开得娇艳,开得充满朝气与活力……
二
说完了他们,也说说我吧。七岁那年,爷爷带着我,去村北头的小学报名,上了学前班。那是村子里唯一的一所学校,砖墙青瓦,七八间平房。学校的老师都是村里年轻的知识分子,只有校长年长一些,大概和爷爷差不多。校园靠北边的中间有一个大花池,种着各种红黄橙紫的花儿。每到春暖时节开始,中高年级的学生们就要在活动课的时间去浇花。一口压水井站在太阳下暴晒着,仿佛在抽血吸髓般的,被学生们轮流压着,伴随着“嘎吱嘎吱”的声音,一股股拔凉的井水便汩汩而出。其他高年级的学生就排着队,提着桶,一桶一桶的将水倒进花池。一节活动课下来,花池里蓄满了水,慢慢的消化着。花池和水井之间也出现了一条湿哒哒的路,就像是两两相望的彼此间,突然联通了一条心灵的隧道,静默的交流着它们之间的感情。而那口博爱无私的压水井,此时也已经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了。落日余晖,霞光万丈,那口孤独的老井,在烟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沉着而沧桑。校园东西还各有一个篮球架,西边还有两间房,一间是看校门老大爷住的地方,另一间是储藏煤炭的地方。西南角上还有一男一女两旱厕,这就是学校的所有家当。哦,对了,学前班的班主任老师,也是村里的一位老教师了,女的,长得慈祥,像奶奶。拼音教的特别好,我至今都受益匪浅。班上二十几个学生,大多是农民子弟。只有我,说农民子弟吧,家里没有几亩地,爸妈爷爷都上班。说不是农民子弟吧,也就在村子里玩儿土抠着泥一起长大。只不过不下地,不放羊,不割草,不喂猪,在姑姑不断的新衣和奶奶干净整洁的照料下长大。由于没上学前妈妈就教了很多汉字唐诗,也因为家里都是文化人潜移默化受些影响,所以上学后学习特别好。再加上爷爷爸爸包括大爷,都是在信用社工作,村里的人们每年一到春种用钱和过年的时候,就找爸爸爷爷办贷款,所以家里每个人走在村子里都比较受人尊敬。那时候,学校的同学们好像以为银行就是我家开的,钱都是我家的似的。加上当时在班上学习也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同学间感觉还是蛮有优越感的。就在学前班下半学期刚开学不久,有一天,我去办公室拿作业本,出门的时候不小心绊了一下,就把办公室门口摆着的花盆打碎了。当时吓坏了,拿着作业本拔腿就跑。回到教室后那个心慌,想着不知道能不能被发现?老师会不会调查追究这事情。第二天一早,学校开新学期师生大会。在会上,校长突然问道,昨天谁把办公室门口的花盆打碎了?怎么也不说一声就不管了?读书知理,知错能改,这圣贤书都白读了?不管是谁干的,希望那个学生散会后能主动承认错误......当时站在下面的我,脸红手抖,就像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那小心脏慌的,要不是嘴闭得紧,我都担心它能蹦出来。回到教室后,我想来想去,不就是一个花盆吗?我又不是故意的。都说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我怎么能成为一个不是好孩子的孩子呢?可是,那为什么昨天不承认呢?现在要怎么去说,也不好意思啊。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写信。我撕了一页作业本纸,然后拿着铅笔,歪歪扭扭的开始陈述昨天如何不小心打碎了花盆,又是如何害怕慌张,今天又是如何深刻的认识了错误。一个学前班的学生,能写几个字。当时还不会查字典,很多不会写的字我都用拼音代替了。这样一来,一封汉字与拼音相结合的检讨信就完成了。现在想来,那还是我生平第一次“作文”,大半页子呢。没想到,就是那不成文的检讨信,给我带来了更惊喜的心跳。据说当时校长看过信以后,便带着信去了一趟地方学区,和相关领导汇报了我平时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学习成绩,当然还有那封汉字加拼音的检讨信,申请并通过了让我由学前班直接跳班升学二年级的事情。当这个消息在学校甚至村子里传开以后,那影响可想而知。我可是学校唯一一个跳班生啊,那不仅是我在学校受到老师学生们赞许的眼光,就连爷爷家人,都倍感自豪。值得庆幸的是,我也没有因为跳了一级半道插班就跟不上大家。到了二年级,班里加上我也才只有九个人。虽然我年龄最小,但依旧是第一名,也算是不负所望。
三
写到这里,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位老师。我是在五年级的时候转学去县城寄宿学校的。现在想想,那位老师应该是在三四年级的时候。那时候,学校从邻村调来两位新老师。一位教六年级,一位教我们。老师姓杨,个子挺高,头挺长。其实就是大长脸,加上像草一样立在头顶的寸发,整体看起来就是身长头也长。经常骑一辆有着横梁的旧自行车,奔波于学校与家之间。说来也是辛苦,春夏秋可能还好,尤其冬天,老师每天穿着棉衣,戴着棉手套棉帽子,围着粗毛线手工针织的大围脖,伴着冬天那半死不活的晨光,蹬着他的两轮座驾,风尘仆仆的赶来。那时候教室里都生着炭炉,班上四个男生,五个女生,轮流生火炉。但是我不会,每次鼓捣半天浪费了一堆引火柴也点不着个炉火,最后还得和我同班比我大一岁但管我叫姑姑的本家侄子帮忙弄。等老师来了,炉火正旺。他便站在讲台上,一件一件的卸装备。先是手套,帽子,再是围脖。等这些装备都放在讲台桌上以后,抬头看看老师,那脸红的就像炉膛里的火焰,眉毛上的清霜化成了小水滴,鼻子上还挂着清鼻涕。这时候老师总会掏出一张纸,将身子一侧,“呲呲”的擤上两股,折叠一下,再擦擦像红辣椒一样的鼻头,便把那变得有点沉甸甸的纸喂进了炭炉的嘴里,听着炭炉瞬间发出的“刺啦刺啦”的细碎声,老师便移动着脚步使劲儿的搓搓手,将那厚重的棉衣外套挂在窗户的把手上,便开始了这一天的课程。可是我真正想说的,并不是老师的这点儿辛苦。而是老师讲课中的一个特点。三四年级的学生,应该正是开始淘气捣蛋的时候。班上虽然人不多,但都是一个村子里一起耍大的娃,老师稍微给点颜色,我们立马就能开起染坊来。本来讲课就费嘴,一个老师通课教,再加上还要时不时的碎碎念这个转过来,那个别搞小动作,老师就既费嘴又费神了。那时候,我坐第一排正对老师讲桌的位置,老师每天不但在课间要吞云吐雾,让我的视线云雾缭绕恍若天上人间,最主要的是老师说话的唾沫星子乱飞。说来也怪,那时候的老师好像特别抗旱,说话那么多却很少见喝水,然后口水还不少。而老师的唾沫星子也是特别有个性的。小的,像是洗衣服放多了洗衣粉的泡沫,有时候调皮,偷溜出来一两个,挂在嘴边的胡子上久久不散。老师看不到,但是我们能看到。那出关的唾沫星子,就像是坐上了花轿的大姑娘,任凭老师那不停讲课的嘴载着小胡子此起彼伏,它都紧紧拽着嘴上那胡茬儿四平八稳,有模有样。常常,看似听课的我们,不是被老师那有质量的唾沫星子所雷倒,就是在数着老师每句话结尾的那个“啊”字,而浑然不知他讲了什么。这是小的,还有大的。这个“大”的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描述,但正是因为难以表述,所以才让我记忆深刻了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讲过那么多的话,所以到现在都无法剖析那“大”唾沫星子的形成。我估计是,当小的唾沫星子积少成多,再在嘴里翻来滚去之后,它们就抱成团儿了。然后再加上时不时偷溜进嘴巴的粉笔末子,妥了。只见老师突然把头一低一侧,“呸”一声,一团说痰不是痰,非痰比痰呕的东西,就呈现在了水泥地板上。因为离我太近了,所以我看的太清楚,也看的太恶心。多少次我都想站起来告诉老师,能不能将那团还未风干的琥珀,生产到教室外面去,可是多少次话到嘴边,又被我忍了回去。这样一来,每次打扫教室的时候我都想吐。本来就数平米的教室,想着那团东西挥发在空气中,呼吸在每个人的鼻息间,我的心中就燃烧起了小火焰。嫌弃的情愫在心底日增月累,到后来,每次上课我连头都不想抬了。我害怕,害怕看到那一系列的“珠宝”太刺眼,伤了我的胃,也带我走进无尽联想的深渊……
四
距离上小学那会儿都过去了将近20年的光阴了。那时候没有伊利,也没有蒙牛,更没有十个全覆盖。村子里的人除了像爷爷这样个别人是上班赚钱养家外,大部分人一年四季全靠刨土种地过日子。地里是土的,路上是土的,院子是土的,房子还是土的。就连穿着的衣呼出的气,都带着土的味道。钱虽不多,但值钱。那时候,如果谁在学校穿了新衣服,走在校园就会像明星一样闪耀。如果再能够在什么“六一”儿童节,元旦国庆节等节日的活动台上,得到表扬,领到奖状奖品,那更是要亮瞎别人的眼。不过现在回忆起来,当时那种小小的光辉时刻,我还都曾经历过。那时候,我比较爱唱歌。一个小本本上面,花里胡哨的贴着一些小贴纸,然后密密麻麻的抄着一个又一个的歌词,便是谁也轻易摸不得的宝贝。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学习雷锋好榜样》还有什么,《快乐的节日》、《粉刷匠》等满满的一本子。不过我记得当时在班上唱的最多的是《小草》,忘记了当时是怎么学会的这首歌了,反正老师动不动就点名,让我起来给大家唱首歌。每当我说不知道唱什么的时候,老师就说,唱《小草》吧。“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春风啊春风你把我吹绿,阳光啊阳光你把我照耀,河流啊山川你哺育了我,大地啊母亲把我紧紧拥抱。”多少年过去了,这首歌的旋律我一直都记忆犹新。仿佛,我就是那一刻小草,没有花香,也没有树高,生在土里,吹在风里,但却从不曾阻止我向上的决心。多少年以后,曾经的土路不在尘土飞扬,曾经的土墙也早已换上了新衣。曾经的土地依旧种植着希望,而曾经淘气的孩子,却早已带着希望的翅膀,振翅飞。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