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4646033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怀念我的父亲(郝文昌)

点击率:4363
发布时间:2018.02.08

(一)


八月的鄂尔多斯故乡,阳光普照,秋高气爽,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正当人们沉浸在收获的兴奋与喜悦之时,我敬爱的父亲,走完了他八十四岁的人生旅程,带着无限眷恋,一夜之间永远离开了我们。

二零一六年农历七月二十四日早晨六时许,母亲给我打手机,语气十分紧张地对我说:“你父亲叫不醒了。”我赶忙招呼妻儿起床,妻子驾车,我们立即从包头家回到达拉特旗树林召镇西园社区父母住处。

我一进门,看见妹妹、妹夫已经守护在父亲床前。只见父亲平躺在床上,双目紧闭,嘴唇发紫,带着吸氧罩,呼吸异常急促,深度昏迷。

妹妹对我说:她们来时,见父亲床上有一只救心丸空瓶,肯定是父亲夜里感觉心脏不适,自己含食过药丸。妹夫从抽屉里取来一瓶救心丸,又给父亲嘴里放了药丸,可父亲牙关紧咬,呼吸极度困难,心肺功能接近衰竭。情急之下,她给父亲做了胸部挤压后,戴上了家里的制氧机吸管,父亲的生命体征仍不见好转。

我边听边急忙用手摸了摸父亲的脉搏,感觉脉搏急促而无力,四肢已经半截发凉,除脚心刺激略有知觉外,无论怎么呼唤他,没有丝毫醒悟的迹象。

母亲双眼老泪纵横,悲怆地给我们叙述:“你父亲昨天还和小区的老汉们坐了一后晌,阳婆快落时份,他帮我买了一袋西瓜放进凉房。晚上吃完荷包蛋白面条,看电视节目到十点钟才睡觉。昨晚我睡的太死,没过来他的卧室眊一眼。早晨,我做熟饭叫他吃饭,怎么也叫不醒。哎!就怪我。”

妹夫问我送不送父亲去医院抢救,我琢磨父亲多年的肺气肿前年就转为肺心病了,心力衰竭已经发作过三四回,医院抢救两回,这次恐怕凶多吉少了。我当即对家人表示,父亲病危,去医院恐怕来不急了,吩咐妹夫快去医院租个氧气瓶,继续给父亲吸氧,维持生命,延缓时间。随即打电话通知近亲属,开始准备父亲的后事。

父亲垂危的生命在无意识之下挣扎着,众位亲人提心吊胆地守候了一天。夜幕降临,约七点四十分,父亲剧烈的心跳和急促的呼吸开始放缓节律。前后不到半小时,父亲的心率由125次/分降至50次/分,呼吸突然加快至40次/分,两肩抽搐,胸部剧烈起伏。我和众位亲人赶紧给父亲用烧酒擦身,穿戴寿衣。瞬间,父亲的心脏平缓地停止了跳动。父亲离开我们的时候,他在冥冥之中,什么也不知道。也许他没有痛苦,而我们经历这样突如其来的生死离别,如天崩地裂,内心万分悲痛!


(二)


父亲的肺气肿转为肺心病以后,他以顽强的毅力,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病程迁延了二年半,肺源性心力衰竭症状越来越严重,呼吸愈加困难,两脚浮肿,动辄气喘嘘嘘,看上去十分难受。

这期间曾在达拉特旗人民医院急诊科急救过两回,包头市中心医院就诊二次。服过中草药,放过舌下静脉淤血,每年冬春两次输液,常年服用民间土方“平息散”,缓解气短病症。病情时好时歹,一遇感冒,病情加重。

专家嘱咐说:父亲的心功能不全,建议每天坚持吸氧,并卧床休息,切记不要户外走动。否则,随时都有猝死的危险。可是,医生的话父亲没有完全听从。前几年家里买回一台制氧机,因父亲一侧鼻孔粘膜组织增生,不再敢使用。我多次对父亲说过,或买或租医院的氧气瓶给他老人家吸氧,父亲再三阻止我,说自己继续吸不成氧,因此吸氧只好作罢。

父亲自二零一四年初与死神顽强拼搏一场以后,仍然坚持以往的习惯,只要外面天气好,他手里提着小凳子,到小区楼下老年人常聚集的地方,听大伙说东道西拉家常。一坐就是一个下午。我多次劝告父亲,千万再不能出去了,就待在家里休息,再走动随时有生命危险。父亲没有听从医生的叮嘱,也不听我的劝说。就在那天傍晚,他和老伙伴们坐了一个下午,母亲出去叫他回家吃饭时,他又相跟母亲买了二袋西瓜,喘着粗气,两脚挪着去楼下的凉房绕了一大圈才回家。一直到晚上十点睡觉时份,母亲问他累不累,他说还好,没事。母亲也没有发现父亲有什么异常。第二天清早,当母亲喊他吃饭时,灾难终于降临到父亲的头上。父亲因心力衰竭导致大脑缺氧,谁也他不知几时突发昏迷不醒。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父亲知道他的日子不多了,不想躺在床上等着生命终极。趁自己还有半口气,再观看一些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多听点家常里短、奇闻异事。每当我们儿女陪他去医院就诊时,父亲总是阻止我们为他花钱治疗。

可以想见,父亲并不是刻意想放弃生命,而是顾忌我们为他多花钱。可怜的父亲啊!他既要忍受病魔的折磨,又要承受内心深处自相矛盾的压力。他何尝不想长命百岁啊,他知道战胜病魔不仅需要坚强的信心和勇气,还要有一定的经济支持才行。他不想给儿女增添过多的负担。宁愿在死亡线上挣扎,也不情愿多花儿女一分钱。

可这些苦楚,在外人眼里,甚至于我们儿女的心里没有过多的在意。令我这个做儿子的悔恨交加的是,父亲弥留之际,眼前尽然没有一个亲人(为不影响母亲睡眠,父亲要求单独住一卧室),在他老人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儿女们都不在他的身边。六月第三个周日父亲节那天,我们夫妻开车领着父亲去预定寿木,路上我对父亲说:您老挺住,等明年春暖花开清明时节,我给您圈好葬,带您亲眼看看您一辈子的归宿,让您百年之后放心。父亲那天精神很好,看起来他很有信心活到85岁以上。我们全家人谁都没有想到他会走得这么仓促。我为自己未能兑现给父亲的许诺,深感愧疚和自责。

本来我早就应该为悼念父亲写点文字,可时至今日,在父亲去逝一周年之际,我的心情才平静下来,写这篇《怀念我的父亲》祭文,以此缅怀我敬爱的父亲。


(三)


假如父亲尊医所嘱,在肺心病进入倒计时的二年多里,坚持吸氧,减轻对心脏的损害程度;假如父亲卧床休养,不要出户外活动,避免让心脏承受实在承受不了的压力;假如那天夜里母亲睡得没那么沉,半夜起来探视父亲;假如我们儿女守候在父亲的身边,能够发现他突发心脏衰竭,假如父亲提前住院,接受重症监护,及时得到抢救,敬爱的父亲一定不会死。他还和我们团团圆圆过中秋节、元旦节、春节。等到春暖花开、清明时节,我给他老人家圈好葬,扶侍他亲自上坟检查验收工程质量。等我们儿女们都守候在父亲眼前,让他把想说得话都说给我们听,他老人家再放心驾鹤西去,魂归故里,我们的离别之痛,也许没有如此悲哀!

但是,世界上没有这么多的假如。父亲这样的结局,或许是他老人家有意给我们留下念想,让我们这些不孝子女心头永远烙下一块疼痛的伤疤。事以至此,无论我们再怎么想,怎么做,父亲不能死而复生。为了弥补我们对父亲的孝顺之情,我们只有给父亲办一场隆重而像样的丧礼。

记得很多年前,我曾问过父亲,您百年之后,要不要我另外给您买一块坟地?父亲说,不要,那样对不起老坟里的祖辈父母。遵照父亲生前遗愿,我将他老人家安葬于生他养他达拉特旗老家的风水宝地。

安葬父亲之后,按照乡俗每逢祭祀之日,我都回老家上坟给父亲烧纸,尽可能赎回我不孝之罪过,祈求父亲在九泉之下原谅我。事实上,既使父亲宽恕了我,我的良心也会受到没有尽好孝道的自责。

在父亲去逝一周年之际,父亲的慈祥面容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他老人家生前对我的谆谆教诲久久萦绕在耳边。一年来,每当思念起父亲,我的心隐隐作痛。

痛定思痛,我深刻反省自己半生做人做事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父亲活着的时候,我是个永远不成熟的孩子,多么不明事理。父亲离开人世,我仿佛一夜之间长大成人了。这样可悲可笑的感悟,只有失去父爱,心理遭受无情的鞭挞,才能真切地感受得到。


(四)


父亲的祖籍在青达门房子沟,父亲的祖辈随走西口逃荒迁徙的陕西府谷县乡亲们,来到达拉特旗谋生。父亲的祖父英年早逝,安葬于梁外山沟里。民国十年,父亲的祖母齐寡妇拖儿带女投奔娘家亲戚,讨吃要饭来到树林召南八里地的德胜功自然村。那时,父亲的父亲十一岁,是个老实巴交的庄户人。父亲生于一九三三年(民国23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共有兄弟姐妹六个,排行老五,三子中次子。父亲出身贫寒,没有读过书。但他天资聪颖,记忆超强,自幼心灵手巧,朴实勤劳。六岁给地主放牛,十二岁能扶犁耕种。是翻身得解放的新型农民,新中国第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他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青年时期,参加过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互助合作、人民公社,中年时期经历过农业学大寨和文化大革命等各项革命和建设运动。父亲在农村集体生产中,赶过胶车、放过羊群、担过河坝、修过水渠、种过田地、当过生产队长,是十里八村远近闻名的劳动模范、种田能手。改革开放以后,父亲正值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之年,他踊跃投入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承包改革浪潮,种田养牛,辛勤劳作,与母亲勤俭持家,热爱生活。他几十年如一日,精心培养、支持和帮助我们三个儿女上学成人,成家立业。在父亲五十几岁时,因常年繁重的体力劳动,积劳成疾,患上了肺气肿病。一九九二年冬,父母亲将承包土地转包出去,离开老家,搬迁到树林召镇区与儿孙同住一处。从此以后,父亲和我们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在一起。但因工作关系,我先后从达拉特旗旗撵转到东胜、北京、天津和包头居住。只有逢年过节回家与父母团聚。父母相依为命,坚持生活自理。俗话说,自古忠孝不可两全。可悲的是,我仕途坎坷,半生潦倒,文不成武不就,既没有做到事业成功、忠心报国;也没有尽责尽孝、遵从“父母在不远游”这句中华民族传统古训,未能守候在父母身边,照顾、扶侍、孝顺老人,做了一个连自己的良心也交代不了的不忠不孝之人。悔恨之意,无以言表。


(五)


父亲一生勤勉,始终保持老一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本色。他用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无论是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还是土地承包到户经营,他吃苦耐劳,勤勤恳恳,干一行,爱一行。哪怕是一件小事,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做得最好。生产队里的农活儿,摇楼播种、碾场打谷、赶车运输、剪毛抓绒、杀猪宰羊,父亲样样精通,是一名地道的农业生产行家里手。在生产队里,父亲从来不耽误集体劳动,并带领母亲将家庭“三自留”搞得像模像样,有声有色。他把自留地安排得满满当当,糜麻五谷,瓜菜葫芦应有尽有,房前屋后栽种杨柳树木,院子里打扫得干净整洁,猪羊满圈,鸡鸣狗叫,充满生机,是村里上好人家。

包产到户后,农民有了奔头。父亲更是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一天有干不完的活儿。他嫌集体承包土地少,积极参与土地自主开发,老两口将经营土地扩大到20多亩。父亲对承包地安排得当,经营有方,粮食单产达到全队最高水平,效益也最好。年年春耕,左邻右舍都要向父亲请教,如何计划安排种植作物品种。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业出现了增产不增收情况,父亲带头发展家庭奶牛养殖,走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结合的发展路子。对当地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起到了示范作用,村民们纷纷效仿。

父母种地养牛10年间,是父亲一生付出代价最大的时期。除了经营承包土地外,父母起早贪黑,自行加工饲草料、一天三次饲喂、手工挤奶。还要将每天挤出的几十斤鲜奶,用自行车驮到树林召镇区,走街串巷一斤一斤叫卖出去。老家到树林召镇区有一段沙土路,自行车驮着一桶牛奶,只能在沙路上推着走。父亲清早喂牛挤奶后,饭也来不及吃,就去卖奶,因为要赶在公家人上班之前,牛奶才好卖一些。有时剩几斤奶,还要挨家挨户跑一上午才能处理完。中午返回时,他连个白焙子也舍不得买得吃。饿着肚子赶紧往回跑,进院还要喂牛,下午还要到地里劳动。一斤奶卖几毛钱,为了避免损失,父亲没有懈怠过一天。寒来暑往,风雨无阻,从来没有耽误过奶户的老人小孩按时喝奶,让许多订奶户十分感动。家里饲养一群奶牛,一天需要饮水十几担水。父母每天早晨要去百米以外的机井上用肩膀挑回来。十年的艰辛、拼搏,父亲不知付出了多少力气和心血。繁重的体力劳动,得到了微薄的回报。父亲在劳动中感受到了丰收欣喜和荣光。但他终因长期加工草料,肺部吸入大量粉尘,导致气管、肺泡阻塞,患上肺气肿病。而他积攒的钱,自己省吃俭用,舍不得花,用来接济我们的生活。每当想到这些,我感到五内俱焚,无地自容。


(六)


父亲是个善良忠厚、诚实守信的农民。他一辈子洁身自好,严于律己,从来没有算计过人,亏欠过人。

父亲常常乐施好善,助人为乐,亲戚邻里几乎没有他没帮过的人。而他自己不管遇上多大的困难,千方百计自己去克服。父亲一辈子没有贷过款,借过钱,过日子精打细算,挣钱不多,攒钱不少。他给亲戚朋友借出去的钱,至死也没有全部要回来。几张白头借条,成为留给我们的沉甸甸的遗产。

父亲曾经有句口头禅:“挣钱不攒钱,不如不挣钱。”我在年轻的时候,对父亲的话不屑一顾,而今才领会到他老人家的指教具有深刻哲理。记得老家邻居们曾经流传过一个笑话,说我父亲去街上摆摊卖西瓜,常拿一塑料壶凉水解渴。为什么?因为舍不得吃西瓜,一颗西瓜能卖几毛钱。虽说有点夸张,但父亲挣钱辛苦,花钱仔细的经历可以窥见一斑。

父亲一辈子没坑过人、害过人。他常对我们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老话。日常生活中的买卖,他特别谨慎细心,从来不因粗心大意而上当受骗。也没有借着卖自家的东西捉弄过任何人。父亲一生有主见,精明强干,说话算数。说了就算,不出尔反尔。做人做事从来实事求是,不搞弄虚作假。

父亲是个有心的人,他的记性很好,六七岁时经历的事情,到八十多岁还记忆犹新,说起来头头是道。由于父亲记忆好,悟性高,所以为人处世精明老练,恰到好处。凡在父亲劳动或居住过的地方,都留下好名声。熟知父亲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他可是个好老汉。父亲的优秀品质,对我们子女有一定的影响。虽然我们学到了一些父亲的良好作风,但假如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能够用父亲的人格标准去严格要求自己,我们肯定不会有今天这么多不必要的烦恼和悔恨。

父亲是个朴实的农民,平凡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在他老人家身上具备了许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世世代代怀念他。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