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1517291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倾听香山秋雨霏霏伴书香的静美时光(乐元圣)

点击率:5782
发布时间:2019.03.14

只要你具有使命、格局、胸怀、视野、抱负,无论世界多么喧躁,我依然会在心开始的地方等待你同我共同启航梦想,让我们在星辰大海、诗与远方共享生命时光。世界不能没有阳光,人类不能没有智慧。篱前歧黄对诗语,闲来酒里话桑麻。世事参悟七个字,诗酒茶琴棋书画。诗歌礼乐复兴关乎家国的未来,因为文学的基因是诗歌,文化的基因是文学,文明的基因是文化,哲学的基因是文明,这便是我们认知人类基因链溯源的使命与背负。人类混沌前行数百万年后,终于举起文明火炬,随着上帝向人类泄密基因的大时代到来,人类一切旧认知旧常识将被彻底颠覆,生物智能+基因认知,将彻底改变人类自身的未来。古今中外,一切圣贤事业都是为了传承宇宙文明智慧。智慧超越种族、信仰与国界,属于全人类。礼敬智者,周文王跪步驮车姜子牙,刘备三顾茅庐、程门立雪求学、禅门断臂求法等等典范成为人类智慧文明的圣典。

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日子,就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沉思的灵魂,就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印痕。生命,是一场虚妄,其实,经年过往,每个人何尝不是在这场虚妄里跋涉?在真实的笑里哭着,在真实的哭里笑着。诗歌,是唤醒人的心智走向无限的智慧,科幻+玄幻将铺垫人类文明的方向,哲学将终结我们的生命同现实斗争、赛跑的痛苦与挣扎。我们的世界有足够的宽容与度量,容得下不同,怕就怕自己没有独立的思想与意志,跟着那些粗枝大叶的浮于表层的潮流与声音四处飘泊,最终茫然而不自知自明,确天天抱怨社会的不公与苍天的不平等,把浅薄当深刻,把影视娱乐声音当强音与方向,很多人陷在其中,而醉迷不醒。这就像现在的互联网一样,信息通畅,人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各种论调都可以看到,但有价值的东西也被隐藏的更深了,不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很难发现他们,互联网像一湾深海,如果没有高超的游泳技术和掌控能力,不想被互联网淹死,就只能远离它。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内心笃定,有自己的主观意志,并坚持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最后让自己的生命越走越远,越走越闪耀。世界上本没有多少真理可言,有的只是角度的不同,你坚持自己的世界观,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坚持下去,开辟蹊径,终会有所成就。找到一处安静之地,仰望星空,用心观照,用脑思想。鼎天下而先圣,成道器而后乐。

世界亘古至今,人类文明一直在运动的规律中前行,只有那些爱思考的人,他们在躁动的社会中孑然鹤立,以其昭昭的思想,成为人类文明的撑灯者,以其寂寂的思想照耀世界的光明,你心伟大,世界自然光明温暖,让我们共同仰望星空、虔敬古典哲学、尊重现代科学,在古典音乐的氲韫诗意里生活,在哲学思想的路上圆满生命无限的美意,我邀你,从当下开始,立志做诗人与哲学思想家,读一些有意义的书,交一些有深度的朋友,做一些有价值的事,读书,做人、做事,洗涤内心,立大心愿、建大目标、修大格局,致大行为。当我们真正领受了圣贤的担当,要在我们的家庭中造圆满幸福的因缘;在我们的社会当中造安定健康的氛围;在我们的国家当中造国强民圣的文明复兴;在我们的世界当中造天下大同的安宁和平环境。圣贤的生命大担当就是:"固本培元、激浊扬清、立规明矩、以上率下、继承创新"。从此,安静的思想,激情的生活,拒斥琐碎与随波逐流,只坚持价值选择与智慧的爱,做内心强大的人,安于当下,心有远方,全力以赴,不计成败,激情满怀,心守寂淡。

举凡古今中外,除了愚妄者,人类所有追求生命价值的人对待哲学家都会敬虔,从而找到人生的归宿与方向,寻求真理,做正当的事。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哲学家心中承照的是山河大地,星辰寰宇,哲学家永远是单纯、善良和真实的人,是懂得规律与秩序的人,他们养君子浩然正气,内心如玉亦如铁,静时存养,动时省察。让家国情怀成为民族品格,出则安邦定国,归则立业兴家。家国天下,是我们心灵的皈依,是我们共同的信仰。由此参破生死,尽性知命,此心光明,一念抱持,为世界撑灯,照亮自己,更照耀世界………

——题记


万籁俱寂,漫步闲庭,清风入弦,绝去尘嚣,琴声幽幽,心静如许,夜如此美好。听着古琴曲《良宵引》,窗外,香山的雨雾在香山的林荫里肆意疯舞,卷起半山雾幔,雨滴在大地绽开一个个笑窝,雨是尘世间唯在秋天才在天地间最美的温润和潮湿,带来许多诗意的畅想开怀浪漫。秋雨总突然而炽烈,在细雨或暴雨中洗涤魂灵,胸中烦躁块垒一扫而尽,空中似有缤纷巧手,迅疾利落赶织一架硕大无比的水幔帐。雨,其实是一种心情,雨霏霏,是清新是自然是感动,那凉意,是一种温暖也是一种思念;大雨倾盆,是洒脱是急骤是震撼,那肆意,是一种刻骨也是一种呐喊;冷雨成雪,是沉默是升华是凄美,那历练,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感伤。

雨,如诗洋洋洒洒让人回味;雨,如歌起起伏伏令人心动;雨,为心而落,而飘,而淡然。雨,静静飘洒,潮了眼,湿了心。清清的雨,不是凉爽,而是澄净,诸多情怀诸多苦楚,落寞如风,缓缓流动;浅浅的笑,不是心情,而是心境,诸多无奈诸多忧伤,沉寂如雨,默默滴落;淡淡的心,不是沉醉,而是沧桑,诸多喧嚣诸多纷扰,化为这风,这雨,这世界。繁花携雨匝满地,留在心上的是:那季节,那脚步,那心。雨,是一种优雅。它是一种穿透岁月的美丽。面对人生烦忧,不乱于心,如雨淡然微笑从容处之,是一种最美的姿势;面对时光荏苒,不困于情,如雨栉风沐心踏歌而行,是一种最美的情怀;面对生命起伏,不惑于世,如雨用心经历坦荡如涤,是一种最美的优雅。人生情致,来自这种优雅。

若可以,把我留在雨里,留在青春里,留在最好时光里。雨停了,心情撒了一地。俯身捡起一片落叶,那清晰的脉络是纯净的心境,只是些许潮湿;闭眼聆听一抹流风,那轻声的吟唱是遥远的馨语,只是些许迷离;深深思索一段心事,那无言的沉默是碎心的情怀,只是些许伤感。潮湿的是雨,也是心;迷离的是心,也是风;伤感的是渐去的岁月,永恒的是生命,是整个世界。

雨,是一种心语,是一种倾诉,更是一种情怀。用心听,如风轻抚心坎,有心事有清爽有眼泪;用心听,如花静默绽放,有花语有过往有思念;用心听,如诗轻捻时光,有沉默有淡然有伤痛。雨,只为有心的人飘洒,只为用心的人释然,只为唯心的人伤怀。雨,是自然的精灵,是对岁月的涤荡,秋雨无痕,请带去我对你的思念。霏霏秋雨,你可曾入了秋的梦境;绵绵相思,你可否带来我的一帘幽梦;飘飘洒洒的秋雨,如丝,如雾,如烟,一袭花雨,可曾驱走夏的酷热,带来久违的凉意;一卷西风,可否夹着缕缕相思的味道,将我的秋思邮寄。

在一场秋雨中,在秋雨轻轻呢喃的呼唤中,秋袭着一身色彩斑斓的外衣,悄悄地粉墨登场了。我喜欢这样的季节,喜欢静坐在秋的怀抱里,倚在窗前听秋雨滴答,你所到之处,你用色笔涂鸦,秋雨带来一盒色彩缤纷的颜料,层林尽染,你把整个世界装点的五彩缤纷。你看,你把香山的银杏树染黄了,每一片叶子都是一把蒲扇,扇走了夏日的炙热,带走了我的忧愁与烦恼。你把红色给了枫叶,红红的枫叶,你是秋天里最美的色彩,你用生命和洋溢的热情装点了秋的美丽。洋洋洒洒,漫天飞舞的红枫叶,随风而落,随风而息,秋风来时你并无悲意,你用生命拥抱着大地,落叶归根,生命轮回升华的起点。

轻轻的秋雨,落在湖面上,溅起阵阵旖旎,一片红叶顺流而下,带着对你深情的牵挂与思念,记忆里太多的温馨,回忆,带着幸福的旋律,在这清凉的季节里随风而舞。我守在秋的色彩里,在秋雨里默默行走,任凭细雨打在脸庞,一段思绪,将情感轻轻编织,久久挥之不去,任由记忆深藏在心底。采撷一片秋叶,吟咏一首意韵情长的诗篇,我执一支素笔,写下秋的诗情画意。流年渐远,在秋的静美中,就这样牵着你的手,一起赏枫叶,品秋菊。饮一壶思念的美酒,你的柔情,你的细语,缱绻在心头,轻舞笔间的轻盈飘逸。

喜欢沐浴在秋风中,感受一缕秋的凉意,感受一缕秋风吹过枝头,静静聆听一片树叶飒飒作响的声音,这声音是秋的旋律,随风而舞的树叶,是一种生命的舞姿。岁月匆匆,还记得在这最美的季节里与你相遇,与你眼神交汇的那一刻今生不会忘记,若可,今生只愿与你,情相惜,手相牵,恋你,读你,念你。秋风起,细雨飘,东窗小菊绽笑脸,院中桂花满径香。弥漫在空气中的花香,把心底的思念和寂寞带走。此刻的花为谁而舞,雨为谁而流泪,“西来秋雨扣窗棂,小寄哀思痛诉情”。聚散分离,你我天各一方,心中的爱与怀想,浅薄了我的记忆。

最美的季节,安守于一朵花的清香雅致,流年的天高水长,低眉倾听岁月里如歌的美丽。懂得,生命里的一份感动,一次回首,一段情怀,一生守候。没有风的日子,云是雨的守望;没有梦的日子,等待会荒废时光。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是谁的永远,就去唱哪一曲风花雪月,吟那一阕岁月静好,烟火、流年、红尘、沧桑,浅浅遇,淡淡忘。雨声潺潺,像住溪边。有人因雨忧伤,有人因雨欣喜。有雨的夜,将白昼喧嚣搁置门外,做最静的自己。不曾搁浅的牵念,此刻苏醒:来往的点滴都是岁月的馈赠。生命旅途,千回百转;聚散人生,喜忧参半。穿过静夜的墨色,滴答落在窗台。那些曾经的快乐或不快,在指尖滑落时,注定是回眸的绚烂。身在江湖,内心总有轻柔一角。那些铭记,在葱茏生命里渐渐模糊。那些融入生命的清喜哀乐,谁说不是隽永?

尘封已久的岁月,收藏满满的不舍与暖暖的絮语。流年无恙,岁月碾转。一场雨,一份心境,一段铭心,在轮回边缘浅唱轻吟。一份懂得在心,经年馨香涟漪;一抹相思入梦,总会暗香拂袖,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雨在乌云滚滚的苍幕下,舒开蓄久的绪结,铺天盖地尽情渲泄。听上苍的圣音,肆意潇洒。无蜻蜓的伴舞,没风的指引,清洗肮脏尘世,涤荡尘封心灵。灰蒙蒙的天际,望不远的景物,被盈耳雨声,呼唤成朦胧的画。走在雨中,雨珠在伞上滑动。何时雨止?秋不远矣。绵雨峦山夜入京,知松迎客香山殊。

寓居香山,是我为了修复在尘世挣扎的身心疲惫而居住在北京香山西营3号昆仑书院窗下静读的日子,在昆仑书院的日子我于城市的边缘将身边的许多人和事放下,每天静静地同博大的自然对话,独对自然叩问宇宙的真谛玄妙,探寻大千世界纷繁,我被一种巨大的宁静所震慑,屈指算来在香山山居十余年的岁月,触摸在我生命的记忆已成为熟视无睹的行为符号。一个人的身体每天都要置身于缤纷缭乱,我们对于事件、声音以及构成我们生存空间的危险减少至最低程度的触摸之中。这几乎是一个生命在他的每一个瞬间被记忆中断的历史。触摸能使我们到达我们所盼望到达的那个最遥远的角落,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我们想象,使我的目光在时间的联系中就像树叶对于树木那样亲密、坚定、而且柔和的是我这般山居的日子。

素履之往,其心朗朗,乾坤无极。看惯了尘世红紫,看懂了尘嚣狂乱,看透了功利倾扎,不慕艳丽,不沾尘灰,不求物喜。把心,放逐到田野花香处,宁静则致远。素简的人,不被枝枝叶叶所阻挠,不为悲悲凄凄所侵吞。回归,真我。心,就素简。岁月的沉积,悠悠而居之避喧嚣,简约的生活而又意象丰富;又由于心平而气静,寡淡立命,心间疏朗,意象之间洋溢着从容淡定之风。所有的生活都是清与静、淡与雅、朴与真,这些品质植入骨髓又能融于现实生活。使得整个人生的高度涵深而品位高。远古时期,淡与雅的韵味深长早已给圣智者悟得入木三分,与心魂相吸。平淡如水,不尚虚华因此居之闲淡雅适,因为如此一来才生有清气,也因为清气而有静气、雅气、神气和逸气。走到云深处,淡看舒展。心无痕,风亦无痕;人无迹,不为谁牵扯。茶罢,起身离去。只留下那一道让人欣赏不已的风景。

素简的心,就是仙风道骨,清心寡欲。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是行在人间烟火里不贪念,是走在错综复杂的道路上不迷失。素简,悄然中就引人入胜。素简的人,隔着悠悠的时空,一瞧去都是那么的耐看。那人,从头到脚都是那么的舒雅。这就是气场。不需要声张作势的磅礴场面;素简,可以抵得过万千声色的攒动。看似平淡无奇,而却蕴含了至圣的高雅,它是已归隐了静雅。没有酒一样疯狂、豪爽、勇猛;没有花一样清香泗溢,妖娆;更没有咖啡一样有小资情调、浪漫、优雅。素简,却蕴藏着丝丝缕缕,点点滴滴远高红尘俗事的隐逸。它的静雅,其实就是骨子里有一股隽永的淡然。这种简雅,唯有在寡淡之中才显现得出它的高贵,也只垂青于真正在素简与淡然中行走的人。心若素简,清风徐来,方归自然。心若素简,天地俱净,日月增辉。洗尽铅华,依然惊美,惟独素简。

经过许多尘嚣侵扰的心灵,陡然回归到这旷古未有的宁静之中,而又知道周围全是绿色的森林,心里似乎也注满了一汪清涟之水,轻盈盈的,如卧佛寺放生池塘里绽放着的睡莲。在白天的山峦偶尔也有人语喧哗,幽谷空鸣。空山不见人,倒使人感觉到大森林的真切和人世的烟火之气。更多的是鸟声,从黎明的晨噪到傍晚的暮啼,耳闻着那密密翠柏林间传出的啾啾鸟鸣,还可以看见那墨点般的小鸟,如大森林的音符跳荡着、栖落着。鸟鸣常常使大森林归于虚静,大森林的宁静固然会使人坠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孤独和虚空当中。而这染了绿的声音,却让人感到一种生命的快意和心灵的悸动。

黎明的时候,“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森林里露珠“扑扑”滴落的声音,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轻柔而凝重的绿色;森林静静肃立,树叶交柯,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茁壮生长的蓬勃绿色;狂风呼啸,排山倒海咆哮着的玉皇顶沟涧里的柏浪林涛,在我听出的是一种悲壮和磅礴的绿色;阳光拂动滔滔无边的绿海,阳光掠却又显出一江春水,在我听出的是一种恬淡而平和的绿色。……山居无事的时候,只要静静地穿行在这无边的大森林之中,我满心的尘垢,便一下子就被荡涤得无影无踪,只觉得身心惬意和愉悦,心中徒然就有层斑驳的绿爬上心壁,盈注着生命那清凉的绿意来。

听惯了这种声音,在夜里我常常睡不着觉。拥被而坐,此时周遭那染了绿的声音已渐渐无声无息,看很白的月光,慢慢浮上窗棂,月光里的绿色冷冷如春水荡漾着,使人感觉到那绿色的声音一定是被浓浓的月光所消融,隐翳在莽莽苍苍的大森林之中了。在香山的山村中,雨过初晴,一轮明月高悬,听月,听一种疾徐有致、潺潺如清泉石上流的声音。听月光调弦,天籁至纯,演奏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哲理。静静的倾听《汉宫秋月》《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听月,应涤除一切杂念,心静如水。可坐、可卧、可行,唯独不宜狂奔。贝多芬静静地听,臻至音乐之化境,瞎子阿炳静静地听,直抵音乐之真谛。月光慈悲。只要你用心聆听,人世间再多的苦难,也会在月色下升华。

听月时,如听一个智者为我把脉。听月时,喜欢膜拜合掌,如悟禅入定。俗之又俗的人不懂,患得患失的人不解,沉迷于功名富贵的人,会觉得乏味,听月是一种空灵高远艺术境界,但这时这刻,我思想的羽翅还翩翩起伏着,希冀那染了绿色的声音出现。有风的夜晚,我看窗外的大山果然是混沌未开的一团绿色,那染了绿的松涛之声,铺天盖地的在我石屋周围如狂飙般的春潮,惊涛拍岸,震耳发聩,让我激动得恨不得长啸,这些年,我知道我常常谛听水声,谤听鸟声,不仅是因为我对尘嚣之声异常地厌倦和唾弃,更多的是在寻找清纯的自然和人生的大自然。

于是,让我常常想起大概与我有同样心境的梭罗。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筑屋而居,远离红尘,仅靠最起码的一点物质资料为生,居然喂肥了那原本枯瘠的心地,成就了伟大的超验主义代表作《瓦尔登湖》。在书中他说:多余的金钱,只能购买多余的物质;真正的生活所需,是不需钱的。彼得?梅尔夫妇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地区第一年的生活实录《山居岁月》,本书荣获1960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这本书吸引我一读再读.它老少咸宜,风格清新,让人回味无穷。彼得?梅尔夫妇住在偏远的乡村,努力修葺终于买下的历经两百年的老房子。从一月里,咆哮直下隆河河谷的西北季风冻裂他们的水管开始,他们与当地的泥水匠、水管匠打起交道。月复一月,他们受够了工匠们的推拖迟延。他们想出的种种应付办法则让我们捧腹大笑。一年里,他们和猎野猪的农夫、采松露的乡人及其他乡下邻居们交上了朋友,知道了操纵山羊赛跑的秘密,避免毒蛇追踪的妙法,对于打扰他们宁静生活的观光客,愈来愈敬而远之。

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著《空谷幽兰》是一部关于中国的"寻隐之旅"。他通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亲身探访隐居在终南山等地的中国现代隐士,引出了中国隐逸文化及其传统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并将其与他正在采访的现状相对照,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赞叹和向往、怀恋,并写岀了他所看到的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虽然是“寻隐之旅”,但本书的风格并不凝重。比尔就是在描写被摧残的老树时,也要同时让读者看到老树残干上的嫩芽。本书的语言像白描一样优美,富有生机和感染力,而且字里行间透露着美国式的幽默,常常会令读者会心一笑。因此准确地说,这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之旅”。

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从英国贵族到民谣歌手,从修习冥想到研究香草,维尼夏用跌宕起伏的传奇经历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寻求著作了《京都山居生活》,这本书唤醒你我深藏的梦想。作者全方位实景呈现优雅山居生活,一所古旧的百年农居,让英国贵族出身的维尼夏在京都的山间停下了脚步,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亲手开辟一座庭院,栽种一百五十多种香草。夏日天静昼长,听得到薄荷、罗勒、迷迭香、薰衣草……勃勃生长的声音;秋之七草随风摇曳的时节,用古法调制花草茶,制作手工皂,酿造梅子酒。闲时在薄雾笼罩的清晨漫步田园深处,于暮色四合的河畔观赏流萤点点。播种、浇水、劳作、收获。就这样,度过一生。

读王维的《山居秋瞑》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村情致则更模糊了。后来因了对上古文化的研究探寻便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好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园,却无松竹流泉;及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瞑》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请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绪。

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月,足下的流泉以及座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成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

因缘明月松间照,我在西安终南山南五台那棵不老松的山崖下,营造一座读书参悟喝茶听泉看星空的狮乐茅蓬,我每每香山与终南山之间游走,接引天南地北造访茅蓬的有缘,接引他们去亲近叩拜这里的南山不老松,这颗被昊天风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斫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美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

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极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间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野,“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是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了他“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的情怀,也便有了他哲悟金铂般的千古名篇。“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流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沿着梭罗、彼得·梅尔夫妇、比尔·波特、维尼夏的指引,我想,人之所以生活得惶恐与急迫,是把追逐多余的物质,当作人生的目的了。正如饕餮的兽们,虽食已餍足,逐尸之欲却不能餍足,悲苦于欲望本身也。所以,涵养着书香的人,与物欲淡远了,饱尝着简约之境给内心带来的平静。这种平静,就是心灵的自由,就是幸福本身。那么,书籍对人的意义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它做着这样的证明:人与兽的区别就在于,人可以不为生存而生存。一书在手,神游太极。这是惟有人,才能领略的境界。也就是说,人完全可以生活在精神之中。思忆至此,我又忆起素日的一些关于书的感受。

自己最看重的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感情,由于世事的乖戾,机缘的作弄,突然就离你而去了,便感到山之欲倾,身之欲颓,几乎感到再也没有再生的出路了。百般无奈下,静静地一个人在书院里受持读颂,《道德经》《皇帝内经》《山海经》《诗经》《尚书》《瓦尔登湖》《浮士德》《世界闻名史》《世界艺术史》《中国书院史》《中国美学思想史》等慢慢地从字的行间参悟,世间有了苦乐磨砺,生命才聪慧起来,人间没有新鲜事,更没有绝决事,你只要有耐心走向时间深处,一切都会自行化解,一切都会有新的开端。于是,内心的皱褶竟慢慢舒展了,感到自己的偏执真是有几分可笑,我之愚甚于古人。当书读得沉酣之时,感到,有书可读得进的日子,其实什么都没缺少。书真是疗心的药剂啊!从中我了知了一切世间诸物,皆即菩提妙明真心,只要觉海性明,便能十方圆明。在夕阳西下时的晚风里,坐在小院里翻开柏拉图的哲学《理想国》,沿着《理想国》的足迹,领略柏拉图和苏格拉底那耀眼的哲学思想的光辉,感受两千多年前文明之邦古希腊文化的无穷魅力,从这本书里我们会强烈地觉受到,缺失人文的科学是麻木的,缺失科学的人文是软弱的,双重缺失则是愚昧的。

读一篇轩快之书,宛见山青水白;听几句透彻之语,如看岳立川行。有时读书不必太杂、太多,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在这个人心浮躁、众声喧哗的时代,读书更要需要有善于选择的眼光和智慧。读几篇流畅澄澈的美文,如同欣赏青山绿水;读几句透彻精辟的言论,如同聆听山水清音。这便是读书之乐了。细想读书的过程,就如鲜榨果汁,把那蔬果输入你的大脑,最后汲取的是那一杯新鲜蔬菜水果的甘美精华。又如酿酒、制作果酱的过程,书中的那些原材料内容,经过发酵、酝酿,通过你自己的创造性转化,就像被一双妙手酿制成了一坛芳醇的美酒或是一瓶香甜的果酱。

读书如竹外溪流,洒然而往;咏诗如萍末风起,勃焉而扬。可以理解成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真正的悦读,就好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又如:独坐幽篁里,明月照弹琴。源自心底的写作,就如风起于青萍之末,又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又如: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阅读是一种吸收,是你和作者之间的对话,让你从中获得写作的灵感,开启自己,激发自己;写作是一种创造,是你和自己的内心对话,让你聆听自己、表达自己,又挑剔自己、审视自己,继而进入到更积极有效的阅读中去,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在阅读和写作之间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的循环。

宇宙内事,要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我们要学会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取得一个平衡:担当一切入世之事,保有几分出世之心。无论入世还是出世,恰到好处最难也最可贵,在任何方面都是过犹不及。入世太深,便会机心太盛,欲壑难填,深陷其中,无力自拔,这是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出世太远,便会消极遁世,逍遥无为,凌空蹈虚,没有建树,这是一种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我们应该明确自己人生的目标和意义,担当起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并且在人生的旅途中调整、找准适合自己的节奏和力道,仰望星空,立足大地,稳健前行。

读书,会让一个人活得有趣,当一个人活得有趣,其实这个人就活得通透了。有趣的不一定能成就多大的事业,但他能成就快乐的生活。生活有了质感和喜感,其实才是真正的强者,一朵花开就能灿烂,一阵清风也会憧憬,生活才有喜感,幸福指数才会越高。有趣的人,不是贫嘴和恶俗,不是出丑和滑稽。是一种内在的智慧和对生活豁达的理解后的淡定和看开。是如沐春风的明艳,是素心包容的豁达,是山清水秀的情怀,是清澈如镜的明事理。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它改变你的容颜,丰富你的思想,提升你的逻辑谈吐。在阅读上花的每一秒,都会沉淀成将来更好的你。据说,全世界最爱读书的是德国人,几乎每一个德国家庭,都有书架,或设在书房,或摆放于客厅,似乎成为了家里的一件装饰,但很多德国人的书架上的书,他们几乎全部都阅读过。德国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一百多册。他们认为,“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静下心来读,读书要有静气,要有闹中取静的心境,能够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这样才能真正坐下来,读进去。心浮气躁,心不在焉,是读不好书的。静心读书,说来容易做来难。外界的嘈杂诱惑,个人的得失忧乐,工作生活的种种事务,常常会把我们拽进浮躁之中。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修炼自己的定力。一旦在书桌前坐定,就要自觉关闭某些频道,屏蔽某些信息,忘记某些杂念,抗拒某些诱惑,平心静气,全神贯注。如同朱熹所说,“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看人文字,要当如此”,“直要抖擞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达到这种境界,才算静了下来、读了进去。勤于开卷读,鲁迅有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对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很多时候我们变得熟视无睹。但现在想来,却越发体会到其中道理的深刻。虽然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但只要愿意读书,时间总是有的,关键看你愿不愿挤、会不会用。饭前午后、路上车里,早起半小时、晚睡一小时,少上酒桌、多伏书桌,就会发现原来有这么多时间可以读书。欧阳修就强调要珍惜马上、厕上、枕上“三上”之功,他所做的很多文章,就是出于“三上”之时。善于利用点滴之功,勤于开卷,日积月累,便能积小流成江海,积跬步而至千里。

持之以恒读,“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读书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心血来潮时读一阵,“三分钟热度”退去后便将读书抛在脑后。有人就曾讲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即便在艰苦的长征岁月,他仍然随身带着书,坚持读书。清代名臣曾国藩也是坚持读书的榜样。他深知读书必须持之以恒,因此给自己立下规矩,每日最少读史十页,此后便坚守着这一习惯,不论遇到什么事,即便再忙也从未间断。读书应当是贯穿一生的事业,只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不断涵养心性、增长才干、提升境界。

一个人,若手头、桌头、床头,总有悦心的书陪伴,是一生的幸事。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细读,或一笑看过,或反复品赏,芬芳盈口,满心余香,所得的,都是生命的真意趣、大滋味。把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美好的习惯。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辉甫上,在春秋默然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世苍凉,都不失人生之快事。即便从青春读到暮年,从黑发读到皓首,也自痛快淋漓,无怨无悔。读书,是智慧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本身,却可以引领一个人走向更大的智慧。一个人在自我精神世界里,能够始终恬淡愉悦,一定是一本本的书,为他的心灵,暗开了一扇扇窗,悄取了一扇扇门,默指了一条条路,所以才活的豁然开朗,意境层生。所有这一切,都是书的智慧对人的提升和引领。愚昧的人,一辈子像行进在暗夜之中,只能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活过;而智慧的人,书是心中永远的明灯,引领自己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终走出完美人生。

读书可以培养人儒雅的气度。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博采百家之灵气,荟萃文化之精髓,古今中外,万千气象,云集其中。这些书,足以陶冶人的情操,历练人的性情,厚实人的底蕴,纯粹人的精神,完美人的灵魂。常读书的人,锦心绣口,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受书的熏陶浸染。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其实就是指书的灵透、书的雅致、书的睿智,穿透岁月的尘烟,浸润到读书人的心底里,由内及外,付着于举手投足做人处世之中,从而形成一种翩然风度,一种迷离气质,超凡脱俗,卓尔不群。被命运大书影响过的人,不会轻易被生活打败。在这个世界上,有经历过大起大落大荣大辱,九死一生而百折不挠的人,有遭遇过多舛命运的、遭受过灭顶打击而顽强拼争的人,读这些人物的传记,常常让人热血奔涌,灵魂震撼。这样的书,连缀在字里行间,都是精神之钙,读它,可以使人变的刚强勇毅,不畏强暴,不畏艰险,淡定的面对生活呈现给自己的一切。即便真的遭遇了人生的不幸,也会泰然自若,从容应对。

读书的人不会孤独。这个世界上,寻求热闹的人常常会觉得孤单,精神贫乏的人常常会觉得孤独。一本本书,就是一个个心灵的朋友,在独酌的时候,它会与你同饮;在孤寂的时候,它会静坐在你的对面。它是平淡的朋友,不喧哗,不招摇,以自身的丰富影响着你的丰富,以自身的安详引领着你的安详,以自身的厚重影响着你的厚重。它不说话,却无时无刻不与你的心灵对话;它不思索,却无时无刻不在催促着你的思索。它以自己的简单,成就着你的丰富;它以自己的的开放与接纳,完善着你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上,比黄金更贵重的,永远是知识。而读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只有读书,才会使自己成为有价值的人。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读书人,永远不会沦落为精神世界的卑微者。

黑格尔说过,所谓常识,往往不过是时代的偏见。要超越这个时代的偏见,唯一的办法,就是阅读,阅读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经典著作。没读过几百本经典,不足以谈独立思考。而经典著作,几乎又是读不完的,对于一个不以学术为志业的人来说,我们如果能够经常地领略到这些大师的思想,感受已经很丰盈,人生已经很圆满了。你读得越多,越和周围的流行意见格格不入,在你所在的那个行业,也许你就可以成为那个最能独立思考的人。

读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的时候,我发现,普鲁斯特那些又丰富又深邃的独特的感受,我又完全可以感同身受,这些东西,也同样活跃在我身上。苏格拉底的话是真理,奥古斯丁的话也是真理;康德说的是真理,黑格尔说的也是真理。孔子的话是真理,老子的话是真理,耶稣的话是真理;托尔斯泰、契诃夫、巴尔扎克、福楼拜、鲁迅、蒲松龄………那些伟大的著作,你只要认认真真地读上一本,就会立即发现,那种轻浮的心灵鸡汤似的人生哲学泛滥在一个社会的一个时代,对一个国家的族群是多大的戕害。我看到对平凡事物的赞美,变成了对崇高之物的嘲笑,最后变成对卑贱之物的偏好。今天,这种偏好还很流行,甚至变本加厉了。最轻浮的王尔德后来也说:恶,莫大于轻浮。王尔德在牛津的时候,曾经同一个朋友说:“我要尝遍世界这个园子里每棵树结的果实,我要心怀这份激情,走出校门,踏进世界"。后来,他在牢里反省说:“我一点也不后悔曾经为享乐而活过,我过着蜜糖般的生活。但如果继续过着同样的生活就不对了,因为这会限制心性的发展。”

岁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时光流逝,岁月不言,生命一天天在书香的濡染中,会变的愈加醇厚耐品,一种灵魂的香味,自然就会生发出来,飘逸四散,那如兰的的一缕芬芳,就是我们留存在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痕迹。人时时会陷入沉沉的孤独之中,亦会感到人生的短暂和飘忽,便生出难以排遣的幻灭感。但一旦进入书的境界,发现每本书都是一个无言的友人,只要你肯于与其亲近,他都会与你娓娓地叙说,就像小草淋到甘露,你的心便倏地清亮起来,日子其实是毫不灰暗的,是你在灵魂的异乡打开乡愁的门窗。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沒有价值的生活,沒有生命的生活是不值得审视的生活,灵魂中的乡愁是分年龄的,年龄越大,乡愁越浓。对孩子来说,他们没有乡愁,即使想家,也只是想念母亲的怀抱,想念亲人的眷顾。青年人的乡愁也淡的很,他们整天有做不完的事谈不完的情,没有时间来想家,也就没有时间来拨弄乡愁。只有到了中年和老年,有了闲暇时间,也就有了大把的培育乡愁的悠闲时光。

乡愁是个奢侈品,不是从心里一闪而过的念头,而是久久占据在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这种情愫一旦发芽生长,就会永久地茁壮,永久地生长。对于中年人来说,记忆力正在渐渐消退,故乡的印象开始变得模糊,那里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都如一部老电影,有时清晰无比,有时模糊不清。但记忆犹如退潮的潮水,缓缓褪去表面的浮华,乡愁如同一块礁石显露出来。有人至此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么多年总是无法在人生的海洋中畅游,原来有这么大的暗礁存在,虽不至于有什么危险,却总是让自己放不开手脚。有很多存在于心里的东西自己并不知道,就如这浓浓的乡愁,当人生的目标悄悄改变,不再去追名逐利,不再戴着假面具在世事里浮沉,乡愁就慢慢冒出来,就主导了一个人独处时的内心世界。

乡愁是什么滋味?如酒。酒是水的艳遇,没有滋味的水遇到发酵的粮食就成了酒,乡愁也是。一天天平淡如水的日子悄悄过去,突然有一天遇到一个契机,有了一个想家的念头,产生一种思念家乡湖北宜都杨木堰山村星空的情绪,我的生命于是就酿造了一杯名叫乡愁醇酒的仰望星空的惯习,对星空的记忆,是缘于老家一位叫张朝培的老者,他在我童时的记忆中,能够随便抬手指星空,就能预知啥时风雷雨雪,他随手指山头,便能款款而谈风水气脉穴位,因为这位老人让我对星空有了探寻的迷醉,于是,我有了苦读百余册天文学书籍的经历以至于我做着发射天文卫星的美梦,有了拜访天文学院士的失望,有了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谈判申报国际星空自然保护区的行愿,这如同真酒一样浓烈一样香醇一样让人痴醉的知行,确不如我对家乡那位指星说雨老人的记忆。思忆会让人上瘾,人生戒酒很难,乡愁也是,它会如影随形深入骨髓,几乎没有人能够戒了它。

乡愁也如茶。记忆这个东西,本是一枚树叶,被时间抽去了水分,放在内心深处,可一旦用思念的清泉将其泡开,就成了一壶清冽香浓的茶。茶的滋味就是树叶的故事,叶子在水中复苏升腾,那起起伏伏的状态像极了每个人的人生。茶的滋味或淡或浓,就像每个阶段的乡愁,也是浓淡相间,就看你品尝的心态。中年人喝茶与青年人老年人都不一样,青年人不喜欢茶的苦涩,老年人味蕾淡化,总觉得茶的滋味太淡,只有中年人能喝出片片叶子的喜怒哀乐,就像心中的乡愁,自然也有妙到毫巅的滋味。

乡愁是中年人的游戏,是一个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旁观者无法窥得其中之奥妙,也无法体会其带来的啮心蚀骨的难忘滋味。当各种电子游戏通过电脑通过手机来影响我们生活的时候,中年人往往不为所动,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这个名叫乡愁的游戏。一个人的游戏,没有成败得失,没有懊恼愤恨,没有惊险刺激,但给人带来喜怒哀乐的细细情感,真实得仿佛又活了一次又一次。这个游戏最大的好处就是,每个人都是胜者,即使没有战胜心中涌来涌去的乡愁,也会战胜与生俱来的自我遗忘能力,从而找到故乡的印记,从而最终在异乡用诗酒茶书来慰籍灵魂的归路。

静静想来,书是人类不竭的乡愁与生命壮阔:人只有一次生命,每人都只有一种生命感受,但你每读一本书,就多了一种生命感受;那么,读过千本万本书,你就拥有了千条万条生命。同样,一个人只能活一生;但只要你从古读到今,你就拥有了千条万年的人生经验,就等于你从古活到今。如果你再留心著述,你的人生轨迹延伸到时空的深处,你是不死的。于是,人与兽的根本不同,就在于:人可以以精神疗救肉体;也可以以精神的记述——书籍,拓展延续生命的疆域,使生命不朽。正是这种属性,才使人高贵起来;那么,匍匐在物质之上的人,不仅是沉沦,而且是自戕。

“宫殿里有悲哭,茅屋里有歌声”——人的幸福,是由精神支配的,不取决于物质的多寡。“贫穷而能静静地听着风声,也是快乐的”。这是海德格尔“人要诗意地栖止”的形象阐释。人摆脱了物质的羁束,在精神的世界里会得到无限的自由。人生在世,谁都有可能遭遇危难和困境,谁都有可能成为弱者,如果我们在别人危急的时候不援手,谁能担保自己不会吞咽孤立无援的苦果?人心只有向善,才能被阳光照耀,所以善的契约才在世界普遍存在。懂得珍惜这种契约的人是高贵的。懂得为冷漠付费的人是明智的。当今的社会太冷漠,我们终究会为自己的自私付出代价。

蓝天碧海,祥云飘渺,让人们心神荡漾,心驰神往。大自然总是带给人们惊喜和美妙,让人们如痴如醉,如梦如幻,让心情越发的美好,心儿快要飞起来了,大自然总是赋予人们神奇的魅力,蓝天碧海总是默默无闻的无声的包容着宇宙间的所有,一切,无声无息,生生不息,缔造平凡,彰显伟大。这便是宇宙间的大智慧,真智慧。让人遐想,让人忘忧,让人忘记苦痛,让人忘记悲伤,容纳所有,一瞬间,让人豁然开朗,心胸宽阔,心旷神怡,真实的包容宇宙中的所有我们每个人每位众生都生长在宇宙之中,生长在各个国家的自然环境里。

我们每个国家的人,每个国家的众生,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大千世界,千奇百怪,丰富多彩,各式各样。当我们每个人每位众生哭着喊着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生活中的享福受苦,坎坷劫难以及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已经是冥冥之中的定数。宇宙中的玄机奥秘就是因果轮回,宇宙中的自然法则都是相对论的。就如同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真实的看到了,亲身感受到了世间的种种因果报应,以及生活中的各种苦痛:世间法则又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呢?又是怎样相对的呢?天与地。日与月。阴与阳。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黑与白。爱与恨。顺与逆。悲与喜。等等。

一切,互相对应。这些磁场遥相呼应。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正气上升,煞气毒气下降,冥冥之中受宇宙支配发生发展变化产生生活中的种种自然现象万物相生相克,凡有一物,必有一物克之。宇宙自然法则的智慧,透露了无数的玄机与奥秘,让我们的身心阔然开朗,同时,也打开了我们生活中的迷局。怎样打开的呢?就如同我们每个人,每位众生,在生活中总会有顺境,逆境,总会遇到小人,贵人,既有春风。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的著名哲学命题。最早见于柏拉图的对话《泰阿泰德篇》:"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意思是说,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谁是人的尺度呢?没有。正因为没有人的尺度,人才说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为人类独有的话语来。“人是万物的尺度”就宇宙法则而言,不是真理;它是一个谎言,一个弥天大谎。假如真的存在上帝,“人是万物的尺度”说,更是一种僭妄,一种试图扼守冠冕堂皇的僭妄,或者说,一个僭妄者的谎言,人把自己打扮成了上帝,并试图像上帝一样讲话。

在静寂的山居书院里读书、思想,写作,听闻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的世界著名古典音乐大师《经典大提琴作品精选》、《经典小提琴作品大全》,著名的古琴曲《中国古琴老八张》犹似十方世界在耳。这样的意象在心中闪现出来之后,我不禁笑出声来。燃上一柱檀香,升腾飘逸的香味有甜丝丝的味道。巴士加尔说得好:“一个人越是有思想,越是能发现人群中卓尔不凡的情调;一般人是分辨不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这种差异决定了幸福的深度和生命的质量,对于现代人而言,知识是丰富的,但生活的智慧却是狭隘的。因此,许多人拥有广博的知识,能做事,能赚钱,但不幸福。诚如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真正带给我们快乐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识。”因为只有智慧才能保证自己活的有创意,能带来光明的人生。然而,什么是生活的智慧呢?这要从禅的传承说起。

相传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上,他手里拈着一朵花,对着大众微笑,听说就在那拈花示众和微笑之间,已经把所有的佛法都道尽了,把生活的智慧和艺术说得淋漓尽致了。但是在法会上的大众,每个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佛陀说的是什么。这时座中有一位弟子叫大迦叶的,却对佛陀报以会心的微笑,就这样发生了禅宗的第一次传灯。他们师徒之间完全的会心,心传密付了。释迦牟尼便对大迦叶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大迦叶。”

智慧是一切精神现象的主体,只有智慧能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跨出第一步,也只有智慧能告诉我们第二步又是什么。由于知识是死板的,所以它不可能回答人生。要回答人生就必须孕育涅磐的妙心,它即是“实相无相”的禅。禅灯是什么?它代表着一个光明智慧,是一个生活的法门。如果有禅者的语言简要的表达,那就是“真空妙有”。它的意思是,一个人必须懂得心里的一切障碍、烦恼、不合理的欲望等等加以清除,这个功夫就是“真空”。然后依然真正的本质,自在地生活,好好地实现,那就是“妙有”。禅家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长空就是放下一切虚荣、成见、偏见和贪婪,甚至要放下知识,放下过去经验所带来的刻板观念。当我们放下这些障碍时,我们就能自由地创造。

生活的本质是,自己必须把手中握着的“尘土”放开,然后才可能张开你的双手,握取生活的“明珠”。当我们放下手中紧握的一切,才有可能去工作,实现生命所赋予的潜能,这样才可能活得好。当我们肯把自己的收获拿来跟别人分享,布施给社会时,我们才体验到生活的实现。“什么人才能见到佛的心灵呢?”佛的心灵,就此时此地、现在眼前真实活过的一切美好感觉:你拭尽心灵尘垢,你端正身家性命,你珍惜万事万物,你挣脱精神的愚痴,像生与死在交替,像时与空的召唤,像永恒与无常的撞击,像一切有情与无情的呻吟,佛的心灵,不就是天地间生命碰撞的声音吗?生死老病,如昨梦,菩提烦恼,似空花。

《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人生苦短,朝看青丝暮成雪;时光匆匆,无可奈何花落去。暮年回首,总会有数十年转眼一瞬的感触;漠漠尘寰,几人能见得沧海变桑田?滚滚红尘,谁又能挽留不散,缱绻成永久?芸芸众生只不过是苍茫宇宙间匆匆过客,日月星辰亦不能永恒。人生数十年,弹指一挥间。爱恨情仇都会化为烟云,功名利禄到头来也是一场虚空。生命的最后什么也带不走,最终拥有的只是一个过程;一种心情而已。努力是为了快乐,为了没有遗憾;不要一味的执著于结果。人生如过客,何必千千结!走好人生,享受这个短暂的过程,淡看世俗纷扰,淡泊贪心妄念,坚强坎坷颠簸,微笑着面对人生。

一颗真心,无需花言巧语,久了总会知道,一份真情,无需能说会道,时间会让你看清,人与人聚散是缘,生情有因,有人大声表白,有人暗自关怀,爱的方式有千千万万种,能检验它们的只有时间,风雨吹散的是虚情,留下的是真意,时间带走的是生命过客,留下的却是真心人,在无助时,才知道谁最爱你,在低谷时,才知道谁会真心陪你,顺水推舟人人会,患难与共却很难,平淡地活着,有人在乎,就是幸福,有人心疼,就是温暖。我们来到这世界,体尝一下奔波劳碌,也享受一下佳酿美食,领略一下人间百态,感受友爱与亲情,尽管说是镜花水月,……却只因自己身在其中,就有生活的快乐。这种种都使“寄寓”人间的几十年,成为一种伟大的犒赏与天赐的机缘。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生命中,总有一些不由自主的远离,在不经意间,沦为回不去的过往。匆匆老去的,从来都不是风景,而是离人。人生,总是有那么一些人,在你最在乎的时候,他不在乎;总是有那么一些事,在你用心维系的时候,它不维系;总是有那么一些东西,在你最珍惜的时候,它不珍惜;亦如总是有那么一处地方,在你最留恋的时候,它不留恋。很多时候,面对那些本不值得自己去珍惜的人,纵是你拿出了十二分的真诚与在意,它都依旧是那么的廉价。就像当自己心已超载,情已沉淀,任你再拿出二十分的真心与热忱重温,于我也早已是无谓。所以,当我们心间那些所有的真诚与热忱被善变与凉薄浸透之后,或许怀念,或许伤情,但你依然会选择转身离去,渐行渐远。

其实人生,有很多东西都是过期不候。就像与很多人的交集,既是转身离去,便是后会无期。曾经一度认为,自己永远不会疏远的某些人,某些事。如今,却出乎意料的云淡风轻,视为风烟。也许,这便是历练,便是成长。纵是一颗再柔软的心,我想它也经不起太多的凉薄与虚伪。如果,在我落寞孤楚的时候,你视若无睹,扮演了我的看客;那么,等到泪已落,伤已过,纵是你再多挽留,我也只能是从此过客。纵是要将一切重来,也是为之晚矣。因为你不曾解读,那颗被凉薄的心,早已漠然!任你如何再复制,它也早已不再是最初的模样。至少,也是不复最初的心情。所以,一切就都变得可有,可无;可去,可留。任凭那些戏子,哪怕故作姿态,继续戏演着种种繁华喧嚣,淡漠的心亦是冷眼旁观,视如不见。原来,很多时候,那些会让人彻底寒凉的失望与伤痛,都是在心间悄然无声就形成的。就是曾经在乎,才致今日漠然。既是往昔岁月,何必无谓回顾?沉默不语,聚散随意,哪怕孤身独行,亦是大步向前。

花开,是一种落泪的幸福,那么,花落,应该是一种惆怅的感动。既知春去,会有春回,又何必执著于那些虚妄的等待?既知流年逝去,不能往返,又何必抓住记忆中那一小段残缺的影子,而辜负眼下以及以后那大段的美好时光?也许,人与人之间,从一开始,就应该习惯隔着距离相看相守,这样纵然有一天陌路,亦不至于有太多的伤感与落寞。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的是满足自己,而不是讨好他人。纵是上善若水,也要学会傲娇与独立。别让自己活得太累,太辛苦。去爱值得爱的人,去忘不该记的事。每一个昨天,都是过去。然,昨天的太阳,永远也晾不干今天的衣服。所以不论“昨天”给予了生命怎样的记忆或感动,我们需要的永远都是把握眼下,展望未来,而非沉浸于那些过去的是非虚实。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珍惜现在,走过了就不要后悔;学会淡然,远去了就不去重捡。

人这一生,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亦有太多的人值得我们去珍惜,不要浪费不必要的感情与精力在那些不必要的人与事上。要学会精简人生,要明白,其实生命中所有的相遇,不过只是过客与过客的交替,你又何须执念成殇?人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总是记住那些不该记住的,而忘记一些不该忘记的。人生总是会有很多无奈,当我们无力改变时,就选择接受或者释然。谁都无法预知明天,但我们却可以把握今天。至于那些错了的、过去的,更是不必耿耿于怀。

人生,就是不断解读的过程,早晚有一天,你会明白,缘起缘落,聚散分离,不过是寻常。又何须你我去伤怀,去叹息?当我们自己解了世态炎凉的况味之后,也尝试着去理解别人的淡薄与冷漠。没有谁一开始就是冷漠的,那只是历尽沧桑的一种迫不得已。很多时候,或许唯有冷漠,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有时候,珍惜,是为了更好的拥有;而放下,则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好与不好都走了,幸与不幸都过了。人生的际遇,就像那窗外的雨,淋过,湿过;散了,远了。容不得我们许与不许,便已然不再。于是,人生,便总是从告别中走向明天。将美好留于心底,淡淡的就好;将悲伤置于脑后,遗忘了最好。

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死生之差异,就好像梦与醒之不同,风云变幻,不可究诘,得到的欢乐,能有多少呢?生命一瞬,所有经历也是一场云烟而已。生命因为短暂所以万分珍贵,努力去活。过往都是云烟,所以要及时释怀得失,快乐生存。如果你一无所有,那么就释怀所有,拥有一个云淡风轻的心情就足够了,如果你有情有爱有亲人,那么就珍惜所有,奔波和忙碌都是一种幸福。没什么琐事干扰的时候,独自泡一盏茶,倚在阳光里或者秋风里细细的喝,看窗前天空的四季变换,看日月如何如水一样流淌,看俗世的人们如何地匆匆忙忙生活于这个世间。一杯清茶,细细地洗涤着心灵深处随时光和岁月而来的尘埃,轻轻地唤醒着我心中某个熟悉的场景。

茶是一汪清泉,似一缕清风,令人安静悠闲,心胸豁然开朗。北宋程颢《秋日偶成》:“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幻中"。心情闲静安适,做什么事情都不慌不忙的。一觉醒来,红日已高照东窗。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大道通着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人生如过客,何必千千结,想拥有就去努力,努力过后就不在乎结果。成功是付出的收获,失败也是正常的历练。而所有功名利禄实际是早早晚晚的一场云烟,真正拥有的是自己的心情,何必不能释怀,妄自空折磨自己。

人的一生可以干很多蠢事,但最蠢的两件事,就是:拒绝读书,忽视灵魂;拒绝运动,忽视健康。当脾气来的时候,福气就走了!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嘴伤人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一个能控制住不良情绪的人,比一个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更强大。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学说话,却要花数十年的时间学会闭嘴。可见:说,是一种能力;不说,是一种智慧。

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往往谦逊,不会逢人就教;真正有财富的人,往往低调,不会逢人就炫;真正有德行的人,往往慧心,不会逢人就表;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圆容,不会显山露水;真正有品味的人,往往自然,不会矫揉造作;一个真正有修为的人,往往安静,不会争先恐后。人最大的魅力,是有一颗阳光的心态。韶华易逝,容颜易老,浮华终是云烟。拥抱一颗阳光的心态,得失了无忧,来去都随缘。心无所求,便不受万象牵绊;心无牵绊,坐也从容,行也从容,故生优雅。一个优雅的人,养眼又养心,才是魅力十足的人。容貌乃天成,浮华在身外,心里满是阳光,才是永恒的美。

因为了解到世界的广大与多元,并觉知到自我的局限与狭隘,所以允许自己不懂得他人,也允许他人不懂得自己;所以不试图凌驾他人的意志,也不轻易投身于他人制定的评价体系。这大概就是最自由的孤独,最温柔的叛逆。你将在身边营造出一个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小世界,宁静而淡泊。心累的时候,换个角度看世界;压抑的时侯,换个环境深呼吸;困惑的时候,换个角度去思考;犹豫的时候,换个思路去选择;郁闷的时候,换个环境找快乐;烦恼的时候,换个思维去排解;抱怨的时候,换个方法看问题;自卑的时候,换个想法去对待。换个角度,世界就是另外的样子。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有所畏惧,是做人最基本的良心准则。

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人生要学会不抱怨、不等待、不盲从。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不管人生处于哪个阶段,都应该少点执着,都需要学会时不时放空自己。其实,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会在时间的推移下变得不是那样的重要,变得无所谓。放自己一马,让心真正休息,一步步学会放空的智慧,让生命微笑说:“放松,真好”。与其羡慕别人,不如做好自己。肤浅的羡慕,无聊的攀比,笨拙的效仿,只会让自己整天活在他人的影子里面。盲目的攀比,不会带来快乐,只会带来烦恼;不会带来幸福,只会带来痛苦。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认清目前的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走自己的道路,人生,越努力,越幸运。人与人、心与心之间愈显隔膜,层层设防,身心交瘁。不妨去读几篇《庄子》,或禅宗公案,或宋明理学家的语录,放松些,散淡些,把心灵的窗户敞开,通风透气,使心态安和、精神平静,一切放下,学会悠闲、恬淡与宁静,到达一种大自在的境界。苏东坡《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一切都可以重来。

珍视生命,爱亲人、爱自己、爱生活,别在忧郁烦闷中消磨宝贵时光,沉溺珍贵岁月。恩怨是非都是虚幻,抵不过海阔天空的美好,不必太在意。对于客观物质和主观评价都不必不择手段地强求得到,一切都是云烟,做个好人,问心无愧,踏实而快乐就足够了。只要你不倒下,一切都可以重来,生命就是一场变幻莫测的颠簸。谁也无法左右,但却能左右自己的心。爱走了,还有下一场花开,真心付出就无怨无悔。曾经的美好也是买不到的回忆。别在命运面前低头,懦弱给谁看?谁的可怜能养活你。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不做懦夫,好好活一场,风雨不在乎。携一颗宽容淡定、坚强豁达的心,走一路人生,淡看风雨、笑傲红尘,时刻尽享美好,处处感知快乐和幸福。人生旅途、无怨无悔!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