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戈壁递给我的三杯茶
李娜
戈壁上的每一棵草,至死都保持着一种生长的姿态。
这是2018年的盛夏时节,我再次走进这片生我养我的大戈壁,像一艘溯游而上的小船,回到自己的重生之地。
八月末,正是戈壁上最热的日子,连日来的大旱使得这片广袤而孤寂的土地显得焦灼不安。太阳的光刺破云层和山岗,毫无顾忌地爱抚了戈壁上的每一棵草、每一块戈壁石和每一粒砂砾。风很轻,云很淡,一切都该以一种淡淡的情感来宣泄描述。
一行三四个人,走进水莲家的帐篷。帐篷周围是空旷的戈壁,极目远望,似乎方圆百里之内都看不到第二顶,水莲的帐篷像是突破了干旱和坚硬铸就的防线后,从地底长出的一朵蘑菇,稳稳地扎在地上。水莲是个爽朗的蒙古族姑娘,长长的辫子背在身后,在一袭玫红色的宽大蒙古袍上动了又动,脸颊上还留着高原季风的痕迹:两坨醒目的红。
初次见面,水莲用一海碗茶来招待我们。四个大碗,在小炕桌上依次排开,低头去看时,还能看到碗底沉淀的茶叶残渣,静悄悄的,像沉睡在水底的水草种子。想了想,水莲又端了一小罐白糖来,放在小炕桌中央,歉意地朝我们抬抬手掌,让我们随意取用。戈壁的热浪让我有些难以忍耐,长途行车更是令人困顿不已,我不再扭捏,放两小勺白糖,端起海碗一饮而尽。随行的朋友看看我,依样画瓢。
我认得这茶,这是戈壁人家常喝的青砖茶,夏日解渴消暑,最是适宜。我想起小时候,爷爷行走戈壁,放牧骑马,总要捎一壶刚刚出锅的青砖茶。
清水烧到七八十度后,丢进几片青砖茶叶继续烧,清澈的井水会在三四分钟后变成十样锦色。木柴火力小,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把茶壶的屁股烧得滚烫,青砖茶被小火慢炖着,慢慢悠悠地分解出它沉淀的颜色来。从锈红到珈婓,再从烟色到绛紫,最后变成十样锦色,这期间走过了一段极其漫长的旅程。煮茶的人默默守着,在茶水颜色恰到好处的时候灭掉柴火,将一整壶茶倒进白瓷盆里,丢进白糖去晾着,戈壁上的灼热和焦渴就靠它来缓解。
爷爷的马背上总拴着一个三斤装的塑料桶,桶里装着清甜的青砖茶,正午时分羊群在山坡下吃草的时候,爷爷就会靠着马坐下,拿出准备好的干粮,一边吃午饭一边喝茶。这碗青砖茶陪伴着爷爷走过了五十年的放牧生涯,看着羊群从一百只变成五百只,再到一千只,看着六个孩子们相继走出戈壁,成家立业,看着两个人变成一个家族,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还是这一碗青砖茶,送我一路走进城市,又在二十年后指引我回到戈壁,一饮再饮。多年前我与它朝夕相伴的时候,早已习惯了每天点火煮茶的生活,习惯了周围的气息被这股浓郁的茶香包围着,因此我义无反顾地接纳它,对它的重视程度等同于血液。
夏日午后的阳光透过帐篷顶上的小天窗照了进来,青砖茶的叶逐渐沉到了碗底,在微微晃动的水波间浮动,如同树叶间洒下的流动的斑驳光点,我和它面面相觑,试图从对方脸上找到和旧识有关的喜色。
未放糖的茶水初入口有股苦涩的味道,舌苔和味蕾咀嚼着这股苦味,包裹着送往口腔的更深处,越往后喝越有一番滋味,苦涩被身经百战的味蕾过滤后,剩下茶水最原始的味道,这里面包含着江南烟雨的气息,包含着来自地底几百米以下甘冽井水的味道,还有微微的柴火味,混合在一起,构成了戈壁深处难得的茶味道,慰藉着失乡者九曲十八弯般回环往复的喉舌和情感。
在茶水的深处,我想象着,那些成熟的青叶在惊蛰前后被一双手两双手仔细挑拣,摘下后放在竹席上晾干,期间要不断翻整,直到青叶叶梗柔软、颜色幽深,变成深青色为止。继而青叶会被揉搓成紧细条,叶子内流出的汁液被叶子自身包裹吸收后,才能泡出味道浓厚、回甘隽永的茶水,如此反复三次,毛茶才初具雏形。所有太过年轻坚硬的事物都难以担当大任,一定要经过种种考验磨难后变得可柔可屈才堪堪抵得上一半次的用处。
此后还要经过握堆等十一道工序,经历六个省市十七个小时的颠簸起伏才能到达水莲家的炕桌,因此我面前的这一碗茶水中,定格了浓郁的惊蛰气味,和我不曾领略过的南方城市的精致感。这一份精致和惊艳被一个青花瓷的海碗盛装着,一点点暑热的不适和难耐顺着海碗的缺口逃窜的无影无踪。我在戈壁的广阔里活过来,而青叶在一注热水里活过来,它安适自在得如同回到母体的胚胎,获得了重新被孕育被接纳的机会,于是更加自在的,展现出了它所有被定格的部分,长成了一棵青春茶树的模样,并且学会了如何在旱地里扎根萌发,开出一片属于水乡的树荫,在四个人的眼睛里,悠然地浮动着。
这是戈壁递给我的第一杯茶,名叫青砖。
戈壁递给我的第二杯茶,叫做山野和隐语。
冬天的戈壁是空旷寂寥的,沙土因少有人涉足而凝成了完整的一块,视野里白茫茫一片,地平线被枯死的草茎高举着去了远方,风毫不遮掩地灌进鼻腔,以一种势如破竹的气势占领四肢百骸。在凝固的表面下,依然可见蓬勃向上的生命,甲虫、草根、顽石、移动的沙丘和山峰,这些都是戈壁活着的魂灵。
戈壁的夏天是繁忙而热闹的,所有肉眼可见的生命都背负着沉重的生存压力,在细细的黄沙间穿梭不止。小甲虫隐居在茂密的草根下,以更小的昆虫和爬虫为食,遇到生人进犯领地时,它们会在第一时间让出居所,远远地躲避开,因此不与戈壁亲近的人总是难以发觉它们的存在。
蜣螂一年四季都热衷于滚粪球,牛、羊、马、驴、骆驼,所有能够在戈壁上见到的动物的粪便都靠它们分解消灭,它们将这项工作作为终生事业进行奋斗。戈壁就是战场,风霜雨雪等一切恶劣的极端天气都可看做是激起斗志的有利因素,它们抬起两只后腿,锲而不舍地举着比自己身体大两三倍的粪球,日复一日地将工作进行到底,至死方休。
小蜥蜴是戈壁上另一种常见的物种,行动迅捷,颜色与沙砾无异,善于隐藏和逃跑。它们隐居在岩石的缝隙和洞穴里,破晓时分,当第一道光线升起时,小蜥蜴就开始了一整天的忙碌,四只短小的腿支撑着单薄的身体,将戈壁和太阳远远丢在身后。
这些可爱的小生灵们将戈壁上的其它生命和物件带到我的面前来,使我足不出户就拥有了一整片戈壁。
我慢慢地抬起脚,又慢慢地落下,使一颗心和一双脚的感官连接在一起,细细地感受来自底层生命的呐喊和震颤。那些梭梭、棉蓬、白刺、骆驼刺、红柳、沙棘、芨芨草,还有那些吸收日月精华的戈壁石,烟栗、妃红、浅桔、辰砂、织锦、沙青、春蓝,细碎的花朵一样渐迷人眼,这些美艳的名词甫一从唇齿间滚过,就带有了十分狂热的意味,为着坚强的生命狂热,也为着所有爱它的人狂热。
落日浑圆,顷刻间滚下山巅,最后一道光线迅速回到天空,月亮冉冉升起,西北戈壁上的月亮比城市里的更大更圆,衬得星群影影绰绰。戈壁黑夜的来临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是猝不及防地陡然降落,几乎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天地万物就坠于黑暗中,陷于深深的沉默和静谧中。
行走在戈壁的黑夜中,从未觉得荒凉恐惧,脚下的砂石,手边的草木,呼吸中的夜风,乃至于任何一块戈壁石和任何一朵云,都是一种存在,世界和我,同时存在着。于戈壁而言,我也只是一块其貌不扬的石头,和一株草、一粒沙没有任何区别,正因为如此,我才能毫无顾忌地成为戈壁的一份子。
某一日,我突然被戈壁石的内在品质所打动:隐忍和执着,这种内在的从容使得它们任何时候都宠辱不惊,价值三亿和一文不值的石头在品格上没有任何差距,都只是戈壁性格的继承者和见证者,它们将人们带出戈壁,又将戈壁送到人们眼前。鉴于此,我必须常常以另一个名义相约自己,不含悲喜的注视戈壁上的一切存在,平等的、毫无保留的与之交流,使生命展现本来的面目。
风来了,霎时间黄沙翻滚、狂风怒号,戈壁早有了预料,借一丛骆驼刺给我做屏障。不见天日的旷野里,荒无人烟,一生都走不了几步路的石头被搬运着去了别的地方,亟待破土的种子突然有了负担,短短的位移制造的压力,需要无数个向上的力来化解。风雨后的戈壁无遮无拦,一丛丛黄色的、黑色的、褐色的沙丘鼓起,草格外绿,是戈壁点缀了它们,是广阔的背景给予了它们恰到好处的“秀”和“美”,它们绿得朴实无华,却又让人心生敬畏。有这样一种美,它使我自卑。
我脚下的这片土地,仍蕴含着许多隐语,悲欢离合、人生八苦是微不足道的,我需要不断穿行在四季和低矮的植物间,用我微弱的歌喉来咏唱我所经历的一切,用我幼稚又浅薄的诗行歌颂这片广袤而伟大的土地。戈壁不似草原般郁郁葱葱,又不像不毛之地一样毫无生命气息,它比沙漠更有故事。作为戈壁的女儿,我该像石头一样,隐忍而执着的对待生命,以同样的面孔,不卑不亢、坦坦荡荡地做我自己。
我围着水莲送我的花纹艳丽的民族风围巾,谢绝了一匹骏马的邀约,大步踏出帐篷,向着戈壁更深处走去。
第三杯茶,是爱和醒悟。
戈壁行已进入尾声,一连三天的探索和前进使得大家疲惫不堪,每到一个驿站就迫不及待地休息,倒出鞋子里的沙砾,揪出扎在袜子上的草尖和骆驼刺,然后就着一海碗青砖茶吃提前备好的饼和榨菜。接近极限的时候,已无人顾及形象和仪容,在驿站窄小的空间里东倒西歪地睡去。第三天的傍晚,我们行至一处高地,这是此次戈壁行的最后一站。
众人纷纷甩掉负累,面对着光芒万丈的晚霞振臂疾呼。这一日罕见的无风无雨,周围安静的如同虚空境界,太阳一寸一寸西斜,云霞变幻出无数种绚烂的色彩,一抹微云戴在山的鬓角,开始了大开大合的艺术创作,短短三四分钟内,天空就从清爽的白纸变成了意蕴深厚的泼墨画,远处的戈壁也换了无数种颜色,最终定格在一片昏暗不明的光影中,显出广阔幽暗的意味来。
众人面对瞬息万变的傍晚时分,惊讶地说不出话。这是一行来自南方的朋友,见惯了小桥流水、楼台往复,对远方浩瀚的戈壁大漠有着无限的向往和景仰之情,三天的行路探索已使他们领略了西北戈壁的壮观和无垠,而此刻充满魔幻力量的晚霞则更使他们热血沸腾、心情激动。众人脱掉鞋子,爬上山顶,唱起了家乡的歌谣,一身的疲惫和仆仆的风尘被一场晚霞轻易地洗去。我静坐着,感受着这其中的奥妙,想起了许多与戈壁有关的人。
许棠,这个生卒年不详,生平资料寥寥的唐代诗人只做过两任小官,辞官后潦倒以终,一生并不如意。在他留下的一百五十多首诗中,曾有数十首是描写边塞风光的,其中就有“广漠杳无穷,孤城四面空。马行高碛上,日堕迥沙中。”的诗句。许棠一定曾北上,也吃过戈壁的苦,我相信他也同我一样,深深爱着戈壁大漠。
玄奘曾入瓜州戈壁,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困难重重,他从塔尔寺出发,经历九死一生后抵达白墩子烽火台,沿途是漫漫旷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如此描述戈壁:“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是时顾影唯一……从古到今。”“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是戈壁的常态,但是戈壁上不只有沙子、石子,也有纯真和感动,玄奘也正是经过了瓜州戈壁的艰险探索后,更加坚定了西去求经的信念。
十七岁的叛逆男孩,和母亲的关系一度陷入冰点,但是经过了短短半个月的戈壁行后,面对黄沙大漠、粗砂砾石,以及漫漫没有尽头的征途,他突然能够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和往日的种种情境,从戈壁获得了爱的力量,大自然净化了他的内心和灵魂,因此生命才有力量复苏。这个稚嫩的男孩子站在广阔的夕阳下,眼睛沉静如水,他看向远方,说出了那句令我浑身一震的话:面对戈壁才能找到自己,直面自己。
生活处处是戈壁,处处是险境,直面和化解才是惟一的真理。我曾见过山和大海,也曾在异乡的怀抱里流连忘返,但毕业后仍有一种力量牵引我回到戈壁。那些白刺,依旧是毛茸茸一团,和我离开的时候一模一样,它们每年的生长速度只可用毫米来计算,遇上大旱的年份,甚至会濒临枯死。早春来临,城市里的鲜花竞相开放的时候,白刺们仍旧是灰突突的样子,靠近了仔细看才能找到一星半点的绿,但是没有一丛白刺曾任性地放弃生存的机会,仍旧将根系深深地,深深地扎到地下去。
做人即像做一丛长在戈壁的白刺,在艰苦的环境里野蛮生长,即使受伤潦倒,也要挣扎着重获生机,使受过的伤成为全身上下最坚硬的地方。戈壁上看似枯死的植物、气息奄奄的动物,会在不经意间重现生命时光,人类微小而无知,但也正因为微小,才能够看得到更加微小的生命,才能心怀敬畏的尊敬每一种生命。
我所追问的一切问题,都在戈壁找到了答案,细碎的石头和我,低矮的植物和我,忙忙碌碌的爬虫和我,都是这个世界的存在。
故事的最后,我告别了朋友,一个人站在戈壁的天空下,远望天际,崇敬感油然而生,这是一片拒绝胆小、拒绝腐烂的时间之海,在它的素描里,我正扮演着原始人类的角色。我赤身裸体的、从容安静的,穿过给予我力量的土地,所有的挫折和不幸在这里都变成了不足挂齿的故事。天空湛蓝悠远,我依然会端着戈壁递给我的三杯茶,再次出发,去往更远的远方。
——选自《先行》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