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藕塘记
文/邓星子
鄂东有村,名曰藕塘。
青山如黛,秀水如绸;鸟鸣虫唱,茂林修竹;背靠巍巍大别山脉,胸怀多姿之丘陵、平原;足下与太白湖、大源湖的浩瀚烟波相接,俯仰之见,更显天高地阔、地灵人杰。游茶山,郁郁葱葱;观荷塘,秀色可餐。凭栏远眺,有鲤鱼跳水,青草漫溯;亭中落座,有唐诗宋词,带着莲的心事,走到眼前来。登大坡,可览时代变迁;立村头,可阅历史兴衰。欲隐逸,可闻东山晨钟暮鼓;意入世,可伴经史子集,研习代代伟业。可与紫云朝霞相对望,可与南山樵夫共和唱。
藕塘村,与柴培、旗杆、王寨、柯岭等村毗邻。下辖十三小组,面积三千八百亩。其境内,水田、旱地交错,林地、耕地辉映,颔首满眼红花绿果,抬头尽是绿水环绕青山。
村名藕塘者,皆因本地多池塘,塘中多莲藕。老辈传说,饥荒年代,别处有人忍饥挨饿,甚至时而会有饿死者,唯有此地村民无恙,因莲藕满身是宝,可充饥。及至和平年代、风调雨顺,仍可在冬天到此,赏佳景喝藕汤,或在夏天光临,划小船赏荷花,哼一段黄梅戏,唱一曲黄梅小调。由此观之:藕塘者,既是物质食粮的储仓,亦是精神食粮。
故而,此村邓氏,多有盈余,先辈均以君子之品格,教导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此地子孙皆铭记: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古有邓文滨,字绣章,号雅人、一号渭卿,人称“湖北第一才子”,自号南阳布衣。世代家学渊源,满腹经纶。清代增贡生,蕲黄名宿。无意于仕途,曾短期任七品文职官员,不久亦挂冠而去,专心研究经世之学。学识渊博、阅历丰富、性情耿直。其所著《醒睡录》者,微言绪论,抒山水之意,生警悟之情,可窥见渭卿之为人。万斛泉观之摩崖,触景生情,赋诗曰“没世无称名自空,三生石上显神通;南阳老叟今何在,山色苍茫一望中”。又有近代中国好儿郎,邓雅声,亦名书堂,自幼好学、博览群书。经常通宵达旦,所耗煤油用桶装。及至成年,辗转藕塘角、赵洼、潘河等地,教书育人,与革命先行者同行,加入少年黄梅学会,发展少年学会组织,创办平民学校,建立农民协会,传播新文化、宣传新思想,与土豪劣绅作斗争。后被叛徒出卖,被杀害于汉口余记里空坪。牺牲前,写下了“不死沙场死牢狱,三年埋血恨难平”、“饮弹从容向天笑,长留浩气在人间”之壮丽诗篇。其不屈意志、坚定信仰,英雄浩气,成为永恒之光芒,照耀后世。
今有藕塘儿女,邓氏兄妹邓雄邓蓓,多年商海闯荡,成果辉煌,然,其不满足于一己之荣华,每每念及乡情,满载所学所长,回应“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之号召,落户黄梅,回馈父老乡亲,创邢绣娘林农生态公司,建劳动教育生产基地等。为使本土瑰宝不流落它乡,一掷千金,收购黄梅戏品牌“邢绣娘”。邓氏兄妹挟“企业搭台、文化唱戏”之精髓,承“爱出者爱返、福来者福往”之大道,怀抱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之情怀,一往无前,继续谱写今生的骄傲。宋周敦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予亦甚爱之,尤爱老家的莲。爱其叶,不怕风吹雨打、独立标高;爱其花,不哗众取宠,风轻云淡,从容优雅;爱其茎,不蔓不枝,任千磨万击,仍昂首挺立;吾最爱其淤泥下的藕,高洁之身藏于污泥中,却更加高洁,其洞察世事而不言,默默吸收天地之精华。
人谓莲,花之君子者也,多加赞赏与模仿;吾谓莲之归属地:藕塘,乃我辈之典范也。纳千般污万般垢,却能将其转化为沃土,将满池青莲与乡亲们滋养;藏熙熙攘攘之百态人生,却不吵不闹,不声不响;唯有藕塘懂得大道至简:自美其美,美人之美,方能美美与共,万古绵长。
——选自《黄梅曹锦军围炉》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