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龙秀散文小辑
这方水土叫杨集
一曲悠扬的钢琴曲,从楼下儿子的房间里传来,亦如一汪跳动的清溪,涓涓涌向我的耳畔。仿佛是我思念中的故乡的小河水,潺潺流进心间,滋润了我的心田。
故乡的小河,逶迤着从我家屋后流过,自由自在的在这块土地上奔流了多少个世纪。她南北走向,从古老的小镇穿心而过,直奔大潮河,又一起向东汇入苍茫的大海。是清澈甘甜的小河水,哺育了一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杨集儿女。
我是漂泊异乡的游子,总想把心安放在故乡的这块热土上,而这里早已走散了爱我的家人,我只能隐忍着,让这份乡愁渐变为千年的化石,默默地积压在心底。
网络的一次偶遇,我和邻家弟弟军乐再次重逢,又因文字的力量,我们越走越近。2018年他总策划了故乡的第一届民间春晚,并把我拉进了刚建的“这方水土叫杨集”的群里。这个群是由参与杨集镇志编撰的,杨集知名人士袁永年大哥建起的。群里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杨集籍各界人士,和居住在杨集的文人雅士,企业家,以及党政干部。
“这方水土叫杨集”的建起,是在一次军乐和周士凭归乡时,袁永年大哥邀请林如海、马占强、张军、周春军一起聚餐,席间他们相聊甚欢,从杨集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聊到从杨集走出去的每一位乡贤。
这方人杰地灵,人才济济的大杨集,不由得让他们几个人产生了想法,想用网络把乡贤们凝聚到一起,让漂泊的游子离开家也能找到乡音,乡情。闲暇时来群里聊聊天,怀怀旧,分享一下诗文,共赏一下字画,解一份郁积于心的乡愁,让家乡与远方不再有距离,天涯和海角近如迟尺。
离家几十载,看到群里那些熟悉而又似曾相识的名字,让我又一次找到了家的感觉,儿时的场景在眼前闪动:小河边,回荡着他们嘻嘻哈哈的打闹声;上学的路上,留下他们蹦蹦跳跳的足印;街头巷尾,穿梭着他们匆忙的身影。自此,让我这随波逐流的浮萍,终于找到了栖息之地。
“这方水土叫杨集”也因此成了地方信息传播群,家乡的陈年旧事,新人新貌,文化娱乐,经常有人在群里展开话题,偶尔我也会参与其中。我每天习惯性的在群里浏览着,希望在群能看到我熟悉的蛛丝马迹,来慰藉一下那颗曾经受伤的心灵。
快到新年时,群里话题最多的就是春晚那些事儿。军乐他们把每届春晚当成头等大事来办,乡贤们都积极参与晚会的赞助,个个慷慨解囊,以接龙的方式,把捐出的款额粘贴在群名单上,没多久就累积出了一笔资金。一场轰轰烈烈的春晚,演绎得胜过一次大型的公益活动,彰显了乡贤们对家乡的那颗赤子之心。
春晚开始的前一天,他们组织走访了杨集镇上的贫困户,以及慰问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了节日的温暖。一路走来,给我们留下很多感慨和感动。这些喝着家乡小河水长大的杨集儿女,他们的品质,他们的精神,即使用最美的词藻也无法表达对他们的赞扬。
2020新年将至,腊月二十八,阴沉的雨雾侵占了这个即将结束的冬季,正当我们还沉浸在第二届民间春晚的热烈气氛中时,一场劫难悄悄地来临。新型冠状病毒,鬼魅般潜进武汉,并渐渐向四面八方蔓延。
疫情像爆炸的原子弹,震惊了整个世界,报道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信息,铺天盖地扑面而来,覆盖了整个的互联网,也淹没了我们“这方水土叫杨集”的小群。
来势汹汹的疫情,蔓延的速度极其疯狂,让2020这个春节家家户户过得不寻常,室内没有热闹的大团圆气氛,户外没有欢腾的人流,也没有玩小鞭炮的孩童,挨家挨户关门闭户,大街小巷死一般的寂静。只有那一批批前往武汉一线疫区的“逆行者”们,在悄悄地行动。年三十之夜他们依依告别家人,毅然地向黑暗的夜幕深处走去,没惊动任何人,他们用无言的壮举,给人们的心中打下了英雄的烙印。
我的家乡,杨集镇政府也在最早时刻,就开始行动起来,每一个路口、社区、街道,都设立一个个卡口,检查测量每一个过往车辆行人的体温。并告诉老百姓们不要随便外出,病疫不能因为我们的自觉性差而失守。杨集,是属于外流务工人口多的老镇,设立的卡口多,值班人数量大,任务执行起来也比较艰巨。
寒冷的季节,天气随时都有变化,守候在卡口一线的自愿者们,不分白天黑夜巍然地挺立在街头路尾。雨中,他们迎着刺骨的萧萧北风,任雨水拍打着他们的衣襟和脸颊。雪中,他们的身影在无人的路边卡口摇曳,任刮脸的雪花在他们的身上和发间飞舞。为了全镇人民的健康,他们没有怨言,不顾安危,日夜在卡口外坚守着。
杨集镇书记以及镇政府的党政干部们,每天都会亲临一线,到各个卡口检查慰问,并给防控一线的志愿者们送去所需应急物资。企业老总马占强和杨集镇宣委曹靖,仿若新闻记者,群播报员,他们天天穿梭于每一个卡口之间,并获取最新动态和信息在群里发布。此刻的“这方水土叫杨集”群,绝不亚于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这里无形中成了杨集镇防疫一线的工作频道,新闻频道。
乡贤们在群里看着看着就感动了,感动着感动着就坐不住,他们立即行动起来。一千两千,一万两万,三万五万,十万二十万,一张张捐助的汇款单,像抛出的绿色橄榄枝,纷纷落进了群里,一批批捐助物资不时的在群里公布。口罩告急的消息一经在群里发布,乡贤们马上开始联系,而从四面八方传来的消息都是缺货,缺货,再缺货。这让政府领导个个心急如焚,沉默了多少天后,终于由上海的一位乡贤从国外购置了一批回来,解了控防一线一罩多天的燃眉之急。乡贤们,大到企业,小到个人,人人争相献出了在能力范围内的一份爱。
这一笔笔捐款数字,就是杨集乡贤们一颗颗滚烫的心,这个数字至今还在一直不停地渐渐上升着。因为有他们这些台前幕后人的大力支持,我的家乡杨集镇成了一方净土,至今无一病例,因为有他们,这场战疫必定会迎来胜利。因为有他们,老百姓不再恐慌,人们都静静的在家等候着,等待这场雾霾随风驱散,等待一场将至的春暖花开。
我的故乡,杨集小镇并不美,没有花园,没有名胜,却留下这一系列的故事在感动。
我的家乡,这方水土叫杨集有温暖,小镇里人们的情感有深度。无论走到哪里,我永远和她血脉相承。
蜕变的丑小鸭
突然有一天,发现隐藏在心灵深处的那片灰暗的世界,瞬间有了色彩,渐渐变得缤纷、璀璨。兴趣,像脱缰的野马,从身体的某个角落里奔腾而出。
网络时代,让人吸吮着扑上来的新鲜血液。好奇心驱使我,迫不及待地钻进网络,夜以继日地学习那些感兴趣的东西。逐渐霸控了好多软件和App。有网络一切皆可无师自通,并玩得执着而认真。
年轻时的书画家梦,歌唱家梦,舞蹈家梦,因受到多种局限性,都没有机会实现。如今,却因有了网络,让我在各方面学到了很多很多。唯一没想到的是,一头扎进诗意的远方,永不回头。
来此尘世走一回,刚出生就遇见最差的自己,一只又丑又笨的丑小鸭。稀拉眉,大嘴狼,大拐头(后脑特大),脑门差点比脸还长,咋看咋不好看。身体的所有精华,都凝聚成一身的小肥膘,没有优越,没有赞美,纯粹一块没有经过精雕细琢的原始丑石。
上学时,人坐在教室里,瞪大了眼睛看黑板,思想已出国访问去了。一节课下来,老师费尽心思的讲解,如刮过的耳边风,没在记忆里留下痕迹,那些算数题认识我,我却不认识它们,纯属滥竽充数。
也许,父母一直知道我傻傻的不聪明,让比我大三岁的二哥推迟三年,陪我一起从一年级开始上学。聪明的二哥,还是等不了我这死不开窍的留级生,他直接升级,恕不奉陪了。
父母对我的愚智,似乎也毫不介意,从没为成绩差而被他们修理过。他们和大多数的父母一样,无论孩子多笨,多丑,都是他们眼中最好的,只要能健健康康地长大,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而二哥就不管这一套,经常喊我“陈小痴”,一听这话,我就气得捶手顿足,小腮帮鼓得溜圆,斜着眼瞪他。那眼神,恨不得变成锥子,扎到他身上,让他喊投降。
现在想来,小时候确实痴,隐隐约约的记忆里,干了不少不体面的蠢事,还经常梦游、尿床。夜里尤为迷糊,白天却也并不清醒,三四年级以前,基本上没什么记忆力,不是刺激到神经的事,没一点印象。五年级第一学期快要上完了,还经常考个大鸡蛋。
五年级老师再也不能接受这样的白痴,让我回家把老爸叫到学校谈谈。我这天生愚笨的脑子,即使把父母叫去,也无法回炉重造。在那扫盲年代,又不能把我撵回家不让上学。经商定,只能把我退回到四年级重新再学。
那时,脑子不知哪根筋被搭错了,被退级都毫无愧色。走出办公室,就像出笼的鸟儿,心里豁然徜徉了,一蹦一跳的跟着老爸走出校园。老爸调侃说:都退级了,还那么兴高采烈。不高兴又能怎样,反正成绩一直这么差,习以为常了,即使天天苦着脸也无济于事。
自退回四年级,记忆力逐渐成熟,脑子也能储进事情。记得上第一节是算数课,老师是一位南京人。那时,我最讨厌上算数课,连最简单的两位数除非都不会。可第一次听老师用普通讲课,感觉很好听,也很新奇,一节课下来,奇迹般的听懂了。
能听懂,一切就随之而改变,渐渐的,对学习有了兴趣。每天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读,认真背,认真写。一学期下来成绩突飞猛进,等再次升到五年级时,就已爬到了年级前十。不仅校长和老师不敢相信,连自己也不敢相信,我这已经笨到僵化了的脑子,竟然还有开窍的一天。
只因基础差,作文一直不太好,每写一篇都绞尽脑汁,甚是困难,考试常被拉分。记得上初一时,有一个周末,老师布置家庭作业要写一篇作文,我兜兜转转也找不到东西写,一天很快就磨蹭掉了,怕周一交不了差,挨老师批评。不得已,带着侥幸的心里抄袭了一篇,自作聪明的祈祷,希望老师没看过这本作文书。第二天小心翼翼的把作业交了,没想到,作文课上,狠狠的被老师一表扬,她说:陈福荣这篇作文抄得好!没像其他同学那样生搬硬套的抄,她把抄袭的文字,巧妙地引用到梦境中,很完美,也很有创意……
就这样的作文水平,到中学毕业后,因一部《红岩》的小说,而改变了兴趣,斗转星移般地喜欢起唯美的文字,还买了大量的杂志和书籍,天天如痴如醉地阅读。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像那些作家一样,在众多的杂志社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家里那些报刊杂志里的唯美语句,都被我剪下来,粘贴在笔记本上,贴满了几本笔记本,供自己阅读学习。
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我们小镇上没有这类培训班,找不到地方去系统学习。对于我这位作文成绩差的人来说,靠自学难度太大。看再多的书,不知道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也不懂如何去着笔。最后,因到了婚嫁年龄,为了生活,只能搁浅。
经历岁月的沧桑巨变,蹒跚的步履下,浸满酸甜苦辣,注满喜怒哀乐,铺满悲欢离合。资历、阅历,丰满了干瘪的羽翼。对美学,对生活有颇深的感悟。用空灵的心,淡眼看世界,优雅渡人生,潇洒走一回。
2017年,因参加朗读班,写了一篇汇报演出朗读稿《乡愁》后,茅塞顿开。促成了埋藏已久的,那个敢想而不敢言的作家梦。可以拿起笔,随意地抒写流淌在心里的情感。那颗被沧海浸泡,被桑田的风烘干了的,还在隐隐作痛的心,受到了些许慰藉。
我虽不是天资聪明,但也不算是低智商。因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可塑性,让我的人生产了新的蜕变。
归乡的游子
“这方水土叫杨集”第二届民间春晚,在腊月二十八下午,又一次拉开了序幕,应总策划人邻家弟弟军乐的邀请,我踏上了故乡的归途。在父母离世后,离开家乡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受到家乡亲人般的邀请,一份感动,一抹酸楚,氤氲在心中。
小雨仿若游子的乡愁,丝丝缕缕地缠绕着,点点滴落在心坎上。穿过小雨缱绻的层层薄雾,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到了母校杨集小学的春晚现场。
杨集小学的报告厅里座无虚席,离春晚开始只剩五分钟,我迫不及待地扫视着前排座位,希望在晚会开始前能见军乐一面。很快就在第一排第一个座位上看到了他。他还是照片上的模样,浑身透着无限的活力,气宇轩昂,魅力四射。我快步走上去喊了他一声,他回过头时立即认出了我,连忙站起来,像失散多年的亲人,情不自禁地把我拥抱。他指着中间座位上的父母,告诉我,他父母也在。曾经漂亮的张姨和帅气的于叔,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看到他们熟悉的脸庞,亲切得如看到我的父母,我的心被融化了,不是隔着几排座位,我一定也会和他们来个亲切相拥。军乐告诉他们,我就是他们曾经的邻居陈福荣。对于我的大名,家乡的人除了同学,估计没几个人知晓。所以张姨和于叔只是投来对陌生人那样礼貌的笑容。我明白,几十年过去,我也到了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年纪,他们哪还认出,我就是他们曾经的邻居陈七爷家的陈小秀子!
晚会开始了,我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当到军乐的节目时,他翩翩走上舞台,用家乡话做了开场白:“各位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好!我叫于军乐,就是你们看着长大的小于三子,这次回来,能见到三十年没见的邻家姐姐福荣和乔立军,心中特别的感动,这次回来值了……”。随后声情并茂地朗诵起他自己写的一首诗《故乡的云》,那一句:“云还是昔日的云,我还是昔日的我吗?”让我感慨万千,是啊!云还是昔日的云,我却不再是昔日的我,我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上,不仅丢失了芳华,也丢失了家人。想到这,我的心渐渐地潮湿了,晶莹的泪花在眼中涌动。
音乐响起,军乐和凯伦深情的同唱,那首能唱出游子愁肠百结的《故乡的云》:“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她不停的像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一个声音在向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在四处漂泊……”。歌词字字句句像无形的鞭子一下下抽打着我的心,又一次撕开了结痂的伤痕。
此刻,我的情绪失控了,隐忍了几十年的乡愁,被军乐的诗和歌一触即发,泪水像决堤的海,瞬间奔流而出,淋湿了干涸的行囊,也淋湿了那颗疼痛的心。无视身边一起来的朋友,也无视周围人投来的目光,泪水稀里哗啦的跟着军乐的歌声一直到结束。
想当年,我和军乐一样父母双全,每逢佳节,兄弟姐妹回到故乡,与父母欢聚在一起,幸福着,快乐着。而三十年前的那个春天,妈妈突然患上了癌症,手术后柔柔弱弱地过了两年,直到熬得油尽灯枯,最后还是不治而去。那时,我无法接受回家后,没有妈妈的那份清冷。渐渐的回家的脚步也越来越稀。未曾想妈妈去世不到十年,父亲也患上了癌症,最后也在痛苦的煎熬中,离开了这个世界,从此留下了人去楼空的老屋。
那时,为了生活,我居家搬到郑州,生活了十年之久。那段日子是我最煎熬的时候,家里接二连三地出事,二嫂查出了肾衰,刚把她接到河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住下了,家里就传来噩耗,说大哥也患了癌症。我的心里像被投了颗原子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直到把二嫂伺候到肾移植手术成功后,又在我家静养半年送回家,才有时间去顾及大哥,那时大哥已在病榻上奄奄一息,不久就和我们天人相隔。
老天不开眼,总是祸不单行,大哥去世不到三年,二哥也患上了癌症,我的心彻底崩溃了,我无力挽回家人的生命,只能让病魔随意去践踏他们,好人好报的吉言,在我眼里变得一文不值。一个完美幸福的大家庭,就这样曲终人散,像中了魔咒,逼着他们不得不痛苦地离去,而把所有的悲伤留给了我和姐姐。
从此,这遍热恋的故土,炊烟已散尽,家园不再是家园。我只是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的过客。这么多年来,我不敢提回家,提起回家,就被一幕幕痛不欲生的情景缠绕着,让我心如刀绞。每逢佳节倍感孤独,心在半空没着没落地吊着。一晃几十年过去,总想把不堪回首的一段段往事抹去,希望能生活得平静些,轻松些,洒脱些。而一切的一切却又都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灵深处。
我今天的归来,是邻家弟弟军乐的召唤,他的热情,让我多了一份家人的感动。记得当年我离开家时,军乐还是个英俊少年,我们虽离得很近,由于年龄的差距,很少在一起玩耍,在我眼里,他就是个小小孩。阔别三十年后来,才知道那位文静英俊的邻家小弟,还是北大的高材生,在上海滩也有自己成功的事业,更有一份和我一样诗意的情怀。
我们的再次遇见,是缘于文字,因我们经常发送诗文而相逢在同学群里,是文字的力量把两个有距离感的邻居姐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文字温暖了我们的心,使我们有了一份比家人还要亲切的情感,相互不再有距离。
晚会结束后,军乐盛情邀请我们留下来晚宴。他了解我的心里感受,并一直安慰我,鼓励我。他说:福荣姐姐,别难过,我们都是你的家人,心在哪,家就在哪里,愿诗意乐了,心中常住芳华……军乐的关爱使我不再伤感。今生再次遇到他,是我的福报。
我们来到供销宾馆时,发现位置就是我老家的巷头。开宴前,我一个人下楼,走进小巷,静静地站在夜空下,呆呆地朝着家的方向,久久地凝望着,那悠长悠长的幽暗小巷,如今已是物非人去,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小巷深处,再没有父母熟悉的身影。离开时,我拿起手机把夜色下的小巷拍了下来,又默默地回到了宴席上。
晚宴后去歌厅时,有心的军乐带着我们步行从巷子穿过,让我再见曾经的老屋。这里虽已物非人去,但有着我永远挥之不去的童年幸福时光。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墙角边的四月粉,小河里的菱角花,以及妈妈讲的那些那些妖魔鬼怪的故事,永远萦绕在我的心间,陪伴我度过余生。
阿治曼记事
走出国门,自己就不再是自己,无论到哪,都抹不去我是中国人,无论做什么,说什么,都带着一种特别的姿态。
在阿联酋,只要有老外在,言谈举止,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改变,变得不再随便。似乎有一种力量驱使着,一定要表现出我们中国女性特有的端正和高雅。
即便是在阿治曼的服装分公司,给老外打工,也会用真理去维护自己的尊严,捍卫自己的权益,不受任何人欺负。用自己的努力,去战胜困难,永不言败。
有一次,为了工作和老外较上了劲。那天早上八点钟,胖经理挺着将军肚,从裁剪车间的门边准时冒了出来。我的视线无意间和他的大肚腩撞了个满怀,他宽格子衬衣的纽扣,被鼓起的肚皮顶得紧绷,一不小心就有炸开走光的可能。
我赶紧转移视线,抬头看一下他的脸,那黑黝黝的腮帮子像吹起的气泡,圆溜溜,鼓呛呛。乌黑的眉毛下一对白多黑少的大欧眼,朝我咕噜了一下。鼻梁像鞋拔子一样卡在脸的中间,把两只流溜蛋(玻璃球)般的大眼睛一分为二。猪肝色的厚嘴唇朝上撅起,似乎能挂上过去那带链子的豆油瓶。一排乌黑的小胡子,修剪得像黑毛刷子,齐刷刷地贴在上嘴唇。
这些老外,大多数喜爱留胡子,也许是为了让自己显得更成熟,更威严,更有男人的雄性吧!
唉!啥也别说了,我没起身,只是顺手把身边的椅子推过去,让胖经理在旁边的桌子前坐下。把手上正在做的报表和统计单,拿一半递到他的面前,就撤回身继续我的工作了。
阿治曼集团公司是印度老板,而阿治曼服装分公司里,从管理到员工全部是我们中国人。自从监工被中江公司勒令提前回国后,车间里一天天增加了老外的身影。瘦小的小老板往返不断,狼(阿卡斯)和狼婆像走红地毯的印度明星,隔三差五来转转。时间不长,就安排一位胖子经理过来监督。后来顺理成章的就成了我们分公司的常驻大使。
经理来到我们车间里,天天趾高气扬地阴沉着脸,像不会说话的哑巴,在车间里四处招摇。东瞅瞅,西望望,看看是否能找到可以燃烧的三把火。
我还是和往常一样,认真做我的报表,只要把自己本职工作做好,可以无视这些老外的存在。
我们分公司车间里一共一百多号员工,有六道流水线,一件衣服大约有十几道工序,每条流水线、每道工序、每小时都需要统计一次产量,每个人一天的总产量、流水线的总产量、包装车间成品的总产量,以及裁剪的总数量都得清楚地填写在报表上,一天过来光产量单就有厚厚的一大摞。
其实,直接把裁剪、生产、包装的总数量记录下来,最后统一核对,出多少次品和废料一目了然,无需费那么大的事。不知道老外是怎么想的,怎看怎觉得没我们中国人聪明,一件很简单的事,非搞得复杂化。
我这个人,有超强的责任心,无论做如何事都很认真,做英语报表更是没说的,字体清晰端正,像钢板字那样整齐。每天早上从八点钟上班开始计算,一直不抬头要忙到十点钟以后才能结束。如果稍有点其他事,时间还会更长些。
小老板带着三两个随从,每天九点钟准时悠悠荡荡地出现在车间里。他只有看到统计报表,才能了解车间一天的生产量。这个点过来,他看到的只是我做报表的背影。所以,他们到车间走一圈也就离开了。胖经理看小老板过来,见不着报表,心急如火,脑袋瓜子直冒虚汗。
我很讨厌胖经理对我们那趾高气扬的样子,所以我对他也端着架子,我这从骨子里就根深蒂固的传统个性,无论到天涯海角都永远改不了,只要我认认真真把工作做好,谁敢对我指手画脚,吹毛求疵,我根本就不买他的账。没办法,胖子只能在翻译面前嘀咕,翻译又几次到我耳边来吹风。我很自信自己做报表的速度,所以一直也没搭理。胖经理急得,经常在我办公桌旁打转转,有时还在背后勾头偷偷看我做报表。
终于,胖经理不死心就这么耗着,实在忍不下去了,又一次让翻译来找我,命令式的让我必须在九点钟小老板到来之前完成报表。听到这话,我气不打一处来,真想骂他个老外狗血喷头。人毕竟是人,不是机器人,叫我用常人所达不到的速度,来完成日常工作量,岂不是痴人说梦。
而我只是平静地对翻译说:你告诉经理,叫他找一个计算速度最快的人来,明天早上八点钟上班时和我一起计算,需要多长时间,他自己看。
早上八点钟,经理挺着大肚子一摇一拽地昂着头,准时走了进来。僵硬的脸,看不出一丝表情,仿若摆放在卤货店橱窗里,被风吹干了的猪头脸。
我看看他身后,并没跟着其他人,心想他在计算方面肯定有两下子。他慢吞吞的在我推过去的椅子上端坐好,拿起产量单,一句话也没说,就严肃认真地计算起来。
裁剪间里一片寂静,因有胖子在,排版拉布的人,也显得轻手轻脚,没有一个人说笑,只有计算器在“滴滴答答”地响。
我一如既往的按照平时的速度,不急不躁地飞速点击着计算器。眼睛根本不需要看右手下的按键,只跟着左手所需要的数字往下移动。而点击计算器的右手,快得只见手指的重影在计算器上上下飞舞。每张写满数字的单子,只需重复计算两次,结果不会有丝毫误差。
一晃到了九点钟,我手里的产量单已全部搞定。再看看胖经理,用他粗壮的黑指头像蜗牛一样,在计算器上一下一下地按着,桌上的产量单,似乎没少多少。
我又从他面前把产量单刻意拿一半过来,顺势瞄一眼他那肥嘟嘟的大黑脸。此时,想看看他的表情有什么反应。他的脸很黑,无论泛青还是泛红,都不易察觉,很难辨出色差。他转头朝我拿过来的单子看了看,又自顾自按他的计算器去了。
一会,我手里的单子又计算完毕,胖经理面前的单子似乎还那么多。当我又一次从他的单子里拿一半过来时,他慢吞地的站起身,把剩下的单子整理好,整整齐齐地放到我面前的单子上,挺着他无趣的大肚子,无声无息地离开了。
一只脚走出精彩人生
逆境,让有些人认命。残缺,让有些人倒下。生活中也有那极少数人,即便缺胳膊少腿,也不言败,不认输,坚决与命运抗争,逼着自己走出困境。懦弱,是失败者的序言。精彩,是坚强者的凯歌。
我敬畏那些有顽强毅力,身残志坚的强者,更敬畏那些无私奉献的善良人。在我的故乡小镇上,就有这样形形色色,让我为之而感动的人。
故乡对于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因那里的家人都已故去,又离开的太久,经历了多少年风风雨雨,朋友同学失联。当再回首,满目是物是人非的陌生感,提起故乡,随时都能低头落泪。但在我心里,她依然是那么熟悉、亲切,像涓涓的小河水,软软的环绕在心间。那份乡音,乡情,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2018年春,在几个热心同学的联络下,阔别了几十年的同学,终因有群而相聚到一起。让我这长期漂泊的游子,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时光如指间的流水,一逝而过。分别时是莽撞少年,再相聚时,都已两鬓霜花。
同学们天天在群,聊曾经的莽撞,谈过去的笑料,仿若又回到了校园。豁然听同学在群里喊“小猫洞”。可能是我的记忆有间歇性遗忘,对学校里的点点滴滴很是迷糊,所以根本不知道谁是“小猫洞”。听到这个名字感觉很是奇怪,就带点调侃的语气问:谁是小猫洞举手,你为什么会叫“小猫洞”?那位被称为“小猫洞”的同学,竟然很认真地解释道:是因为个子太小,同学说他小得连猫钻的洞都能走过去,所以调皮的同学就把他起了个绰号。
他,就是我故事里要讲的主人翁,名字叫——张开栋。
八十年代,正直青春荡漾的张开栋,对未来充满无限的憧憬,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不曾想,有一次,他开车在路上行驶时,猛然冲出一个骑自行车横穿马路的人,紧急中,他猛打方向盘,面包车一头撞击在路边的大树上。那个人得救了,而张开栋的小腿和脚,受到了严重的撞击和挤压。紧急送医院抢救都没能保住那只脚,小腿以下全部被截肢了。从此,他成了一名只有一只脚的残疾人。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的生存力失去了支点,随即,他的世界变得一片灰暗,生命也失去了意义。他难以接受这个现实,在失落、迷茫、绝望中一天天煎熬,甚至还想了此残生。
而看到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的母亲,以泪洗面,天天精心伺候他,安慰他,呵护他,生怕他再有什么闪失。还有那未过门的媳妇,不顾家人的反对,不离不弃地等着他,他心软了。他下决心,为了这两个最爱他的女人,再苦再难,他也要坚强地活着。
恢复健康后,他无法再去当驾驶员,由于一只脚,虽然装上假肢,但是很多工作他都干不了。正在犯愁时,镇办企业给了他一份工作,这让他的心里得到很大的安慰,终于可以自食其力了。
九十年代的企业改制大浪潮冲击着亿万中国人民。他也并没因是一名残疾人而受到上苍的眷顾,他们的厂同样遭到拍卖的结局。他失业了,正在束手无策时,无意间发现《连云港电视报》上刊登的一则广告,市残联举办残疾人技能培训班,而且是全免费的。他发现了一线新的生机,一刻也没耽误就去报了名。
在培训班里,他认识了很多各种不同程度残疾的人,多少人比他残疾的程度严重得多,有的甚至失去双腿,终生只能坐在轮椅上。在朝夕相处中,看到他们并没有怨天尤人和正常人一样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他们认真学习,希望能用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不给家庭带来负担。张开栋被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地触动,想想自己虽然少了一只脚,但装上假肢还能走路,还能骑车,比起他们,自己幸运多了。他渐渐的打开心结,暗暗告诫自己,身虽残,志不能残,一定要像他们一样努力进取。
在培训班的半年里,他认真学好家电维修知识,回到家就开设一个家电维修门市。经过一番努力,从一开始的万事开头难,到后来生意渐渐有了起色。这使他又回到了从前,笑容又重新挂到他的脸上。
1998年,县残联挑选残疾人参加连云港市残疾人运动会。张开栋在学生时代就对体育运动有一份兴趣,由于个头不高,没能如愿,重生的他,欣然报名参加了。
参加训练期间,他要克服心里障碍,也要克服身体残缺不便的艰难,再苦再累也得全力以赴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练习,硬生生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内外一致的正常人。没曾想,那次比赛,竟然获得了连云港市标枪第二名和铅球第三名。
这个荣誉的来之不易,再次激活了他对运动的那份激情。庆幸的是,他被选入到连云港市残联组建的坐式排球队。这时,他才真正感觉到,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在2002年获得江苏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的男残坐式排球的银牌。
后来,由于江苏省坐式排球队重新组队,张开栋又被抽到无锡,参加一个月的试训选拔。他明白,一定要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虽然年龄和个头不占优势,但是,只要能认真刻苦训练,尽快掌握技术就不会被淘汰。一个月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层层选拔,他终于如愿了,并正式加入江苏省残联坐式排球队,成为球队的主力二传手。
张开栋有一颗超强的自尊心,他虽已是江苏队正式队员,但他没有骄傲,他要用实力证明自己,更不希望只是个挂名队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替补队员所代替。他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沉重的压力每时每刻都压在他的肩上。残酷的制度,残酷的现实,让他必须顽强拼搏,砥砺前行。
省队的训练,比市里训练更艰苦,更苛刻。每天至少训练八小时以上,有时晚上还要加练,一个月只允许休息半天。每天都训练到精疲力尽,衣服全部被汗水浸透,就像泡在水里一样。而主教练却并没把他们当成残疾人,他说:我们江苏队基础差,经验不足,要用一年的时间,练出平常三年的训练量和效果。这种魔鬼般的训练方法,就是正常人也很难支撑下去。而他们却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2003年他们不负众望,在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上,仅败于以国家队队员组成的上海队,获得了亚军。他们的付出,终于赢得了荣誉的回报。
不幸的是,这次训练期间,他妈妈查出了癌症(脑瘤),怕影响他将近的比赛,就没敢告诉他。他每次打电话回家问候,妈妈都叫他安心训练,家里一切都好。直到比赛结束那天,当家人在电视里,看到他和队员们站到了领奖台上,才知道比赛已经结束了,这才紧急通过南京残联和他取得了联系。当他听到这个信息时,他的妈妈已经在病榻上奄奄一息。他似五雷轰顶,一颗心被撕得粉碎。他立即启程连夜往家赶。
看着妈妈紧闭的双眼,他泣不成声,妈妈冥冥中似在等他,这时,她微微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张开栋。他赶紧把奖牌送到妈妈手上说:妈妈!儿子没给你丢脸。他妈妈的手紧紧地攥着奖牌,脸上挂着微笑,慢慢地合上了眼睛。
张开栋的事迹轰动了连云港,多少家媒体报刊争着给他做专访和报道。
2004年他被评为县“十大新人新事”。同年也被江苏省坐式排球男队晋升为队长和女队的助理教练。他在江苏,连续参加五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荣获了三金两银的好成绩。
由于新旧更,他这个老队员也该退役了,他不得不取下光环,面对现实去过平常人的生活。回到地方后,他又重操旧业,继续开他的家电维修店。
2009年底,他报名参加了县政府举办的残疾人专职委员的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用。从此,他就在杨集镇残联,专职做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
工作期间,他为了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把这份工作做好。2010年秋,他又报名参加连云港市电大举报的,“社会工作者”大专班学习。
由于他能体会到残疾人的疾苦,以及他拥有的那份善良和爱心,平时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还到处挖掘残疾运动员人才,给他们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摆脱残疾阴影,积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
国家轮椅击剑队成阳,就是他跑了多少趟腿,苦口婆心才挖掘出来的其中一名优秀选手。2017年7月,成阳在波兰获得了世界杯击剑团体金牌和个人铜牌。
因他在杨集镇残联工作卓越,从2014-2018连续5年获得“杨集镇先进个人”的称号。2017年获得灌云县政府、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
张开栋,同学们口中的“小猫洞”,虽然个头小,看起来很不起眼,他却那么伟岸。他那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但感动了我,也感动了所有的同学,更感动了成千上万的正常人。他用残缺的断腿跨跃了人生之巅,用一只脚走出了人生的精彩和辉煌。
美丽的邂逅
一
曹妃甸,一看便知,有背景,有故事,有内涵。穿越一千多年前,唐王李世民未称帝时,跨海东征高丽,带一曹姓妃子娴儿,途中遭遇风浪,战船漂流到一个无名的小沙岛上。因曹妃抱恙,而在岛上休整,带曹妃病愈后启程。不曾想,没多天曹妃就在岛上不幸病殁。唐王李世民悲痛万分,为纪念曹妃,在此岛建一大殿——曹妃殿。
这是历史还是传说已无从考究,也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的曹妃殿已更名为曹妃甸,像一颗闪亮的明珠,从海平面上冉冉升起。我要抛开一切,只为这动人的故事,要与曹妃甸来一场美丽的邂逅。
每次出游,心中都带有几许兴奋,我的人生扉页里,只属于快乐、优雅、洒脱,并一直走在时光的最前列。
今年,因诸事繁多,一改昔日自由奔放,说走就走的常态。心受到无形重压的束缚,推掉了全国几个杂志社大型活动,唯接受“滦河之韵”金秋笔会暨颁奖活动的邀请。这次活动对于我来说尤为重要,不只是为了荣誉,也是为了素未谋面,却又相慕已久的几位好友的相聚。所以,决定给自己的心放个假。
好友相聚甚是欢愉,谈笑声感染了这个金色的季节,炙热的亲切温暖了寒意逼人的清秋,时光华美巨变,岁月瞬间葱茏。我们搭肩而行,不放过每一个路过的风景,到处都烙下我们深深的印迹。
金秋笔会第一站就是曹妃甸,当大巴徐徐驶入曹妃甸,一抹港城的况味扑面而来。悠远的蓝天下,一群银白色的海鸥在旷野的滩涂上,忽上忽下的自由飞翔。新兴建筑拔地而起,高楼大厦直冲云霄,若翻书般迅速从车窗外穿过。宽阔洁净的大道,直插前方的曹妃甸新城。
此时,身边遽然有人说,我们的脚下原来是一片汪洋。我不禁“哇”了一声,就再也没词了,只紧盯着车窗外的风景,生怕漏掉每一个从眼前擦过的细节。这一眼望不到边的城市规模,像条美丽的人鱼姑娘,使出海底,不是放大厥词就能赞美得了的。
在曹妃甸文联,作协和文化部门领导热情地接待下,我们走进了曹妃甸展厅,讲解员详细地讲解了曹妃甸的崛起。因唐王和曹妃的传说,给今天聪明的曹妃甸人带来了灵感。他们用现代化“吹沙造岛”技术,奇迹般的把一个原本是带状荒芜的小沙岛,从海中拔地而起,建成了一座如宫殿般美丽的港城。这人类智慧所创造的奇迹,让曹妃笑了,让唐太宗李世民乐了。
蓝色的大海,金色的沙滩,气势恢宏的海港,对于我这港城人来说并不陌生。我们连云港就是吞吐量非常大的港口,依山傍水,山海连云。是“一带一路”的起始,“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但当我耳濡目染了曹妃甸,这个用“吹沙”建起来的港口时,足实让我震撼,心生一种敬畏。
曹妃甸,从2003年揭开了十年计划建设的宏伟蓝图,开启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十年耕耘,十年拼搏,十年艰辛,人生能有几个这样的十年,曹妃甸人却不惧十年之久远,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优良作风,硬是把沧海变成桑田。数十万建设大军沐雨栉风,日夜奋战,取得了今天傲人的成就。建成大规模的首钢新基地,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物流中心,是河北省国家级沿海战略的核心。并荣登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
我们一行人从展厅出来,有人说带我们去看看大海,我以为,看大海定又会跑得很远。没曾想,出展厅不用上车,就有人领着走向左边的转角处,下一个台阶小坡,刚走出绿树荫,大海就呈现在眼前,这别有洞天的感觉,让心一下子敞亮了。没想到大海离得这么近,似在跟我们捉迷藏般地躲在身后,又似家里的后花园。乍现,很亲切,也很神秘。
二
来到曹妃甸湿地鸟类救护站,这里是澳大利亚至西伯利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和栖息场所,是具有国际意义的北方最大的滨海湿地。据资料介绍,曹妃甸湿地内的野生动植物丰富,仅鸟类就多达17目52科307种。
走进鸟类标本展厅,各种鸟类标本,在橱窗里千姿百态地看着我们这群参观的人,形象生动,活灵活现,细看都以为它们是鲜活的活体,看不出一点假象,太多鸟类是我闻所未闻的,只认识寥寥几种。
看到一群人围在橱窗前那个按钮台旁,我好奇地凑过去看个究竟。这才发现,按钮上写着各种鸟类的名称,按一下鸟的名字,就有一只鸟嘴巴上闪着灯光,嘴里同时发出它们原始的叫喊声,就能辨出是什么鸟。
等其他人离开后,上前把我不知名的鸟挨个地按一遍,细细观察一下他们的模样,识别一下它们各不相同的羽毛和大小体态,欣赏一下它们优美的叫喊声,这才开心地走出展厅。
这鸟类的栖息地,是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他们为国家,为世界的自然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会因人类的驻足,破坏了动植物的栖息,影响到鸟类的迁途,为它们提供了更好更安静的驿站,这是地球之幸。
曹妃甸人这伟大的举措,不仅在于对各项经济的发展和对保护地球环境的公益性的付出精神,值得世界所弘扬。
出了标本展厅,门口左右两侧各有一座几层楼高的观鸟塔,大家都陆续登了上去,只有我为了多看一眼展厅鸟类,最后一个登上顶端的平台。一望无际的湿地尽收眼底,俯瞰湿地,像农田一样的人工湖,一个个拼接在一起,形成了广袤无垠的湿地滩涂。
时进深秋,寒露侵肤,还能看到没有南归的候鸟,零零星星的滞流在湿地里,有的在水里嘻戏,在半空盘旋,在芦苇从中觅食。高倍望远镜可以任意调换角度,清晰地观察到它们自在的神态。
这瞬间形成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美丽画面,在我们的眼睛里闪烁。
三
来得好,不如来得巧,我们这次来曹妃甸采风,正是曹妃甸举办的第二界河豚美食节。曹妃甸河豚养殖基地,是目前国内最具规模的,档次很高。海水网箱养殖、大田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样样俱全。以河豚霸主红鳍东方豚养殖为主,菊黄东方豚为辅,具备了各个品种的优势。
如果你是被馋虫牵引的吃货,就赶快来曹妃甸。这里的美食能吃得你鼻塌嘴歪。那佳肴的美味儿,久久萦绕在舌根不会散去,让你荡气回肠。你的馋虫也将不攻自败,服服帖帖地举手投降。
这次在曹妃甸,不仅吃到了我最喜欢的多种海鲜,还品尝到了细腻,润滑,鲜美爽口的河豚肉。餐后,大堂经理把河豚抓在手中让我们观看,讲解了河豚养殖的属性。我们这群爱臭美的人,像花痴一样,见什么拍什么,就连河豚也不放过。河豚被抓得像充气的气球,气得紧绷着肚子,嘴里还唧唧歪歪地叫着不满,满身炸起一个个防卫式硬邦邦的小肉刺。直到把它放回到水池里,才又收回了鼓起的防卫武器,恢复到正常状态。
“滦河之韵”金秋笔会第一站曹妃甸,就这样在一个个赞叹声中和欢笑声中愉快的结束了。
这个传奇般的曹妃甸,差点与我失之交臂。很庆幸,我今天还是站在了这块土地上,听听曹妃甸的美丽传说,看看曹妃甸的湿地候鸟,品品曹妃甸的美味佳肴。
也许,我与曹妃甸今生注定有约,2019年10月16日,必须有一个擦肩之缘的邂逅。以后如有人再提起曹妃甸,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我去过曹妃甸。并夸夸其谈的和他们讲述曹妃甸的故事。
女人的岁月
今晚,忍不住把脚步移至矮墙边,伸头窥视一眼久违的市井,万家灯火虽依如旧,户外却寂静无声,只有三两个单影在街灯下摇曳。平日热衷于广场舞的女人们,此时也褪了炙热的躁动,安心于家中,耕耘那瓜熟蒂落的一亩三分田,潜心敲奏着锅碗瓢盆交响乐。
经年的路,曲折而漫长,人生也会留下许许多多不尽人意的事。芳华时,热血沸腾,诗与远方一直在心中蕴藏,最终为了婚姻家庭,还是搁浅了那份奢想。
回忆青春,总有一串串令人捧腹的笑谈萦绕着,让人挥之不去。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而三个女孩更是叽叽嚓嚓,口无遮拦。
那个黄昏的下午,太阳躲进西边的云层里,暗淡的学校操场上,只有几个零零星星的学生在打球。我和芹相约,放学后到学校后操场的红家玩。来到红家后,红怕影响她弟弟做作业,就拿起正玩的扑克,把我们带到旁边的操场上。
她举着手中的扑克,得意的对我们说,她刚学会扑克算命。我们找了一块干净的地方坐下,红有模有样地洗着扑克。洗好后,她把牌送到我俩面前说:不信可以试试,你们谁先来?心急口快的芹穿口道:我来!她伸手特别小心地挑几了张牌,交到红手里。不一会,红慢条斯理地指着牌花,像真的算命先生那样,装模作样地说:你抽的牌可以,将来工作风生水起,生活富裕。但唯一不足的是,有可能要遭遇一次离婚。
芹听到这句话急眼了,麻利的嘴,快节奏地对着红尖叫起来:你才离婚呢!你才离婚呢!你离两次婚。红听芹这样咋咋呼呼,心有不爽,声音也高了起来:你才离两次婚了,这也不是我说的,是扑克上说的,谁叫你抽到这样的牌?
芹一直不依不饶,我也看不过去了,就对她说:急什么呀?玩牌也不是真的,说你离婚真就会离婚呀!她听我这么说,转而又对我开了火:那也不行!说你离婚,你愿意吗?就这样,我们三个丫头在无人的操场上,你一言我一语地大声嚷嚷起来,嬉闹声乱成一团,“你离婚”,“你离两次婚”“你离三次婚”……
十几岁的花季,天真烂漫,口无遮拦,不惧好坏,只知随心所欲,嬉笑打闹。这场嬉闹结束后,瞬间就被我们抛之脑后,渐渐的从记忆中抹去了所有痕迹。
毕业后,我们各奔东西,过着各自的生活。不曾想,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年的沉与浮,三十年的苦与乐,三十多年的今天,洗尽铅华,我们都已霜花染鬓发。
见面才知道,芹的感情生活很不顺,她听从母命,经历了一段无味的婚姻,终将又再为自己活一回,而选择了离婚,并一直单身至今。没有了家庭的羁绊,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B超医师。
而红是个心底柔软善良的女孩,什么事都一味地忍让和迁就,迁就太多就等于放任自由。因此,无形中遭遇了两次心灵的打击,她带着两个父亲留下的两个孩子,默默的生活着,为了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才,她没再婚嫁。如今,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好妈妈,也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哪有男子不多情,哪有女子不怀春,每一个女人都想收获一场完美的爱情。为了爱情,敢上刀山,敢下火海。为了爱情,可以无视世俗的白眼,即便一无所有,也愿意随他去天涯海角。为了爱情,能让自己变得八面玲珑,只要他需要,时刻准备为他赴汤蹈火。事业上成为他的帮手,生活中成为他的保姆,无怨无悔的成为他的百面魔女。
而这些属于女人的专利权,她们却无暇顾及,决然地选择放弃,只愿踽踽独行于后生,过着独立自在的生活。坚强如她们,勇敢如她们。她们的举动,也让我倍感心疼。
那场嬉闹中的我,幸福过,也挫伤过。为了家庭,付出了所有,为了不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打击,选择了承受一切。经常换位思考,从多方面找自己的缺点,并从个性上一点点改变,知道包容、忍让、不唠叨。把不堪的苟且,看得风轻云淡,把金钱,视如粪土。在改变自己的同时,也不同程度的改变了他人。渐渐的,开始懂得如何去经营一个家庭。
今天的我,有幸又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有辛苦,也有情怀,有努力,也有收获。天天练字码文,帮多少家杂志社订刊,荐稿,打理中国诗歌在线网站。与全国的作家们打交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有超强的记忆力,去回答他们提出的这样那样的追问。浑身打满鸡血,充满能量,即便疲惫,也要提起精神把事情做到完美。
自从2011年回连云港以来,经常不遗余力地做些公益活动,帮市文化馆音乐老师策划,管理,组建群,搞声乐类的活动。帮区文化馆做了四五年声乐艺术沙龙的录像、摄影,以及编辑公众号发布等一系列事情。帮央视国学春晚连云港选区搞活动。其间,还壮着胆子,救活了一位已没有了脉动的脑溢血病人。
朋友们都说我精力太充沛,让我别太过于劳累,该放弃的就放弃一部分,要注意身体,学会劳逸结合。其实,连自己也搞不清哪来的这份热情,无论做什么,都喜欢认真,执着,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最希望就是想在有生之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把曾经丢失的情怀补回来。
每天忙忙碌碌,虽繁琐了些,平时把空余时间填得满满的,反而觉得过得很充实,累并快乐着。
时光匆匆,芳华散尽,是谁数落了一抹红霞,是谁捡起了一片沧桑。当从大彻大悟中苏醒,如醍醐灌顶,我终将还是要用诗词歌赋来超度余生。
今天,当我们三个女孩在三十多年后再相聚时,提起学校操场上那场嬉闹时,三个人不禁都哈哈大笑起来。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陈福荣,笔名龙秀,连云港人,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秘书长,连云港散文学会理事,《齐鲁文学》执行主编,《中国文艺家》专刊编委,《文学百花苑》副主编,《大科技·文学百家》副主编,《青年文学家》理事会连云港分会主席。近年来,有200多篇作品在媒体刊物上发表,有多篇作品获奖。作品散见于《散文百家》《青年文学家》《参花》《散文选刊·下半月》等。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