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一
今天不知吃了什么,只想放屁。在车上放了几
个,下车后,又放了一个大的。妻说,你要注意一点。
我够注意了。车上我还放了好几个咧,又没见谁说,
这才放一个,你就在说三道四的,我回道。
车上坐了姨妹子一家和我与妻,所以我放的那
些屁都是悄无声息的—— — 哑弹。下车后,他们都走开
了,就妻和我俩人,心情一放松,这屁一不小心就
“砰”的一声响了。
你不放这么大不死人撒,妻蔑视地看我一眼,回
道。
你既然揪着这个事要讨论,那就讨论一番吧。我
说道,我身边又冒人,为什么要来委曲求全自己呢?
我不是人?妻问。
妻不是人吗?这话还真不准确。我什么时候开始
把妻不当人了?她既是人,那我怎么毫无准备地就放
了屁呢?仔细一分析,还是那“左手和右手”的说法有
道理,我早把妻当左手和右手了,左手对右手还有什
么秘密可言?得出真理后,我巧妙地回道,我是把你
没有当外人哩。
呵,沾了你这么大的光,好让我感动哟,妻说,早
几年又没见你当着我的面放过屁?如今越来越肆无
忌惮了,我才不愿做这个“不是外人”哩。
这话不假。原来恋爱的时候,我怎么就没放过屁
呢?我开始搜肠刮肚地回忆:那几年的屁都放到哪里
去了?最后我对妻得出一个结论:两个人亲与不亲,
就看一个屁。亲到什么程度,就看那屁的响度。
二
明目张胆放屁,确实属不雅之举。因为它放出的
是一种臭气,污染了公共环境,为人所不耻。“不许放
屁”,也就无形中成了一种公序良俗了。中国乃五千
年文明古国,很多事无需明文规定,早已约定俗成。
特别是古代,文武百官升朝,做臣子的要是在皇帝面
前放了一个屁,那事可大着了,轻者影响仕途,重者
下 气 通 耳
许 江
63
俪人·西部散文选刊
甚至头脑落地。但那几个钟头的朝会,不可能没人放
屁吧?答案肯定有,但只要都不放出声,各人私下去
进行,悄悄地放。谁也不说谁,责不罚众嘛,这样也就
达成了一种“集体腐败”现象,有时皇上也照此这般。
放屁,也有意外助人为乐的。在清朝就有一个因放
屁,而让一学子成就了功名。清时陕西乡试,一位主
考大人赴西安做考官,临行前拜访官至尚书的恩师。
两人谈话期间,尚书想放屁,但又不好意思,移了移
屁股,主考官以为有玄机,立马问有啥吩咐?尚书说:
“无他,下气通耳!”,意思是说,没啥,只是放了个屁,
主考官理解错了,以为要他关照一个叫夏器通的。结
果在西安,真有一名叫夏器通的考生,阴差阳错地得
了个第一名。
放屁还关乎国家大事。毛主席有一首词,念奴
娇·鸟儿问答: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主席这首词写于 1965 年,正值苏联搞修正主
义。伟大领袖以讥讽调侃的语气批评赫老晓夫。这
“放屁”二字,被主席反衬得多么妙趣横生:鲲鹏展翅
九万里,都知道麻雀心里的那些小九九—— — 想去仙
山琼阁,还知道它因吃多了土豆,肚子作鼓在放屁。
看来有些反面词语并非一无是处,用对了地方,一样
不同“凡响”。
这还有一个关于“放屁”的历史大事件:甲午海
战,中国失败,按国际惯例,战败国要赔偿战胜国。日
方的索赔要求高达 2.11 亿两白银( 3000 万两赎辽费
另算)。清政府派李鸿章赴日本作为谈判代表,光绪
皇帝交代的底线是,只要日军不打进北京城,什么条
件都行。在谈判桌上,会议才一开始,日方就迫不及
待叫李鸿章签字,李说,我既然是代表政府而来谈
判,当然要谈,不能由你们说多少就是多少。一通唇
枪舌剑,第一轮没谈出个所以然来。日方便使出阴
招,开枪暗杀李鸿章,子弹没打中,把李鸿章的眼睛
打伤了。这事引发国际舆论,日方妥协,少要了 1000
万两白银,也等于是作为对李的医药费的补偿。
第二轮谈判又开始。李鸿章可能因日方前段开
枪暗杀的事太过激动,发言时放了一个响屁。日方代
表佐佐木因此讽刺道: “八嘎!谁的枪走火了?”佐佐
木本以为这句话能把李鸿章羞辱得无地自容,可没
想到李鸿章却正色言道: “娘胎所养之人皆能呼气放
屁,此乃正常现象,不足为奇。可谁曾料到,佐佐木君
又借此以枪威胁,前些时日我才遭枪劫险先丧命,堂
堂日方代表竟然以走火搪塞,日本国民竟如此这般
粗蛮?”李鸿章又扯出了日本放黑枪的事。在谈判桌
上还坐了好几个国家的代表,代表们纷纷指责日本,
最后日方又只得妥协,让到把赔偿金再减掉 100 万
两白银。这就是“马关条约遗恨留千年,李鸿章一屁
抵万金。”的来历。李大人这屁可谓响彻寰宇,胜过三
军,价值连城,堪称“国屁”了!
三
李鸿章这放屁为国作贡献的事,是我听闻最早
的传说故事。要追溯时间的话,那还是读初一的时
候,是我那教数学的姚老师说的。记得有一节课,同
学李某放了一个屁,他那屁可不是我放的这个效果。
我至今记忆犹新。他像吹口哨一样,屁响完,教室里
鸦雀无声,连老师都停下了讲课,全体默哀般。老师
以为结束了,又开始讲起课来,谁知他的屁还没完,
才开始哩。他忽地提了一个音调,一个旋转悠扬,把
那屁推向高潮,似乎窗户缝隙都钻去了,同学们再也
按捺不住,哄堂大笑起来,当然也有个别浑水摸鱼的
家伙,趁一片混乱间也放出了许多肚中压抑已久的
屁,一起来凑这个热闹。姚老师历来风趣,他便停下
了讲数学课,讲起了李鸿章的这个故事。
说到姚老师,我对他印象特别深。他爱搞家访,
每次去家访,太阳还没落水就开始出发,一直访到
九、十点钟后才回。到了要回去的时候,十有八九人
已醉醺醺了,大部分的时候非得家长或几个同学护
送他回学校才行,我都送过他一两次。一路上,他高
一脚低一脚,歪东歪西地走着,得两三个人帮扶才能
64
俪人·西部散文选刊
稳得住他。因吃多了,饱嗝不停,至于放屁,更是不要
钱了,一路放回去。
他某晚要去哪个方向的学生家搞家访,会提早
在课堂上广而告之,暗示大家回去告诉家里的父母。
我班上有个叫三友的,家里情况可以,招待也客气,
每次姚老师要去别的同学家搞家访,就会拿三友同
学表扬一番:三友同学,为什么叫三友呢?大家知道
不?就是到他家里去,酒有,蛋有,面有。
我现在讲起这件事,看似讲得轻松,其实我内心
是沉重的:那个时候穷啊,都为了搞饱一个肚子。老
师去家访,不就是为了弄点酒喝么?每夜出门总要喝
到醉着回,为什么?因为他把一次家访当作了一次吃
大餐啊,假如他家里一年四季有余酒剩粮,他有必要
要这样去猛喝吗?
四
仍回到说放屁上来。李鸿章说,凡娘胎所养之人
皆能呼气放屁。理是这个理,但现实中有几人如我这
般没教养大声放屁的?有一次开会,我见到一领导举
动有点反常,就注意上了他:他先是伸一伸身子,然
后左顾顾,右盼盼,见大伙都在聚精会神听会,无人
关注他,他就开始有大动作了。我看得清清楚楚,跟
班车上的小偷一个模样。只见他的身子在往一边倾
斜,再倾斜,宁神静气……不一会儿,一股臭气传来
了,大会还在继续,等那领导报告作完,他的屁也放
完了,跟着大伙鼓起掌来。至于那屁响度如何,我不
得而知,可能淹没在作报告人的声音里。
这是因我离此人较近,才看得如此明白。我当时
就想,也够难为他了。一个会场这么多人,如果大家
都放响屁,那不是,蛙声此起彼伏了?这个会还开不
开?
公共场所,一般人还是会自觉调控放屁的音量。
因为屁毕竟是个不好听的名字。但屁乃五谷杂粮所
生,人吃五谷而生长,也就避免不了放屁,连李鸿章
那样的人物,在那样庄严的场所都放屁,说明屁是不
分贵贱,不论场所的,说来就来,呼之欲出,还真不由
人也。它形成于肠胃,出乎于屁眼,只要有生屁的土
壤,就杜绝不了“屁颠屁颠”。只是屁有大放与小放之
别,有有声和无声之分,好比贪污分子,分为大老虎
和苍蝇,年年抓,代代抓,但总是如过江之鲫,滔滔不
绝耳。
我也见过有的人放屁是不分场合的。不管身旁
坐着的是熟人,还是陌生人,说放就放,本来聊得好
好的,平地一声“雷”,气氛瞬间尴尬,那放屁人的形
象也会随一屁而见高低。屁放得响与不响,某种情境
下,可以分出一个人的素质,是个关乎教养的问题。
小时候大人言传身教,就会影响到小孩对事物的认
知。父母缺素质,养大的孩子就会少教养,这正是“如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一些坏习惯一旦形成
了,就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我有一次当着家里的那个小的放过一次屁,小
的问我,什么声音?
我说,屁。
谁知小孩记事快,后来她每每放了屁,就要大声
宣布:屁,屁。还边说边做出个乖模样,把小手往小屁
股后面几摸几抓,装模作样地送给我,说:给你,屁!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