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炉桥,古,曲阳治也。这是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
镇,是清代定文章的故里。它位于皖东的西部边陲,地
处三市三县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水陆交通要
冲。早在秦汉前,这里是洛涧河、严涧河、沛河三水汇聚
之地,也是人口密集的一大聚落。古镇四面环水,西北
船泊处,逶迤六十余里通入淮河, “地方富庶,科甲绵
延,为邑之首镇”,那时,素有“小南京”的美誉。这里就
是我的祖籍,是我们皖东近代魏氏的发源地之一,有魏
氏公祭的魏家坟为佐证。本世纪的 2018 年秋,我应定
远县文友的邀请,去定远采风。在计划行程时,我提出
想去炉桥镇看看,文友们知道我意图后,就新增了一条
采风线路。这是一个秋日的午后,我和徐世清等人在
文友陈增励(炉桥中学政教处副主任)的引领下,驱车
直奔目的地—— — 炉桥老镇。一排排整齐的现代化街道
靓丽眼前,使得老镇朝气蓬勃旧貌变新颜。当车拐到
老城区时,那偏僻的老街上还残留着一段石板路和几
间老式房子。在老街我示意停车步行。下车后,我们边
走边欣赏着老街的古建筑,几易主人翁的老房子仍沧
桑地站立着;那清晰可辩的雕梁画栋,水墨氤氲,飞檐
斗拱,既有江南风格,又有北方建筑风格,两者交融显
得雄浑硬朗。我好奇地看到有三个圆洞的井,陈主任
告诉我,这叫“三眼井”。在三眼井旁,陈主任给我们讲
了古名依旧的“冶溪街”故事。眼前的房子就是当年李
鸿章的当铺,还有形似裤衩,双分的裤裆街。我踏着斑
驳的石子路,抚摸着雕刻着花纹的门板;目睹着这些散
落在街头巷尾的碎砖片,时光隧道仿佛回到千年前,此
刻尚能感觉到这座古镇的历史余温。这里的桥上桥名
震遐迩,自我上初中时就听老人说过炉桥的桥上桥。今
天我终于来到羡慕已久古桥,这里荒芜一片,残留的桥
体,奄奄一息,我不由地仰天长叹: “黄鹤已去……”破
落的场景不免让人伤感。有诗云:白墙灰瓦雨如烟,古
意石桥月半弯。碧柳丝丝垂旧事,为谁摇落为谁眠?
我的文友陈增励主任是位远近有名的镇中学语
文高级教师,也是镇上的知名人士;他的气息让人感到
亲切,人们称他是炉桥的地保,实不为过。他虽年过五
旬,但仍焕发着蓬勃的朝气。在五十余年的光阴里,他
走遍了镇子的每个角落。这次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顺着
河堤,去浏览炉桥镇西边的围堰。西边是一片水乡泽
国,脚下的青石古道,就是当年驿道。行前不远处,农人
们正在河边收鸡头果(茨实),一筐筐装满的鸡头果围
拢着一群商贩,他们一番欣赏后,开始砍价。炉桥人的
豪爽直性,从买卖双方的笑语中得以充分地显示。
有位外地的客商站在桥头大呼: “桥上桥”。眼前
的残桥深陷在河道中,已显示不出高拱如虹的气势;
但从它的雄浑古拙的围栏上看,仍可以想象它昔日
模样。它的原型是一座五孔式拱桥,据陈主任说,现
在看到的是明代桥的留存。民间传说,它已经是第三
重桥了。据史料和民间传说,第一座桥是当年曹操所
魏来安
我 的 祖 籍 —— — 炉 桥
106
俪人·西部散文选刊
建,后被泛滥的淮水淤泥淹埋。到宋代,又在桥上建
桥,又被淤埋;时至明代再次建桥,也就是现在看到
的残桥。史料记载,一千八百年前,就是公元 210 年,
此时也是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曹操大军三伐东吴,
驻屯于此,筑炉冶铁,铸造兵器。为连通淮上要
塞—— — 寿州,曹操在河流水汊上建桥一十八座,从而
使和州、滁州、寿州间的水泽泥沼成为通衢,此举不
仅方便了战时军队的进退,也给农桑、商贾带来了极
大便利。炉桥也因筑炉冶铁而得名。所谓的十八座
桥,大多湮没在岁月的淤泥里,只有这座五孔桥至今
还喘息在这窑河上,残体仍迎接着南来北往的商旅。
陈主任又把我们带到桥头的一户院落,他指着墙壁
上的砖说, “你们看,这上面砖头的花纹”。我们这才
惊奇地发现这些砖块上的花纹不仅清晰可辩,而且
内容丰富,纹饰足有十来种之多,不少都带有秦汉风
味。经询问房主得知,这些砖都是从地下挖出来的,
原来这地方是城墙根陈主任补充说,炉桥是汉代古
曲阳县的县治所在地,这里是水旱码头,街在水两
边,水在街中央,商铺林立。景色有“重桥映月”、 “淮
浦归帆”……这些砖头瓦砾不是秦砖就是汉瓦。
此时,我似乎明白了几分。归途,我不时地驻足,
弯腰去路边翻捡着砖块,并好奇地问这问那,陈说,
在这里,一不小心就能翻出汉唐的“宝贝”……
所谓炉桥多水,它右窑河,左洛涧,北淮水,南依马
场湖;且水系多自东向西流,自古就有逆水主贵之说。所
以,当初曹操视这里为兵家胜地,选择在此筑炉冶铁,铸
造兵器。故炉桥还有一个古称:冶溪。一方地名,往往是
这里的历史印记,冶溪之名或多或少地传递了近两千年
前这里炉火熊熊,锻甲铸剑的信息。今天炉桥的地名还
有马园—— — 曹军骑兵营地;马场湖—— — 曹军马放牧处;
郑家营、塘北营、十里营、张家营等“铸铁熔金事有无?传
闻故老定非诬”清代炉桥籍的大学者方浚颐如是说。在
炉桥古镇,水井有三十口之多,著名的有马道井、三眼
井、三山夹一井。其中以马道井为最,据说当年就是曹操
军队人马共用的水井。井也由此得名。陈主任回忆说,马
道井不仅水量丰沛,而且澄洌甘甜,用以泡茶,汤清色
正,味醇甘永。遗憾的是,马道井三四十年前镇供销社扩
建时被封埋地下,永别天日。现在还能看到的是三眼井,
青石井盖上,三只眼睛炯炯注视着,见证往昔的世事沧
桑。在三眼井的百米处,是家喻户晓的美人巷。相传这窄
窄的小巷两侧高门大院内住着家族庞大的方氏小姐闺
秀们,白日足不出户,每到晚间,美女们走下绣楼,在巷
内活动活动以利身体健康。巷子两头派人把守,闲杂人
等不得入内。据说就是这三眼井的井水滋润了美人的姿
容。站在井边远望巷口,在逆转的时空里,仿佛可见袅袅
婷婷的美人身影拂过眼帘。现在老井大多已废弃不用,
只能成为人们忆惜追怀的物证了。在炉桥,除了这些老
井之外,还有一处水源让镇上的人们感念不已,也就是
现在的龙潭。龙潭位于炉桥镇西南约一公里,系洛水注
入窑河入口处。洛水源自东北的莫邪山,由东向西流入
窑河,洛水注入窑河时流向陡转九十度,故水漩转不止,
形成深潭。当年未受污染时,水质清冽甘美,镇西的居民
饮水多取于此,俗称窑湾水。有诗云: “洛水东来转北流,
水漩千转碧潭幽。迷蒙更喜烟雨后,俄闻琵琶话轻柔。”
窑湾水,一个离心灵多么贴近的名字。
与此同时,也培育了另一种与水有关的生活习
俗,茶文化。陈主任告诉我们,上世纪 60 年代,客人们
大多是挑着担子拉着车子,做完买卖就来镇上喝茶。
茶馆一年到头都开张,春节的早晨茶馆还做“迎新活
动”,一壶茶水、四盘点心都免费。除了来茶馆喝茶,他
们还提供“外卖”,为门前菜场上喝茶的客户上“门”服
务,一包茶叶一元钱,一包瓜子一元,开水免费供应。
随着老陈手指的方向,一溜烟望过去,果不其然,肉案
上,菜摊旁,都放着茶碗、茶壶;摊主们一边聊天,一边
喝茶,一边卖菜,完全一幅消闲惬意的画面。
几十年间,这些茶客由原来的步行,到骑自行车、摩
托,直至现在开着小车来喝茶的茶客。几十上百人散坐在
街边或庭院里,喝着,品着,山南海北地聊着,光阴好过。
茶,就这样沁润炉桥人的岁月光阴,那些老去的风物在茶
汤里复活,未来的图景也在茶味里发酵得鲜明动人。
古老的炉桥镇,它历尽沧桑,给人们留下了可歌可泣
的故事,因种种原因许多古迹不复存在,身为炉桥人倍感
痛心。为了弘扬历史文化,目前镇上的领导正在着手打造
和补救历史景点,让更多的人了解炉桥,同时也让身在他
乡的人了解自己的家乡,让他们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诚然,我也因此更热爱我的祖籍—— — 炉桥。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