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1102662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行走石仙山/李茂奎

点击率:1550
发布时间:2022.02.24

从凯里市炉山镇街上北出不远,就进入石仙山的范围了。一条弯曲的水泥路往上爬,是通向石仙山的路。水泥路两侧松树掩映,在秋天里更显气爽。古诗说“鸟鸣山更幽”,但走在小路上,我们没有听到有鸟鸣,山则更显幽静。或许,那些大大小小的不知名的鸟,在更远处等着我们呢。

说实话,炉山镇我不知来过多少次了,但都是过石仙山门口而不入。一次从炉山镇抄近道去采访嘎懂通村油路,过山脚是与石仙山最近的一次接触了。

这次,我们真正地走进石仙山。也了却了多年想到此看一看的愿望。

石仙山在我的脑海里,总是觉得有些神秘的。石仙山在凯里市民间还是比较有名的,真的是“有仙则名”吗?这种神秘感让我增添了一探石仙山的兴致,甚至想向错过了多少次的石仙山喊一句:“石仙山,我来了!”

石仙山为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628.7公顷,海拔1133米,该公园由以下主要景点构成:圆通殿,始建于明末清初,与观音殿合为“光明寺”,有韦驮与弥勒两菩萨塑像,占地约10亩。殿外建有“学友坊”一处,有岳飞与关羽骏马塑像。

我正在想着这些,行至半山腰,“光明寺”已迎面而来。光明寺出乎我的预料,是几栋砖房,与我想象中的残垣断瓦、风雨飘摇的木房子样子完全不一样,干净明亮,竟然还有居士。

出于防疫的需要,居士让我们登记、扫码(看来防疫做到了旮旮角角),进门参观。进了门,其实就是进了一个小院坝,发现光明寺不大,却五脏俱全,有佛教之类的书摊,有香堂。功德房门口写着“寻声可救八难苦,慈目能消三灾厄”的对联,对联旁边的墙上,挂着“吉祥灯”相关语句:“进寺点盏吉祥灯,一生平安无灾星。消灾灭厄增福寿,四季亨通万事兴。”尽显出家人的祝愿及暗示。

我们一群人有的细致、有的走马观花地参观后,听说寺里还有块石碑,记录着寺庙的一些掌故。经过居士的同意,我们穿过她们的厨房,来到光明寺外面山边的石碑处。石碑是一九九七年重立的,由于保护和石碑的材料问题,石碑上的繁体字已经有些模糊。仔细辨认,还可看见。“环城皆山也。”好家伙,这第一句让人想起了《醉翁亭记》的起句“环滁皆山也”,看来石仙山来势不凡。细细一看,只见石碑上记载着:“宣统纪元春,莫邑人李翠轩约众登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甚盛会也。”“或远眺山川,或近校古迹。”“若置身云际……俯视城中烟火。”说的是古人登石仙山的盛况,或酒或歌,其乐融融。我简单地写下这几句,不详录之。从石碑上看到,立碑处是“张、孙二公醉卧处”。看来古人不仅醉卧沙场,也醉卧山头。如此说明,明清时期这里就是风景名胜区了。关于石仙山的历史记载屡见不鲜,历史上也有记载。民国初年,作为凯里市的前身的清平县首任县令张景森在其任职期间游石仙山后诗兴大发,有诗为证:“三石崖崖雅似仙,不知名姓不知年。如何绝少飞升日,只结天花瓣妍明。”在炉山清平古镇的卫城遗址亦有《仙石飞花》:“可怪三仙石,联成一树花。何时离上界,到此结奇葩。鼎足形相当,枝头色变差。他山曾有石,千古老烟霞。”而在《清平县志》中对石仙山更是有了较为详细的描述:“石仙山,城北三里,山顶有三石屹立如人。山巅见炉峰,前明蔡参议潮平,炉山苗尝登焉,上有蔡生祠遗址,僧如茂拓建梵刹,种佳树,遂为城北巨观……”据考证,明洪武年间,清平堡曾迁于此,蔡生祠遗址,即原清平堡遗址。由此可见石仙山的历史文化底蕴。

光明寺还有其他颇具历史及佛教特色的景观,在这里不一而足。从古人的酒香中撤出,向石仙山的顶峰出发。

绕过光明寺的围墙,不再是水泥路,而是碎石路和石级路。通向山顶的路不长,且不陡峭。走在小路上,才体会到“曲径通幽”的意境。路边已有参天古树,靠近太阳的地方,树叶饱满地、骄傲地红着。树下的芦花,只能害羞地低下头,被山风轻摇着。树顶的太阳,拨开树叶,从缝隙中探看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踩在铺满落叶及枯草的石阶上,山发出“吱吱”的响声,让人不忍心落脚,怕惊动这一山的寂静。

小路几处弯曲后,抬头一看,前面有一石门,石门后面就是石仙山顶峰了。只见三块巨石连在一起,其实这里站的是一个传说,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凄美的故事,在很久以前,一位母亲外出途中不幸被恶虎残害,家中三姊妹四处找寻而不得,终日在山顶啼哭等待,长年累月,即使哭瞎了双眼也始终坚持在山顶盼母亲归来,三姊妹的孝心感动了上天,最终于山顶羽化登仙,所以也叫“姊妹石”“三仙峰”。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三姊妹故将此山取名为“石仙山”。

“三仙峰”后面,建有一亭子。走进亭子,抬眼远望,远山尽收眼底,“一览众山小”,层云心中激荡。亭子有两层,爬上去,也许可以看得更高更远,但我没有上去,我想,留有余地也好,下一次来还有可看之处。抑或高处那么多,我们能爬完吗?

无疑,石仙山让人着迷。

行走在石仙山,相看两不厌,唯有石仙山。这恐怕也是匆匆之这一行所得。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