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1948年著名作曲家关鹤岩和词作家鲍侃在延安联袂创作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儿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游戏,伴随着无数中国人度过了难忘的童年。
那个时候,手绢不仅是孩子们的游戏道具,而且也是讲究卫生的用具,平日里要用它擦汗、抹嘴、洁面、擦鼻子,甚至包东西。并且从此以后,手绢再不离身,虽然其功能没有什么变化。
手绢最初由头巾演化而来,也叫手帕,就是随身携带的方形小块织物。我国先秦时已有“巾”,至东汉,“巾”的一种变化为手帕。汉乐府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风》中有“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的句子,此处的“手巾”指的就是手帕。
上个世纪的中国,男人手中的手绢主要是实用的目的,而女人就不同了,她们还常常用于装饰。用手绢把长长的头发看似随意一系,再把两个角儿拽好看了,这样子就像有一只蝴蝶翩翩地飞了起来。尤其是年轻的姑娘们,更显得青春活泼、激情飞扬。手绢可以每天换,蝴蝶的色彩也就不断地变。
除了装饰,姑娘眼里的手绢还足可以寄情。因为从商店买来的手绢都一样,但要亲手绣上自己喜爱的刺绣那在姑娘的心里可就不是一般的东西啦。结为好姐妹的姑娘,被称为“手帕姐妹”;如果姑娘对那个男孩子心仪,又不便于搭话,常常是将喜欢的手绢遗下让他捡到,前来搭讪。或在特定的环境,姑娘干脆掏出手绢递给男孩擦脸、擦汗。这个时候,再“傻”的男孩也心知肚明了。
清朝的曹雪芹先生把手绢的浪漫推到了极致,在他的名著《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怕黛玉担心,打发晴雯送两块自己用过的手帕给黛玉。黛玉体会出这是宝玉勇敢地向她私下“定情”的信物,“不觉神魂驰荡”“五内沸然炙起”“余意缠绵”,再不管“嫌疑避讳等事”,毅然在手帕上题诗三首。作为绛珠草下凡的林黛玉写在手帕上的这三首诗,首首写泪,句句与泪有关,正好于书前的“还泪说”相照应,抒发了黛玉对宝玉的忠贞爱情。诗中的“鲛绡”即指手绢,传说是指深海里的美人鱼,能织丝绢。这与陆游的《钗头凤》:“春如归,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中的“鲛绡”是一个意思。也正是这三首帕诗,引出了书中后来更为摧人泪下的黛玉“焚帕烧诗”的情节。“一汪相思把帕绣,薄情难焚透”。
不知哪一天,手绢的随身之用和浪漫时尚不复存在,人们手中的手绢不知不觉被遍地的纸巾取代。手绢只是作为极少数男人西服上衣口袋的点缀,抑或是二人转演员手里的表演道具等。
数十年后的今日,“丢手绢,丢手绢……”的歌孩子们也极少唱了,手绢真的是丢了。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