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在2022年即将离去之际,我有幸读到了丰镇籍作者潘茂增于2022年9月由中华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作品集《守望丰镇》一书。这是一本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纪实散文集,对于生于斯长于斯或对丰镇一域有所了解的人来说,这又是一本以慰“乡愁”的“雪中送炭”之作。
一
这部共分为六辑,由四十二篇文章(附录七篇)结集而成的《守望丰镇》,是作者多年来辛勤笔耕的心血成果。对于写作乃至文学创作来说,有人看得太容易,实际上并非如此。只有用自己的创作实践真正经历了不断磨砺的过程,品尝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方才知道创作之不易、创作之艰辛。尽管茂增本人很谦虚,在出书这件事上表现得极为低调(见本书《后记》),但这更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态度和人生态度,也决定了作者贴近家乡、贴近生活,倾心弘扬真善美的创作观。《守望丰镇》一书完全以作者本人的经历为创作素材,因而具有鲜活的“自传体”纪实散文的诸多特点,所以在与作者同时代的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共鸣。因为相同的当过知识青年的经历,使我对《守望丰镇》第二辑中《水库上的消夏音乐会》《跟车轶事》等六篇作品更是情有独钟。作为一名晚于茂增下乡插队的隆盛庄知青,我一直以来特别期望知晓丰镇本县的知青在乡下生活、劳动等方方面面的情况。也正是由于前不久欣赏了《知识青年在丰镇——丰川大地上的青春记忆》(中华古籍出版社,2022年6月出版)这本画册,我的这种愿望就更加急迫了。这次通过阅读《守望丰镇》一书,使我对丰镇知青这一群体有了更清晰更具体的认知,尤其是贯穿其中的知青故事情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以说是感同身受。比如,在该书第二辑中,无论是《水库上的消夏音乐会》,还是《南泉湾打赌》《第二次打赌》《夜宿莜麦地》《冰雪散记》《跟车轶事》等,都真实地描述了丰镇知青的青春记忆,很有纪念意义,也很珍贵。特别是熟悉音乐艺术的茂增由于其音乐天赋使然,使他对上述作品中提到的诸如电影《祖国的花朵》主题曲、《扬鞭催马运粮忙》笛子独奏曲(20世纪70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等歌曲、器乐演奏节目,都有如数家珍般的精确解析,表现出了很高的音乐专业水平,为一般“外行人”所不及。茂增丰富的音乐知识和精湛的演奏技能,为他以后被抽调到丰镇县乌兰牧骑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他们的知青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了极大的乐趣。这也为他以后的散文创作增加了“音乐思维”的优势,如在第四辑里的《雨声》《初夏的清晨》等篇中,读者都可以从中体味到作者的这种文学情愫。两次“打赌”(指《南泉湾打赌》等二篇散文记述的,发生在河畔村的知青为谁敢深夜到荒郊野岭的墓地而“打赌”的故事),则反映出当时知青精神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状况。《跟车轶事》把赶马车(文中称为“皮车”,此为方言)的“车倌”和“跟车的”(即“车倌”的助手,当时被人们戏称为“副司机”)的工作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该文中“跟车的”所经所历(虽然是临时“顶岗”)较多,有许多是我们所不了解的,比如夜宿车马大店的情景,以及丰镇方言土语在该文中的使用,使其诙谐、风趣的文学表现力,在该篇散文中起到了别的语言文字所起不到的独特作用。正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青春记忆,可以说,这一辑作品真实地展示了丰镇知青文学创作之一斑。
二
《守望丰镇》一书反映了作者及同辈人所经历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样貌,同时由于茂增是“隆盛庄的女婿”,自然与我的家乡隆盛庄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读着《守望丰镇》这本作品集,使我对家乡的眷恋和念想油然而生。因为同在一个丰镇县,茂增幼年、少年时期所经历的“儿时的记忆”“滚铁环”“领粮的故事”我们都不陌生。尽管如此,通过《贩黄瓜》《母亲的凉粉儿》《领粮的故事》《搂树叶的记忆》《停伙以后》,这些发生在我们那一时代童年、少年时期的故事,都令读者感慨万千。作为同时代的人,感谢作者为我们打开这么多尘封已久的历史画面!在该书第一辑,我对《寒燕儿》一文特别感兴趣并数次翻阅了作者精心写作的该文。《寒燕儿》一文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广泛流传于丰镇城乡的“清明”“寒食节”的民俗画,文中介绍的“寒燕儿”作为一种特制的、用于祭祀的面食,其“捏法”(即制作方法)令人大开眼界。“寒燕儿”及其制作厨艺表明,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北方汉文化中极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完全可以说,《寒燕儿》一文为我们留住并保护传承好“寒燕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遗憾的是,该文未将“寒燕儿”的有关图案或图片作为插图置入书中,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寒燕儿”应有的非遗文化价值。
三
在《守望丰镇》一书第三、第四辑中,作者精心建构了故乡给他留下的不可磨灭的记忆“大厦”,比如第三辑中的《别了,故乡的小河》《母亲的腊月》等,都给读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尤其是作者在《母亲的腊月》中用全书所未曾有过的八节篇幅,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厚感情,描绘出一幅北方城镇忙碌备年的腊月民俗长景图,具有很高的民俗学价值,再加上母亲的辛劳可亲形象,令读者的眼睛根本不忍离开这篇佳作。读罢这一辑作品,也自然地使读者联想起自己的童年记忆,这些记忆或幸福,或苦涩,却都是难忘的,它已经深深地刻在我们这一代人心灵的年轮上,融入血液中。因此,在我欣然收到《守望丰镇》这本书的第一时间,让我“先睹为快”的正是《古镇的钟表匠》(见第五辑)一文。中的主人公、茂增的岳父李耀老人就住在隆盛庄的小北街,离我父母亲的家很近,是确确实实的老街坊,而文中讲述的故事有许多却是我幼时所不了解的。这次读《守望丰镇》,使我得以从更多的维度读懂了这位驰名隆盛庄、丰镇之外的“神奇的钟表匠”。由此也可见出作者在观察、刻画人物方面的功力。该书第六辑中的《路在脚下》《高才大德百世之师》《为了忘却的纪念》三篇散文,内容翔实,挖掘深入,充分表达了作者与他的恩师郝俊老师、郭寿龄老师,与同学、插友贺杰之间的深情厚谊,读后令人感慨万千。作者把这三篇散文作为第六辑,特意编排在全书的最后,也增加了该书的厚重感。
四
《守望丰镇》这本作品集出自一位业余作者之手,可谓难能可贵。该书各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颇有生气,笔法具有“虚实相生”之妙处(郭志英点评语)。在语言运用上使用了较多的方言土语,为作品增添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关于《守望丰镇》一书运用方言土语的问题,作者在《风箱的记忆》(见第三辑)一文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表示,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丰镇人。生在农村,长在城里。工作在城里。”并且在《风箱的记忆》中开门见山地表示,他对丰镇的方言土语“有亲切感”,“于是我就试哒着用丰镇话写了这篇文章”。这里的“试哒”意为“试着(写)”。因此说,《风箱的记忆》这篇散文,就是作者有意识地用丰镇方言土语写就的。并且作者还在该文中集中表达了他对创作中使用方言土语的观点。他认为,“方言土语地域性很强,差异很大,就是同一个丰镇,说法、读音、意思也不尽相同。方言土语大多是有音无字,这就给书写带来了难题。在我的这篇文章中,我是尽量使用字义贴近的”,但“多数是找不到合适的字词来表达其意思,只好取其音而不能顾其意。”因而在《守望丰镇》一书中就出现了“用丰镇话给你讲故事”的现象(张为点评语)。该书较集中运用方言土语的文章除《风箱的记忆》之外,还有《铁钵子》《跟车轶事》《摘柿子的故事》《母亲的腊月》等。高世英在《读茂增<母亲的腊月>》一文中,则称赞该文“地方方言俚语运用特好,质朴清纯。”统观《守望丰镇》全书,该书在运用方言土语创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使得熟悉丰镇语言特点的人,特别是乌兰察布及周边地区的人们在读本书时会感到很亲切,也会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这是值得称道的。应该看到,这部作品集并不都是用方言土语写成的,有的文章就用得很少,对有的此类难懂用词作者还加了注释。但是,书中有些方言土语词汇的使用,确实存在语音与字义兼顾不够或匹配不相适合的情况,比如:“黑张饭”(意为晚饭——笔者注,举例下同);“让我把手放在冷水盆子里吉着”(见《铁钵子》一文,“吉着”意为“浸泡”);“老色”(意为“用眼睛寻找”)等。所以,对如何更好地运用方言土语进行文学创作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宋振儒的序言对《守望丰镇》一书给予很高评价,对读者阅读本书颇有导读价值。该书还在部分文章后附有一些作家如李敏、郝俊等和载于新媒体平台如王润根、贺秀珍等群友的精当点评,也有助于扩大本书的影响。同时,淡雅的封面设计、洒脱大气的书名题字、每篇作品中的速写插图也为本书增色不少。总之,《守望丰镇》是一部有特色有个性有温度的文学作品,它告诉我们,守望家乡、守望相助,无愧为“美美与共”的永恒主题。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