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倪越是扬州画坛的一位青年书画家,近几年,不断地于各类书画活动中崭露头角,应邀为各地撰写碑志铭赋、评论序跋,并为各地藏家创作佳构……得到了庄希祖、马波生、范扬、吴悦石等书画大家的赏识,也引起了收藏界的关注。扬州八怪纪念馆馆长刘方明则盛赞他“德行才识为所遇同龄中所未见也”。有人更以“八怪之后一奇才”誉之。平心而论,这并非拔高之举、谬奖之辞,倪越长期潜心求学、沉心游艺,融会贯通而厚积薄发,其书、画、印、诗、文、论等,诸艺兼备,才华确实远在同龄人之上。
先说说他的画吧,白石老人曾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可贵的是,倪越投诸师门,并没有囿于槛阈,而是力求于传承中有变化,力求有自己的“面目”、自己的笔墨语言。目前虽未臻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但其所走的路子显然是正大的,也是大有长进的。他的山水画得黄宾虹之韵,而更透出一股苍润清旷之气。他之人物画,有黄慎、吴悦石之神韵,但更注重其情趣。他作行草,承庄希祖而追林散之、高二适、肖娴“三老”之法脉,参酌碑版,浸淫晋唐,书风灵动雅逸。这显然是高于一般中青年书画家的,没有相当的悟性和功底,没有自觉与执着的追求,是想不到这一点,也做不到的这一点的。印章与书画一样,是倪越幼年早已萌发的一种对中华传统国粹的憧憬与向往,他在长期的研磨中领略了秦玺汉印的奇肆与整饬,并得到著名书学理论家、金石家孙洵的点拨与叹赏,并寄予厚望。倪越于2012年6月曾赋一诗云:“暂与宾老借丘山,意兴总在有无间。他日须当凌云上,俯瞰重峦亦泥丸。”尽管凌云之路很长也很艰苦,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一定会在跋涉途中跨越关山,攀登高峰。
正如马波生先生所言,倪越这几年写了不少文章,得到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倪越所论萧平、刘方明的艺术成就,评马飞的山水画,田娟的工笔人物,品赏殷旭明、杜大伟的书法创作……皆卓具高识,别开生面,无陈旧浮泛之弊而有新鲜独到之见。且拈出他论石虎画作的一段话证之:……石虎对中国独有的传统文人画水墨趣味与笔墨精神的领悟与表达,在雅逸怡情之外,更多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诡奇想象与精神自由。“……他并不试图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一种结果,而是通过一种自我、自由、自然的表达,让人们获取一种感受,得到一种启发,让人们在他删繁就简的创造中体味一种人生境界的升华!”
应邀为文,情之难却,倪越亦偶尔为之。就赋体而言,他曾撰《扬州赋》,远绍唐宋流韵,彰显时代风采,虽百数十言,然洋洋具数千言之气象,并以篆文书之。其所撰《三垛赋》《邮都新咏》、邵伯闸赋》《鄂尔多斯赋序》等美文,被当地制匾勒石,广为传诵;还曾应河北、浙江等地友人之请,撰书《梦思亭记》《光福寺钟楼记》,文采斐然,卓尔不群;他为广东竹湾村撰嵌名联多副,情景妙契:“竹环雅舍怀沧海,湾绕幽村润青山”“竹抱幽村,虚旷通彼海,湾萦福地,清宁驻此山”。
余尝主编《书中岁月长-古今书斋联大观》收录其书斋联数则,于此,可见倪越之多才多艺也;“和以为人,即微行亦可践天道;谐而处世,则大国乃如烹小鲜!”倪越早岁身处村野且不为人解,而能撰成此联,可见期襟怀抱负之高与性根智慧之大!难怪他能有此定性!智慧通达、安贫乐道是成就一番大事业的资本与根本!
倪越之才华,每每于他画跋中见其华采。其题《清塘逸凫图》:
闲来染翰兴味长,且放悠鳧戏清塘。
画罢犹与诗人竟,一纵余思赋短章。
其题《神思清旷图》曰:
神思清旷得天机,聊借斯图发吾思。
图成诗至兴酣畅,成毁得失两由之。
其诗随境触发,缘情而生,洒脱率真,自出性灵,既是对画作内涵的阐发,也是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喟。清人林昌彝曾云何绍基“胸次高旷浑穆”,倪越庶几近之。
倪越之画跋亦多率真之言,其论及画艺者,往往颇有见地,且摘数则如下:
“善作山水者,必善写意,不拘格辙,但随兴放笔,点染勾皴俱无拘囿也。意足则止,不必齐整完全、面面俱到也。然必意足方可止,不足不止,斯为得之。”
“画之难处非在技也,乃在虚实行止也。适时而止方得佳作,强欲其佳则休矣!斯图乃辛卯正月上旬放笔构图,形势既得,觉未佳,然心念展事在即,不忍弃之,因强加重墨皴染,复事堆砌,欲救之于纸篓,终不佳耳!其虽逃于纸篓终属废画。今留而记于斯,欲以自警兼策友生耳!”
倪越与书画印诗等创作之余,常与同道放怀议论,以其言论凿凿,多言人之所不能言,所以家乡及四方同道多求其作序论评跋,倪越虽古道热肠,乐为他人作嫁衣,亦不肯轻为之,艺不佳者不应,德不正者亦不应,常常因此得罪人,可见其原则性强;人屡报以厚币而倪越多辞之,每以尺纸寸楮的作品回报以安同道之心,可知倪越怜贫惜苦、乐于成人之美,而无同道相亲之陋习也。与论之凿凿相对应的是他的文之娓娓,倪越为文若行云流水,而得所状人物、情事之神貌,最为可贵的是,他的文章无作家气,纯任自然,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必止。
画者、书家、印人甚众,能得一艺之长已属不易,得一艺之长而能诗、赋、文、论的就更难得了,而倪越能兼擅数者且能诗能文而长于论辩,则尤为难得了!难怪一位长期从事中学教育的校长,以只能教学而不能著述的老师教得再好也只能作教书匠,而那些不光教得好而且写得好的老师才能有作为的教育人才成长规律,推知倪越将来必定会有一番大作为,认定倪越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自扬州八怪风靡画坛以来,于今亦三百年矣。在重振扬州画坛的大旗下,中青年书画俊彦正在成长,人们满腔热情地寄予希望于后起之秀的新一代!
(金实秋,笔名羽父,1945年生,江苏高邮人,曾任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现为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副秘书长、秦少游学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太平天国研究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太平天国史学研究会秘书长、江苏省作协会员。著有《文坛管见》《自怡留痕集》《佛教名胜楹联》《郑板桥与佛教禅宗》等。)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