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我们还需要沉淀在某处
——读贾平凹《秦岭记》有感
贾平凹先生是我极为敬重的作家之一,这并非源于他的身份、名声或者地位,而是源于他对文学创作的坚守。已过七十古稀之年的他,至今仍埋头于书案之上,孜孜不倦,是真正的高产类文学大家。这是国内众多名家难以坚持的,也是我敬重他的原因之一。
今年,我再次等到贾平凹先生的近作长篇笔记小说《秦岭记》,越发感慨,在这本书里,前前后后,大大小小的五六十个故事,组成了这部作品,笔墨之大,细节之真,笔触之老道,让人惊叹。
当被问及将作品命名为《秦岭记》的原因,贾平凹谈到:“秦岭最好的形容词就是秦岭。”在我看来,贾平凹最好的形容词就是贾平凹,他可以成为一个文学符号。他写自己的故乡,记录他的生活痕迹,以最真实的感触将秦岭呈现出来。
书面是历史的痕迹,黑金色的封面更给人以厚重,我是遇事爱抽烟的人,抽烟是为了让自己躲避在淡淡的烟云里,与外物隔绝,读《秦岭记》我就是抽着烟读完的。
用“抽烟”的感受来表述这部《秦岭记》最是奇妙,绵长而悠远,贾平凹先生笔下的文字,似乎都是有生命的个体,山川万物,都在默默低语,在秦岭这片土地的褶皱里演绎着生动的人、物和事。
贾平凹先生曾自述,在创作期间,他就像是“冬虫夏草”一样,是冬季里长眠的虫子,在夏季等待着花开。写作入神时,闭门谢客,把自己真正地沉在作品里,沉浸在秦岭的沟壑里、小山村处、河流水底;让作品的每一个篇章都有着秦岭可以呼吸的氧,有着秦岭独特的风貌和气味。七十有余的他,每天还给自己安排一定的创作量,单凭这孜孜辛劳的创作精神,便值得我爱这部作品。
《秦岭记》给人的感受是虚幻的,但是内容底色还是可亲的人间烟火,精短的句子,读起来轻松愉快,又不失语言的老道,犹如一个魔幻又现实的万花筒,在贾平凹先生的变幻下,展现着秦岭下的人生百味。
从作品中可以看出,贾平凹先生虽是古稀之年,但是对当下社会是极其敏锐的,现实主义的回归是明显的特点,对现实生活的客观记录和将社会事件带入作品,也是他常用的手法。全书三部分,第一部分当然是主体“秦岭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是编外一和编外二,是以往的旧作。
《秦岭记》中还带有贾平凹先生对过去故事的重复,比如第一则,爹临终前故意说了“把我埋在河滩”的话,一直叛逆的黑顺却后悔了,顺从爹的话,将爹埋在了河滩。这和《太白山记》中压轴的《父子》是异曲同工的妙用,这种技法延续在新旧作品中均有出现,作为贾平凹先生的老读者,还是那样熟悉他的作品。
书中曾有这么一句话:“不论是人是兽,是花木,是庄稼,为人就把人做好,为兽就把兽做好,为花木就开枝散叶,把花开艳,为庄稼就把苗秆子长壮,尽量结出长穗,颗粒饱满。”在这一层面,贾平凹先生在书中真的做了大量心血,无论是写草树、写动物、写植物还是人物,故事是没有名字的,这样的思考空间是极大的,作者只管写,不给读者做框架,不拘束,靠着读者不同层次的认知,来展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奇特现象。
读完这本书,安静下来,我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忍不住去感叹生命,去舒缓灵魂,去抚平生活轨迹,正如封面上的那就话:“生命就是某些日子里的阳光灿烂,某些日子里的风霜雨雪……”
历史,还可以这样看
——读《像蜀锦一样绚烂》有感
读朱小平先生的《像蜀锦一样绚烂》,不仅是因为这本书的厚重,其中,还有我和他的一些小渊源。
我是通过万伯翱先生介绍,认识的朱小平先生,他是一个很严肃的人,就像他的史学散文一样。万先生说:“朱总编对文章要求比较严格,你多看一些文学杂志,熟读通略,选择对路的文章才好投稿。”所以,即使我写的文章自我感觉良好,也不敢向朱总编投稿。
过了几年后,我给万伯翱先生看我的作品,他说比原来的好一些,可以向朱总编投一篇作品试试看,说不定还能有些长进;果然,作品发给朱主编审阅,朱总编做了大量修改,让我既觉得惭愧,又觉得欣喜;惭愧的是写作水平依旧达不到朱总编的眼界,欣喜的是,朱总编还没有放弃,还愿意指导我的文章,密密麻麻的修改,倒是我进步的良梯。
但是作为一名作者,对于朱小平先生,我略有胆怯,更具敬畏之心。之后朱总编又来约稿,让我写一篇潮汕扒龙船的作品。因为潮汕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我在这里生活多年写起来也会得心应手;但是写过去两个月也不见有回信,只好礼貌问候一下,顺便问一下关于潮汕扒龙船的作品如何?
朱小平先生回信息说,不要催问,既然约稿,是一定会刊发的,包括之前的作品,花了精力去修改,也是为了让作品成色更好,作者要尽可能自信一些;如果约稿不用,他也会及时答复的,杂志周期长一些,请耐心等待。
朱小平先生依旧严肃,就像他的作品《像蜀锦一样绚烂》,更是一份严肃的文学史料。我曾读过史学作品大家二月河先生的几部作品,如《康熙大帝》《乾隆皇帝》等巨作。他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历史本来面貌,融入自己的创作习惯和客观认同感,在文学艺术的加工下,更深层次的呈现给读者;朱小平先生的《像蜀锦一样绚烂》也是如此。
起初,是为了一观朱小平先生的文学风采,购进了这本书,以为会像标题一样,会讲述一段“蜀锦”的历史文化渊源,拿到书时,我依旧是这样想的,书面如锦绣一般,上下都印有花纹图案,有一种过年时新衣服的独特味道。打开书,看了一下目录,我竟以为是印错了作品,除了序与后记,共分了四个小辑,每个标题都是亢奋的,红色的,充满历史气息的。
封面上,“历史,还可以这样看”,似乎包含了历史中不为人知的一些块面,趣味从“可以这样看”中勾了出来。
看到序的标题“热血春秋笔,铿锵长短歌”,短短十个字,把这本书的精髓透了出来。而“像蜀锦一样绚烂”这句话,竟然是日本方面的描写:“使人感慨的是,有的中国兵知道不能幸免而自杀死去……登陆水兵几乎无一人逃脱。海岸上积尸累累,不可胜数。有的敌兵在海中遭到狙击,二十间平方的海水完全变成了红色,像蜀锦一样绚烂。”可见战斗之惨烈,所有的海战队员全部战死。日本画家有感于中国士兵的壮烈,还专门绘制了油画《威海卫炮台之战》……
而在这次战斗中,朱小平先生并没有可以提起哪个大人物,而是通过描写了一场毫不起眼的战斗,把镜头聚焦到小士兵的身上,或者是当时为国殉职的水军战士们。他们英勇无畏的血性,视死如归的气概,令敌方刻骨铭心。他们虽全部战死,而气节永存,是一次典型的自杀式奔袭。
朱小平先生不仅写邓世昌、林泰曾、刘步蟾、杨用霖等将领壮烈殉国的细节,更是把笔触延伸到普通士兵身上,让没有名字的小人物也可以闪闪发光……
《像蜀锦一样绚烂》确实震撼到我了,书里的每一个章节都是有历史考究的,细节之处见真章,每一个数据都是有迹可循的,厚重而不乏味。我初读,觉得真实而厚重,继续读下去,便觉得热血沸腾,仿佛置身于卫国的战斗之中,与敌寇不死不休,极为生动。
在历史事件中,朱小平先生表述得也相当客观。在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战败后,朱小平先生也分析了相关因素,对于清王朝的腐败以及甲午海战的战败因素做了很好的讲解。我在想,如果我们枯燥的历史课本,能够引入朱小平先生的史料,或许孩子们更容易记住这些历史,抑或作为阅读延伸,给青年学生们补充历史文学养料。
毛佩琦先生在序中写道:“读这些随笔,我感觉朱小平先生真的是很想读书的读书人……从他的每一个篇章中也可以看出,他的每篇作品都力图穷尽有关材料,一定做到每件事都有出处,每句话都有来历,绝不做无根之叹。”
《像蜀锦一样绚烂》笔调客观深厚,在轻松流畅的文字间,或让人热血沸汤,或让人豁然开朗,或让人解颐一笑,与你娓娓道来,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思考,给人以愉悦。它除了真实历史事件的呈现,还出现了“关公战秦琼”的考究画面,作为爱读野史、喜欢臆想人物故事的我,似乎又读到了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一样如获至宝。
这本书我还需要再翻几遍,才能品到其中滋味。作为读书人,能够读到朱小平先生的作品是幸运的。在朱小平先生的笔下,我们会看到历史长河中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观点和思考,拥有更多的侧面,等待我们去挖掘。
大千世界一杯茶
——读万伯翱先生《从喝白开水到品龙井》有感
万伯翱先生的这一篇文章,初读时,我还没有发现其中的含义,就单纯的以为只是茶品种变了,从开始喝开水茶到最后品龙井茶和各种各样的名茶。茶被用来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招待客人,不论是哪一种茶用来招待客人都代表主人家真心实意的欢迎,可后来第二遍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发现蕴藏在其中的,万伯翱先生,一些真正想借茶喻人的事。
最开始的白水茶是因为普通人家买不起茶叶,但是中国人的好客之道,让家里每每来了客人,都必须要招待,于是一杯杯开水茶,也就当做是待客之道,而若是来了贵客会放入一些白糖或红糖,这也便称为糖茶,到后面很多地方的人渐渐开始用一些名贵的茶叶去招待客人。其中,我能看到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从一开始只有白水待客,到后面各种各样的好喝的茶类,这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生活富裕的表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了,作者通过茶具寓意着新中国在不断变好的征程,也通过茶代表了对祖国的热爱。
在细品读万伯翱先生的茶文化同时,不禁让我想起家乡的“工夫茶”。家乡人不可一日无茶,饭前饭后一杯茶,也是很多家乡人必不可少的,而家乡人平时待客,第一件事便是泡茶。即使是侨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家乡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工夫茶”这个风俗。文学家郑板桥也曾说:“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可谓茶香飘飘,香飘四海,人情冷暖,情暖人心。喝一杯“工夫茶”,享受许多温暖的人情味,令人回味无穷呢。
另外,家乡人把茶叶叫“茶米”, 一种解释就是:家乡人嗜茶若命,茶与米不可分。这茶犹如米,故曰“茶米”。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勉强,可是却描出“嗜茶若命”者的形象,也颇为有趣。由此可见家乡人对茶的情有独钟。
古人云:酒壮英雄胆,茶引文人思,茶在许多文学、艺术家眼里成了不可缺少的物品。“茶兴留诗客,瓜情想戍人”,唐代以后的著名文化人多是茶人,加快了茶与相关艺术融为一体的过程。“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白居易、杜牧、李白、杜甫,陆羽、苏东坡、陆游等从古至今历朝历代著名的文人墨客们,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茶叶,创作了浩如烟海的茶文、茶学、茶画、茶歌、茶戏作品。
北宋苏轼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熟谙茶道的高手,他一生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能从茶中品出生活的真味、世间的真情、人生的真谛。
苏轼给海南的朋友赵梦得写茶帖,邀请一起喝茶,《致赵梦得一札》云:“旧藏龙焙,请来共尝。盖饮非其人,茶有语;闭门独啜,心有愧。”有上好名茶,非请赵梦得会饮不可,可谓相知也。这是苏东坡的饮茶之道:只有配饮佳茗之人才可以分享,否则佳茗也会有意见的。他也不会独自享用,因为他觉得如此佳茗不与知己好友共饮,心中会惭愧不已。
苏辙有句:“闽中茶品天下事,倾身事茶不知劳。”品茶不仅是品茶,还可以用茶的文化底蕴为自己添一抹神韵,用茶的清香之气冲淡生活的烦恼,松弛绷紧的神经,充实自己的情感。
其中有一桩关于中美两国元首的趣事。1972年2月21日,春寒料峭,美国总统尼克松踏上了“破冰之旅”。这是美国自独立以来二百多年间,第一位在任期间访华的总统,尤其当时无论是中美两国还是世界各地,都处于激烈动荡的变革之中,因此,尼克松访华立即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意义非同一般。
两国领导人见面时有一个细节是互送“国礼”。毛主席很“随意”地送给了尼克松一个小香囊,里面装着四两茶叶。尼克松接过这轻飘飘的礼物后,脸上流露出诧异的不解,可能他心里想,我精心送来那么高级的珍宝,您这只有一小包茶叶?对我也太不重视了吧?
在一旁周总理观察到了尼克松的表情,就给他解释说:“总统先生,这可不是普通的茶叶,这是中国顶级的名茶,武夷山大红袍,产自悬崖峭壁上的野生古茶树,全中国只有三棵树,一年只能收获八两茶叶,无比珍贵,也是毛主席最心爱的,他等于一下子把半壁江山都送给你了!”
尼克松一听,顿时笑逐颜开,还有些受宠若惊了呢。
万伯翱先生讲过,他在国家体委工作时,与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宣传司吴司长一同到武夷山一睹三棵古树的“芳容”,在脚下,走到一位大嫂的茶摊前,我说这位司长的父亲是吴觉农,你们知道吗?大嫂听后忙站起来朝我们鞠了一躬,并让我们白白喝了一顿“工夫茶”呢。她不断说,吴觉农是闻名遐迩的当代“茶圣”。
万先生在这篇文章中讲了很多关于茶道的故事。不同地区喝茶的方式不同,作者对于每一种品类的茶有什么功效以及各种茶的味道都做了研究,包括作者本人也说他喝过的茶也算是“大千世界”了,这让我知道了作者对茶的喜爱之情,并且对茶文化还有很高超的研究。在如今快时代的生活中,品茶似乎成了一种慢生活的体现,年轻人谁不是人手一杯咖啡匆匆去往上班的地点,而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在不断挤压年轻人的精神空间。通过作者对茶的了解,也让我看到了喜欢茶文化的人,生活节奏被主动放慢,在向外追求的时候,也常常关照自己的内心,对每一种茶有不同的感悟,也能使浮躁的心渐渐地沉了下来。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也提到了其他关于茶与人的故事,比如作者的父亲在安徽工作时曾经给邓小平同志赠送了几斤自己觉得本地可口的茶叶,本意是将自己喜欢的茶品也推荐给自己的老首长,而被小平同志的夫人发觉之后忙着要付钱,可作者的父亲执意不要茶钱。从这一段我也看到了,那个时代喜欢喝茶的人,基本上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品性。
这篇文章最后一段又提到了开水茶,这是在兰考县政府招待所,县级领导没有招待任何茶水,只有一瓶开水和干净的玻璃茶杯。作者与县委书记以及焦裕禄的女儿守仪大姐在座谈会上,只喝了白开水和吃了带皮的花生。如今,很少再见到用白开水招待客人的了,但是提到兰考县,焦裕禄书记当年的白开水精神给兰考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焦书记把勤俭节约刻在了骨子里,并践行了一生,其子女也得到了言传身教。在他的带领下,兰考县也继承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在快节奏的时代,有这样一个县城继续践行着焦书记的茶文化,不仅是作者觉得一震并感到亲切无比,作为读者的我,通过中国茶文化同样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骨子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原来人生就是一杯茶,既能观大千世界,也能照见自己。
渔光曲响,春水流东
——记中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蔡楚生先生
“云儿飘在海空
鱼儿藏在水中
早晨太阳里晒鱼网
迎面吹过来大海风
潮水升,浪花涌……
这首熟悉的旋律节奏从容、舒缓,旋律抒情、流畅,它是展播近半个世纪优秀电影《渔光曲》的主题曲,电影《渔光曲》是我们潮汕的又一位老乡——蔡楚生先生导演的扛鼎之作。
百年电影史上群星璀璨,蔡楚生是位列其中的佼佼者。蔡楚生,祖籍广东潮阳,这个地区人口稠密,但资源有限,老百姓们有出外经商的习惯,人称“潮人善贾”。蔡楚生的祖父早年就离开家乡,到上海做百货生意。
1906年1月12日,蔡楚生出生于上海,父亲受过传统教育,经商之余,雅好书画,母亲喜欢戏曲,并擅长剪纸、刺绣。这些来自家庭的熏陶,对后来蔡楚生自己的艺术风格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蔡楚生6岁时,因为祖父厌倦了十里洋场尔虞我诈的生活,一家人迁回潮阳老家。他开始参加田间劳动,同时又在村里的旧祠堂里念私塾,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
由于父亲期望他能够成为经商之才,振兴家业,在他13岁时,送他到汕头市的一家杂货批发店里做学徒。蔡楚生白天在店里工作,晚上以百货箱里垫底的报纸为教材,对着油灯,认字学习,并练习写书信。
由于兴趣不在商业,几年的学徒生涯,蔡楚生并没有什么长进,父亲很着急,又把他送到上海叔父开的一家店里学生意。但是在上海待了两年,蔡楚生就因为“水土不服”,回到了家乡。
经过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几次进出,蔡楚生对当时的社会面貌有了较深的了解,但是自己的前途却一直处于彷徨中,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由于他渴求文化知识,空余时间都把心思放在了读书上,又对美术、书法产生了兴趣,刻苦攻钻之下能绘画并写得诸体好字,成了多才多艺一青年。
广东是大革命的发源地,工农运动高涨。蔡楚生加入了汕头店员工会,参加各项社会活动。一天晚上,他观看了“进业白话剧社”演出的《可怜的裴加》,发自内心地感叹:“演剧让人得益匪浅!”他也因此对演剧有了感情,雄心勃勃要编写剧本了。
当时汕头地区彩票盛行,众多想发财的人竹篮打水大呼上当。蔡楚生以此为题材,利用半个月的夜晚时间,编写了滑稽短剧《呆运》。随即以《呆运》为敲门砖,加入了“进业白话剧社”。《呆运》编排上演,是这出戏“源于生活”的缘故吧,还吸引了不少观众,蔡楚生在剧社中的地位上升,得以参与编导及舞美设计了。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五卅运动的狂飙席卷全国。汕头工人阶级和各阶层群众纷纷行动起来,成立了工会和各种进步组织。19岁的蔡楚生参加了“汕头店员工会”,并组织了“进业白话剧社”,积极开展文艺宣传活动。1925年10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11月抵达汕头。作为工会执委的蔡楚生聆听了周恩来、彭湃等共产党人的演讲。这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其坚定决心,用文艺反映人民疾苦,将文艺事业作为一生的事业。日军侵华期间,蔡楚生先生始终以电影艺术激励全民,呼吁团结抗日,表现了人民在沦陷区进行不屈斗争的历史,歌颂了工人阶级支持抗战的热情。在蔡楚生先生的影片中,大都深刻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充满了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倾吐人民大众的心声,呼唤黎明解放的到来,充满正义。
1927年早春,上海“华剧影片公司”的导演陈天带着演员、摄影师来了汕头,拍摄《白芙蓉》等影片的外景。蔡楚生和“进业”的同人热诚欢迎,大力协助,又借东风趁着这一大好时机,宣布成立“汕头进业电影制片公司”。“华剧”的导演陈天出于对他们的回报,提出要为“进业”执导拍摄一部电影,选中的剧本正是谐趣剧《呆运》。这使蔡楚生不免受宠若惊,还有幸出演配角呢!拍摄过程中认真投入,并不时向陈天请教导演技巧。陈天本是潮阳人氏,很赞赏蔡楚生的热情与好学,两人成了同乡加好友。
蔡楚生的处女作《呆运》,在广告中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滑稽讽刺电影”。影片以离奇的情节,夸张的表演手法,揭露了彩票行业的骗局与危害:梦想发财的修鞋匠省吃俭用买了张彩票,为防丢失贴在了门背后等待开奖,梦想成真交好运中了大奖彩票却揭不下来,无奈之下只得扛着门板赶去兑奖处,欣喜若狂中撞倒行人碰翻卖摊,一长串索赔者紧追其后大呼小叫,所得的奖金连赔偿还远远不够呢,气急败坏呆若木鸡两眼眼泪汪汪。
《呆运》在汕头地区映出后引起不小反响,蔡楚生人气大涨,成了当地的名人。他也很有点自我陶醉,更为电影的神奇所吸引,憧憬有朝一日跨入电影殿堂。
大革命失败后,蔡楚生在汕头已难以容生,只身北去上海滩寻找自己的电影梦,被一家影片公司雇佣,可惜的是当杂工。他不计薪水微薄,搬运道具,搭拆布景,清洁场地,干得卖力又认真。一段时间过去了,不能感动“上帝”,还是杂工。蔡楚生考虑长此下去愿望难以实现,于是去找陈天,经由陈天帮忙,进入“华剧影片公司”充当临时演员兼场记、置景。他还算满意,勤勤恳恳于本职,“拉郎配”出场时,即使跑龙套露一露面甚至没有一句台词,也都一丝不苟。他还趁工作之便,琢磨、学习制作电影的环节与技能。
长辈同乡的著名电影导演郑正秋,得悉了蔡楚生当年编演《呆运》及在“华剧”的良好表现,认准是个可锻之材,便极力推荐他进入了当时规模最大的“明星影片公司”。蔡楚生视郑正秋为授业、解惑、传道的恩师,看、听、问、记,用心学习钻研电影的编、导、演。郑正秋倾心传教,毫无保留。蔡楚生感激之余,益加发奋,坚信总有出人头地成功的一天。
这位小同乡的执着追求与奋斗精神,使郑正秋感动又惊异,提升他当了助理导演兼美工师,不久又升为副导演。蔡楚生成了郑正秋的助手,协助郑正秋拍摄了《战地小同胞》《桃花湖》《红泪影》等6部影片。
顺着这条道路,蔡楚生紧接着拍摄了他的成名作《渔光曲》。
《渔光曲》讲述的是东海小渔村一个贫苦渔民家庭的故事,以凄婉的笔调描写了下层百姓的苦难生活,同时也透视到了富人淫逸生活背后的痛楚。蔡楚生拍片向来以速度快见长,但是这部片却拍了18个月。一方面是因为要远赴东海取外景,另一方面在于蔡楚生坚持采取国外先进录音设备,制作成有声片,和公司僵持了不少时间。
1934年6月,影片制成公映,连映84天,造成了轰动效应,一举刷新了3个月前刚刚创下观影纪录的郑正秋拍摄的《姊妹花》。《渔光曲》上映,深刻的思想性和真实感人的艺术魅力轰动了当时的中国影坛。主题歌《渔光曲》的十几万张唱片也一抢而空。
1935年2月,《渔光曲》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蔡楚生也一跃成为世界性的电影艺术家。风云激荡的时代成就了蔡楚生,他也为时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音画史诗。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进入“孤岛”时期,蔡楚生和一批电影家南下香港,继续电影创作。1942年香港沦陷,蔡楚生乔装成难民,逃亡桂林,1944年到达重庆。抗日战争结束后,蔡楚生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上海,看到十里洋场重新成为冒险家的乐园,那些在战争期间大发国难财的达官贵人摇身一变成为接收要员。受此启发,他开始写作《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剧本。
由于当时他重病缠身,便邀请刚刚入行的郑君里联手执导此片。他在家中遥控指挥,郑君里负责现场拍摄,每天前去汇报情况。经过一年的时间,方告完成。
《一江春水向东流》片长160分钟,分上下两集——《八年离乱》和《天亮前后》。影片在时间上跨度十年,从抗战前夕一直写到战后接收;在空间上涉及国统区、沦陷区和敌后游击区的生活;在内容上,通过主人公张忠良与“沦陷夫人”素芬、“陪都夫人”王丽珍、“接受夫人”何文艳之间的错综关系,揭示了战乱环境下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以大手笔浓缩了历史的变迁、民族的灾难和人性的沉浮。
1947年10月下旬,电影上映后,轰动上海,连映3个多月,观众达70多万人次,甚至还有盲人购票入场“听电影”。该片刷新了之前《渔光曲》保持的票房成绩,创下了中国电影的新纪录。
不同于《南国之春》,蔡楚生另一代表作《粉红色的梦》则充斥弥漫着“浪漫主义”和“伤感情调”。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受着各种新潮思想和西方文化冲击,所谓新知识分子也随之迷失在这座“物质,思想两极分化”的大都市之中。蔡楚生现实,犀利的表现手法,浪漫主义之下也不过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们对控制欲望的无能;对国难的无奈与软弱。就这样,蔡楚生手里的电影,一部比一部卖座,也逐渐成了全中国电影界的佼佼者。
蔡楚生一生中编导了27部影片,他被誉为“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世界级电影宗师之一”,他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多个之最,如《渔光曲》荣获第一个国际奖项——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荣誉奖;《一江春水向东流》创国产电影最高卖座纪录。难怪柯灵称赞说:“蔡楚生的崛起象征了中国电影史另一章的开头。”
礼赞功勋楷模,传承榜样力量
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虽然脸上布满沟壑,但是依旧藏不住他的笑意,这便是我国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黄旭华,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而海丰是广东侨乡之一,早在宋朝,明朝海丰就有居民宜居海外清初遗民,人数逐步增加,清末民初形成高潮,民国时期人络绎不绝,而就在这样一个地方诞生了我国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的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先生小的时候就热爱学习,但是当时的中国可谓是千疮百孔,日本人无处不在给中国施加压力,在他小学刚毕业的时候,遇到了“七七事变”爆发,中国的许多学校都停办了,为了能够继续去学校学习,黄旭华往往要走上几天,才能去已经搬迁到重庆的学校学习,在路上日军随时随地会进行轰炸,有的时候甚至要在山洞待上一整天,才能躲过炮弹的侵袭呢。
当时年龄小小的他就要经受这样的灾难,心里产生了一股非常脆弱的怒火,为什么在我们的国家里,别的国家的人能够肆意欺辱我们,让学生没有地方学习,甚至还有很多人因炮弹而丧命,于是一颗小小报国的种子就在他心里诞生了。
在这样四处东躲西藏才能求学的路上,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194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中央大学航空系,而后又以第一名考上国立交通大学就读造船系。
就在1958年事情的转机来了,正在吃饭的黄旭华突然接到一通神秘电话,而这通电话使他30年都没有在家人面前出现过。
因为当时的潜艇技术非常复杂,要求高,花钱多,所以被外国的人嘲笑中国想研制核潜艇,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在这样一种情境下,黄旭华来到了一座没有名字了无人烟的小岛,在这座小岛之上,除了他们研制核潜艇所需要用的机器以外,就只有其他28名研制核潜艇的人,在这里的人无一例外都和家人在未来30年里都没有取得上联系,但是黄旭华却并不觉得悲伤,他觉得只要能建造出核潜艇,哪怕付出生命都是值得的。
岛上的环境十分恶劣,并且当时中国没有先进的计算机,每一项精密的数据都是黄旭华和他的同伴们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其中的难度以及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可是就在这样一种制造环境恶劣、制造工具低端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选择放弃,反而是在战斗的前线成为国家强大的后援。
起初黄旭华等人接到任命的时候,对于制造核潜艇完全就是一筹莫展,因为在此之前中国从来没有过核潜艇的先例,只有别的国家的外形图他们见过,但是仅仅凭着一些部件的制造和一幅完整的图片,他们是没有办法去复制出一模一样的核潜艇来的,尽管这样,但他们还是积极地搜寻各种资料,加班加点每个人都充满干劲。没有资料?那就掘地三尺,把所有能找到的资料全部都拼接在一起,画出一张又一张的图,没有计算机,那就人工去画图去计算,所有的一切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在他们用最原始的手段最精简的做法,全部都一遍又一遍地试验了,在制造这第一艘舰艇的过程中,他们所遇到的困难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不仅要承受心理上与家人分离的痛苦,更时时刻刻为国家的危难而担忧。
在制作的过程中,核潜艇要按照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实验,而作为团队的带领人,黄旭华亲自下潜三百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实验的第一人。
终于,在黄旭华和同伴们的坚持不懈努力之下,19世纪60年代,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而在历经的这三十年里,他的家人从始至终未见过他一面,并且他的新婚妻子李世英在和他结婚之后不久,他便来到了小岛上,为国家核潜艇事业做出贡献,并且在三十年里,他的家里人甚至都不知道黄旭华是在干什么,可惜的是,黄旭华的父亲至死都不知道,儿子正在为国家做出伟大的贡献,在当时由于机密要求不能将自己所做的事情公之于众,所以他们工作了三十年,直到最终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问世,他们的努力,他们获得的成就,才被其他人所认可,如今中国的国防实力强大了,曾经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也终于被解密,通过各种资料记载的和黄旭华的回忆,我们才能看到当时制作核潜艇中的坎坷。
黄旭华院士作为对中国有杰出贡献的人,他的事迹使我十分感动,让我更觉得吃惊的是,在当时那样危难的情况下,还要秉持初心研制核潜艇,心理上承受的压力要比生理上承受的多得多,而他带领他的团队完成了这一系列的任务,研制出来的核潜艇,也使世界上的人成功地打破了对中国的偏见,让中国人从此在世界的舞台上站稳了自己的脚跟,作为我们的榜样,黄旭华先生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作为他的兄弟姐妹却说他没有尽到孝心,对于这一点,黄旭华院士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是啊,在当时的情境下,如若不使中国变得更强大,又怎样能安稳地立好自己的小家呢?
这是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为中国做出奉献的三十年,而作为我们的榜样,他为核潜艇事业奉献了终身,每当有人称他为核潜艇之父的时候,他便会摆摆手,婉拒了这个美誉,这名为中国核潜艇事业奉献终身的老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尊敬!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