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吴起秦长城
从小生长在陕北吴起县境内,抬头是山,低头是沟,眼睛里、脑子里满是那一座连一座的黄茫茫、黛苍苍的山峦。这些多得数不清的重重皱褶,看上去浑厚,连绵,流利,舒坦,重叠有韵,跌宕有律。它们组成了黄土地特有的景致,它们刻画着吴起县独有的风情,它们展示着北国风光的苍茫,它们舞动着“原驰蜡象”的神韵……
不经意间,你会突然发现,在某一个山梁峁头上、崖畔沟洼间,有一条隐隐约约、漶漶漫漫蛰伏着的“S”型曲线,时而拱起脊梁,时而隐入山岭,阵阵山风袭来,长在这条脊梁上的茅草野蒿便随风起伏,恰似一条巨蟒在蠕动,在苏醒。
这是什么?
像风雨剥蚀形成的山峁又不是?
像日月消融人为的斧痕又模糊?
像饱经沧桑的山村老人额头上的皱纹?
像操劳家务的村妇手背上冒起的青筋?
像崇山峻岭中蛰伏的巨蟒褪下的鳞壳?
像天帝鬼斧神工为人类刻凿出的雕塑?
你再定睛细看,哟,这条顺着山头绕着山梁蜿蜒的伏龙,沿着山势的走向延伸,或这里,或那里,或远处,或近处,或隐隐约约,或长长短短,或高高低低,或宽宽窄窄,连绵起伏地缠绕蛰伏在重峦叠嶂中。
这,就是陕北吴起县的古遗存;这,就是战国时期的秦长城。
据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一文记载,此长城修筑于秦昭襄王35年,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经渭源、陇西、通渭等县,越过六盘山,再经宁夏固原、甘肃镇原、环县、陕西吴起、绥德等县而止无定河西岸。吴起境内的这段古长城遗址,自庙沟乡郝林沟南梁入境,经长官庙、庙沟、吴起三乡镇后,进入志丹县纸坊乡,又从纸坊乡折回吴起县薛岔乡、五谷城乡后通往靖边县红柳沟境内。
此段秦长城全长230余公里,城墙底宽10余米,高约12米以上。在修筑时,古人尽量利用堑修之塄坎,多为内低外高,低洼处多为夯筑,至今仍能清晰地看到7-8厘米的夯土层。
吴起县境,还有一道位于白于山以北,贯穿周湾、长城两乡镇的明长城。据《明史·宪宗》记载,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余子俊巡抚延绥,上书建议朝廷乘春季敌人战马疲乏时,用两个月时间,突击在西夏国边界修筑一座长城,以防御外来入侵者。得到了皇帝的批准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余子俊率役军四万东起清水营,西抵花马池,依山就势,或建堡筑墙,或凿岸掘堑,不到三个月,绵延885公里的明长城全面竣工,为明王朝筑起了一座抗御西夏国的重要军事防线和报道军情的通信快道。这段明长城,从靖边中山涧乡入吴起县境到长城乡,经二道坝、双湾涧两村后进入周湾镇,经王树湾、罗涧村,于东湾村青杨山跨罗涧河入定边县境,全长13.25公里,底宽12米,高约15米,有岸寨巡警土墩9个,营盘两处,保护相对完整。
横亘在吴起山梁峁崖上的两段古长城,为秦、汉、宋、元、明等历朝历代修筑。历朝历代战争不断,历朝历代修筑长城的工程不断,断断续续,修修补补,积攒成今天这个模样。这些被风吹日晒雨水侵蚀只留有断壁残痕的古长城,朝迎东方日出,暮送大漠落日,与毛乌素边缘的荒野朔风融为一体,形成了这里的一大边塞人文景观,构成了一部积淀着吴起厚重的千年历史巨书。
这些由土埂、山包、断壁、残崖、坍墙、坏墩、破砖、碎瓦组成的吴起古长城遗迹,东不见尾,西无尽头,越山跨谷,穿云破雾,连着嘉峪关,接着山海关,与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浑然一体。当你略略了解到这段古长城当年的雄强、悲壮、英勇、激昂的时侯,当你登临这段饱经沧桑、满身疮痍的城墙的时候,你的心头就会涌起波澜壮阔的风景,你的灵魂就会感到惊心动魄的震撼。这些历经千年风霜的文化古迹,看上去已面目皆非,几乎要化入崇山峻岭中,如今仍然魂绕九州,魄萦山河,顽强地支撑着一个民族曾经有过的力量、智慧、毅力、信念,执拗地向后人昭示着冷兵器时代的那股热情、激奋、勇猛。尽管说,秦长城未能挽救秦王朝的衰败,明长城也没有挡住明王朝的灭亡,但在当年长矛大刀相搏的时代,入侵者面对这堵城墙,面对城墙上守城的精兵强将、滚木擂石、强弩箭镞……怎能不望而生畏。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的一首《陇西行》,把长期以来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反映得淋漓尽致。远在边塞的丈夫早已化为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还在梦境之中企盼他早日归来团聚,这是何等的悲哀。在这座古长城上,不知有多少英俊的年轻壮士在统治者的争疆拓域中丧失性命,也不知有多少春闺妇人在日思夜盼中失去了亲人?
站在古长城的城墙上,看着这些历经风雨雪霜、从血与火的古战场冷却下来、伤痕累累的身躯,真让我们感慨万千:那生长在长城上的萋萋芳草,莫非就是当年守城将士的忠魂在摇曳;那覆盖在长城上的丛丛花簇,莫非就是过去守城兵卒的热血在倾注;看到远处固守在山颠的烽火台,我仿佛看到了边塞狼烟四起、勇士血染疆土的战斗场面;看着眼前依稀可辩的夯土层,我似乎看到了汗流浃背筑城、悲壮倒在墙跟的累累白骨。肆虐的朔风卷起在长城脚下,荒山野岭的落叶枯枝被吹得呼呼作响,我的耳畔又一次响起了古战场上战鼓声、马蹄声、喊杀声,响起了几声胡笳和羌笛的哀音伴着孟姜女的哭声。呵,从千年历史隧洞中走来的古长城,被风霜雨雪消损得瘦骨嶙峋的古长城,你默守在北国之疆,你静卧在群山之巅,你守望着什么?你期盼着什么?
每当一个日出、日落的时候,你都睁大眼睛,屏住呼吸,打量着历史的脚步走向那里,是战争的余音,还是和平的黎明;每当一次潮涨、潮落的时候,你都侧耳静听,静听那人类的心声、时代的节律如何跳动,是悲伤的窒息,还是幸福的愉悦。心诚则灵,天人感应。历史是人民的历史,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人民的心愿感天地,泣鬼神,人民的希望化为历史的指南。血染长城魂魄在,骨垒历史意志坚。而今的古长城,抗住了塞上漫天风雨的浸淫,挺过了厚厚冰雪的覆盖,用伤痕累累的身躯迎来了清风着意化为桥的盛世。
花开长城内外,春满北国风光。今天,吴起境内古长城已被一丛丛碧绿的沙棘,妆扮成一条翡翠般的玉带,长城脚下,山丹丹又红遍了背洼,毛头柳又绿了河滩,川道上车水马龙,县城内高楼林立,人民群众的脸上都刻上了幸福的烙印……透过重重关山,顺着这条蜿蜒起伏的巨蟒眺望,我看到人类渴望和平的意愿,正凝成一道绿色的万里长城。
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战争的硝烟云开雾散。古长城坍塌了,坍塌得几近废墟。我知道,这座被称为世界之最的宏大工程,这座曾发挥着军事作用的钢铁长城,还要坍塌,还要破败,最终将要在历史的更替和岁月的推移中,消失在朔风暴雨下,消失在大漠荒野上。人们生活的全部内容,也不再是仅仅围着长城打转,拼搏性命!
这,是长城的历史见证;这,是长城的时代感言。
花朵凋谢了,种子却成熟了。石在,火种是不会灭的。古长城废弃了,它的灵魂却萦绕在群山之中。古长城用它刚刚演出完一个个悲剧后“谢幕”的表情,向今天的人们诉说着衷情: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国歌在耳畔响起,
长城在眼前浮现。
浮现在我眼前的,不是雄伟壮观耸立在八达岭的长城,不是绵延不断蛰伏在吴起境内的长城。是一个个志愿者排成的列列长队;是一条条母亲河治污后的清水碧波;是一座座荒山退耕还林后的生机勃勃;是一次次传统与 现代对接中的礼花飞溅;是一回回历史与现实贯通中的捷报频传……
呵,长城,你是母亲,你是壁垒,你是旗帜。你抚育了英雄的华夏儿女,你目睹了民族的沧桑巨变,你经历了战争的烽火狼烟,你记载了历史的兴衰荣辱,站在你的身旁,一种崇高的情感在我心中激荡!
长城,我记忆中的古长城,魂魄永驻!
长城,我心目中的新长城,精神长存!
山沟沟回荡着信天游
走进沟壑纵横的陕北黄土高原,就像走进了民歌的世界、信天游的海洋。
你听,山梁梁、沟洼洼、垴畔上、硷畔外、场院里、锅台前,处处有歌声;你看,放羊的、打场的、耕地的、送粪的、烧砖的、绣花的,个个是歌手。歌手不分老小: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歌唱不论时日:年初唱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又开口。
这个“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的偏僻山区,这个畜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的独特地域,由于地广人稀的居住环境,多旱少雨的自然气候,荒凉瘠薄的立地条件,穷苦人为了养家糊口只能是:吆驴赶马搞驮运,背井离乡走口外,长年累月当长工……那单调枯燥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们养成了一种以歌抒发情感的习性。那苦中带乐的腔,唱中带哭的调,酸中带甜的词,豪中带野的味,把陕北人的豁达、直率、质朴、粗犷和热情全都表露了出来,真乃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文化!
陕北民歌好听、动听也耐听。它的曲调随地形环境而俯仰:山头上唱大风,沟渠里唱流水,亮红晌午唱日头,半夜三更唱月亮;歌词因心情处境而变化:男人忧愁唱杨家,女人惆怅唱娘家,老光棍孤独唱孤零,小寡妇寂寞唱苦衷。
年龄不同,歌声也不同。中年男人的歌中多豪迈,开口有英气,行腔走流云:“一亩高梁打八斗,碾碎高梁酿好酒。酒坏君子水坏路,神仙也逃不脱酒的手”;中年妇女的歌中有柔情,歌从口中出,情在心上流:“腊月里冻冰正月里消,二月里鱼儿水上漂。水上漂呀水上漂,想起我的丈夫好心焦”;老汉以歌叹人生,腔土道理正,词简是非清:“老牛无力刀尖上死,人老无用没有人疼”。“年轻人看见年轻人好,白胡子老汉球逝了”;老婆以歌教男人,宽容里有规劝,贤慧中多虑忧:“雪花打墙冰盖房,露水夫妻不久长”。“三十三颗荞麦九十九道棱,朋友虽好是人家的人”。
但这些都不是唱民歌的主力,主力是年轻人。年轻人多情,主打歌自然是情歌。男的看上女的,眼里看,心里想,嘴里就会自然地吟唱:“二妹子好来实在是好,走起路好像水上漂”。“你穿个红袄袄硷畔上站,把我们年轻人心扰乱”。女的看上男的,口里不说,歌声在心底油然而起:“马里头挑马一扳手高,人里头挑人数上哥哥好”。“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两人见了面,更是火一团:“空中的鹞子河里的鱼,十七八女娃娃对牙子驴”。“蛤蟆口灶火烧干柴,越烧越旺分不开”。
陕北情歌,开口见人心,性格不同,歌也不同。同样是表思念,性格柔的唱得如泣如诉:“白日里想你拿不起针,黑夜里想你吹不熄灯”。“想你想的手腕腕软,拿不起筷子端不起碗”。性格急的唱得如火如荼:“想你哩,想你哩,眼睛仁仁想你哩,口唇皮皮想你哩,实实在在想你哩”。同样是抱怨,开朗的唱得轻松委婉:“说你胆小真胆小,这么绵的手手你不敢摸”。“前两天叫你你不来,一碗碗羊肉直放坏”。心急的唱得咬牙切齿:“做下的裹肚沤烂了,你球眉鼠眼才来了”。“你以后再敢把奴闪,小刀子戳你没深浅”。
情歌的内容大多表现真实,但也有诙谐夸张的,这些情歌通俗而不粗俗,大胆而不出格,形象逼真,神韵无穷。有调侃情人约会时的尴尬:“迟不来,早不来,咋让娃娃吃上一口奶”。“狼吃的娃娃赶快睡,你干大在门外活受罪”。有表述情人幽会时的叮咛:“门上来了你把门栓栓摇,窗子上来了你学猫嚎”。“门栓栓抹了点老麻子油,你轻轻的开来慢慢的走”。有表述情人间相互的倾吐:“只要和你能好一回,刀砍脖子也不后悔”。“站在硷畔望见河湾水,忘了我父母也忘不了你”。有反映男欢女爱的亲情:“你是妹妹的命蛋蛋,坐在你怀里我打颤颤”。“双手搂住你细腰腰,好像老绵羊疼羔羔”。有表现情人间的反脸时争吵:“叫死叫活你门不开,你把我的响洋还回来”。“响洋有你响洋在,你把我的名声赎回来”。这类歌都是开玩笑时唱的。
陕北民歌和陕北人的劳动紧密相联,劳动为民歌增添了素材,民歌为劳动减轻了沉重。阳格堂堂的山坳里,唱歌的是耕地的男人:“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盼的是好光景”;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唱歌的是赶脚的汉子:“三天的路程两天赶,好婆姨出在张家川”;波涛汹涌的黄河里,唱歌的是羊皮筏子上的梢公:“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几十几道湾里几十几个滩”;红格灿灿的山头上,唱歌的是乞雨的人们:“龙王老价哟,快下雨,下了海雨救万民”……
陕北民歌和生活紧密相联,生活中有多少色彩,民歌就有多少种类。静格悄悄的山村中,纳鞋垫的女人在叹息:“蓝格英英天上云追云,什么人留下个人想人”;水格淋淋的菜园里,割韭菜的少妇在沉思:“弯弯镰刀割韭菜,慢慢品你心好坏”;半山坡的硷畔上,有搂柴禾女人的失落:“这一回了你没了见,我抱一把干柴心发乱”;沟底下的井台边,有担水女子的无奈:“再不要唱曲打哨哨,你的那个心思我知道”;山旮旯里的台地边,有令人断肠的忧伤:“东山里的糜子西山里的谷,那达儿想起你那达儿哭”……
陕北民歌像陕北人的性格一样明快、直爽,柔如春江水,劲似梁上风,乐时冲天笑,悲来动地哀。“打碗碗花儿就地开,有什么心思咱慢慢价来”,多么细腻的感情;“揽工人儿难,揽工人儿难,正月里上工十一月里满,受得是牛马苦啊吃的是猪狗饭”,多么有力的质问;“当官的胆小有钱的愁,穷光蛋不唱怕干球”,多么豁达的胸襟;“青天黄天老蓝天,杀人不过是老天。杀了旁人我不管,杀了我男人实可怜”,多么痛心的哭诉!
民歌中有许多小调,有讲述生活故事的,有表达微妙情怀的,有诉说心中不平的,大多情节完整,线条明快,表现得生动传神,深受人们欢迎。民歌小调是故事情节的,其故事大多是人们根据现实生活提炼、集中虚构的。这些小调之所以动听感人,原因在他集中了许多人的智慧,接受了时间的考验。最初的胚胎也许是一句玩笑话,一句歌词,人们觉得她有意思,于是就开始传唱,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越传越生动。传唱的过程,就是一个改造加工和筛选的过程,那些没有意思或者意思不大的东西,便被淘汰了,留下来的都是精华。
有一个小调叫《十月怀胎》,用细腻的手法描述一个初次怀胎少妇的心情。小调首先表达的是少妇怀孕后的惊喜和幸福:“怀胎正月正,雪花飘上身,河湾地里的水葱葱,妙妙地扎下根”;接着表现她在反应期的娇媚:“怀胎三月三,奴家害口馋,绿格铮铮的山毛杏,惹得人眼发蓝”;其次是对丈夫的娇嗔:“怀胎六月六,手扶着炕栏走,叫一声憨丈夫,往上扶一扶奴”;再次是对婆婆的讨教:“怀胎十月整,媳妇问母亲,你怀上我丈夫的,几个月上生?”少妇的天真清纯,令人忍俊不禁。
有一个小调叫《看妹妹》,描写一个痴心小伙四次造访意中人的经历。第一次去的时候,女方母亲并不知情,还以礼相待:“头一回看妹妹呀你不在,你妈妈扁豆捞饭好招待”;再次去时,对方就冷淡了许多:“第二次看妹妹你不在,你妈妈给我一个旱烟袋”;又一次去时对方不耐烦了:“第三次看妹妹你不在,你妈妈把我拒在了大门外”;不识相的小伙子还是去了,结果就出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情景:“第四次看妹妹你不在,你的妈妈手拿扁担把我反过正过正过反过真打坏”,此情此景,令人哑然失笑。
还有一个小调叫《女娃要汉》,夸张地写一个女孩子因为要寻婆家和母亲吵架的过程。小调先描写了母女吵架的由头:“十七八的女娃硷畔上站,公鸡倒把个母鸡赶,女娃娃泪不干”;女孩子的这种特殊表现引起了她妈妈的注意:“娘问女儿你哭什么?吃穿二字有你大,针线不会有妈妈”;纯朴的女儿终于说了实话:“叫声妈来你听话,为什么不给找婆家,你们在想什么?”妈妈规劝女儿:“叫一声女娃你砍脑鬼,妈妈一来赚你小,二来妈妈舍不得”。女儿质问妈妈:“我嫂嫂和我同年岁,哥哥回来同床睡,人家妈妈怎舍得”。女儿的话让妈妈十分生气:“叫一声女儿没脸鬼,等到今年秋底里,妈妈就出嫁你”。
《赶牲灵》是一首流传甚广的陕北民歌。和陕北搭界的宁夏盐池县,旧称花马池,盛产食盐,整个陕北地区的食盐都要靠这里来供应。当时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唯一的运输工具就是靠牲口驮运,赶牲灵的营生由此而产生。赶牲灵的人沿途要吃要住,要和当地人交流,使男女间的谈情说爱便有了基础,加上人们想像和调侃,于是出现了《赶牲灵》这样的民歌。“走头头骡子三盏盏的灯,带上那个铃子哟哇哇的声”。——骡帮马队给荒凉山村带来了冲击,这些赶脚的过路人给当地人带来了遐想;“白脖子哈巴朝南咬,赶牲灵的人儿过来了。”——这时,依门等待意中人到来的少妇闺女们看到了赶牲灵的队伍,究竟这里面有没有自己要等的人?于是,就出现最关键的两句词:“你若是我的哥哥哟,你招一招手,你不是我的哥哥哟,你就走你的路。”
酒曲是陕北人酒席上的一种劝酒方式。歌词精妙率直,情味真挚朴拙,歌声随处有,歌词张口来。正如唱曲的一句歌词中所唱的那样:“酒曲儿好像没梁子斗,装在咱心里出在咱口”。如果你是外地人,农闲时间到陕北特别是陕北的农家做客,主人一定会陪你大块吃羊肉,大碗喝烧酒,酒到后场,为了烘托气氛,让客人多喝一点酒,主人便双手端起酒一盅,抖开嗓子唱出声:“芦花子公鸡窗台台卧,不图喝酒图红火”。还不等客人放下酒盅,女主人的一曲又开始了:“双手手端起两盅盅酒,叫一声亲戚你不要羞回我的手”。如果是能开玩笑的男亲家到来,女亲家还会用开玩笑的酒曲劝酒:“初一过了到十五,喝了这盅酒洗屁股”。听着这些意趣横生的酒曲,接过主人一盅接一盅的殷情劝酒,你便进入了那歌不迷人自迷,酒不醉人自醉的情境之中了。
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在这个山连着山沟套着沟的黄土高原,民歌究竟有多少种唱法,谁也说不清。总之除了我以上简要介绍的那些种类外,还有扭秧歌老汉唱的秧歌腔,送神鬼巫神唱的祛病调,犁地时农人唱的回牛曲,工地上民工唱的号子音,一样样竟似深秋高山淌流水,一首首韵如阳春田野飘白雪,听得不会唱歌的人也不由得跟着哼几声。
陕北民歌是天底下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民歌,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她曾和人民军队胜利号角一起,从陕北高原出发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随着新中国的影响,她已和五星红旗一起,漂洋过海,传遍七大洲、四大洋;随着华夏文明的振兴,她将和五千年的灿烂历史一道,从现在走向将来!
唱不完、听不厌的信天游呀,永远回荡在家乡陕北的山沟沟、峁梁梁,回荡在我的脑海里,心田上。
吴起古城寨堡
走进吴起,宛若走进了狼烟四起的古战场。那星星点点点缀在山头梁脊上的古城寨堡,无言地给人们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讲述着血与火铸就的人类文明史的艰辛里程。
——题记
城堡的表情
公路挽着河水,像一黑一白两条绸带在宽阔的宁塞川里飘逸着,亮闪闪的河水逶向东南,黑亮亮的公路飘向西北,公路在飘,汽车在公路上飘,飘上了半山腰。南北走势的山梁,梁顶齐齐平平的,迎东面扑下来的陡坡急促地漫泻下来,坡呈凹状,凹状的两边,后宽前窄稍稍收拢,拢成一个簸箕形,顺着“簸箕”的边沿,层层夯土,层层积累,形成一圈六七米高的城堡。这,便是五姑城堡遗址了。
城堡就像一册装祯简陋的史书,岁月不时给它增添延续的页码。追溯久远的年代,这座城堡是战国名将吴起屯兵储粮的堡寨。时光推移着城堡在不停移动,也不断丰富着城堡史书的内容。现在看到的城堡据记载是北宋设置,金朝废弃的。
据民间传说,很久以前山下的小镇上住着一个姓梁的庄主,生得膀宽腰圆,很有蛮力。他仗着有几分武功,欺男霸女,为非作歹。看见谁家有好女,必要强行霸占。有一天,一位老人领着孙女路过,庄主看她长得漂亮,就强行拦住,硬要带进庄内。老人苦苦哀求,庄主毫不怜悯,仍把哭成泪人般的女子拖到庄门前。正在这时,有五位道姑出现了,拦住了梁庄主。庄主见有人竟敢拦他,咆哮如雷,正要动手,又看到五位道姑个个都有姿色,吆喝手下:“连她们都拉进庄里!”五位道姑武功高强,心地善良,看不惯强盗恶徒恃强凌弱,路见不平,仗义执言,打抱不平,将庄主打得抱头鼠窜。乡民们都来向她们诉苦,请求她们留下。五位道姑也看中了这簸箕形的风水宝地,便在这里建寺庙修行。为提防歹徒施恶,五位道姑在乡民的帮助下,经过艰苦努力,修筑了城堡,乡民们每遇灾祸,就到城堡里避灾躲难……五位道姑仙逝后,附近的乡民,就在城堡里的寺庙里塑了五位仙姑的像世代供奉,把此地命名五姑城,并立碑刻石以示怀念。解放后,人民政府将“姑”字更为“谷”字,改名为五谷城,寓为五谷丰登的新含义。
传说是美丽的,像昨天才发生的一样,而遗址却饱经沧桑。古城堡的轮廓虽然依稀可见,却已斑斑驳驳,断断裂裂,萋萋荒草蒙面,蜂蝶鸟雀相伴,山风轻唱着劝慰的歌谣,雨雪滋润着焦渴的期待,五姑城堡,期待着时代的巨手重新梳妆。
我作为吴起大地的子民,想寻觅自己生命之根而翻阅这本大书;我作为吴起县委的一名行政干部,想把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爱,灌注入这块土地的角角落落、沟沟坎坎;我作为吴起县古城寨堡的搜集整理者,怀着朝圣般的虔诚,专程赶来了。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但我不想走马观花,不愿浮光掠影。我翻沟过去,来到城堡跟前,古城堡是用层层夯土写成的诗行,为我致欢迎词;古城堡用残留的箭楼墩台,为我举杯斟酒;古城堡用底宽7米、顶宽4米的身躯,为我展示当年的雄壮;古城堡用绕山梁2000米的臂膀,将我搂在它的怀抱里……我站在古城堡的一个断茬处,从地面数起,数到顶层,夯土层有33层,每层厚约15厘米,顶端一截部分,因风雨侵蚀,已不能分辨土层,按高度估计,约有七八层夯土的高度。在从坡底爬上梁顶的两边城墙上,等距离筑有三座箭楼墩台,簸箕口上一座,中间一座,梁顶上拐角处一座。城墙外便是深沟,作为护城的天堑。可以断想,若站在城墙上抵御入侵者,只凭着深沟阻隔,便足以使入侵者望而却步了,更何况箭楼上的滚木擂石……
据当地的文物管理者和保护员介绍,五姑城堡并不是孤立的。还有桐寨沟城堡与其遥相呼应。此处有事,彼处来援,两相照应,互为依托。桐寨城堡距五姑城堡仅6公里远,建在四河堡河与邢河的交汇处的一道呈西北与东南走势的山梁顶上。桐寨城堡像一个巨大的钝角三角形,它的“股”约为230米,“勾”约为120米,“弦”约300多米,长长的一角像锋利的剑刃,从梁顶上刺下来。桐寨城堡又像一张大弓,弯弓搭箭,在山头上严阵以待。经过数百年的风雨刷洗,现存的桐寨城堡,“弓背”依然坚挺,“弓弦”却潜形隐踪,不知是自然的塌陷,还是人为的损毁,已无从考证,不得而知。
如果把五姑城堡看成“后营”的话,那么,桐寨城堡便是它的“前哨”阵地了,而这个“前哨”城堡,又有它自身的天然“前哨”。这就是高踞在山梁上的桐寨城堡的梁底处一个孤立的山岗。这山岗一面连着城堡山梁的底部,其余三面皆临沟,易守难攻,进退方便。山岗顶端上,威风凛凛地竖着一个堡垒墩台,仿佛一个武士,正机警地眺望着四下的动静,风雪雨霜虽然摧残了它的颜面,而它的英姿却依然挺拔在山尖上。不知为什么,面对这个武士般不屈的残躯,我总以为,他就是一个人的化身,而这个人就是一位骁勇善战、力敌群雄的英才。他是一位能让首领放心的忠诚者,是一位敢于独当一面,自告奋勇的斗士,是一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烈!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才能和精神,才敢担当此重任,也只有他才能担当此重任!城堡以它的险峻诉说着当年的凶险,而这个堡垒却以独胆英雄的英姿见证着坚持正义、保卫平安家园的决心……
城堡遗址作为往昔的历史,它没有生命,不会言语,更不会作出任何表情,但面对这些城堡——不论是五姑城堡还是桐寨城堡,还是挺立在这个不知名的小山岗上的堡垒,我分明感到,它们并没有逝去,它们正在借着山风诉说着,正在随着春来秋去的时光变化着表情。它们在诉说什么?谁听懂了它们在诉说什么?它们那已凝固了的表情,又暗示着什么呢?我分明看到城堡内外混合着血与火的撕杀,风雨剥蚀的斑斑城墙下倒着累累白骨;也听到山风呼啸,隐隐传来善良、正义、除暴安良、“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规劝。
站在古城边的田埂边,我凝望着、联想着、观赏着这座历经千年风雨侵蚀,只留下近年废墟的古城堡遗址。古城像一位饱经历史风雪雨霜、悟透人生坎坷曲折的老人,在秋日阳光的照射和大漠之风的吹拂下,静静地矗立着。城墙上的杂草野草随风摇曳,田野里的糜谷穗子压弯枝头,山坡上的杏树叶子红成一片,虫子们打开自己的洞门放开嗓子歌唱,墙根下的马铃薯地里散落着一些宋明时期的破碎瓷片,在灿烂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向人们诉说着当时的喧闹与繁华……透过历史的大幕,我似乎看到五位仙姑站立在古城墙上,射出令人庄严而温暖的光泽。
历史以它穿越时间的魅力标识着当时人们的智慧和才能,人类以其精神的不朽创造着生存与生产的盛况与蓝图。它的规模、建构、形态、体貌,让我震惊、敬畏、佩服、自豪、高兴。可惜的是,它犹如一位身陷沼泽地、满面泥土的少女,未被人充分的清理、整装和打扮。
我隐约感受到,把这些古城寨堡记录下来,整理出来,抢救过来,让它们诉说吴起的历史,当是它们的愿望,当是它们焦渴期待的表情所想表达的吧!
琵琶悲音
在甘肃敦煌的飞天藻井壁画中,有一幅仙女反弹琵琶的壁画,夸张浪漫,飘逸传神,极具魅力,堪称经典之作。
在吴起县的群山大川中,有一座酷似琵琶的山梁,横斜在群山环抱的川道边,历经沧桑,固守岁月,让人遐想,同样引人注目。你看这个“琵琶”,惟妙惟肖,浑圆的山围、平平展展的山梁构成了它的“音腔”,在“音腔”的西南方向,蔓延着一道梁,由高到低直直地伸下沟底河滩,构成琵琶的“琴柱”,就连琴柱两边的“弦扭”,大自然也给你设计得部位精当,站在对面的山梁上隔河望去,琵琶山就是一把琵琶,你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琵琶山上有个古城堡,叫琵琶城,借山势而建,是一座集生活与防御于一体的山城。城借山势,人借城威,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离琵琶山不远的转弯处,有一道瘦瘦的山梁,细细长长,起起伏伏,极像一头正在缓缓行进中的骆驼,长长的脖子,昂扬的驼头,起伏饱满的驼峰,驼头处的一丛灌木,也长得极是地方,酷似头额上的一撮鬃毛。这匹“骆驼”就在公路旁,公路恰似一条驼缰,牵着骆驼行走,团团云雾在山间弥漫着,升腾着,飘逸着,“骆驼”在云雾中时隐时现,云雾徐徐缓缓地飘移,仿佛“骆驼”在徐徐缓缓的行走。
是看得入迷,还是产生了错觉、幻觉?吴起的山水,真让人陶醉!而这“琵琶”南城、“骆驼”梁子的名称,不光因为山势酷似而得,其中还蕴含着更令人神往的历史变迁和民族交融的故事。“三姐妹守城”的故事就是一个。
连勃勃建立大夏国后,派他的三个女儿分别坐镇一城,三女儿赫连瑟守卫的正是这座城。据当地老乡讲述,这琵琶山原名“城子湾”,那么,为什么改叫“琵琶城”呢?
原来,赫连瑟女王不仅武艺高强,还懂音律,喜歌舞,尤其弹得一手好琵琶。坐镇坚守,免不了思念家乡,就弹起随军带来的琵琶在群山中放歌。山形酷似琵琶,歌声伴着琵琶,群民以为是上天的安排让域外弹琵琶的人来“当家”,于是就甘心臣服,“城子湾”也就改为琵琶城了。
然而,故事的后面我就不忍心说了,可又不得不说——
“铁边城”、“琵琶城”、“田百户城”三城呈三角形,互为犄角,只要敌人来犯其中一个,就点燃烽火为号,另外两个姐妹就赶来援救。
敌人屡屡攻城,皆不能得逞,于是敌人挖空心思选择时机。守卫铁边城的大姐赫连铁病逝不久,敌人就派了一个奸细乔装打扮混进琵琶城来。这奸细也懂音律,善歌舞,而且人也长得英俊潇洒。他以歌舞为介设法接近女王赫连瑟,女王渐渐动了芳心,欲与这奸细成亲。奸细伺机将女王灌醉,套问她们互相援救的秘密,女王酒醉失言,将点烽火放狼烟的秘密泄露了。奸细故意撒娇,让她下令点燃烽火,想看看这办法灵不灵。女王不知是计,就下令点火,果然另外两城见烽火台起狼烟,就派兵马赶来了。敌人却趁她们的营寨空虚,趁机发兵攻打,两处城寨先后陷落……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琵琶城的女王没有读懂爱情这部书,她不懂爱情只是生命的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内容。她被美色迷了心窍而分了心,分了心就中了奸计,丢了城寨,丧了性命,留下了无尽悔恨!
我在琵琶山前久久停留,边观赏边沉思,作着种种猜测。之后又走访了附近几家农户,想听听当地人的传说。我打问着来到琵琶城庙会会长武得胜的家,不凑巧,老武正好不在,他的婆姨很热情,端出鲜红的小果让我品尝,小孙子一点儿也不诧生,围着我嬉嬉闹闹。武得胜老两口有四个儿女,都已经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家里只有他们老两口看管孙子。听听这位女主人的口气,再看看她脸上的神采,就知道这家人光景不错,幸福惬意。我向女主人打问古城的情况,她别的方面说不出什么,却对琵琶山古庙情况了如指掌,真不愧是庙会会长的婆姨。她说,这琵琶山原有古庙,修盖得很好,“文化大革命”前这里香火很盛,四山八川的人都赶来跟会,庙会的会期在农历四月八日至十五日,会期七天。庙会期间还有大戏、皮影戏、陕北说书等文艺演出助兴,因为庙里敬的是刘关张三圣贤,唱的戏也就是《桃园结义》、《祭灵》、《长坂坡》等三国戏。这庙里的神像塑得很好,可惜在文革中被毁坏了,现在的庙是前年才修盖的,还未塑神像,老武正为这事发愁。婆姨说着叹了口气,显得心疼男人的样子。
辞别时见她家院里有个柳条编织的大囤子,一问才知是粮囤。这粮囤很大,编织得又密,又结实,整体四四方方,四角又浑浑圆圆,鼓撑在院里简直就是一件工艺品。据女主人介绍,这里的人有贮粮的习惯,祖辈相传,念念不忘。囤粮食是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口粮不足,一遇灾荒,还能不遭罪么。“松鼠攒仓,百姓攒粮”,都是为了不挨饥荒,而用柳条编织的粮囤,存放粮食十分理想,既透气,又通风,既隔潮,又散热,存放的粮食,十年八年不霉不坏。这些年来,随着油田的开发,退耕还林,植树种草,丰收了田地,茂绿了山坡,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再也不愁吃喝了。过去靠杂粮、谷糠度日月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乡里人也像城里人一样吃起了大米白面,看起电视,用起手机,以前存放粮食的粮囤被淘汰出农家屋里最安全的地方,闲置在院墙的一角,这,不就是一种进步吗?
而今,琵琶山下的人们正在“反弹琵琶”,昔日荒凉的山坡野洼彻底变了模样。山上,树木郁郁,一坡一坡的沙打旺和紫花苜蓿像绿色的波涛,层层梯田里糜谷飘香……
琵琶山这把大琵琶,横在天地间,今天,才真正弹奏出动人的乐章。只是,它的音色再不悲戚了,变得欢快明亮,大气如虹。
跳荡在历史的琴弦上
一次又一次,我走进这座满身沧桑的千年古城;一回又一回,我品读这部记录吴起兴衰变化的历史巨书。而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部博大精深的史书,始终让我领悟不透,阅读不懂。只是到了2003年,我被调往铁边城镇工作了近一年时间,才对铁边城有了一点了解。
2008年3月,为了整理全县古城寨堡的情况,我再次走进这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古城。
铁边城古为定边城,在距吴起县西北90华里处。古城座东北面西南,拦沟起墙,横跨沟西边的两道山梁。东北方向的这道山梁上,城墙的遗址清晰可见,隔二见三的箭楼墩台,虽然残缺,却巍巍峨峨,苍苍劲劲。西南方向的山梁上,城墙的遗址隐隐约约,仔细端详,才看出端倪。拦沟横跨的沟底城墙,虽然坚挺,但已千疮百孔。城墙周长3500米,外墙高7.5米,夯土筑成。全城总面积56万平方米。城背东山,西、北、南三面临川,开有南北两门。城墙最高处残高9米,最宽处7米。城东北部筑于山梁之上,残高约5米,其外为堑壕。东北部山梁之下的平地叫团湾子,为古代驻军之地,曾有多种与军队有关的文物在此处出土。城东北角有水牢一座,现只留残墙断壁,长39米,宽15 米,深2—3米。另,在水牢底层发现石条,当为建牢所用建筑材料,其内石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拆除挪用。城东南角有一完整的烟墩(烽火台),宽6米,高9米。在烽火台烟墩处的山下沟底,曾出土有多具人骨,疑为刑场。城墙外不远处有个土筑的平台,据说是点将台;东门外的沟底宽阔处,据说是校场。
我久久端详古城,随行的一位文物专家肯定地告诉我:“这城是北宋初年修筑的。”
是的,铁边城现存的遗址,应该是宋时所筑。在来此之前,我查过有关资料,证实铁边城为北宋政和六年筑成,金废。据《宋史·地理志》载:铁边城东至 延通庆城(又称锁阳城,吴起县城附近)六十余里,西至九阳堡(又称张城子,新寨乡境内)二十余里,南至威边寨(又称荞麦城,庙沟乡中台村)约四十里,北至西界巷约二十余里。
专家见我了解得详细,接着告诉我:古城内文化堆积层厚2米,地下发现有大量砖石、骨头、瓦片、宋瓷片等。常见有宋元时期耀州窑青釉印花瓷残片,曾出土白釉凤嘴瓷壶,绿琉璃龙头建筑构件、石虎等文物。1974年出土的一块砖石上刻有“宋天庆王”字样。在同一地点还发现铸有“祥符”字样的铁钱。“祥符”是宋真宗的年号,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曾取年号后两字为钱名,铸样符钱,此钱有元宝和通宝两种……
我是一个爱究根问底的人,知道这是一座宋城,兴趣陡增,一定要他说出个究竟。
专家拿出随身所带的笔记本,认真地给我介绍起来:宋朝初年,延安以北为党项拓跋(即西夏)所占,公元1038年,西夏王元昊(即李元昊)正式称帝建国,吴起全境为河南(黄河以南)九州之一城的洪州。毅宗(赵谅祚)奢单都二年(1058)夏人筑定边(安定边疆之意)城竣工。宋哲宗亲政以后,督诸路乘势进筑城寨,于绍圣四年(1097)连破洪州、盐州。元符二年(1099),环庆路进筑定边城,后改为定边军,辖定边、白豹二城,绥远、东谷二寨,神堂、观化、通化、九阳、鸡嘴五堡。宋政和六年(1116)陕西河东路宣抚使童贯奏“环庆路已进筑勒皈台等处新城,正据控扼,乞依姚古所请,于定边军倚郭一县,诏赐今名”。1130年,金兵入陕,环庆等州相继失陷。金皇统六年(1146)以西安州、定边军等沿边地赐夏国,北宋的定边军及定边县撤销,降为定边寨。
这一说我又疑惑了,这城到底是宋人所筑还是夏人所筑?
“是宋人所筑。”
“那西夏人筑的城呢?”
专家哈哈笑了:“你比我们搞文物的还认真了。没经过仔细勘探,谁能说清那一层是宋人筑的,那一层是夏人筑的?”他顿了顿,“我领你去看另一个地方。”
我们来到城内二阶台地以北,看到残高4米,周长约20米的一个土堆,像是坟墓。专家指着说:“这叫女王坟。”
我围着土堆转了好几圈,封土完好,似乎未曾被盗。墓内埋的那一位女王,因墓未发掘,无法确认,只能依据民间传说。相传十六国时期,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在陕北建立大夏国,都城统万城。为扩大地盘,他每侵袭一地便修城一座,实行军事管制。赫连勃勃希望能统一万城。他的三个女儿替父分忧,分别驻守琵琶城、田百户城和铁边城。在外敌入侵之际,其他两座城池相继失守,只有铁边城的大女儿赫连铁练兵有方,管理有道,才保住了城池。赫连铁寿终正寝,葬于铁边城内,现在坟茔被当地老百姓称之为“女王坟”。女王坟以西处,出土铜质古印一枚,上刻“铁洛府靖洛县”字样,这是否赫连勃勃所设,无法考证。另外发现木制印章一枚,上刻“书记”二字。据此推断,此地为当时文衙所在。
面对城内的女王坟,让人浮想联翩,眼前幻化着种种图景。可以想象,当年的那位女王威风凛凛站在点将台上,全身披挂,英姿飒爽,口传将令,调动人马,该是何等威风。城门前的校场,又该是另外一番景象。两山相对的沟川,平坦开阔,对面相望模模糊糊,这么大的校场,演武操练一定放得开,收得拢,狂奔的战马,四蹄扬起沙土,如驾云腾雾一般,整齐的军队,操演起来定然锵铿有力,势如破竹!女王站在城头上,风吹动她战裙上的彩带,头顶上旌旗猎猎,呵,铁边城,当年该是怎样的坚如磐石、固若金汤!
截住思维的骏马,我突然想到,既然女王坟在城内,说明建城的年代最少可推到十六国时期。女王守在这里,此处肯定有城。史书记载,陕北这一带,过去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交融造就了独特的黄土文化,黄土文化又哺育出陕北人坚韧、豪放、淳朴、敢于冲破一切牢笼的性格。据权威专家说,铁边城是除黄陵县外风水最好的城堡,这个城堡肯定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
专家说这城的历史还可以追溯得更远。西汉高帝二年(前205年),这里设归德县,隋唐五代时期为洛源县。《元和郡县志》里明白地说:“洛源县,本汉归德县地,属北地郡,后汉更始二年(24),封岑彭为归德侯,谓此地也。后汉迄晋,无复郡县。后魏文帝大统元年(535)复置归德县。隋大业元年(605)改为洛源县。”这里曾出土汉五铢钱,是开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的货币,铜质,圆形,中有一方孔,使用期为汉武帝到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长达700年时间,成为我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货币。
为了对这座古城多一份了解,我又走访了年近八旬的老支书李九刚和对当地情况非常熟悉的李怀佰老人。他们告诉我:“小时候,听他们的爷爷辈的人常讲,古城过去全是用大灰砖包边的,四周还有城楼的遗迹,北边和东边还有两座城门,蔚为壮观。后来,人们把这城墙上的砖全部拆下来修了庙,盖了房,建了学校。他们长大后,在城内的田地里劳作,经常能挖出成堆成堆的白骨、一些战争时期用过的箭头、石器以及各种各样的瓷片砖瓦。有一次还挖出几缸铜钱币和很多的宋代瓷碗,多数被群众哄抢,少许交给供销社卖了一点钱为生产队买了农具。特别是到了每年的发洪水时节,城里总能拣到很多的古董,人骨和破砖碎瓦能堆满水渠。他们所拣到的这些古董,都被文物贩子用很少的一点钱买走了。”我问他们这里有没有来过盗墓的。他们说:“盗墓的前几年快把这里翻了个过。有时头一天晚上还好好的,第二天地上就挖开很多深坑。”据听说都是些榆林、山西等外地人,一个也没有抓住。
这一番介绍,让我触摸到久远的历史,我幻想着、幻想着,一座小城,就像是一把古老的琴,各个民族就是琴上的丝弦,汉民族的弦,匈奴族的弦,党项族的弦,诸羌的弦……所有弦的弹拨才奏出和谐的乐曲。我的眼前像过电影一样出现一幅幅画面,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吴起曾在这里贮存过粮草,养过马,练过兵,匹马守边二十三年。从公元前200多年起,这里的土地就流淌着将士们的鲜血,到女王把自己的芳骨葬身于这绵绵厚土中,这期间的生生死死,恩恩怨怨,分分合合,打打杀杀,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演出了风风火火的历史正剧、悲剧、喜剧和闹剧。这里有枪戟相撞火花溅的英雄豪歌,有金蝉脱壳巧离城的良策妙计,有枪挑驸马于城头的爱情表白,有三炮连鸣报战绩的联防反击。一直到明朝成化四年(1468),陕西巡抚御史马文升选将练兵,修安边营至铁边城烽堆,在铁边城设巡检守御(见《明史·马文升传》)。
铁边城,一个固守交通枢纽的战略要塞,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历史高地,不知变换过多少搏击西风的旗帜,不知发生过多少惊心动魄的战斗,也不知演绎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站在城堡的最高处,任山风习习吹来,我思绪飞扬,浮想联翩……
铁边城,这个黄土萧瑟的古城,虽然已成为废墟,但它仍不失为人们认识历史的一部大书。可以肯定,随着文物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旅游热潮的逐步兴起,铁边古城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历史的长河中,放出它更加灿烂的光芒。
有城名曰田百户
一座只剩断壁残垣的边塞古城,屹立于洛河源头的田百户山上。
我是一个喜欢寻幽探胜的人,2003年在铁边城镇工作时,曾多次登临过此山。2007年秋季,为了进一步了解全县古城寨堡情况,我再次驱车来到这个有名的田百户古城。
站在沟底公路边远远望去,层层梯田堆成一座锥形的山,像宝塔高耸云端。山脊上,是一道起伏蜿蜒的古城墙,把山顶和川道全揽在怀里。古城墙保存得还比较完整,通过残墙断壁可以看出它昔日的辉煌。
从古城的规模和构造结构看,最初可能是用于抵御侵掠的,是古代田百户人的一道生命屏障。不是吗?在那些狼烟四起、战事频繁的年代,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防御侵犯,保全性命。还有什么比生命安全更重要的呢?“宁作太平犬,不作离乱人”。这是多么心酸的叹息,多么痛心的总结啊。可以想象,那时生存在这里的人们,多么希望平平安安地住在他们的城堡内,享受家人团圆、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
《陕北文化概览》载:田百户古城本名骆驼巷,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筑城,改为绥远寨。据《宋史·地理志》载:绥远寨,东至定边军20里,西至宁羌寨60里,南至横山寨50里,北至神堂堡50里。由此推算,田百户城建于宋朝之前,宋朝又进行了进一步扩建。
关于田百户古城的城名来历,民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古城的首领姓田,百户是封给他的爵位;另一种说法是,古城里住着田姓的百户人家,所以就叫田百户城。两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假如没有百户人家,那个百户的爵位岂不是有名无实?假如“百户”的爵位名符其实,那有百户人家就无须讨论了。
由于上山没有公路,汽车只好停放在沟畔边的油田钻井场。通往田百户古城的路,虽说上不去汽车,弯弯绕绕地走起来,却也并非难行。可我登临心切,抄了捷径,沿小路攀登,岂知,这下犯了路线性的错误。原来,这条被牧羊人踩出的羊肠小道,从远处看还算好走,可越走越难走,越爬山坡越陡峭艰难,我有心返回,又不忍前功尽弃,只好硬着头皮,壮着胆子,脚蹬手攀,一步一趋,小心攀爬。有几处齐崖断壁,没路了,只好在丈许高的崖壁上钻成小脚窝儿,用脚尖踩上去往上爬。由于土质松软,一脚踩上去,虚土不住地滑落,令人提心吊胆……我上了一道梁,又上一道梁,终于爬到了这个城的制高点,看到了周围的全景。群山起伏如绿色锦缎般铺过,田百户古城便静卧在这绿色海洋之中,显得雄伟、壮丽、沧桑、坚毅。
登城四望,让人目不暇接,远处不消说,只脚下这座城墩台上的景致,就足以拉直人的目光。我站在高于地面十多米的古城墩上,正午的烈日当头照着,阵阵风吹得我几乎站不稳身子,衣衫呼啦啦响,于是就蹲下去。这一蹲,发现脚下的一景:在一丛丛伏在地上纤细无叶的茎枝上,结着密密麻麻鲜红鲜红的小圆粒果实,一个个只有小指甲盖儿大小,密密实实,拥拥挤挤,铺了一地。再细看那小小果实,虽然外型呈圆球状,却是由五六瓣向内弯曲的小瓣儿聚拢而成,掰一瓣儿下来尝尝,微酸稍甜,口味不错。还想吃,一问,连一个当地人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我不敢冒然贪嘴,只好作罢。在古城墙好长一段地方,都长着这种植物,染得古城墙两侧和墙项,红红绿绿,如同铺着花地毯一般,踩上去柔软,看上去养眼。
漫步在古城墙的土墩台上,在一段表露出夯土层的地方,我数了数,可见到66层,上端部分的夯土层不明显,估计约有10多层。墩台高约10米,呈四方形,底基宽12米,顶宽3米,两头连着城墙,伸向远方。我再把目光顺着城墙,由近到远,由低到高,由东到西绕城一圈打量过去,只见古城墙如巨龙翻腾,一段如龙头冲上山梁,一段如龙躯缠绕沟坡、直跨崖畔,一段又如龙尾甩向仰头处的山梁,将整个山梁沟坡合围起来,中间圈出一片平展展的田地。这块田地南北长约400米,东西长约250米,地形十分平整,各台层高差不到1米,可见它是农田基建时平整出来的。
面对田百户古城,我的心颤栗了。一页页阅读过的书卷在眼帘前掠过,一幅幅历史的画卷在脑海中闪现。蓦地,我的眼前浮现出赫连勃勃女儿赫连丹的影子。据当地人传说,田百户城最早和铁边城、琵琶城本由三姐妹把守,田百户城的寨主是赫连勃勃的二女儿赫连丹,她喜爱农耕,因而城池扩得较大。守城期间,她一边教士兵练习武艺,增强防御和作战能力,一边带领士兵在城内种植农作物,解决士兵的口粮问题。天年丰收了,她还把剩余的粮食分发给周围的群众。可惜的是,那时兵戈不断,想安安定定的种地是不可能的,她的屯田计划,不久就被战火吞噬,同时被吞噬的还有她自己。只是到了今天,城内的人全搬到城外,城内被整治成高产农田。地上,绿得发黑的糜子弯下了头,像作沉甸甸的思考;红杆绿叶开着白花的荞麦,长得齐腰高,如娇艳的姑娘们正在轻歌曼舞;最好看的要数一片黄花正艳的向日葵了,烈日下,它们正向太阳表白忠心,将脸庞齐刷刷地转向太阳,站得肃穆笔直,向太阳行注目礼。站在田百户城内的庄稼地里,我不禁想,如果寨主赫连丹的英灵还在,看到这迷人的田园风光和即将收获的果实,心情一定是无比愉悦的吧!
田百户城从赫连勃勃的女儿赫连丹镇守到后来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一直是一个战略要地。在赫连丹镇守期间,相传距田百户城20多公里的琵琶城寨主赫连瑟中奸计失城后,赫连丹和铁边城寨主赫连铁赶往救助,敌人乘虚又攻破这两座城寨。因此,铁边城、田百户城、琵琶城三座城池同时失守。城池丢了,女王也在这场战争中壮烈牺牲了,城池上又换成了另一个寨主的旗帜。但在后来的这种争争夺夺、打打杀杀中,田百户古城始终发挥着它重要的军事战地作用。后来随着国家疆域的统一,田百户也就不需要驻守了,于是它就成了一座废城,与这黄色的土地,黄色的山脊溶为一体。
在城寨旁的油田钻井场上,碰见了当地一位姓刘的老乡,一听说我是来考察古城寨的,非常热情,邀我去他家坐坐。进了家门,他向婆姨要来钥匙,从柜子里取出一个精致的小箱子,开了箱锁,拿出几件东西让我看:一颗酒盅大小的铜铃,三角形状,看样子是挂在骡马脖子上的铃铛;四个小酒盅,一个黑色,三个白色,品相平平;倒是一块白色的玉佩,给我印象极深。玉上钻有一个小孔,贯穿玉体,用来系绳佩带。玉佩呈半月形,扁扁平平,光光滑滑,晶莹透亮,用手触摸,温温润润,令人喜爱。老刘又拿出一块黑乌乌的片状金属物,一面平展,一面呈自然流淌凝固状,只有巴掌大小,二三厘米薄厚,看样子是金属液凝固而成。老刘说,这是他从大城堡田里翻地时拣到的。如果真是这样,说明当时古城人就从事过冶炼的活动,抑或是打造武器,制作标枪之类吧。
就在这时,一个高个子的小伙子匆匆忙忙地走进来,开口就问:“你就是来考察古城的文物专家吗?”看他这种神情,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老刘介绍说,这小伙是他的亲弟弟,但姓张。奇怪了,既是亲兄弟,怎么哥哥姓刘,弟弟却姓张?老刘告诉我,他给姓刘的“顶了门”,招了门郎女婿,改姓刘了。
这位姓张兄弟,可以称得上是位文物迷了,小伙子从小生长在古城边,附近常有文物出土,不少文物贩子便盯上了这里,三天两头上门来收购古董。乡亲苦于不识货,常常受贩子的诱哄欺骗,吃了很多哑巴亏。小伙子颇有心计,从此暗下决心,学习文物知识,没人教,没有教材,他就收听电台节目。有了电视后,中央电视台的《鉴宝》、《文物天天看》等栏目,只要有时间,他一次不落空。当他从收音机上得知河南三门峡市的文物部门可识别所有钱币时,就将自己拣到的几枚钱币寄去让专家鉴定。专家们寄来钱币资料后,他认真研读,又与实物对比,帮了乡亲们不少忙,多次减少了乡亲们的损失,乡上还准备让他担任文物信息保护员。
在小伙子的动员下,又有人拿来了不少“宝贝”,其中有件铁质的杵锤,重约3.5公斤,上顶平齐,中心有一深孔,为安装锤柄的柄窝,底部“U”形空出,以利夯土受力坚实,据持此物者说,他曾用此物在古城断裂处验证过,城墙上的夯土层留下的杵窝坑,正好与此物相吻合,由此可以断定,此铁杵当为当年筑城时所用。曾有个文物贩子出价收购,在小伙子的劝导下,物主人没有卖给文物贩子。看来,村里有个懂行的爱学习的文物信息员,作用真不小呢!
走出这座古城时,我对它的理解更深了一步。古城是这里的原生状态,是岁月留给今天的美丽遗痕,包含着无数珍贵的历史信息。当你有缘来到吴起的时候,一定要看一看它。因为在岁月的剥蚀下,它正在一天天消失。虽然古老的文明并不撞击现代文明,但现代文明总在排斥文明的古老。试想,我们今天身边消失的古物古迹难道还少吗?我真心渴望像田百户这样的古城寨堡,成为家乡的一处胜景,迎接八方来客。
“固若金汤”金汤城
听一听金汤城的名字,就会令人向往;想一想金汤城的意境,就会令人振奋。如果走进金汤城,就如同走进了一个古老的年代,令人心潮起伏,心灵震颤。
许多人都知道“固若金汤”这个成语,但它出自何典,知者甚少。查资料才得知,此语最早出自《汉书·蒯通传》,文曰:“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形容有金属铸造的城墙,滚烫的护城河防守严密的城池。唐朝沈铨期《从幸汉故青门应制》诗中云:“何必金汤固,无为道德藩”。宋朝欧阳修在《与安抚密学启》中又说:“边 被德,蔚兴襦裤之谣;宸眷倚林,稳若金汤之固。”
那么,金汤城在哪里?又建造于何年呢?
据宋史资料记载,北宋初,今志丹县义正乡寨子沟设金汤寨。元丰五年(1082年)
延将曲珍败西夏于金汤,即此寨。元符二年(1099年)五月废金汤寨,在今金汤村另筑金汤城,依山而建,位于洛河东岸,元代废。《宋史·地理志》载:“金汤城,旧金汤寨西南处,元符二年进筑,东至顺宁寨九十里,西至庆州白豹城四十里”。那么,从这些资料中可以证实,金汤城就在吴起县与志丹县的交界处,是宋代的一座军事城堡。我不要太多地阐述古城的历史,还是走进这古城的现状吧。
狭长的洛河川道,到了这里,忽然变得豁然开朗,坦阔宽畅,象一位慈祥的母亲,让洛河这个调皮的顽童,任性地在她宽阔的胸怀里戏嬉撒娇。河水由北向南,一路冲撞扑腾,挠抓得河岸的石层伤痕累累,陡峭兀突。而从西北流向东南的白豹河,也呐喊着赶来,在此处与洛河相汇。两河相汇处,耸起一座奇峰,金汤古城便在这奇峰上。
今天看古城,其实是两座城,一座为宋城,一座为明城。宋城雄踞在古城台山上,山下的古城台宽阔平坦,让人不难联想到昔日街市的繁华。墩儿梁下的明城与宋城连在一起,规模虽小,却像一只卧虎遥望着对面的袁圪塔山。
金汤古城有许多特点,这里择其要述之。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其一也。山梁突兀,两面临河,形成天然的护城河。梁高峰险,地形变化复杂,站在梁上,环顾眺望,洛河川景物尽收眼底,入侵之敌近前,难以隐蔽,稍有动静,守城者就能一眼看见,敌人还未近前,城上早就刀剑出鞘了。
关隘重重,城高门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其二也。我来到古城遗址,走访了古城墙下的一户人家,这家的老人名叫王旭亚,73岁,他的祖父名叫王昭和,跟随刘志丹闹革命,牺牲后,边区政府命名为革命烈士。当知道我是来考察古城历史时,老人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放下手头的活儿,陪我看古城,作讲解,还领我参观了古城的城门洞。在老人的指点介绍中,我了解到关于古城的一些蛛丝马迹。
城门洞外,有个小庙,原庙早已毁了,现在的庙就盖在原址上。庙门锁着,门前横躺斜卧着一座石碑,挡在门口,碑顶上隐约分辩出“关圣”二字,繁体“圣”字下边的“王”字,只剩下两横,下边一横没有了。这个古老的石碑,原来就立在旧庙前。王旭亚老人虽然不知以前庙里敬奉的是那路神仙,但我根据碑顶上依稀可见的“关圣”二字,可以判断,这是一座关帝庙。关羽神武,又尚忠义,这庙在古城门前,可能是当时的人们以关羽为英雄而膜拜效仿,表达护卫古城的决心。王旭亚老人在介绍小庙后,随口说,这庙门口,原来有一对石狮子,一只已经不见了,另一只还在呢。我一听,很感兴趣,问他:“在哪里?”他紧走几步,拨开路边一丛茅草,一只石狮子赫然在目。这是一尊何等珍贵难得的石狮呀,石狮高约80厘米,宽50厘米,外型古朴雄壮,通体见不到棱角,各个部位都浑圆成型,线条写意,生动传神,拙中见巧,精气神充沛,大气而灵动,颇有茂林石刻之风。就是这么一只难觅的石狮,竟然当作顽石一样,随随便便斜卧在路边的水沟荒草之中,令人感叹万千。
离石狮不远,小路转了个急弯,山梁坡根下的古城墙门洞,便出现在我面前。王旭亚老人指着山坡,让我看地形与城墙。随着他的指点,我看清了城门及城墙的方位和分布走势。偌大的山梁嘴,到了这里忽然紧缩,呈一瓶颈,山梁两边陡峭高峻,70°陡坡深到沟底,窄窄的梁嘴上,两边修着城楼堡垒,现堡垒遗痕依然可见。两座堡垒之间,横着这个幸存下来的城门洞,门楼早已坍塌,只有用四方石块砌成的门洞还顽强地支撑着。门洞高2.5米,宽2米,深7米,窄窄的,矮矮的,也就显得深深的。既是城门,为什么这么矮小?很明显,就是为了防止入侵者蜂拥而入,有这门洞限制着,入侵者必须一个一个地进,进去了,也就只有一个一个地死。这还不算,听王旭亚老人介绍,他小的时候,进了这道门,还看到有另一道“重门”呢。老人边给我说,边用脚步丈量着距离,比划出他所记忆中第二道城门的位置,两门相距约8米,样式相同,可以设想,即便谁侥幸闯过了头道门,已气力难支,到了第二道门口,也就是到鬼门关了。从这门内看山势,过了二道门后,山嘴逐渐显宽,但宽处却横断出一道深坎,齐崖横在面前,崖高丈许。可以设想,崖上站一行兵士,砍杀下面的敌人,居高临下,挥洒自如。有这么三道防线横在面前,可以想象攻城之艰了吧。难怪金汤古城被誉为固若金汤。
金汤古城,曾在历史上创造过许多保卫和坚守的成功战例,演出过十万个雷霆击来,百万个暴雨浸过,巍然不动、坚如磐石的英雄壮举。但再坚固,也有被攻占的时刻。
时间已抹去了一切,但时间也留下了。那些断垣残壁使我辨认出当年红火的街市、衙门、宅院、商铺、小巷……我恍然与沈括擦肩而过,似乎走进900多年前宋朝的历史星空。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宋神宗调动50万大军向西夏发起全面进攻,史称“五路围攻”。不料惨遭失败,朝野一片震惊。就在士气低落时,留守后方的 延路统帅沈括却连战连捷。元丰四年的隆冬,沈括领兵夺得西夏绥德以东的三寨后,大造声势,要夺取西夏重镇——葭芦寨,并亲率大军将葭芦寨团团包围。西夏守军惊慌失措,急忙调四周的夏军来援。谁料想第三天半夜时分,宋营将士走得无影无踪。
宋军那里去了?
原来宋军掉头南下,突袭金汤城。金汤守将格众因刚夺得宋军的新寨,已把大部兵力调往葭芦寨,只留了5000人马,根本没想到宋军会从天而降。沈括用小股人马与夏军作战,使格众放松了警惕,趁着夏军半夜熟睡突然发起进攻,经过一番激烈的巷战、院战、房战,打败了夏军,活捉了格众,“固若金汤”的金汤城被夺回,总算给神宗皇帝稍稍挽回了一点面子,这是史料记下的金汤城破的唯一战例。
金汤城值更得自豪的是,它和西北人民的领袖刘志丹将军的名字连在一起。将军的家住在离金汤不远的芦子沟村,祖父在金汤城里开了一家粮草店兼杂货铺子,他就出生在金汤。我们有幸到将军的故居参观,政府已拨专款将两处地方修葺一新。在金汤故居的窑洞里,有刘志丹的小型展览,展览的前言中写道:“‘金汤’取‘金城汤池’之意,自古属军事要地,唐朝曾派兵驻守,宋建榷场通商,明、清两朝已成为保安(今志丹)境内的主要商业小镇。晚清时期,金汤镇有作坊十余家、店铺四十余家。清光绪年间,刘志丹的祖父刘士杰来到金堂办学堂、开铺子。”
刘志丹在金汤出生,又在这里跟爷爷念书。他从小机灵聪慧,爱打抱不平。和他一起念书的有他的远房亲戚张廷芝,他仗着父亲张鸿儒当民团团总的权势,经常胡作非为,刘志丹没少和他打架。渭华暴动失败后,刘志丹回到保安县,竞选成县民团团总。1930年,为了建立共产党在陕北掌握的第一支武装,他推荐老战友谢子长去国民党苏雨生部搞兵运。苏兵败后,又转到陇东民团总司令谭世麟部当团长。
谭世麟在陇东招兵买马扩充实力,谁能招一营人马,就是营长;谁能招一团,就是团长。张廷芝靠父亲的面子当了营长,得意洋洋地跑回老巢——紧靠金汤的吴起县金佛坪村。
谢子长虽然是团长,但只有刘志丹任团总的保安民团百十号人在金汤组建成一个营。子长通过阎红彦等将土匪周维奇的一百多人拉到吴起三道川,也编为一个营。同时驻防三道川的还有张廷芝的部队。
野心勃勃的张廷芝看到刘志丹、谢子长革命力量的发展直接威胁到自己在吴起的利益,就出瞎主意要扼杀这股革命武装。他用金钱美女收买土匪出身的周维奇,趁着刘志丹去甘肃的时机,先缴了周营的械,又连夜包围谢子长及其团部,终因寡不敌众,除谢子长等少数人突围外,大部分被俘,这就是有名的“三道川事件”。
刘、谢历经艰辛搞起的陕北第一支革命队伍虽然失败了,但在吴起、金汤一带播下了革命火种。之后,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几经曲折,终于在陕甘地区树起红旗,建立并壮大了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北上抗日的落脚点。
金汤,是陕甘根据地的一个起点。
我默默翻阅着金汤那灰黄残缺的史册,在人的记忆中已慢慢淡去,而另一些地方还竭诚地将它记忆。
让记忆永存。
让金汤去讲那没有终结的故事。
我又继续上山,山顶上城墙逶迤蜿蜒,虽残缺不全,模样却依然清晰。登山的路仍是崎岖小径,“之”字形,七弯八拐地在坡洼崖边上盘旋。王旭亚老人还要陪我上去,考虑到他上了年纪,我婉言谢绝。我们上到半山腰时,迎面遇见一队马帮,一行由12头骡子串成的驮队,在仅容一人行走的小路上鱼贯而下,骡子背上驮着一个式样、各种颜色的驮子,驮子是用钢筋焊成的,圆桶状,上阔下窄,呈喇叭口状,用结实的布料围成装物的容器。长长的驮队只有一人在前头牵着,后面骡子的缰绳拴在前一匹的鞍子上,匹匹相连,最后头跟着一个只有十五六岁的小男孩,小孩个子不高,脸色很黑。骡队行走在“之”字形的山路上,花花绿绿,煞是好看,我拿起相机拍摄这一难得的画面。
深秋八月,正是秋粮收割之时,糜谷泛黄,荞麦鼓棱,埋在地下的洋芋撑破了松土沙地,向日葵垂下硕大的花盘。如今的金汤古城,闻不出战斗的硝烟,听不见撕杀的呐喊,满眼看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是五谷丰登的喜悦,是洛河川道里的排排楼房,是金汤古城的宁静安康!
不过,我发现的几个盗墓贼刚刚挖掘开的坑道,坑道里的鳞鳞白骨告诉我,金汤古城又在遭受新的掠夺。我发现,山腰上一处平坦的地里,一连开出三道坑,坑土还是新的,泛着潮潮的湿气,其中一个坑里赫然扔着三段白骨。坑很窄,仅30厘米宽,1米多长,3米多深,坑底的一头连着一个黑洞,盗墓贼就从这坑里进入墓穴……
太阳快要落山了,夕阳把最后一抹霞光撒在这座古城上,整个金汤城金碧辉煌。由于紫外线的作用,看上去金汤城是黑色的,接着由黑变红,由红变紫,这一时候的金汤城,就显得更加完整、更加厚重、更加真切了。
昔日,这里是军事前哨,是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今日,我们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更应固守这座古城。
金汤古城,固若金汤。
白豹城的苍茫岁月
老远望去,白豹古城堡呈三角形,梁顶端有一堡垒,堡垒两边各伸出一道城墙,沿山梁两边的深沟漫延而下直达城底。城底下有条河,名白豹河,河滩开阔,视野清朗,河边靠坡根处住有一户人家。这户人家的屋顶上方,古城墙夯土断茬清晰可见,据说,这就是古城城楼的墩台。
关于白豹城的名称来历,民间有两种说法:一说这白豹川曾出现过一只豹,通身雪白,是天上的灵兽下凡,能给人们带来吉祥,所以这川就叫白豹川,后来这里修了城,就叫白豹城。另一种说法是,唐朝大将薛丁山征西时,曾在这里筑城驻军,薛丁山穿白袍,人称白袍将军,因此把这城叫白袍城,叫着叫着,“白袍”变成了“白豹”。这两种说法显然都不可靠,为找这名称的来历,我查过许多史书。《宋史·地理志》载:“白豹城,旧属西界,宋元符二年(1099年)修复,赐旧名,东至安疆寨四十里,西至东谷寨二十里,南至柔远寨五十里,北至胜羌堡五十里”。该城背依山岗,南临白豹川,地势险要,直至元代才废掉。至于西夏修于何年,因资料匮乏,只能待查。
这个让今人看了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的地方,在秦、汉、唐、宋时期,因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争夺中,这一带一直为战略要地。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我曾读过作家银笙的长篇小说《范仲淹延州御敌》,里面有《白豹之战》一章对此作过描述。
北宋初年,西北边境崛起党项族的政权——西夏。这个马背民族强悍勇猛,不时向东扩张,延州(今延安)防区内的永平寨、承平寨、万安寨、丰林城等堡寨都被破坏得千疮百孔。特别是白豹城(当时已划为西夏洪州)被占,切断了宋朝庆州(今庆阳)与延州通道,等于把宋军腰斩为两段,不光牵制了宋军全部人马,而且稍一动作,就使宋军防守的链条碎为小段。
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上任不久,即发动了白豹之战。
守卫白豹城的是西夏战将刚浪陵,这是一位既勇猛又有谋略的将军。他将小股部队埋伏在白豹川两面的山上,当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宋军接近白豹城时,就受到猛烈攻击,他们像站在宋军的头顶上,用石块和弓箭反击,使宋军丢下不少尸体。
范仲淹和先锋官任福经过猛烈攻击,肃清了两面山上的夏军,然后包围了白豹城。他们原以为陷于重围的夏军会缴械投降,谁知这座小城却是铜墙铁壁……
我不想复述小说中描写的细节,在那场惨烈的战斗中,先锋官任福和范公的儿子范纯佑都负了伤,最后是宋将狄青打败刚浪陵夺回了白豹城。小说自然免不了想象和虚构,但白豹之战却载入了史册。
据《宋史》及《华池县志》记载,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秋,李元昊公开称帝反宋,在州西三川口将宋军万余名官兵围歼,占据了延州(今延安)大片地区。宋陕西安抚副使韩琦一面调兵遣将解镇戎之围,一面令庆州副总管任福率兵攻打西夏战略要地白豹城,牵制李元昊兵力。任福接到命令后,立即调集兵力,部署战斗,秘密进攻白豹城。9月19日,宋军从柔远寨(今华池县)出发,夜行70里,半夜交更时分抵达城下。西夏兵还在梦乡之中,宋兵已把整个城池围得水泄不通。一声炮响,城内顿时惊慌失措,几十个守城的士兵一边向上报告,一边奋力抵挡,但如洪水般袭来的宋兵已攻入城内,镇守白豹城的西夏团练还没来得及披挂,已被宋将武英生擒。西夏兵失去主帅,群龙无首,四处逃命。宋兵烧掉城内李太尉衙署、酒税务、粮仓、草场、居民室及附近禾稼积聚。李元昊闻讯,带领精骑前来救援,又遭到宋兵的埋伏袭击,死伤惨重。此战,宋军大获全胜,分破41族,生擒城内团练和蕃官4人、麻魁(女兵)7人,斩杀首领7人,获牛、马、羊、骆驼7180头……
古城是宋与西夏长期争夺的战略要塞,城内发生过多少扣人心弦的战事现在已无法得知。那么,还是让我们走进古城,看看这里的现在吧。
据当地群众讲,白豹古城里文物众多,旧时,盗墓贼、土匪和倒贩古董的人,多次来这里,用盗窃、抢夺、欺哄诱骗的办法将文物据为己有,带不走的陶器、瓷器全部捣毁。我考察时,还在庄稼地里拣到许多残碎陶片和瓷片。
但也有遗留下来的古物。上世纪八十年代,群众在白豹城遗址内劳动时,掘出了一座古墓,挖出大量古钱币。不幸的是,大部分被在场的群众哄抢,文物部门收集到的约有180多斤。这些古钱币均为铜质,其中有秦半两钱、五铢钱币至今还在吴起县文化馆存放。从这批出土的古钱币上,可以看出白豹城久远历史。
白豹城古遗址近旁住着一位80岁的老人叫何满贵。老人说,他祖籍在河北,早年间,父亲逃难到此,招了上门女婿,才有了他们现在这一大家人。在他父亲那一辈时,除了他家之外,这里只住着许、赵两姓人家,后来人才渐渐地多了。到了他这一辈,许、赵家结成了“亲加亲”,即许家的父亲与赵家的母亲结婚,赵家的儿子与许家的女儿结婚。因为这样的特殊关系,我走访了许家后又去走访了赵家。赵家的女主人就是许家的女儿,当她拿出几件文物让我看时,许家媳妇就赶来了,守在旁边不走。她误以为我是文物贩子,不住地向赵家姑姑敲边鼓:“我爸当时也刨来,等出了手,有我的一半儿钱,咱先说清楚。”
赵家人拿出的几件器物,还真有些看头——
一件是青铜器,整体浑圆,拦腰处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像两个相同大小的碗扣在一起,上半部分为盖,盖口一圈有饰纹,与下半部分相比,比较简单。下半部分除了绕口一圈有花纹外,两边还有两个小环,交穿于器物身上的钮耳内,环在钮耳里能转动。底部平,有密密麻麻的小孔眼,如蒸馍用的笼屉,看样子当为炊具。我猜想,说不定这还是当年范仲淹或刚浪陵用过的器物呢。器物通体高约30厘米,腰部直径25厘米,从造型与铜锈以及损伤的程度来看,颇有商周青铜器的风骨。只可惜,这么一件极有价值的青铜器,在这位男主人8年前挖掘时,就大卸八块,变成了残片,加之出土这么多年来,仅用一条纤维袋包裹着,收存在屋里的一个阴暗角落里,已氧化变腐,由外到内几乎锈透了。经我小心翼翼的拼凑,才勉强复原成形。
赵家的老太婆很热情,她领着我到屋外的院墙旁,指着院墙上的一件房屋建筑上的构件说:“你们看看,这东西有没有用?”
这是一件瓷器,通体呈紫褐色,收口向外翻卷,口径10厘米,肩斜鼓,胸鼓圆,胸径25厘米,长腰斜收,底与口径相等,底平,肩至胸部处,绕一圈分布着南瓜凹凸形状,各部位相等。胸与腰相连处,绕瓷器一周有三道横线,阴刻陷入,从形状看,当为盛酒器,从瓷器的瓷色与资质看,断代当为汉代。
还有一件烧陶器,当属建筑物脊岭上的装饰物,整体为长方形,竖立,高58厘米,宽32厘米,厚22厘米,外形为兽形模样,兽脑头顶上冲天涌出一朵莲花,花瓣四下伸出,花朵中间为空心,兽脑头顶与花瓣上部,形如一棵白菜,呈圆柱形。兽口上唇与脑后处宽16厘米,兽口大张,上唇与下唇张口距离38厘米,兽眼突显鼓圆,眼皮张出罩眼,如手搭凉棚一般。鼻较小,挤在上唇与眼球之间,因为此物是兽头部分,所以后侧留有茬口,可与下一块兽身相接茬。据赵家的主人介绍,这是他50年前在遗址干活时挖到的,一直搁在屋后檐下的墙上挡雨水……
虽然都是残缺的,却保留了逝去岁月的印痕,让人触摸到历史老人的气息。可以断定,每一件都有不凡的来历,每一件都隐藏着一个或多个曲折的故事。
看着这些器物,看着这一对风烛残年的老人,我的心里滚过一股暖流。在这少雨、干旱的生存环境中,他们固守家园,保护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他们的精神和品德在我心中耸起一座高大的精神烽火台。
这些旧砖破瓦,废铜烂铁,留下了人类前行的蹒跚脚印,隐藏着在远去的时光中的一种文明。莫要低估,还是仔细地聆听它们诉说,许或会给历史典籍增加重要内容。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