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1556003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天上拉萨(外一篇)/侯伊玲

点击率:4026
发布时间:2016.06.20

天上拉萨(外一篇)/侯伊玲



  拉萨那高原万山环抱中的古城,使多少人为之魂牵梦绕,只能以回忆或想象的形式存在着。而今,当我驱车行进在天高云阔的青藏高原,站在喜玛拉雅山脉上时,感到离天居然如此近,近在咫尺的拉萨已不再只是一个遥远的梦。

  如果生命真的有轮回,我相信我的前世一定和西藏周边的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渊源。

  我常想,一千年以前,我是不是曾经翻越万水千山,随着文成公主进藏?或者,我是一只随着季节迁徙的黑颈鹤,曾经在雪域高原湛蓝的天空和清冽的风中翱翔或翩翩起舞“日光城”拉萨,唐朝,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清朝活佛转世须由清廷金瓶掣签……小时候,对西藏的印象来自于课本。世界屋脊到底有多高?那里离我们到底有多远?所有的好奇都只是在脑海里一闪而过。西藏,只不过是课本里两个没有生命、冰冷的铅字与读音而已,而西藏从此便封冻在我的印象中。

  成年后,对于西藏,我总是怀着几许敬畏,它的至高、至远、至大,它的莽莽苍苍,它的深沉、圣洁、庄严、雄浑、庞大、坦荡、野旷、原始、神秘……常常在不经意间牵动着爱好旅行的我,灵魂中的某个部分……在力所不达的情况下,我所钟爱的文学便补偿了我旅行的那份无法抵达的缺憾,是文学延伸了我旅行的脚步。

  从此,我爱上了《尘埃落定》、《不要对我说你到过西藏》这样的小说。工作之余,开始收集像《小活佛》这样的电影,见到有关西藏的书籍、画册,我总是爱不释手,我一本接一本地往回买。一部《红河谷》的电影首映足让我连续看了两遍才释然。而电影那全景式的蔚为壮观的雪山,浩浩荡荡的雅鲁藏布江,奔腾万状的牦牛群久久在我的脑海中定格着。我被电影中宏大的场景,气势磅礴的景象所深深感动着,而那凄美、悲壮的故事情节更是感人至深、让人荡气回肠……    “我想去西藏!我要去西藏!”我内心的声音越来越强烈,也越来越清晰。

  “五一”长假,我终于坚定了我要去西藏的旅行。《回到拉萨》那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早已在我心底熟稔、盘旋了许久。冥冥之中,我觉得西藏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大概也是离天堂、神灵最近的地方,从那里飞下来的音符也好像有一种特殊的力量。

  “要么抵达,要么在路上”的旅行信念,让我这个身体素质不很强壮的女子驾车三天半,行程近3500公里,竟然把车子开上了唐古拉山。当汽车在翻越青藏高原海拔最高5243米的唐古拉山口时,车子都因为高原氧气稀薄的原因陡然间降下了速度。我降下车窗,想透一口气,霎时,一股强烈而刺眼的亮光直射进来,与此同时一种太阳的味道扑鼻而来。这就是我多年前憧憬过的西藏的味道吧!我心里自语到。

  走出车,一阵风扑面而来,我想这风只有这块高原才有,抬起头,眯着眼睛,我长久地仰望着天空,你能看到别处无法看到的蓝天,这天蓝得让人难以置信?这天蓝得如此真实,如此透彻,这天蓝得几乎让人醉心。我开始在心里大叫:“西藏,我终于来了!”。

  蓝天的背后加之皑皑的雪山的映衬,你会觉得天地间一切都显得如此渺小,如此静谧,如此简单。此时,那近在咫尺的白云仿佛可以触手可得。洒在你周身火辣辣的太阳,让你油然感到全身有一种力量存在着,这便是拉萨被誉为“日光城”的由来吧!于是格外蓝的天、格外白的云、格外碧的水、格外圣洁的雪山交织成带有东方神秘色彩的西藏便呈现在你眼前。雅鲁藏布江宽阔、宁静,安祥地缓缓流淌,蓝天白云下,苍山如海,直达天际。可可西里那善于奔跑有着小鹿般健美身躯的藏羚羊被长鸣的汽笛声打断,蓦然回首,久久地凝望着打破高原宁静的远方来客。仿佛童贞般的大自然,伴随你一路奔跑走向拉萨。

  行进在壮美的高原,在通往拉萨的道路,大凡有路可达的高原山口上,都冽冽招展着红、黄、蓝彩色强烈而鲜明的经幡,并以高山之石堆砌成一定高度以之为崇拜的玛尼堆。对此,你一定感到陌生,也感到新奇。这种高原的经幡它向每一个人昭示着生命的伟大,并同时默认面对死亡的坦然。

  在西藏这块被视为人类生命禁区的土地上,你会感叹藏族的生命历史就是一个奇迹。而红、黄、蓝三大基本色也正是太阳的三原色,这色彩强烈的大色块,在藏族的服装中,经幡中及饰品中让人感悟到西藏那种太阳般坦荡的胸怀全部呈献给你。西藏人因更接近太阳而显得灿烂。西藏人的性格大概也因地势的凌空高越,使人格变得高拔雄奇。

  极目远眺,拉萨城近在眼底。走近拉萨,你会看到拉萨明朗清澈,丝毫没有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暧昧,坐落在群山怀抱中的拉萨轮廓分明,如同生活在这高原上的人们一样,一切的一切都充满了明媚的阳光。拉萨河由东向西流淌,周围则是绵延的群山。群山之外,依然是群山,让人真正知道了什么叫山外有山。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和处处红彤彤耀眼的格桑花孕育着高原奇迹般的生命。

  走进高原古城,南腔北调,衣着各异的人们,上至国际政要,下至平民百姓,操着自己各自的语言,自由自在地穿行在拉萨的大街小巷,体会着高原古城独特神奇的风韵。

  所有到过拉萨的旅行者,都要去朝圣那红衣摇曳,香烟袅袅的寺庙——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则巍峨屹立在拉萨城,这座寺庙依山建筑在佛教圣地拉萨的红山之上。红山又叫普陀山,这是一座典型的藏式建筑宫殿,分有红白两宫。在这座山城一样的寺庙里,透过楼檐比邻,法气弥漫的佛楼,人们可以欣赏到许许多多的艺术珍品、历史文物,进而可以感受到西藏文化博大精深。在这里终年香火缭绕不断,一千多年来,不知有多少善男信女留下他们虔诚的膜拜。

  在这里没有人不会发自内心为这千年古城默默祝福。

  走出布达拉宫,当我再次回首观望红衣摇曳中那庄严的寺庙,小喇嘛们依然静坐在那里,同样清澈无辜的眼神,一如既往的淡定,远离当今这个喧嚣都市,任一群陌生人的游客用着不惑的目光通身打量着他们,猜测着他们。只是,他们自己的样子安静极了,内心安静极了,好像根本就听不到尘世里的纷乱杂音。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这芸芸众生,抒宣着一种同样的信仰。这也许就是雪域高原的宗教所特有的神圣力量与定力吧?

  平静地走在八廓街上,走在远道而来的朝圣者、观光客和生意人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你可能会有一种跟随这个城市缓缓流动的感觉。在这种流动中,你会感到这些人对时间和阳光的消费有些奢侈,你也会发现昨日才在内地大城市,甚至国外兴起的一些时尚,今日也一样在这个城市流行。与此同时,你必定会对那些纯粹手工绘制的唐卡,那些羊毛制品,以及那些五光十色的旅游纪念品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里,你可以和那些精明的商贩讨价还价,你可以低价购进一件心仪已久的古董,同样也可能是高价买进一件一文不值的赝品。

  八廓街历史悠久,准确地说它是为建大昭寺,并与大昭寺一同发展起来的。这里是西藏物质社会的集结地,也曾是西藏社会本来面貌被表现得最为深刻、最为突出的地方。即使现在走进八廓街,你仍然能够感触到藏族先民保留至今的浓郁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

  八廓街准确的概念,不仅是这个环形的街道,而是围绕着大昭寺这一浓郁生活气息的藏民族街区。在这个多达3000多个店铺的街区之中,曲径通幽,街巷相连,那一座座略显不同的石屋、石楼,依傍古寺,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的画面。

  到了西藏,如果你喝不了青稞酒,喝不惯酥油茶,你等于没到西藏,等于不了解我们的藏族同胞。因为青稞酒与酥油茶中传递得是热情与真诚。尽管他们为你敬酒的双手还沾满了和酥油的粘粑,还没来得及洗,可他们会把自己封冻了一冬的风干牦牛肉炖熟给你端上来,让你分享。这就是他们的坦诚。

  “要么就请喝酒,要么就请唱歌,

  这两个中间,任你挑一个;

  请听吧文成公主

  请唱吧,伦布噶瓦,

  你就是当今的西藏人。”

  这是一首藏同胞为你敬酒时唱的一首歌,这是一首包含了丰富历史内涵和浓浓民族风情的歌。唱会了它,你会觉得自己抓住了藏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了解到藏族同胞的真实性格特征了。

  这时,藏族同胞用他们夹生的汉语对你讲述着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这都是西藏历史上和酒有缘的故事。文成公主进藏时带着酒匠与酿酒技术,那酒浆不知给他们这对夫妻带来多少欢乐……

  在西藏,你能感受到酒是语言的源泉,灯是黑夜的眼睛。

  藏族对酒有着独特的青睐、了解和认识。为西藏酒文化的发展指出了一种思维走向。在西藏人们大概喝了酒便找到了语言,于是就手舞足蹈围着篝火唱起了歌,跳起了舞。夜晚来临,你会惊奇地发现,这里的夜晚的天空,仿佛是蓝墨色的天鹅绒。盘子般的月亮和比世界任何地方都要硕大的星星镶嵌在夜空中。那星星颗颗都耀眼,颗颗都璀璨。这些闪烁的星光于篝火晚会上,我所看见的十几双眼睛照相呼应。那眼睛黑白分明,大、圆而亮,镶在只有喜马拉雅山的儿女才会拥有的黝黑脸庞上。他们在夜色中一闪一闪,像启明星一般,让城市浮躁的霓虹灯黯淡无光。

  关于灯,所有的文明中都是和光明相连的,西藏离天最近,离太阳最近,当他们找到灯时,光明就从佛陀的智慧中找到了藏民现实世界,找到藏民的性格。

  在西藏,酒其实已经不再仅仅是酒,而是一种载体,一种人与人交流的媒介,一种情感,一种表达,一种宣泄,一种抒发。

  酒与歌已无法分开,歌借美酒,酒乘着歌。每到这种时候,藏区绝对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在藏同胞看来,生活中如果没有酒没有歌,那生活便是没有盐巴的白开水。

  这歌与酒“酿造”出一个最为勇敢,乐观的民族。只是他们把生活的苦难和苦行的教义装在生命的另一面。

  如果说青稞酒给了藏族人一份精神的分享,那么酥油茶便给了人们忙碌生活之余后的闲暇与消遣。在西藏酥油茶馆变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别样风景线。

  走进酥油茶馆,你会发现这里是拉萨社会的缩影,是拉萨民间的信息中心。人们把各种信息汇聚到这里,又从这里传播出去。在这里大到国际社会里的各类消息,各国政要的各种传闻,小到某人的花边新闻,个人故事轶闻,都有人在这里绘声绘色地描述。在这样的场会中,你的听力,口才和想象力将会得到极致充分的锻炼。你经常会在这里听到一些言之凿凿但又未经证实的传闻,就像来之乡间野花野草散发出的原汁原味气息,但又若有若无。在这个民间信息会馆,传闻的真实无论有还是没有已经不重要了,而是每天来茶馆饮茶、品茶已形成的一种习俗,已成定式便难以改变。

  有一位游历过世界的旅行家,曾经留在拉萨久久不愿离去,他深情地说过:这座一千三百多年的古城拉萨,竟如此让人难以忘怀,她像一部读也读不完的书,像一幅赏不尽的画儿,给人风云漫卷地回味……

  顺着盘山往复的高原公路,我踏上归程,身后的拉萨古城背负着一千三百多年辉煌历史,沐浴在高原明媚的阳光下,布达拉宫依然静静地矗立着,远处大昭寺的诵经声若隐若现。八廓街依然是古老的,但却为今天的拉萨编织着一派繁华。

  历史与现代,宗教与世俗,安宁与躁动,竟如此和谐地统一在这座高原古城中。以回忆与想象的形式漫步在拉萨高原古城,你会感到这里独有的古典与淳朴。

  我想,我灵魂中的某个部分一定随着我的前世,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离地最近的天堂口,长久地驻足过。

  拉萨——这令人魂牵梦绕的高原古城。


达尔扈特—永远的守护


  伊金霍洛,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每年却吸引数十万人从遥远的地方赶来拜谒。三座金碧辉煌的穹庐式建筑,由数百级台阶高高举起。阳光下,金光闪耀出好几十里远,这就是成吉思汗陵。

  伴着晨曦,每天清早,一支身着蒙古袍、衣着整齐的蒙古人队伍开始了一丝不苟庄重的祭祀、守护成吉思汗陵寝及战旗苏勒德活动,他们就是世代相传、带有传奇色彩的成吉思汗达尔扈特守陵人。叩拜、上香、点酥油灯、膜拜,每一个祭祀程序,达尔扈特人都心载着虔诚,轻手轻脚,一丝不苟,应该是怕惊动了圣灵的世界。做完了叩拜,念起祭文、唱起颂歌、吹响号角,沉默寡言的达尔扈特人在这一时刻情绪激昂,缅怀英雄时代创造的丰功伟绩。他们每天在日复一日的平凡中世代相传、守护着那段经历时光消磨却从未缺失的荣誉。

  走近达尔扈特守陵人—成陵管委会副主任(同时也是第39代达尔扈特守陵人)那楚格,他有着典型蒙古人脸型,谈及成吉思汗祭祀可以说源远流长,他侃侃道来。相传当年成吉思汗率领十万大军出征西夏,途经鄂尔多斯,他目睹这里水草丰美,梅花鹿出没,是一块风水宝地,他被美丽的自然景色所陶醉,失手将马鞭掉在地上,部下正要拾起马鞭,被成吉思汗制止了。他自语道,这里是“梅花鹿儿栖身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并对左右嘱咐道,“我死后可葬于此处”。成吉思汗去世后,运送其灵柩的灵车行至鄂尔多斯时车轮突然陷进沼泽地里,套上很多牛马都拽不出来。护送灵车的将领回想起成吉思汗曾经说过的话,于是将其安葬在这里,并进行供奉。13世纪以来,由鄂尔多斯部达尔扈特人世代相传,使成吉思汗祭奠从未中断。即使在1939年的抗战时期成陵的西迁,之后南移,达尔扈特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战乱中,自身都面临着生命危险及生存挑战,也没有放弃守护与祭奠,与灵柩紧紧相随,祭祀的圣火数百年经久不衰。

  成陵有今天,鄂尔多斯部达尔扈特人功不可没……

  草原是最容易埋没记忆的,用流沙、用野火、用强有力的风暴……游牧民族一年四季活动区域几乎找不到可以跟时光相抗衡的永久性建筑,连蒙古包都可以随时拆卸、迁移。但是,这些都没有妨碍达尔扈特守陵人的供奉、祭奠。英雄成吉思汗,达尔扈特人把英雄的名字不仅仅供奉在殿堂,而且把他供奉在心灵的深处。

  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的达尔扈特人虽然延续着祖辈传下的守陵职责,但其余的人已成为做工、纳税的百姓了,他们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职业,他们中有农牧民、有商入、有政府工作人员。达尔扈特第39代守陵人王斯迪,他是成吉思汗守陵人中学历最高的。今年46岁的王斯迪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历史系。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人生的路本来可以有多次机会,做教师、下海经商,甚至成为公务员,面对多元充满吸引力的外界,他为何还能耐得住寂寞,固守成陵圣灯?王斯迪一脸平和地讲,先辈八百年来延续下的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活动包括诸多的祝词、祭文,其内容与形式涵盖了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信仰、语言文字、诗歌、词赋等各个方面,塑造了以宫廷文化、游牧文化、祭祀文化为主的鄂尔多斯传统文化,保留了蒙古文化的历史,是蒙古族草原传统文化的结晶,是祖国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吉思汗陵园构成的主体。作为达尔扈特第39代守陵人,他热爱这份等同于宗教的民族文化事业。他用夹生的汉语不无意味深长地说,其实在浩瀚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是一颗流沙。作为一名世代相传的达尔扈特人,他愿做见证与记忆草原的一颗流沙。外面的世界尽管很精彩,可是,他——固守!

  中国著名元明史学家、《成吉思汗》电视剧编剧朱耀廷,谈起成吉思汗陵和千年伟人成吉思汗与达尔扈特守陵人现象时说,成吉思汗陵作为一座民族的丰碑,记载着蒙古民族沧桑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随着岁月的逝去,成吉思汗离我们渐渐远去。但在中国,特别是蒙古民族对蒙古帝国的缔造者怀念之情不衰,敬仰之心不减。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一,五月十五,九月十二,十月初三,各民族群众从四面八方云集到成陵,在达尔扈特人虔诚的引导下隆重祭奠,成陵香火四季不衰。草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诞生地,又是他的安葬地。他甚至没有在草原上留下一块明确的墓碑,却让整整一个喧嚣的时代为自己静穆,这是最朴素同时也是最华丽的葬礼!达尔扈特守陵人,他们生命的延续,便是祭祀又化的传承,就是对历史的脉络传承。目前,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在研究成吉思汗及这段历史,在一定意义上;成吉思汗作为民族英雄,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属于我们大家!

  夜幕中的甘德尔草原,成吉思汗陵背负着800多年的辉煌历史与文化依然静静地矗立着。夜色阑珊中,圣殿上盏盏酥油灯被点亮,在风中闪动着无数跳跃的火苗,昭示着它的灵光,诵经声若隐若现回荡在五月北方初春明朗的草原夜空中,昔日金戈铁马在这里归于宁静。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