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一直以来,我对散文有一个说不清楚的看法,那就是散文总是与闲情逸致,优雅舒适,超凡脱俗,游山玩水等等的消费享受有关。她总是上流社会或时代达人的情感玩物,没有面对物质世界的从容和对世事的洞察是断写不好散文的,所谓小品文随笔就是茶余饭后的事。当然这个看法来自于经验,来自于传统文化给我的印象。但事实并非如此,正如美国作家艾萨克•辛格的哥哥曾经教导他的弟弟时说的:“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刘志成的散文改变了我长期以来对散文的看法。
对我来说,认识刘志成是从阅读《怀念红狐》开始的,我相信有很多朋友认识志成也是从这篇文章开始。多年以前,这篇文章在很多版本的中学生课外读物里或文摘之类的报刊出现,并被读者竟相传阅,成了名燥一时的名篇。我把这篇行文从容的散文和一个四处漂泊流浪的人没有联系起来,直到后来读了他更多的作品和有关他身世的报道,始知《怀念红狐》就是出自一位白天为生计四处奔波,只有晚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省去休息来文学创作的打工仔之手。真是很让人感动,这样的事在我国现当代的青年诗人作家里也不多,但都是出类拔萃者,都有很好的文学修养与发展潜力。比如郑小琼、王十月等。
前不久,我又读了他的几篇在散文界谈得比较多的作品,发现《怀念红狐》与其它作品,如《待葬的姑娘》、《殉葬的童婴》、《舞蹈在狂流中的生命》、《一首歌的河流》等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的文本,前者写得优雅灵动,后者却充满着焦燥与烦闷,但两者中都透出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在《像狗一样地行走》里作者提出了一个生命的平等观,深深地打动着我,并让我深思良久,脑中思绪难平。我想大多数读者喜欢他的《怀念红狐》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他对个体生命尊严的呼唤,尊重生命,世间的任何生命的存在都应该是平等的。当然,有这方面主题的写作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他却能以生命的平等思想来关照外物,用少年纯净的目光和视角来结构作品,把人和红狐放在同一位置来思考,这或许是《怀念红狐》这篇文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刘志成的散文多是写社会底层不幸的人或事的,从他们的不幸里,刘志成看到人性的善良与险恶,图腾仪式的力量与民众的愚昧,比如《殉葬的童婴》里代表世俗的神倌和围观者对神倌灭绝人性行为的默许与支持,他们共同从光棍放羊汉的手中将童婴夺走,丢到柴火上……让一个鲜活的生命停止了呼吸;刘志成将这些依然存在于乡村的愚昧传统力量毫不留情地撕扯开来,让大家看,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呢?他敢于直面现实,将自己心中所想所思用文字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刘志成以自己所生活的陕蒙高原为背景,选取那些最有意义,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事来写,他的每一篇文章总能涉及到一个沉重而古老的话题,总能关照传统,洞察现实。比如《待葬的姑娘》、《殉葬的童婴》、《舞蹈在狂流中的生命》、《裸袒的渴意》等。在《一条歌的河流》里,他将陕北高原的深厚的文化流变以散文的形式写了出来。写得雄宏奔放,气势磅礴。
有人说西部散文的特点是张扬生命意识,书写西部风物,及西部的人物命运,这当然是对的。写自己所熟悉的事物,这是每一位成功作家的秘诀。特色是艺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艺术先属于自己才能属于世界,艺术走向世界的路第一步是从自己脚下以个性的方式开始的。对散文而言写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真情,要用鲜活的富有生活气息、时代特色的语言,书写对日常或重大或琐小事件的真知灼见,歌唱生活中的真、善、美。当然,在写一篇好文章之前,作者首先应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自己是不是一个品德高尚,富有同情心,能否随时从生活中抓住闪光的部分,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给读者的人。如果作者内心一团龌龊、卑琐,人格低下,或是鸡鸣狗盗之徒,或是蝇营狗苟、阿谀奉承之流……无论他的文字多么华美都是徒有其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很难在读者挑剔的目光里接受反复阅读的考验。正如雷达先生曾在《我心目中的好散文》一文中所说:“散文的魅力说到底,乃是一种人格魅力的直呈。主体的境界决定着散文的境界。”因此,当我们透过那些或悲壮或伤痛或忧伤的故事,所看到的就是刘志成先生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执著,对自己作为生命个体存在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考。
刘志成的散文在所有西部散文作家的作品里是独特的,主题大,挖掘深,显得大气磅礡,有如一条丰富的大河般奔腾而下,丰富透着睿智和才气。读他的散文,你不思考是不可能的,他所呈现给读者的每一篇文字都是一个西部地区民众共同面对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命题。他毫不留情地向传统文化的流毒开刀,深思西部人命运般的生活;他的作品是对西部人为生存而艰苦奋斗,面对厄运时不屈不挠拼搏精神的礼赞,比如《舞蹈在狂流中的生命》,让读者看到了“二牛”一样面对自然灾难所给人带来的财富时,人的信念与力量,尽管人在自然面前不堪一击,但却并不畏惧,这也表达了作者面对困难时的决心与信心。有如海明威的乐观与勇敢,给读者以精神启示。刘志成的散文实践与成功正说明了这一点:好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散文,是对自己人生体验和生活态度的真切表达。如此,作品才能散发出芬芳的香味,显出与众不同,这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才能达到一定高度而不被传统名篇和经典作品所淹埋。
从篇幅上来讲,刘志成的散文大多比较长,多有万余字。但读起来很有情节感,有时候像在读小说,语言优美,有人物,有命运,有高潮,还有结局。如果不是对真实事件的叙述,读者肯定会觉得是在读小说。所以可读性也是散文能被广大读者所接受和喜欢的原因之一。
从语言方面来讲,志成的散文语言呈现了块状的硬度和棱角状的多维,显现出了一定程度的立体感。他的散文读来不平滑,多有曲折,这是因为他在写作技巧上用力较多的缘故。情节或叙述在向纵深推进时,内部情感方面的着笔少,外部语言的技术方面着力多,多以视觉的新鲜的转换来推动。我觉得上乘的散文写作,以情绪的自然流动为行进路线更好。志成现已在散文创作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作为一名青年作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学创作之路漫漫,其修而远。我祝愿他继续坚持向下的目光和向深的写作,不图面的宽而图点的深,坚信我们自己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下面都深埋着一些为世界所罕有的宝藏。
现在,刘志成以《西部散文家》和《西部散文选刊》为阵地,积极推进西部散文的创作实践与探索发展。2009年,他已经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国西部散文节”,为中国西部散文的发展做了一次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重要活动。志成还年轻,还有很多机会走向散文的纵深地带。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广阔的内蒙古大草原将崛起一颗灿若星辰的散文之星,明亮在西部民众的天空里。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