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来源:中国西部散文网 |
作者:徐迅 |
发布时间:2019.01.10 |
很喜欢庐江。庐江的名字很汉代,很美,也很男人气。美而有男人气,就是美丈夫了。庐江是出过美丈夫的。周瑜与来自我家乡的小乔是三国著名的英雄美人,郎才女貌。若按我家乡人的说法,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小乔嫁了周瑜,周瑜就是我们家乡的小姑爷,我的家乡与庐江便是“抵手”的亲家了——到了庐江,我也就像是到了小乔的婆家,有点走亲戚的意思。
不仅如此,到了庐江我还像是回到了家。比如,这里喊父亲为“大大”,叫外婆为“嘎婆”,管母亲的姐夫、妹夫叫“姨夫”等,这些方言与我家乡的土语毫无二致。我老家讲“当真三的”,有当真的意思,这里也是。有趣的是小孩尿床,这里说是“下芜湖”,我们那里说“到石牌”了。这里离芜湖近,我的家乡离石牌近,芜湖、石牌都是水乡,如此,也就有了一样的风趣。
在庐江吃一种青菜:香菜。香菜文雅的名字叫芫荽。芫荽清绿绿、水灵灵,这里称为“盐水菜”或“盐熟菜”,不知与我家乡的“盐西菜”是否同科,但有一种油炸的豆腐,别的地方叫油果、豆泡……庐江却与我家乡一样叫“生腐”,“生腐烧肉”是庐江的一道名菜。冬天里火锅烧肉用生腐,再佐以盐水菜,真让人吃得口齿生香,美味得很。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庐江与我家乡相距百多里路程,庐江属江淮官话区,我家乡属赣语系,两地却有着十分相似的方言土语,我猜想,与汉代时同属庐江郡有关。汉代的庐江郡地盘很大,我家乡叫皖县,庐江叫舒县。郡治先设在庐江的西南处,后因为战乱,又迁到我的家乡。《三国志》有明确记载:汉初平四年(193年)春,袁术入据寿春(寿县),庐江太守陆康与袁术“有隙”,将攻康,康遣(陆)逊及亲戚还吴(苏州),遂将庐江郡自舒县移治皖县……“书同文,车同轨”,秦代统一文字,不知汉时的庐江郡是否也推广过统一的语言?
乡音如胎记,有乡音的地方就有故事。早年,家乡的一位开大货车的师傅,半夜开车在陕西柞水县抛了锚,下车找人帮忙,黑灯瞎火地去敲门。没想到,开门的人说的竟是家乡土话,开车师傅一听差点吓瘫了,说:我都跑了好几天,怎么还在家门口?后来才知道,这里是清朝乾隆时期家乡去陕西的移民后代。老家来人,乡音袅袅,自有一种亲切感。家乡人把这故事当笑话讲,却证明了乡音的力量。
有了这亲切的乡音,说小乔是被“虏获”的也好,周瑜与小乔是一见钟情也罢,他们的爱情到底是有乡音做底色的。《三国志》等书记载:乔公居潜山县北五里处,二女大乔、小乔,皆国色天香。东汉建安四年,孙策从袁绍处得三千兵马,在名将周瑜的扶持下,一举攻克皖城,“策纳大乔、瑜纳小乔。”孙策还曾与周瑜戏说:“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周瑜出身士族,少年英俊,精音律,从小与孙策就被人称为“江东双璧”。周瑜归附孙策,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庐江有“曲有误,周郎顾”的典故,说周瑜即便醉了酒,但闻弹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错,他就会扭头看是哪一个出错。据说汉代美少女们为了博得他的一顾,将曲谱故意弹错的不在少数。
不知小乔是否也有这样的故意,看描写他们的爱情戏曲,一定有小乔弹琴的场景,的确是一个美丽的画面。只是红颜薄命,大乔与孙策婚后不久便离世,不知所终。苏东坡词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娶了小乔后踌躇满志,可惜这一对伉俪终是英雄气短、美人迟暮,人间不允见白头。有史料称,小乔与周瑜,婚期十三载,育有二男一女。周瑜三十六岁病逝,小乔四十七岁也弃世而去。湖南岳阳有座小乔墓,依当地的说辞,小乔跟随周瑜镇守湖南巴丘,死后葬于此地。而安徽南陵因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小乔出现在当时知县高怡的梦里,高怡命令典史江鲲在当地香油寺西苑重建小乔墓。周瑜曾经做过春谷(南陵)长,说小乔死后葬南陵,南陵人也是“当真三的”。
但庐江人从来就不信这些说法。他们引经据典,信誓旦旦,说周瑜在征战途中,小乔一直相随、陪伴在夫君左右。周瑜病逝后,小乔扶柩东归,寂守墓庐,抚养遗孤。约公元二二四年病逝,“葬庐城西门绣溪河畔真武观西百步。”《庐江县志》记载得更是活灵活现:“真武观西百步,周瑜之妻乔氏也。俗称瑜婆墩,冢上多古砖,人不敢窃,动辄有咎。”凄凄两冢,周瑜与小乔依庐江城郭相望,庐江人认定周瑜和小乔是魂归了故里。如此,小乔也算是回到了婆家。
我倒愿意相信这一种说法。青山处处埋忠骨,话虽这么说,但纪念英雄的还是家乡的一抔黄土。与小乔一样,周瑜的墓也多有争议。唐朝梁肃的《周公瑾墓下诗序》和陆广微的《吴地记》说周瑜墓在苏州,“周瑜坟,在县东二里。”陆游所撰的《南唐书》上却说“瑜葬宿松,即墓为祠,子孙居其旁者,犹数十家”……还有,湖南的岳阳、江西的新淦,与庐江县接近的巢县、舒城也都说有周瑜墓。英雄墓葬多处,似有出处。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庐江人还是要求文物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周瑜墓进行了多方论证,最终确认庐江周瑜墓为周瑜的首丘之地。这样,周瑜的乡亲算是释怀了。
在庐江,我拜谒了周瑜墓园。周瑜墓园建有高高的门楼,有影壁、门阙、石像生、享堂、碑廊及周瑜生平事迹的陈列馆。一组组仿汉的建筑群,拱绕着的是按汉代形制建造的覆斗形方锥夯土的周瑜墓冢。汉代气象、三国风云,俱归杳杳,但明月芳草,松柏森然,墓园给人一种旷远、肃穆之感。墓园里还有一座汉白玉的小乔雕像,雕像下有一口“胭脂井”——此处建“胭脂井”,怕依附的也是一种周瑜文化。因为小乔的娘家,即乔公当年居住的皖县彰法山,有溪水环曲,松竹郁茂,传说大乔、小乔那时以井水为镜梳洗装扮,残脂落于井中,井水渐为胭脂染红,故曰“胭脂井”。井栏石上,刻有“建康元年十月”(144年)的字样,已为世人公认。此处“胭脂井”,只当是小乔婆家赋予小乔的一种浪漫了。
庐江还以小乔的名字命名“小乔巷”。小乔巷说是一条巷,其实是一条街。听说早年庐江人将小乔墓遗址的东侧居民区与县法院、粮食局宿舍之间的一条小巷道称为“小乔路”,后来城市道路改建,拓宽了小乔路,修建了小乔巷,并垒石栽花,立石为记。小乔巷的一侧,花摇竹影,汉砖徽瓦砌成的一溜儿白墙,镌刻的都是后人缅怀周瑜与小乔的诗联,就像一条时光隧道,仿佛让人重回三国古战场,寻觅风华绝代。不知小乔与周瑜成亲后回过婆家没有,也不知她是否走过小巷,但这条巷因有了她,也就有了些妖娆和妩媚。
走在小乔巷,夕阳西下,阳光涂抹在汉砖徽瓦的白墙上,泛出一道明黄色的光……“嘎来了?嘎来着。七饭了?七饭了。”小巷深处,隐隐约约的,我听到一阵开门、关门的声音,还有一对母子柔情的应答声。袅袅乡音在寂静的小巷里显得异常清脆、亲切和明媚,宛若天籁。我从心里感到异样的温暖,以为真的是回家了。
选自《中国文化报》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