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4646763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拜谒柳湾(茹孝宏)

点击率:4197
发布时间:2016.06.23

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

依依”,到唐代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

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

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李商隐《赠柳》“章

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忍放花如雪,青

楼扑酒旗”,再到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应折柔枝过千

尺……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再到现

代毛泽东《送瘟神》(其二)“春风杨柳万千

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诗人们或因柳抒情,

或托柳言志,或咏柳喻人,或以柳送别,或

借柳喻事,“柳”与中国诗歌结下了不解之

缘,并成为中国诗歌中一道靓丽的风景。柳

湾,与“柳”有关,因而她的名字也充满诗意

而富有温情。更重要的是,柳湾孕育了中华

远古文明的种子,柳湾先人创造了绚丽多

姿的远古文化,柳湾是享誉四方、闻名遐

迩、世人向往的一方圣地。

  柳湾是湟水谷地东部与我的故乡高庙

镇“鸡犬之声相闻”的一个村庄。或许是我

和许多人一样,常常心仪着远处的名胜,而

忽略了近处的风景;或许是心存这样的念

头:反正柳湾很近,啥时候不能去呀?因而多

年来一直未曾造访过柳湾,甚至2004 年新

建成的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以来也一直未去造访,说起来真有些惭愧。

直到2009 年暑假的一天,县文联和文学协

会举办一次文学笔会活动时,才和一帮文友

们从乐都县城驱车东行,拜谒了柳湾。

  柳湾南临湟水,北依祁连山脉,杨柳成

荫,阡陌纵横,桑麻翳野,溶溶湟水千百年的

冲蚀,使此处形成了大臂弯式的地貌。多柳,

有弯,又有溶溶湟水的滋养润泽,或许这就

是被冠名“柳湾”的缘由吧。

  车子驶进通向柳湾的一段宽宽的水泥

路面,从车窗中伸出头朝北眺望,即可看见

坐落在大臂弯里端的史前文化艺术圣

殿———柳湾彩陶博物馆,其背靠的柳湾坪和

特有的大臂弯式地貌使彩陶博物馆得到了天然的护

佑,使之安居在一方洞天福地里,静卧于一方风水宝

地上。难怪柳湾先人选准了这块地方,长期在这里繁

衍生息,并视之为他们的乐土。

  走近彩陶博物馆,当绘在博物馆院门上方的5

个连手跳舞的原始人映入我的眼帘时,我的心神已

经被带到了某种情调和氛围中……彩陶博物馆的整

体造型酷似柳湾出土的一个硕大陶罐,古朴庄重,创

意别致,不落窠臼。` 这个创意彰显了浓浓的彩陶文

化氛围,突现了独具魅力的艺术个性。两侧配以扇形

群楼,是史前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这是我国

第一个以展示彩陶系列文物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

也是西北地区最重要的一处史前文明宝库。馆区总

占地面积5830 平方米,可供展览的面积1500 平方

米。彩陶博物馆上下三层,其布局合理而精巧,展线

流畅而清晰,模型形象而逼真,图文丰富而翔实,向

世人展示了从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

文化、辛店文化等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距今约

4600耀3600年的历史长河里柳湾先人种植的文明果

实,揭开了我国西北地区一处最大的氏族社会公共

墓地的神秘面纱。馆内储藏有从柳湾氏族社会公共

墓地1730 座墓葬中发掘出的珍贵文物4 万余件,其

中彩陶就占一半之多,馆藏的彩陶文物数量在全国

首屈一指。这些彩陶以其造型之多样、制作之精美、

数量之众多而闻名于世,因此柳湾被誉为“彩陶的王

国”。这些彩陶纹饰繁复、构图美妙、风格独特、讲求

对称协调,反映出柳湾先人的审美水平已达到一定

的高度。同一种纹样不断演变的过程则是柳湾先人

思维与认知日臻成熟的表征,其中变形蛙纹曾一度

成为马厂彩陶的主题纹样,这或许与某种原始图腾

崇拜有一定的关系吧。

  巡瞻中,我们在马厂类型的陶壶上看到了300

多种样式迥异的彩绘符号,这些符号呈现出雅而不

俗、朴而不拙的古朴美和原始美,看似简单、浅显,其

实注满神秘意蕴,至今令世界专家学者绞尽脑汁、费

尽心机还难以破译。难道是制陶工匠和画师们的签

名或一种记数?抑或是工匠应一些氏族要求所做的

标志,代表这个氏族的徽号?抑或是甲骨文等早期文

字的发展根源?

  在数以万计的柳湾彩陶中,裸体人像彩陶壶可

谓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镇馆之宝。它是一件马家窑

文化马厂类型的彩陶器,这件人像彩陶壶可能是先

捏出人体后再用黑彩勾勒描绘烧制而成的。该人像

硕耳高耸,口方鼻隆,面若银盆,整体表情威严庄重,

一副凶悍男子面目,加之马厂时期人类氏族社会已

由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男子主宰氏族社会,

男、女社会地位的变移,致使部落族人对男性部落首

领产生了敬畏和膜拜,据此,有人判定该裸体人像为

男性。根据裸体人像的乳房和生殖器官的突显、夸

张,尤其是两手捧着怀胎十月的大腹彰显的即将分

娩的女性体态,有人推测人像为女性。根据中国和其

他国家关于人类始祖都是雌雄同体、两性合一的传

说,有人认为人像为雌雄一体即阴阳人。这个人像的

性别和寓意只能让考古专家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明

辨。然而这个被誉为国宝的裸体人像彩陶壶是人类

艺术史上一件至早至真、至精至美的浮雕艺术作品,

已成为中国艺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除

这件裸体人像彩陶壶外,在柳湾彩陶中,还有许多精

品堪称为国之瑰宝,其艺术价值不能不令人惊叹。彩

陶博物馆的捐资者、国际友人小岛镣次郎先生在初

访柳湾时极其激动地说:“我到过世界各地,柳湾彩

陶是世界一流的,它是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可以与埃

及的金字塔媲美,是世界的绝版。”这是一位文化史

专家对柳湾彩陶艺术价值的推重和啧叹。著名作家

张承志在《北方的河》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一条彩

陶流成的河。”这既是对孕育了辉煌灿烂柳湾彩陶文

化的“北方的河”(即湟水)的尽情赞美,也是对柳湾

出土彩陶数量之多的形象化描述。

  在彩陶博物馆里,我观瞻着一件件美妙绝伦的

彩陶时,我想,这些彩陶肯定是那些热爱生活、痴迷

艺术的人们的作品,而且是他们心情愉快,甚至是生

命处于激昂亢奋状态时的作品。人只有热爱甚至痴

迷他从事的事业,并且有良好的使之心情愉快、生命

处于激昂亢奋状态的外部条件,才能将自己的聪明

才智发挥到极致,才能使其思想闪现出灵感的火花,

想象展开飞翔的翅膀,双手创造出人间的奇迹。“热

爱”和“外部条件”是缺一不可的。倘或在一群有心人

的制陶工地上,有几个权势人物手持皮鞭,耀武扬

威,吆吆喝喝,冷不防还要在某个制陶人的脊背上抽

打两下,那么制陶人手中的活儿充其量是机械、简单

的重复而已,绝不可能制作出一件件令今人叹为观

止的艺术精品。

  观瞻了美轮美奂、精妙绝伦的彩陶,我们又随着

导游的脚步“走进”了史前先人的生活场景。看着石

刀、石斧、石锛、骨梗刀等实用工具,细视着先人之手

握持它们留下的印痕,眼前恍若重现了在荆棘遍野

的洪荒恶劣环境里先人们集体出动,冒着严寒开荒

造田,顶着骄阳稼穑的劳动场景,也恍若听到了他们

劳累时发出的粗重喘息,看到了他们取得丰硕收获

时的笑脸。柳湾出土的石矛、铜镞、骨镞等用具表明,

狩猎经济已成为当时的主要经济成分。看着柳湾出

土的纺轮、骨锥、骨针等遗物,我们不难想象当时的

手工业已有了初步的发展,先人们已懂得以植物纤

维和兽类皮毛保暖御寒。看着那些骨饰、蚌饰等装饰

品,可以想到先人们不仅善于装饰器物,也善于装饰

自身,从中体现出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观赏着石磬、陶埙等古老乐器,我的思绪不知不觉被

拉到了柳湾先人们娱乐活动的场景。我想到了他们

在一个大大的类似于旱场的空地上,在众人环绕的

一个圆圈内,几个人就像绘在彩陶博物馆院门上方

的那些原始人一样,连臂拉手,载歌载舞,另有几个

人在旁边敲击着石磬,吹奏着陶埙,可能还有一两个

女子弹奏着箜篌为之伴奏。我还想到了观众乐不可

支的样子,老人们肯定高兴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年

轻的女人们脸上肯定乐开了花,孩子们则肯定是一

副傻乐的神态。表演者的舞蹈动作也不难想象,肯定

有欢快激昂的,也有轻盈柔曼的。那么他们唱什么

呢?他们唱的或许是青海最古老的花儿,或许是河湟

最原始的小调……我敢肯定,创造了辉煌彩陶艺术

的柳湾先人,也自然会创造出优秀的歌舞艺术……

下午,我怀着依依之心恋恋之情告别了这座史

前文化艺术圣殿。我们的车子已经缓缓驶出那段水

泥路面,在通往县城的公路上飞驰起来,但我一直从

车窗中伸出头回望着柳湾,回望着占尽风水灵气的

彩陶博物馆,那一个个像来自远古的精灵,蕴藏着丰

富、神秘文化信息的彩陶恍若一直跳动在我的眼前

……我除了对柳湾先人钦敬、仰慕、膜拜之外,更多

了一种荣耀和自豪。因为我、我们都是柳湾先人的后

裔。

  也许有人会说,柳湾先人的活动踪迹早在公元

前2000 年戛然而止,柳湾的文明进程也早在公元前

2000年已被切断,现今的柳湾人并非柳湾先人的后

裔,其祖先都是迁徙而来的,从拓荒开始建立家园、

繁衍生息至今的,能说现今的柳湾人和我们都是柳

湾先人的后裔吗?

  是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现今的柳湾人和我们

就是柳湾先人的后裔,那么公元前2000 年柳湾到底

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力量突然切断了柳湾的文明进

程呢?柳湾先人和现今的柳湾人及我们到底有无血

脉关系呢?这可以从青海民和县喇家村曾经的遭遇

中找到答案。

  喇家村位于青海省和甘肃省交界处,考古工作

者在喇家村展开挖掘时看到了如是之景象:这儿蜷

缩着紧紧相拥在一起的5 个人,其脸部都恐惧地面

朝墙壁,似乎身后有魔鬼眼中的凶光在咄咄相逼。继

之塌方之西北角又出土了5具尸骸,且状态惊人的

相似,在即将死亡的一刻,其身体仿佛要被某种力量

剥离,但仍旧用手脚紧紧地勾连着。在塌方的正东

面,又挖出一堆人骨,这是一个成人及其幼子,成人

用手臂极力护佑着孩子,孩子蜷缩在其怀里,惊恐的

眼神在向外窥望。出土如是之多的人骨,当时使考古

工作者们十分震惊,而且这些人骨都是一种非正常

死亡。当考古工作者们完全进入时被灾难发生以后

的一种悲惨的景象震撼了,在小小的塌方中共出土

了14 具尸骸,他们为何聚集到一起死去,他们又是

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

  专家们经过广泛论证后认为,这是一场由强烈

地震及巨大山洪与黄河洪水并发所致的史前大灾

难。专家们经过大量考证和研究后还认为,公元前

2000年,柳湾遭遇过和喇家村一样的由强烈地震及

巨大山洪与黄河洪水并发所致的一场毁灭性的史前

大灾难,在毁灭性的大灾难中,纵使有幸存者,也只

能背井离乡,去寻觅出路。然而专家们还认为,在更

加开阔的视野中,华夏先人地理大发现的最初家园

之一便是青海,青海古羌人的文化要比柳湾先人早

得多、先进得多。由此可知华夏先人曾以青藏高原为

家园之地,然后自西而东顺江河而下,其间战乱、灾

荒、生死轮回可谓筚路褴褛。那些制作彩陶的柳湾先

人来自何方,去向哪里,也就不言而喻了。也就是说,

三江源大地、三江源之水滋养了大大小小的民族,并

提供了各民族间沟通交流的道路与舞台,其中包括

刀兵四起,战乱频仍,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才有了

今天华夏民族的大格局。如是说来,现今的柳湾人和

我们的身上都流着古羌人的血、柳湾先人的血,也可

以说,我们都是柳湾先人的后裔。

  作为柳湾先人的后裔,除了荣耀和自豪,我也在

想,现今的柳湾文化之辉煌该由谁来铸就呢?

        选自青海民族出版社《昆仑芳草》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