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与安顺场的闻名遐迩不同,由于缺了红军强渡
大渡河的一曲颂歌,蟹螺堡子名不见经传,尽管两地
距离仅十公里,尽管尔苏文化令学者仰慕游客称颂
蟹螺堡子在大渡河中游的巍巍群山里,川藏茶
马古道擦肩而过,没有上山,而是沿大渡河一路西
行,弯弯拐拐去了康定溜溜的城。
上山即见蟹螺堡子。
眼前的堡子,不过是横断山脉深处一座宁静的
小山村,躺卧于群山的怀抱。
周遭林木葱郁,层峦叠翠,云雾缭绕,生态绝佳。
高低错落的山坡地上,可见绿油油的玉米、黄澄澄的
李子,一片片新栽的枇杷。两侧山势舒缓,左边对面
山,右边鸡菩萨岗。一条小溪流,将堡子一分为二。溪
流那边是老堡子,地势略高,靠鸡菩萨岗依山而建;
溪流这边,坡度较缓,形成一大片开阔地,本地人叫
“坪子”,新堡子就矗立这里。公路在新堡子和溪流之
间缓缓而上,宽阔平坦,在乡村道路中算是蛮好的。
几十户人家二百多号人,生活在这个堡子里。
蟹螺堡子隶属石棉县蟹螺藏族乡,地名录上的
称谓是江坝村第五组。乡里还有猛种、乔白路等几处
这样的堡子,居住着藏族的一个支系———尔苏。这一
支系两万来人,主要定居于石棉、汉源、九龙、甘洛、
越西、冕宁等县。为了生存,尔苏先辈在崇山峻岭中,
寻得僻地一方,聚族而居,形成一个个村落,即尔苏
人称的堡子。
清朝同治年间,堡子始冒出尔苏人的黄、王两大
姓氏,以后的唐、杨、姜、汤、朱等,盖由黄姓化出。究
其根由,似乎天成,自然得不能再自然。诸如祖先养
蜂取糖出售,即以“唐”为姓;祖先拜白杨树为干爹,
就以“杨”为姓。
尔苏文化颇为神秘,“姓”的来历仅为其一,另外
尚有许多不解之谜。诸如不知自己从哪里来,信仰原
始宗教,罕见的萨巴图文,神秘的天文读解,只有语
言没有文字,虔诚的白石情结……
其实尔苏语中,“尔苏”的意思,指的就是“白人”
或“崇尚白色的人”。不知根系何方的尔苏人,拥有浓
郁的石头情结,尤为崇拜白石。这个崇拜,来自一个
久远的传说:创世之初,东方有白色的浩瀚大海,海
里巍然屹立一块白色的巨石。待巨石开裂,走出人和
诸多的神灵。由是,尔苏人家中,都有一块称为“觉”
的白石头,以祭祀祖神。
有“觉”就有歌,歌之始祖亦名“觉里满姆”。歌声
昭示后人:这个石头是我们的祖先,我们要过节来敬
它;我们要给它抹面、抹油,我们要给它烧香。这歌逢
盛典必唱,赞颂白石,祷告神灵,祈求幸福。
我就是在歌声中,走进蟹螺堡子的。
歌声出自一群尔苏妇女。她们身着节日盛装,手
挽手,载歌载舞。听不懂唱些什么,只是那无尽的温
馨与热情,让人颇有回家的感觉。
知晓尔苏语的朋友道出,她们唱的是流传已久
的《迎客歌》,大意是说:“远方的客人呀,不知道你们
要来,我们没有做准备。知道远方的客人来了,我们
热情款待!”
客人往往是不请自到的,那年月又无电话信件
沟通,所以歌词直白坦诚,没有丝毫的做作,心里咋
想就咋唱。
的确与众不同。真诚的歌,让我顿感尔苏的真
诚。
普通的村落,普通人的日子。歌声中,我紧随周
学琼,一位普通的中年妇女,漫步堡子,去感触尔苏
的昨天与今天
唱歌的人群中,巧遇周学琼。这是一位普通的家
庭主妇,言语简洁,举手投足尽显尔苏的淳朴。
听她讲来,尔苏藏族爱唱歌,一年到头歌声不
断,从料理家务到劳作地头,从风雨云雾到花鸟鱼
虫,见啥唱啥。当年娘家人口多,小的时候,常听奶奶
边磨玉米边唱歌,开口便是“高山的人苦,高山雨绵
绵,高山种的是地,高山的女儿嫁矮山”。曲调凄楚伤
感,听着听着,泪水止不住往下流。
堡子海拔千米,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交通不便。
祖祖辈辈,可说是刀耕火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姑
娘选择嫁平坝,要读书无疑做白日梦。至于住房如何
破旧简陋,一首藏汉交融的民歌《苦麻菜儿苦茵茵》
这么唱来:茅草房笆笆门,风又吹来雨又淋;白天看
到锦鸡窜,夜晚听到山水流。
尔苏苦,清朝初年的《雅州府志》,早留下“地瘠
民贫,生计维艰,家鲜盖藏,关山阻碍,风气闭塞”一
类的记载。
沧桑巨变,发生在这些年,盼得好日子,尔苏人
笑逐颜开。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扶持,项目越来
越多,投资越来越大,囊括生产、生活、教育、文化、卫
生诸多领域。
就说新堡子的房屋,无不是富裕起来后,近十来
年陆续修建的。虽系新建,但尔苏风貌依旧,全然木
石结构,墙体石块垒砌,连底三层,给人以碉楼的感
觉。底层供畜生御寒,二层是堂屋和卧室,三层堆放
周学琼家所在的老堡子,虽已延续数百年,但除
去一栋古旧的碉楼外,其他的房屋如同新堡子,都是
这些年建造的。
步入周学琼家,典型的尔苏民居,一共三层,每
层一百多平方米,庭院整洁,靠墙另辟厨房一间。周
学琼和丈夫唐全友务农为生,供养一双儿女。
唐全友兼管江坝村卫生,负责垃圾运输和集中
销毁。一路行来,果然没有动物粪便,不见白色塑料
污染,公路干净得让人难以想象,好像用水刚冲刷过
一样。堡子有公约:清扫道路,实行村民分段包干;路
边建有垃圾箱,垃圾统一收集,专人处理;人畜粪便
发酵后,不往溪流里排放,而用于庄稼和果树。虽有
约束,但注重环保,爱护家园,维系生态良性循环,还
得归功于村民的高素质、好习惯。
文明素养的提升,全赖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年头
讲科学,改良品种,土豆、玉米产量成倍增加,又种上
反季海椒,养起猪和牛,周学琼家一年收入三万来
元。待高品质的几亩枇杷挂果,日子更富裕。大女儿
专科刚毕业,又报名参加美容专业培训,眼下在石棉
县城实习。大女儿相信自己的选择,认为这是朝阳产
业,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生活质量的提升,会有很
大发展空间。小儿子刚考上高中,秋天就要去县城念
书。
接下来,堡子的人想着发挥优势,搞搞民族民俗
文化游、生态度假休闲游,与安顺场的红色旅游连成
片,再与周边的景区携手,形成规模……
手机响起,收到短信。周学琼告诉我,明天有大
雨,提醒预防山洪和地质灾害。信息时代,从农作物
种植、病虫害防治,直到市场动向,手机须臾不可离。
2004 年,堡子开始安装电话。第一次拨打时的
情景,周学琼记忆犹新:惊讶,激动,我家竟然有了电
话!小心地提起话筒,笨拙地逐一按键,挨着给亲戚
们打个遍。2007 年,建起移动通信基站,座机逐渐淘
汰,周学琼全家玩起手机。
时至今日,除了不会使用的老人,谁个兜里不装
着手机,就连高中生也普及了。堡子的人放出这么一
句话:这年头,手机比打火机还多!
好个手机比打火机还多!一句直白的话语,道出
尔苏人津津有味的好日子、滋润甜美的新生活。万象
更新的中国,这点变化微不足道毫不起眼,然而,尔
苏藏族的进步展现出各族儿女的复兴进程,一个堡
子的发展折射出神州大地的飞速崛起。
王迁洪走出堡子,得力于时代变革大潮,无数像
她这样的尔苏一代,被历史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
点。回望家乡,亲情不言而喻,再忙,也抽时间常回家
看看。
收入增加,衣食无忧,住房条件改善,国家各种
惠民措施不断推出,日子一天好过一天。
祖祖辈辈读不起书的尔苏人,兜里有钱以后,格
外看重子女的教育。最大的理想,就是让孩子们好好
念书,成为有知识的人。周学琼家如此,她的邻居王
国海也如此。
王国海家门前,有一片不小的坝子,在山区可谓
稀罕。
坝子是全堡子聚会与庆典的场地。放眼看,一个
坝子,人挤人水泄不通,锅庄跳得潇洒矫健。尔苏人
能歌善舞,跳锅庄的队伍里,王国海的女儿王迁洪舞
姿翩跹。
尔苏的锅庄,首推《萨里安多曼》。客人到来,堡
子欢歌劲舞,男女老幼着节日盛装,舞步飘逸奔放,
歌声山谷回荡:我们舞起来,我们跳起来,美丽的姑
娘住在堡子里,娇艳的花朵开在山岩上。
美丽的姑娘又岂安于住在堡子里!
天高任鸟飞。尔苏新一代,放眼打量,山外的世
界真精彩。于是,美丽的姑娘,英俊的小伙子,瞄着五
彩缤纷的世界,展翅高飞,去实现老一辈从未有过的
梦想。
出生于1989 年的王迁红,赶上好时光,成长的
年代,正值家乡面貌日新月异。往上数,祖宗八代没
人读过书。到了父亲、母亲这辈,一个初中、一个小学
文化,已算堡子里的知识分子。轮到王迁洪时,乡村
办起学校,她先后就读于江坝村小、蟹螺乡中心校、
石棉民族中学。医学专科毕业后,她考入政府计生部
门。
一大批像她这样的尔苏青年,追逐改革的浪花,
踩着时代的鼓点,圆梦今朝。唐全星、杨梦茹、陈丽
……王迁洪一口气道出几位走出堡子踏上工作岗位
的同龄人姓名。更多的年轻人外出,则为办实业经商
务工,抓住机遇,各显其能。
农村的艰辛,王迁洪一一道来:虽说机耕道取代
了羊肠小道,但泥巴路依旧难行。求学路上,雨天双
脚泥,晴天一身灰;大人们去县城办事,两三天打个
来回。懂事的她,放学回到家,先帮大人干农活做家
务。收获季节,通往庄稼地的小路上,王迁洪吃力地
往家搬运土豆、玉米秆。虽有自来水,但每当冬季来
临,铁质水管结冰,王迁洪就得去背水,每天五六趟,
一背七八年。乡村电压低,待到晚间做作业,只能就
着昏暗的灯光。
王迁洪的苦恼如今不再。
2009 年,国家出资几百万元,机耕道改成公路,
铺上水泥,直通乡里。去趟省会成都,村里人开上小
车,也就三个多小时。小路拓宽并硬化,堡子里一多
半人家买上两轮或三轮摩托。王迁洪家前年也买辆
三轮摩托,无论种子、农家肥运地头,还是丰收的庄
稼回家,开着摩托来回跑,揽下所有累人的活。还是
国家拿钱,淘汰铁管,改用PVC 水管,并深埋地底。
从此,一年到头,拧开龙头水哗哗流淌。
当初,王迁洪背玉米秆当柴火。如今,农网改造
投资几十万元,高压线、低压线改头换面,电表全部
安到家门,灯光一下子透亮。再加上家电下乡财政补
贴,家家买起电饭煲、自动洗衣机、液晶电视机……
有的还安起空调,冬天取暖。而在八年前,整个堡子
仅有几台黑白电视机,看的人堆一屋子。
堡子的每一点变化,总是牵动自己的心。去年年
底,住建部、文化部等公布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蟹螺堡子名列其间,王迁
洪欣喜若狂。
家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逢年过节,王迁洪回到
堡子,换身尔苏服饰,唱歌跳舞酣畅淋漓走一回。她
看过几本尔苏的书,都是近几年出的,由此更加尊
敬、崇拜自己的祖先。她也会绣花,当然是尔苏的针
法和花样,也会唱一些尔苏歌曲。不为啥,就为心底
保留一份永恒的族群记忆。
尔苏文化以它的向心力、凝聚力,感召着远去的
儿女。
萨巴王志全,尔苏文化的代表人物,全堡子的骄
傲。提到自家的好日子,他滔滔不绝感慨万千;说起
尔苏文化,源远流长传承有望
歌声中,萨巴王志全左手端碗山泉,右手持嫩树
枝蘸水,轻洒在每一位客人的头顶、双肩、后背和前
胸。
尔苏语中的“萨巴”,即具有卜算、驱邪、做法事
等超凡本领的“手艺人”,等同于和尚、道士。王志全
的手艺出自家传,记事之日,就跟随父亲学习。上世
纪五十年代,“萨巴”被视为封建迷信,直到改革开
放,王志全方重操祖业,将尔苏文化发扬光大。
身材魁梧的王萨巴,气定神闲,满脸肃穆,口中
念念有词,用尔苏语轮流为客人送上祝福。
一旁,激情的锅庄跳个不停,欢快的《萨里安多
曼》唱个不歇:让我们一起庆祝丰收的喜悦,一起享
受生活的快乐!
客人们绝对想不到,这甜美的祝愿,恰是王萨
巴一家的真实写照!年近七十的他,日子越过越舒
坦,膝下儿孙成群,个个有出息。
老大当兵回来,安排了工作。他辞掉工作自己
干,银行贷款五万元起家,投资一百多万元办起工
业硅厂,经营至今。
老二的发展犹如滚雪球,搞花岗石板材起步,
接着开石英砂加工厂,接下来经营县内三座小电
站。而后雄心勃勃,集中资金,他赴甘孜州从事水电
开发。老二做更大的事去了,丢下石英砂加工厂,就
交给父亲。王志全无奈,摇身一变,萨巴成厂长,祈
福消灾改打理企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王萨巴操
劳八个年头,里面的酸甜苦辣,不足为人道。
虽说累得提早白了头,但萨巴办企业,实是开
天辟地第一遭。尤其赚到钱,再苦再累心也甘。回想
公社化时,王萨巴夫妇天天出工,年底算盘一敲,还
倒欠生产队的钱。不补上,就扣口粮,不怕你赖账。
家里人口多,一年四季缺油少肉,一顿能吃光四斤
玉米渣拌饭,怎敢差队上的钱。全靠自己的老父亲,
偷偷外出做木工,挣几个辛苦钱,年年填这个窟窿。
老三除担任江坝村党支部书记,还帮助老大照
管企业,一天忙到晚。老四、老五买起车子跑运输,
亦是衣食无忧。
眼下,儿子们在县城买房,又买小车,就连老三
去村里上班,也是开着车。
提及可爱的孙女们,仅念过小学三年级的王萨
巴喜上眉梢:一个大学毕业,一个正念大学,还有一
个今年高考,在家里等候通知。
尔苏文化传承有望,最让王萨巴乐不可支。
世事沧桑,尔苏的文化和民俗,逐渐淡去。唯有
隐身大山的村落,诸如蟹螺堡子,保存尚属完整。再
加有个王萨巴,可谓尔苏的“活字典”,多年致力于
民俗文化活动,对其传承、保护和延续,发挥了承前
启后的关键作用。
这些年好事连连,国家高度重视尔苏文化的保
护与传承,投入大量资金,组织了一个个专题研究。
由是,一座堡子,一个萨巴,成为考证尔苏文化的重
点、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先是学者们频频造访堡子,轮番拜访“活字
典”,挖掘考察尔苏文化,撰写了一本本专著,涵盖
历史、民俗、建筑、服饰、饮食、音乐、舞蹈等,引起国
内外广泛关注。
接下来,中国社科院成立专题组,全面深入地
研究尔苏文化,系列成果正逐步推出;“中国西南濒
危文字抢救整理与研究”列入国家社科重大项目,
清华大学成立的课题组,去年专程赴堡子实地考
察,今年4 月又邀请王萨巴去北京,众多教授和助
手济济一堂,耗时二十来天,记录和研讨他的尔苏
语言;尔苏最具特色的“环山鸡节”,列入四川省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萨巴成为传承人,带上徒弟。
“环山鸡节”,蟹螺堡子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
祝福期盼,尔苏的歌声天地回旋,咏叹今天好时光,
放飞明天的心愿
多次参加“环山鸡节”,亲眼目睹王萨巴大显身
手,堡子的人阖家团圆喜气洋洋。
周学琼、王迁洪、王志全……我认识的一个个
尔苏朋友,幸福与快意,尽写在他们的脸上,绽放在
难以掩饰的笑容里。整座堡子,男人的笑豪放,女人
的笑亮丽,老人的笑爽朗,小孩的笑灿烂。总而言
之,那笑格外的阳光,格外的动人,给每个客人留下
难以磨灭的印象。
宁静的堡子人声鼎沸,羊皮鼓敲起来,牛角号
吹起来,欢乐歌儿唱起来。
尔苏的歌不简单。从堡子唱到成都,夺得四川
省少数民族艺术节金奖。又从成都唱到北京,唱到
央视的《民歌·中国》栏目,面向全国观众,唱出尔苏
人的风采。
生活的美满,节日的欢愉,亲情的浓郁,族群的
温暖,皆在欢歌笑语中。普通的人家,普通人的故
事,名不见经传的蟹螺堡子,谱写出尔苏普通百姓
时代的心声!
好日子,叫人怎能不歌唱。尤记那首《环山鸡节
歌》,尔苏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歌,庄重大气,世代
传唱。歌曲结尾,欢乐的人群放声高歌:愿尔苏子孙
后代和睦相处,兴旺发达,永远幸福安康!
赞颂祖先,祈福未来,歌曲满是对美好生活的
憧憬。
千年的祝福,万年的期盼,不知唱了多少年多
少代,寻寻觅觅直到今天。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
尔苏藏族,如今,终于知道自己向何处去:建设美好
的家园,步入幸福安康的明天!
选自《光明日报》2013 年11 月1 日(作者地
址:625000 四川省雅安市文定街12 号1 单元402
室)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