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1579059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走过季节的角落/【陕西】吴 浩

点击率:4092
发布时间:2016.06.27

  一、走过夏天

  夏天是农人们一年中需要付出辛苦劳作的难熬季节,正如唐代诗人李绅《悯农》中所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真是对农人在夏季的最好最真实的写照。

  转瞬即逝,作为一位农人,不知不觉中走过了最为辛苦的季节——夏季,等待着地里庄稼的收成。自从父亲手中接过二垧土地,我就多方向村中老者请教,帮我分析今年的天年,地里种啥作物合适,老者们一副慈祥和蔼的样子,对我详细分析道:小伙子你年轻,有文化,有知识,对外界的新鲜事物接触的也多,按我的意思,年轻人既然当个农民也就要做个有文化、有知识、有眼光的现代农民,现在电视上不是说有什么现代特色的农业吗?我欣然一唔。就按照老者的意见走,做现代特色农业的实践者——种药材黄芪。黄芪正是养生保健中的上等佳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养生保健也越来越重视。

  经过我的辛苦努力,黄芪长出来了,看着地里稠密的幼苗,心里甜滋滋的。这块地是父亲几年前耕种过的土地,地里的杂草还是很多,远远望去,好像是退耕还林的草地,草和黄芪幼苗竞相生长,争着营养。而我每天在地里锄草,让小苗们沐浴着充足的阳光,在雨水的浇灌下,在肥料的辅助下,在田地里看着黄芪苗子一天天茁壮成长,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盼望着这是一个丰收年。

  在黄土高原上摄氏三十五六度的高温下,我在土地里劳作。在日晒的正午,是锄草的最佳时间,锄一棵是一棵,衣服整日被汗水泡着,身上被炙热的太阳晒得退了一层又一层的皮,手磨出了血泡,脸被太阳晒得黑黝黝的,像是老了10岁。有的农夫看到我的地里旺盛的黄芪长势,眼热的竟然嘲笑我,“看那像个农民的样子,受的死苦”;有的人在路过我的田里故意踩死黄芪苗;还有的故意把羊群赶进我的田里糟蹋我的苗子;就连村里整天给村长拉驴送粪、跑前跑后的一个傻子也在嘲笑我,一旁眼热的村长也嘿嘿地跟着笑。每当我听到看到这些,更加使我来劲,把我的田地经营好,光景过好,这才是真本事。还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我,那就是战胜自我。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有句名言“苦难对于天才来说是垫脚石,对于强者来说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对于弱者来说是万丈深渊”。人生有高峰,又有低谷,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盈、充实,才能铺展开人生奇美的风景。

  鲁迅先生曾这样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即使在种地的当农民的日子,劳作之余,我总不忘坚持阅读:优美散文、人生励志书等等,包括伟大作家柳青的《创业史》,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书籍报刊,书中的人物深深地激励着我,教我怎样生活,怎样战胜困难,战胜自我。每每夜深人静之时,我用握过锄头、满是磨痕的手拿起笔,铺开稿纸,让心灵中的话语在纸上尽情流淌,让自己在文学的天空里放飞思绪,让阅读的喜悦、发表的乐趣抚慰我疲惫的心灵。

  我终于无悔地走过了夏天,蔚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空气中有几分秋天的沁人凉意。我将以平和、饱满的心境迎来美好的金秋时节。

  夏天,你给了我太多美丽的记忆,更给了我太多深深的感触,而最最重要的则是,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了更加坚强的坚持不懈的意志。

  二、记忆麻雀

  陕北黄土高原上见到最多的鸟便是麻雀了,在高原的任何地方、任何角落都能掠见麻雀的影子。在乡下工作的时候,每天早上在鸟雀们的“喳喳”叫声中起床,开始一天新的生活。由于麻雀在周围太多见了,所以我也就没有给予其更多的关注。

  但是最近在吴堡人社区的《原创摄影》栏目里有狗旦先生拍摄的一组摄影作品——《麻雀》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照片中的两只麻雀卧在一间废弃了的窑洞的窗棂上,相依相偎的情景煞是感人。此刻有它们点缀在这窗外,愣是给这寂寞旷达的空间添了许多温馨气息。它们不时地顿首交谈,吱喳的声音单调却不乏味,简朴不失清澈。虽然分辨不出它们言语的具体内容,但却可以分明感受得到这是两只恩爱鸟,也许是正处于热恋阶段,也许已是一对美满夫妻。那种比翼双飞、耳鬓厮磨的热乎劲,着实让人感动,让人羡慕,让人流连。于是,每每打开吴堡人社区总不由得要欣赏一下那组照片,欣赏一下那对可爱的麻雀。欣赏中,也渐渐勾起了我对儿时生活的点滴回忆。

  我的童年时期,那时的麻雀特别多,成群结队,到处都是。一到傍晚,数万只麻雀歇息树上“叽叽喳喳”好不热闹,成为乡村一景。我们这些孩子们每天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总要拿着弹弓去打鸟,可是也从来都没有打中过,换来的全是家人的训斥,害怕我拿弹弓打到人家娃娃的身上。于是我只好在星期天偷偷地拿着棍子去掏麻雀窝。

  在农村,用石头新修建的窑洞和废弃的窑洞里石块之间有一定的缝隙,麻雀就在清明的时候把窝做在缝隙里。我就站在很远的地方观察,只要一看到麻雀飞到那一孔新窑或废弃的窑洞里,我就赶快跑进窑洞,观察墙缝隙里露出几根草或墙的缝隙下有白色的鸟屎,就站在下面用棍子插进石缝里用力搅动。但是也没能掏来一半只,因为窝里有的最多就是几只麻雀蛋,回去告诉奶奶,奶奶不忍心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孩童去伤害那些小动物,就吓唬我们说,小心哪天掏来一条蛇,听人家说,一个娃娃去掏鸟窝,结果没淘来鸟,被鸟窝出来的一条蛇给咬了。在乡下流传的话说被蛇咬了是活不了的,所以听了奶奶的话,再也不敢去掏啥鸟窝了。只是那种孩童的无知和无趣让我记忆犹新。

  每年的秋天,到谷子成熟的时节,一群群的麻雀到田里啄食即将成熟的谷子,弄得农人们心烦不已,就用两根棍子扎成个“十”字,穿上人们的旧衣服,像人一样戴上顶草帽,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一样站立在那里照看庄稼。手上拿着两个塑料袋,随风摆动,不时还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真是黄土高原上的一景,对鸟雀的破坏还真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后来,随着人们对各种农作物使用的农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原上的各种鸟雀慢慢地淡出了人类的视野,雀影更是越来越难寻,春天再也没有了“处处闻啼鸟”的景象了。

  庚寅盛夏,一个朋友来吴看我,我陪同朋友去毛主席东渡的地方参观,也顺路看望在乡上工作的妹妹。路上,我给朋友介绍着吴堡的发展,突然看见路中的一个鸟雀被一辆无情的车子轧死了,而旁边的另一只鸟雀则在不停地伤心鸣叫着,看到此景,我不由放慢了车速,而当我的车快要开到那只死去的鸟雀旁边时,另一只伤心的鸟雀才“喳喳”地鸣叫着离去。就在我的车子刚刚驶过去的时候,我从车子的观后镜中又看到那只鸟雀又飞到了那只死去的同类旁边“喳喳”地叫唤着。我这时很想停车,走下去看看那只伤心的鸟雀,但由于时间关系只能匆匆上路。一路上,刚才的情景使我的情绪很有些低落,这一景,给我的人生又上了狠狠的一课,动物界都有情谊,何况我们人间呢。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对自然生态有了正确地认识,黄土高原上开始了植树造林,限制采伐,保护环境,各种鸟雀的种类和数量得以增加,体现出人类的觉醒和社会巨大的进步。政府也确定在每年的4月的某一个星期为“爱鸟周”,以此来加强宣传爱鸟的意义,再度唤起鸟类是人类的朋友的记忆。

  三、秋雨愁

  立秋刚过,陕北黄土高原上的怪天气就会来,雨水连绵不断,下个不停,天空灰蒙蒙一片。望着窗外阴雨连绵的秋雨,心情很是失落伤感,对村里的那户人家放心不下。

  那是我刚到村里的时候,进村熟悉村情和走访了解农户时认识的一户朋友。他家庭比较贫困,没有技术,也没有什么产业。就守着几亩田地,一头耕牛,几只羊仔的家业在黄土地上默默地耕耘生活着。虽然之前对他的家庭情况有所了解,但是当我走进他家的一瞬间,我还是惊呆了。望着他家的窑洞,土窑接口子,简陋不说,更是危房呀。墙壁上的裂缝足有3公分宽,说是家贫如洗一点也不为过。在他家的炕头上,我和他谈论着他的生活,看着墙壁上的裂缝,询问他房子的情况,为什么现在还住在这样的窑洞,他给我慢慢道来。几亩土地,几口劳力,几个孩子,家庭的收入来源又十分有限等等,正说着,裂缝中的土不时地掉了下来。我说快跑,窑洞要塌方了!他说,没事。不要害怕,这是常事。根本塌不了。此时,已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我说这样的房子你还敢住吗?他回答我,不住没有办法呀,只能把命交给老天。像是祈祷的一句话,忽然间使我心里有了巨大的压力:一定要想方设法解决这户人家的住房,绝不能让他在这样的地方住下去了。

  我第一时间回到镇政府,把我所了解的情况给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作了汇报,争取得到党委政府的支持。领导听完我的汇报,当即作出决定,第一下达危房搬迁通知书;第二给危房户安装地质灾害检测仪,以防万一;第三能否联系村里两委班子,看村里有闲置的窑洞拿出来让危房户暂住;第四想方设法让这户修建房子。我说危房通知书已经下达,现在关键情况是能否找到合适的房子让危房户来居住,最终能否帮助危房户修建房子。当我拿到县国土局发来的地质灾害检测仪火速赶到这户朋友的家中,给他安装了地质灾害检测仪。并详细讲解了检测仪的使用方法,并告知他们晚上睡觉的时候灵醒一点,一但听到报警声,赶快撤离。在安装地质灾害检测仪时,我趴在梯子上冒着危险小心翼翼地钉上钉子,详细观看了危房的情况,裂缝的深度。并且给危房户传达了党委政府的精神。当安装好地质检测仪之后,我的心里稍微踏实了一点,但是解决住房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悬着的心还是不能完全放下来。

  2009年的秋天,黄土高原上的连阴雨不停地下着。面对着接连几天淅淅沥沥的雨,我心中老是担心这户贫困户、危房户能否度过这阴雨连连的考验,他那年久失修的危房能否渡过这难关,不会有什么不测吧?我不能在雨中到达他的家中看望,于是我只能用电话和他取得联系,询问了危房当前的状况。当我在其他村民中得知村中学校已经没有了学生,原来的校舍空下了之后,我就有了主意。能否让这危房户暂住在学校?我给村书记、村主任把我的想法提出来,得到了村书记和主任的大力支持。我就及时和危房户联系,说明了村两委的意思,让他立刻和村主任联系,寻找学校的钥匙,人冒雨也要搬出危房,家中的财产和牲畜暂时不要管,暂住在学校的校舍里,等待下一步的救助和自身的努力,建设家园。给危房户打完电话,我又拨通了村主任的电话,也让他监督和帮助他们一家今晚之前一定搬出危房,决不能出任何问题。打完了电话,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何时才能帮助这户困难户修建房子,又是接下来要面对新的复杂的问题。

  面对今年秋季的连阴雨,站在异乡的土地上,我又想到了这户困难朋友,顺便拿出电话拨通了远在家乡的困难户,询问当前是否安心地暂住在学校?万万不可再住在危房中。听到确切的消息后。心中压抑的情绪一下子释放了许多,心情豁然开朗。

  (责任编辑:萧 忆)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