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4755902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烟火江南(李 奕)

点击率:4205
发布时间:2016.11.03


江南,确确实实是我的家乡。

曾经因着年少轻狂或者司空见惯,对家乡并没有深切的认同感。然而,岁月是个奇妙的东西,是可以让朽木开出花朵来的。如我,上帝撒落于江南的一粒枯瘦的种籽,在经历风雨之后生根萌芽,开出的一朵生命奇葩。这样的自我认同,或许有些自傲,呵,一个小小的人,一个如同尘土样平凡的人。可是,我确确实实如此自觉,就如同经过岁月洗礼后的我对于江南——我的家乡的深切真实的认同。

是的,生命越是蒙昧幼稚就越远离家乡,越明晰成熟就越切近家乡。人生初始,路很长,家乡却很远,依稀迷茫;人在旅途,百转千回,蓦然回首,却发现:我永远的家乡在遥远的天上,而江南对于我只是一个临时停靠站,一个寄居暂住的地方。我深知,我和她终有一别。我的心啊,就这样忽然地靠近她,亲近她——我的家乡,江南。

人世间很多事情是无法理喻的。比如爱情,比如家乡......你越是被她俘获,就越是无法描摹她的好。江南的美好已然黯淡了静谧空灵的雨巷,隐匿了擎着油纸伞的素手,似乎只剩下些零零星星的碎片了。而这些细小的碎片闪动着的昏黄光晕和弥漫着的烟火味道,交织在生活中,散落在记忆里,辉映在生命深处。那么朴素淡雅,像一朵静静点亮旷野的小雏菊;那么羞怯安静,像一颗熠熠缀挂夜幕的小星星;那么恬然淡泊,像一条缓缓抚摩堤岸的小河流。这烟火江南,她们微笑着、跳跃着、涌动着,不期然向着你迎面而来,而你却无法捕捉。

印象中,家乡是一个被美丽的河流缠绕环抱的地方。而家,不是安在河流的这头,就是歇在河流的那头;河流,不是从这边轻轻淌过,就是从那边脉脉绕过。生活就在这彼此相安相依的默契沉静中缓慢而不息地流逝,仿佛眼前的河流,只是一味向前,却总也看不到头望不见尾。童年就这样被轻轻揉碎,消融在烟火袅袅的宁静时光里。

从家出门,往南或往北不足百米就是苕溪河岸。往北也是去向我的“城堡迷宫”和称作“牛舌头”的河埠头的方向,那里座落着高低错落的青瓦的老房子、高高的粉墙和羊肠似蜿蜒的石板路。“城堡迷宫”的深处还有一眼满载了无尽生活悲欢的老井。穿过“城堡迷宫”出去便是“牛舌头”开阔的河埠头。这里有古老幽长的沿河长廊,河边埠头上常常满了淘米洗衣的人们;往南,穿过狭长的杨家弄,左手一拐是米行街,右手一拐便是一条被唤作“坛前街”的小街。米行街和坛前街其实只是一条不大的小街。只不过历史沿革不同就有了不同的命名。东段的米行街上多米行和酱园店。西段的坛前街是因着明洪武二年在此筑祭鬼神之坛而得名。后坛废,而在坛前渐成气候的“坛前街”却延续下来。小街两边侧立起的商号店铺鳞次栉比。民国时期因其市肆热闹,定为一等街巷。

生活流转绵延,命运承转起合,从古至今再到永远,生生不息。从春申君建城,两千多年的风吹雨打,苕溪的水就从未止歇过。我和我的家乡我的江南,一直在做着一个无休无止的梦,梦里梦外,一言难尽。



小街依着苕溪河岸、靠着河埠头而建。一直以来,这里就是沟通城里城外供需给养的一个重要的水上集散地。每天天不亮,城外满载蔬果米粮的手摇船就一桨一桨渐渐地聚拢来,三三两两地靠上岸来,停泊在石桥边。整筐整筐五颜六色时鲜的蔬菜瓜果,不断颤动着“咯吱咯吱”作响的跳板和忙碌往来着准备上早市的小商贩,揭开了整座城市一个个鲜活的日子。相比之下,运出城去的货物要单调得多,常常是些散发着刺鼻怪味的氨水或是熏天臭气的粪水。单就这一点,就很不公平。于是心里就生出一种说不出来的愧疚感。

那时候,偶尔会跟妈妈去小街买菜。这里的菜都是农人一大早肩挑手提着进城的,自然新鲜。鲜嫩精神的蔬菜是一把汗水一勺农肥滋养的,温顺驯良的鸡鸭家禽更是一口口粥饭喂养的,鲜活灵灵的鱼虾河鲜是在河港或者太湖起早摸黑捕捞的。那时的菜那才真叫菜啊!若是谁家炖上一只老母鸡的话,满屋子满院子都会飘散着浓郁诱人的香味;鱼虾的味道也是生猛得鲜美无比,而且肉质细腻富有弹性;就连青菜的味道也甜津津软糯糯的满身灵气。小街上的菜无论荤素干鲜,都散发着泥土湿润的芳香,由内而外透着一份水乡滋润的灵气、一份农人的淳朴谦和,与那些或站或蹲在一旁的农人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我想它们与他们是相依为命的吧,就如同河流与水乡一般,否则哪来的这份默契。

小街的茶馆店可以说是小街上一个贩卖小道消息和娱乐消闲的地方。多是些卖菜的老农和喜欢喝茶吃酒聊天的老汉。茶馆里可以喝茶,也有卖酒饭的。很多人在这里从清晨到下午,一杯酒、几碟小菜、一壶茶,吹牛聊天的,便可以泡上大半天。茶馆应该是当时市井老男人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了。当然也有边喝茶吃酒,边卖菜的。阿秦便是这样常常满脸通红,喝着酒,脚边放个装了鸡蛋的篮子。他通常干些用鸡蛋之类的物什换粮票之类的营生的。据说阿秦还是我们家一个什么远房的亲戚。妈妈就拿粮票跟他换过鸡蛋。要是有全国粮票那更欢迎,准保还能多给你几个鸡蛋。阿秦好像没结过婚,换来的粮票也多半让他换成酒水落肚了。后来粮票取消了,不知阿秦靠什么为生。再后来听妈妈说,阿秦早几年就去世了。不知天上有没有这么一个既能喝酒吃饭,又能喝茶聊天,还能用鸡蛋换粮票的地方。如果有,阿秦肯定在那里。

记得在茶馆门前还看到过“大脚风”的人,和在“牛舌头”的河岸长廊里穿蓝裙的人那里见过的一样。这些人好像都是外埠来的上了些年纪的乡下男人。穿着很奇怪的旧式的洗得发白的蓝布裙。上身是同样洗得发白的斜襟布褂子,腰上扎了条蓝裙,裙底下穿着灰白的布裤子。裙子的围摆很大,长短及膝的样子,类似于女人穿的百褶裙。背上还背着个竹篾或是柳条编制的箩筐。可能是为了减轻苦楚,长了“大脚风”的人往往会把小腿露在外面。那是怎样的腿啊,我总是瞪着一双吃惊的眼睛盯在那肿胀粗大得如同小木桶般的腿上。颜色紫黑,斑驳着可怖的蚯蚓似的纹路。说是一种叫“血丝虫”的传染病。我很担心那些里头的小虫子会不会爆裂开来,像恐怖片里的异形把腿涨破。可怜的人,承受生活的压力的同时,还得时刻痛苦地忍受不足道的小丝虫的欺凌和威胁。

是啊,痛苦往往不是从一个方向来的,这就是我们生存和生活的考验。而幸福呢,呵呵,往往要简单得多。



小街上的酱园店是我常去的地方,因为要帮妈妈打酱油。食品店是我最爱转悠的地方,因为那里有各样诱人的糖果零食。这两家店铺的样式格局沿袭了旧时的模样。店门是由一块块木头门板依次排开做成的。每天打烊的时候,要把卸下的门板一块块抬上去安在门栏上。柜台则一律是高高的,只不过糖果店的柜台改成了玻璃的,不同于酱园店的木制柜台。那时候感觉那些柜台真高啊,所幸柜台前都有木头门槛,可以踩在上面用手扒住柜台,这样才能勉强仰头和柜台里面的人说话。那时的店铺都是国营单位,站柜台的营业员已经不是曾经的店老板和小二了。一般情况下营业员的表情都干巴巴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有好事的大孩子使坏,唆使小点的孩子去向营业员要求买个“柜台猢狲”,自己则躲一边看好戏。虽是有些下作,但也是一种人们对营业员傲慢态度的讥诮和不满的表达吧。

在糖果店门前的流连,消磨了我很多童年的时光和快乐。我甚至暗暗决心,自己长大了要做个卖糖果的或是做糖果的人,经我的手把甜蜜的滋味传递出去肯定是件幸福的事。那时候觉得看营业员阿姨包装那些橄榄话梅之类的零食最有意思了,很像中药铺里抓药的架势,只不过中药是苦的,而这里包裹的却是各种美好滋味。先把裁好的方形的淡黄的包装用纸整齐地摊铺在柜台上,再把那些可爱的好吃的家伙仔细认真地分均在纸上,然后再一个个地捧起灵巧地像变戏法似地包成个三角包,最后投进货架上的玻璃罐里头。一连串的动作在我眼里充满了神圣的意味,连那些平时表情严肃的阿姨也变得既庄重又可亲起来了。一个个装蜜饯和糖果的玻璃罐头层叠在货架上,像一个个装满了魔法的神秘法器,吸引着许多和我一样馋嘴的孩子。店里的每种玻璃纸糖我都买过,其实更多时候只是喜欢收集那些包在外面的那层花花绿绿的玻璃纸,为了得到它们,把那些不太好吃的奶糖也买来吃了,还烂了好些牙。这一点其实孩子和大人没什么区别。大人们也莫不如此,为了外表花花绿绿的自己不需要或者不值得的东西,昏头昏脑拼了老命追逐,甚至于烂了骨气和灵魂。

至于那家酱园店,除了那舀酒的竹筒罐和店里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缸瓮印象颇深外,从那位凶巴巴的女营业员那儿我知道了一种东西可以有不同的称呼,妈妈所谓的好酒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黄酒。妈妈有时候很会自说自话地搞一套,比如说把普通的做料酒用的黄酒说成好酒,把寻常的金鱼说成金金鱼什么的。真让人弄不懂。

也许逝去的一切都是被我们一厢情愿美化的,也许现在我们眼前的烟火早就没有了记忆里的自然淳朴的味道了,也许我们最宝贵的东西真的已经随流而逝了。



江南的女子多灵秀。当我还在“迷宫城堡”和小街上晃悠掉一个个宁静慵懒的午后的年纪,我的那些邻家花枝招展的大姐姐们都在读高中或参加工作了。有放了学背了个黄布书包,手里提溜着一块花手绢,走起路来羞羞答答一扭一摆的温柔甜美的三姐姐;有骑了辆车头上绑了个花绸布做的蝴蝶结的自行车上班,长得不好看却神气活现的吉姐姐;有照片被照相馆放得大大的摆放在橱窗里的漂亮的玉兰姐姐;还有住我们家楼下的会弹钢片琴的丫头姐姐和不幸掉进过苕溪河港里的金子姐姐。要知道,有一群姐姐围绕着长大是件有趣的事情,多少会在孤单的童年留下些生动的影子。因为丫头有个钢片琴,所以我常往她家跑。丫头并不吝啬,会拿出琴来给我玩。至今我还没搞清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乐器,也不知是她父亲从哪搞来的这件宝贝。丫头原本就长得颇有姿色,因着这件宝贝就更迷人了。奇怪的是,美丽的丫头的父亲却是极瘦小极不起眼的人,有着种种乖僻。比如每年都要在向阳的窗口挂满猪头。一个个排列整齐的晒干的猪头挤眉弄眼的模样,颇具戏剧色彩,还真得了丫头爸爸的神韵真传。所以后来每回看到猪头就会想起丫头父亲和丫头,而每回想起丫头和丫头父亲,心中就充满了罪恶感,因为总有猪头的影子挥之不去。

我一直认为丫头应该嫁个漂亮小伙才对得起她的美丽。可是结果却让人大跌眼睛。可叹,丫头的丈夫简直就是她父亲的翻版,只是眉眼稍微年轻清秀些。瘦小羸弱的模样,扭扭捏捏地跟在窈窈窕窕、如花似玉的丫头身后面。看着真让人吐血。

我家搬走以后,就只知道丫头和那个男的结婚了,生了个女儿。再以后,我还教过丫头女儿一年的课,再再以后偶遇犹存风韵的丫头,她便喋喋不休地向我控诉我调走以后的老师如何恶待她女儿。看着已经人到中年,嘴里不干净地数落着老师的丫头,只能羞愧地喏喏点头应着。丫头的女儿兼具了母亲的美丽和父亲的文弱,长得楚楚动人,可是却不大读得出书。对于这样的女生,我都是怜香惜玉,放几马的。但若是碰上个较劲的老师就可怜了。而一位母亲为了女儿也是顾不得自己的风度的。美丽就这样被生活,被儿女风蚀。想起丫头来,不禁有些悲凉的意味。

金子掉进河里的时候是个大冬天。只见墙角背风向阳的地方,金子哆哆嗦嗦披头散发地坐在那里晒太阳。头发湿湿的搭在身上,一脸苦楚。双手颤抖着紧紧捧着一瓷杯的姜汤。几个老年的女人围坐在她身边安慰着。我远远看着金子。小孩子不懂事,笑点又低。听见那几个年长的女人夸金子是个本分老实的好姑娘,就心里暗自好笑。方脸高颧骨,原本就不好看,现在这副样子就更狼狈了。在牛舌头河埠头洗洗衣服会掉到河里去的,真又可怜又好笑。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金子掉河里的事有些蹊跷,总以为她是被人欺负了寻短见轻生什么的。这个不幸的金子。

后来听说金子和吉姐姐的二哥结婚了,而且很能干。自己办幼儿园,歌唱可是了得,比赛还常拿奖。而最让我吃惊的是金子居然跟了师傅学会了算卦。什么人家丢了东西走失了人,或有什么疑难,都去找金子。我那时因为好奇那些玄乎的东西,也由人带了去找过金子,甚至一时冲动也要去跟师傅了。再后来听说:金子幼儿园因为拆迁不能办了。金子和许多有了点岁数的女人一样,离婚了......

苕溪河畔经过拆迁,建了新小区“河畔居”。原来的老住户早已搬走了。当然“城堡迷宫”和姐姐们也不在了,小街和那些小街上的一切都不在了。只有江南的烟火袅袅不断,梦幻着每个江南的儿女;只有苕溪的水日夜不息地流淌,看不到头,也望不见尾......

选自《陕西文学》2015.3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