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青年散文家高彩梅的散文集《客居在城市的玉米》即将付梓,它是散文界的一个重要收获,令我欣喜不已。
当年,文学为媒喜结良缘,火热的爱情让刘志成、高彩梅牵手走上了红地毯,珠联璧合成为夫妻作家,这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还是先例。
走进堂堂作家之家,墙上挂名家字画,书房堆满了书,书多得没放处又堆在客厅,还 有收藏的各类酒瓶琳琅满目,看上去乱而又显得有序,敞亮窗下排列的盆景,鲜艳嫩绿 的叶子倔强地伸展,枝桠花朵绽放,在花香雾气中又多了一种书香之气缭绕弥漫,那么 淡然、随意、恬适,真是一个悠闲宁静,一个有分量、品位和境界的精神家园。
当下是一个文化缺失并有诸多社会乱象衍生的物质主义世界。坚守读书的人越来 越少了,有情方饮酒,无聊才读书。这是对一个时代的嘲讽,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和悲 哀。干作家的行当,更是青灯黄卷,萤窗雪案。物质和文学是双刃剑,又是横亘在前的珠 穆朗玛峰,翻越实在太难,是熬心费神的事情。一个家庭上有父母下有儿女,既要养家糊 口又要写作,常人想象不到历练的艰难和痛苦。曾经,生活的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刘志成流失在三轮车上的岁月中,高彩梅也遭遇寒冷的日子,尴尬、无奈、困惑、彷徨。而今,有多少人能洞察到浮华的表象后潜伏在社会 中深刻的精神危机?其实,物质的乞丐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那些穷得只剩下钱的人。高彩梅没有沉 湎于浮华的城市生活,迷失自己,而是能够沉静 下来,在乱麻中理出头绪,有清醒的思维和觉悟。 以读书成就人生,孜孜不倦地大量阅读名著,这 已成为她生活的第一需要和重要内容。读万卷 书,行万里路,解读名著,研究名著,认识名著。(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到感性 认识。)她对名著的精神要旨理解和顿悟远比常 人深刻,吸收新思想、新知识,深谙读书养气之修 为,滋养心胸,明智悟道,从善而为,视功名利禄 而淡薄,秉持一种崇高境界。文学的魅力在于穿 透力最强,震撼力最大。读书、写作、圆梦,在她自 己这片具有个性的天地里驰骋撒欢,无疑是件快 事。文学不仅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能成 就中国梦、民族梦、个人梦。她被朝夕相处的刘志 成孜孜不倦地创作,在文学道路上奋力前行的精 神和高尚情怀深深打动……文学为他们建起了 一道促进了解、增进情感、传播正能量的真善美 的精神桥梁。如今,夫妻之情血浓于水,有了甜蜜 幸福的爱情,沉醉在美好的生活和创作之中…… 文学让他们的爱情万岁!
早在 2007 年《西部散文家》杂志上我编发过 高彩梅的散文。这些年来,她笔耕不辍,创作颇 丰,作品又在全国各地刊登和转载,在读者中反 响强烈。作品散见《内蒙古日报》、《西部新世纪文 学》、《西部散文选刊》、《岁月》、《雪莲》、《草地》、《延安文学》、《草原》、《文学自由谈》、《躬耕》、《散 文百家》等刊物。散文选入《2011 年中国散文诗精 选》、《2011 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2010 年中国 西部散文年选》、《首届中国西部散文奖获奖作品 集》、《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2012》,《2012 年中国散文精选》、《2013 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等选本。另 有多件作品获得各种奖项并入选各种文集。曾荣 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
丹纳说“: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 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 和风俗概况。”(《艺术品的本质》)“作家对人的存 在、人的精神品质、人的灵魂操守负有责任与道 义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者。然而,作家的诞生 和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地域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影 响和养育。
高彩梅生于陕北,长于陕北。从文学出发,陕 北是天堂,也是地狱。或许造化垂青,使得她旷 达、低调、淡泊、诚信,重情尚义,聪慧敏锐,才华 横溢。宏阔、厚重、悠远的陕北有民族风情、传奇 人物、经典故事、农业文明精耕细作的智慧、多种 文化碰撞的深厚积淀和宽厚博大的气象。陕北有 一片写作的领地,高古的黄土、贫瘠苍凉和浩瀚 的大漠,孤单的树木,草垛、田埂、土屋、孤烟、风 声、驼铃、亲人、乡音、秧歌、信天游,嶙峋的山崖 石壁,山川河流,错综起伏的荒坡野地,天空等。 陕北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细节,无一不在她心中 留下恒久的印象,它无不烛照时代现实、历史价 值和民族精神。许多作家都有一种故土情结,作 品中无不打上故土的印记。她在《阳光般的爱•流 淌在生命里》、《深沉的父爱》、《表姐,是一朵山丹 丹花》、《圣母石》等篇章中写出浓浓的血脉深情; 又在《客居在城市的玉米》一文中这样写道:“我 终于理解了父母亲,为什么好几次拒绝我们进城 生活!老人们,这些最后的玉米使者,是在为我们 这群客居在城市的玉米守望着村庄!”陕北的文 化和精神激励着作家的担当、强烈的责任心、严 谨的态度,从生活中汲取活水,从历史文化中汲 取丰富的营养,给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之文学艺术之树根深叶茂。文学艺术是作家的心 灵、情感和精神高地。这些优秀作品源于根性, 取材多于现实之间,优美的文字和严谨的结 构,情景交融的描写,语言讲究诗意化,落笔准 确,娴熟的叙事技巧,充满浓郁的现代派味道, 拥有陕北民情风俗和地域特色,无论是人性的 关怀还是情感幽思都还原着陕北生活的况味, 抒发着生命的纯真厚朴,自然流露出生命的体 验,有一种坚守拓掘与绵绵永恒的气息和灵魂 净洁的美丽。作家有思想有建树,在作品中体 现出高境界的精神构筑。又如《艾香,飘过端 午》一文中写道:“在陕北,这天各家各户要包 饺子、炸油条、吃软米糕像过年一样隆重。黎 明,母亲挎着篮子从河畔、坡地拔些挂着露珠 的野艾带回家将艾插在门上,母亲也早早叫醒 我和弟妹,让我们在屋西边的小河边清洗眼 目,这样做一辈子耳聪眼明。又给我和弟妹每 人脖子上佩戴五彩线,男孩子五彩线线端系着 一小簇野艾。”她观察事物细致入微,小中见 大,以浅寓深,笔触细腻,表达意蕴浓郁,空灵 散淡,清新隽永,舒卷自如,文采飞扬,富有鲜 明的时代精神,那份天赋、才情、功力和知识令 人惊讶。人类因拥有历史文化而发展,而传播 文明的种子。她是一位知识女性一直把追求 意境作为终极目标。作家的思维,执著、才气、 天分和能量见证了文学的符号。
在《绝处风景》一文中:“此时,我一眼认 出,这株绿植物不是什么名贵的花草,而是乡 间普通瓜秧。这是一株充满新奇、饱满的生命, 以古朴而健康的姿容呈现出原始的单纯、自 信、无畏,绿色的光波洋溢春潮的气息。在这水 泥丛林里竟然与我在囚居的五楼阳台相遇。 这,是否是上帝给予两颗丰盛而柔弱生命宿 命?对视,谁安居在这里,也是自然的一部分。……瓜秧传递这一种坚忍、质朴的生活方式。 看似柔弱,实际上却无比坚韧,穿透石隙。无论 处境如何,勇敢地挑战生命的极限,活得足够 真实、本真。关注一棵瓜秧,让远离乡土的脚, 放慢匆忙步履,搬一个小凳,沏一杯清茶,放一曲淡淡的音乐,与瓜秧蔓享受这片刻的阳光, 听不到忙碌的嘈杂,看不到张扬的喧哗,有一 种温柔和静谧,只活在自己的生命轨迹里,从 容、淡定。”文学创作成就高低取决于作家个人 生命情感体验的程度。在文学作品中,细节描 写是不可缺失的技法,细节见证作家的功力和 智慧,细节的力量最能扣动心弦。作家对生命 的高度赞扬:写物即是写人,写人即是写物,似 在写物,又似在写人。她曾在《寒露濯秋菊》一 文中这样写道:“应该做菊一样的女人。少了年 轻靓丽女子的妩媚张扬,多一份成熟的美韵。 犹如秋菊般的气质,这种气质气压群芳,有一 种沉稳成熟的美。言行举止大方得体。雅致风 韵犹存。也有了含蓄动人风韵,多了份矜持的 风情,智慧去诠释人生的含义。”安然写意充分 表达朴素与深刻的哲理,感悟对未来人类生存 的焦虑与不安,同时也在文明生态中获得生命 永恒。
纵观《客居在城市的玉米》概括说来,有广 阔的文化眼光,以抒情方式充满激情和火一样 热烈的文字格调,反映普世价值情怀、人文精 神、气质、态度、风格和语言精粹,讴歌人性伟 大,唤醒良知,洁净灵魂,释放正能量,激励奉 献精神。细细读来,一种久违了的亲近感油然 而生,开启心智,启迪思想,有山肴野蔌之美。
文学永远是照耀人性的太阳、滋润生命 的雨露。我们面临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 代,作家就是要把自己命运与民族和祖国的 命运联系在一起,无愧于时代赋予自己的神 圣职责和使命,以自觉追寻人类精神家园,传 承文明与幸福而作出巨大贡献为己任。我深 信高彩梅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更能洞察生 活的智慧、把握事物的敏锐、体验生命的哲思,探索文学背后的内涵,发掘艺术的真谛, 弘扬改革开放时代的主旋律,讴歌民族精神, 继续去攀登文学艺术巅峰,用手中的笔写出 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佳作。
以上笔谈,是我一点浮浅感受,难免有遗珠之憾。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