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4645755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在青藏与蒙古之间(杜成峰)

点击率:4515
发布时间:2017.08.31

嘎斯嘎雪峰在蔚蓝色的天幕里多像一匹北望的骏马,父亲在我小的时候总是这样告诉我,孩子知道吗,那雪山是一匹白玉顶子昂首腾空的骏马,雪峰的背后就是唐古特牧人生活的青藏高原,你看那迷茫在走廊北段的尘埃里就是蒙古高原的阿拉山脉,我们就在其间。长城与烽燧更迭的时代、英雄与古城凄美的传说,以及波斯的贝壳、盛唐的丝绸、远遁的民族,转眼间已是沧海桑田。我那时小,怎么也听不懂,而今再去看嘎斯嘎雪峰那冷峻的样子,她是那么的形象传神,她的名字也是因此形象而得名的,这座巍峨的雪峰矗立在青藏与蒙古之间,就横亘在河西走廊中部。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祖辈们给雪山起的名字,父亲说祖辈们有代代相传的叮嘱,如果有一天嘎斯嘎雪峰的积雪融化殆尽,我们亚拉格尔部落的尧熬尔牧人就要赶着畜群迁徙,因为要让这片草原得到喘息与休养,这是多么简单的叮嘱,却闪烁着牧人的智慧,逐水草起居的生活真理恰在这听似简单但已延续千年的牧人口述中。可是已经远去的父亲,你知道,自16世纪初撒里畏兀儿人的东迁算起,我们在青藏与蒙古之间的这片草原已有五百年的历史,我们在走廊遇见长城、城池与耕作的人们,我们时而被烽燧的狼烟抛弃,时而被驿站的信使召回,我们在敦煌与祁连间时而富足时而贫瘠,可是父亲,祖辈们无论怎样颠沛流离,却始终守护着这个民族的文化、语言、习俗和信仰,而现在我们却走在自己逐渐陌生的文化边缘,牧人为什么会在草原上迷失母语,到处为什么充斥着现代商业文明的影子,北祁连山那些苦难的黑色褶皱深处,我时常走过的小路上弥漫着雾霾般的忧伤……

游牧人心中神圣的净地就是那些神秘而又洁净的雪山,玷污雪山的人,会被肆虐的沙尘迷失他通往天堂的路,我深信不疑,祭祀鄂博的那天,部落里的人们和我向雪峰磕着笃信的长头,磕几个头算不了什么,但在生态恶化的今天,游牧人向雪峰虔诚跪拜的背后是从秦汉至今两千多年间无节制地滥砍滥伐、农耕扩田、开山采矿、截流成库的千年践踏。灌溉的历史太长太长,走过两千年的漫漫岁月后成为自然的死结,我们向养育万千生灵的大地贪婪地索要欲望与财富,在伸手与收手之间,我们看到了地震、海啸、洪水和岩浆般裹挟生灵的泥石流。在青藏与蒙古之间这狭长的走廊里,从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农田、城市开始膨胀,我们肩扛开发的旗帜引领移民的车队扩垦着走廊东西南北的处女地,从青海、临夏、迭部等地迁来大量的移民在此拓垦出许三湾、骆驼城、黄河湾、碱泉子等诸多新开垦的土地。黑河的引水渠宽敞明亮,却流不来几次足够灌溉的水,祁连北麓的雪水河向北奔流不息,却被截流在万千顷麦田的上游成库,即使在八月的雨季,也不会流进走廊的深处,更不会流进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阡陌纵横、机井遍布的走廊,人们从几十米到几百米的地下河抽取滋养戈壁大漠沙棘、沙枣拐、胡杨等植物根系的暗流,浊红色的水喷涌而出,流向星罗密布的水渠中救活了麦子和玉米,也救活了祁连干红葡萄基地的传奇。山里的牧人将打水用的井绳续了又续,最后坐在井底无奈的用铁勺一瓢一瓢地刮搜着浑浊的水。羊群的饥渴和牧人的叹息在我心里久久萦绕,我又一次坐在嘎斯嘎雪峰以北静止的干旱里遥望北方,守望亚拉格尔部落的这种忧虑在每个牧人的心里歇斯底里的呐喊,即便是徒劳,他们都愿意。

没有了对自然感恩的人心,人间还会有泪水吗,泪水里还会有人间真情吗?当一位牧人告诉他的孩子们春天不要在草滩上揪断发芽的青草,不要在河水里撒尿,不要在松林里生火,不要在一片草场里过度放牧,不要猎杀有孕的野牲……,那么还有什么文明算是和谐呢!父亲将我放在马背的褡裢里放牧转场,不懂事的那些岁月是幸福的,童年记忆中转场游牧的那些日子,我时常睡在秋季的帐篷里聆听咆哮北去的雪水河,也时常从帐篷的天窗里看见牧人之星闪烁的夜空,看南飞的大雁声声哀鸣。老人们说大雁鸣叫是为了相互鼓劲,头尾呼应以免有雁掉队而失散,大雁飞过时小孩们不准大声吼叫,否则会使大雁乱了队伍或迷失方向,每每有大雁飞过时,我总是跑到帐外搭手在眉前目送着一行行南去的雁影直到消失在远空的苍茫里,父亲说孩子啊你看,大雁是游牧人的鸟,她们没有疆界,逐水草冷暖而居,就像我们游牧祖辈们漂泊的足迹,祖辈们也曾像大雁那样在这辽阔富庶的亚欧草原上南来北去的游牧或征战,也曾像大雁那样相互鼓劲,相互照应着走过战争、灾荒、风雪与疾病,那是遥远的回鹘时代、蒙古时代我们不能忘怀的荣光。而今父亲你走了,留下我与你的那匹老马,我时常想背起行囊去寻找那些遍布在亚欧大陆崇山峻林和戈壁翰海广袤土地上的颓废城池、牧人营地,即便已是苍凉斑驳,你听雁声尚如此悲切,我虽身未动,心却已随雁远去……

我知道游牧的边界早已失去自古应有的弹性,已不是祖辈们极目天下、南进北出的游牧时代,抑或横跨亚欧草原那模糊不清的地理概念了。神秘的雪域青藏你亦是年轻、干旱少雨的阿拉善山脉飞沙走石,你看那些走廊里的绿洲、城市像几块搁浅在青藏与蒙古之间巨大海绵,日夜允吸着地表和地下的河流,再往北,荒漠和戈壁肆虐着沙尘,复往北,沙尘刮到遥远的北京……。

雪线逐年上升,内陆河缩小,地下水下降,牧场开始退化,缺水缺草已成为影响农耕、城市、游牧三种不同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这一切将成为封存这片草原的借口和理由,是的,两千年的灌溉文明造就了河西的辉煌与进步,缔造了“金张掖”,“银武威”,“玉酒泉”等诸多河西走廊的城市文明,河西万千顷良田要生存,五百余万口人民要生存,与之算来,我的部落屈屈上千人,马营河以西的东纳克部落屈屈上千人,隆畅河以西的乃曼部落,曼台部落,杨哥部落屈屈上千人……。小家与大家算来,我们将在日后的某一天离开生我养我的草原。离开冬营盘的温暖,离开夏营盘的浪漫。若干年后重返草原的尧熬尔人会怎样呢?离开骏马而扭曲的性格,离开草原而狭隘的胸怀,离开游牧生活氛围而消失的习俗、麻木的信仰,抑或遗忘的母语。

缺水的走廊绿洲迫使我们作出让步,千年的游牧文化作出让步,不同文化的入侵悄无声息的改变着这个世界。这个时代会给我们崭新舒适的生活,但在这“舒适”的背后是一条游牧文化走向泯灭的不归路,我时常拉着父亲留下的那匹老马去嘎斯嘎雪峰下早已干枯的泉眼边遥望我的牧场,坐在山脊的黑岩上,坐在哈尔哈娜花盛开的山坡或达兰花簇拥的草滩上梳理我的忧伤和孤独,这种情绪来自我日渐蜕变的亚拉格尔部落和即将被封存游牧生活,这是一个牧人对自己部落最基本的情感和应有的情绪,失去了精神家园的牧人,牧歌还会那样辽阔,习俗还会那样纯正质朴,文化还会那样独具魅力吗?亚拉格部落正在与周边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攻防中挣扎,像头身患虱子的牦牛,在岁月荏苒的交替中喘着尚存的古老气息行走在部落与城市的边缘,终一日,会被无孔不入的现代文明和商业文明啃咬殆尽。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一个民族的悲剧,一个我和我的部落的悲剧。思绪每每如斯,就想独自远行,跟随南来北去的大雁去飞跃亚欧大陆的雪山,草原,江河和游牧人颓垣的城池,去拥抱和抚摸血液里仍旧在复苏的古老牧歌和牧炊四散的奶香,然而我多么小小的部落,仍在传承着自己的习俗和文化,他们是一群敬天地,拜山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小小游牧部落,却成为“祁连山生态恶化”的首选因素,过牧是需要节制,那么滥伐和采矿需要节制吗,上千年的农业灌溉需要节制吗。祁连向北奔流的三十余条雪水河流程缩短,湿地消失,水蒸发量减少,看到天边的苍茫里涌动着沙尘,听见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胡杨轰然倒下,额济纳十月的金色,居延海雨季的涟漪,真不知在我两鬓斑白的启程里依然如旧地等着我呢。

我的忧伤和无助显得多么弱小和无奈,咆哮北去的雪水河啊!你日夜召唤着我那颗游牧四野的灵魂,灼灼欲燃的皂荚树林里还会走出我亚拉格部落的走马,散欢四野的羊儿和悠然出没的牦牛群呢?心情如斯,仿佛耳边传来远遁的匈奴离恨的古歌: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

我总是那么喜欢独自漫无目的走在起雾的草原上,走在孤寂的山谷中,听着那些忧伤而又鲜活的牧歌,生命中能有几次让我带着思念独自走在荒凉冷峭的原野上,倾听马头琴忧伤的长调,读着这首离恨的古歌而潸然泪下呢!

我在这片草原长大,在这片草原的雪水河畔恋爱,在这片草原的深处和边缘放牧。屈指算来,我从父亲把我装在黑白褡裢驮在马背到骑在父亲颠簸的马鞍里,渡过了我人生快乐的童年。那时我多么迷恋走在转场的路上啊,走过柏树林倾听杜鹃歌唱奶季的香醇,走过雪水河感受被河水打湿的赤脚,我的狗总在马前马后留下一串串急促的喘息声……

时光像过隙的白驹,匆匆溜走,我依旧在青藏与蒙古之间的山地草原上放牧、转场,在黑夜里咳嗽,在雨季里歌唱。在夏营盘的大雾里找寻走失的牦牛群;在秋牧场的井台边梳理着干旱的忧伤,在冬窝子的雪野里燃着温暖的牛粪火,在青藏与蒙古之间,我的部众和牲畜在农耕与游牧千年的文化废墟里踽踽前行,在时代文明的冲击里坚强跋涉。多么弱小的部落啊!从明清到马匪的杀戮和蹂躏中艰难的走来。长生天保佑了我们,嘎斯嘎雪峰养育了我们,伟大的共产党解救了我们,在短短的半个多世纪里,我们发展生息,建设家园。如此和谐美好的时代,却因历朝各代不合理的开发而造成今天的生态恶化。因为水而事端百出,走廊里的农耕者缺水,乡与乡,村于村之间因水吵闹、哄抢。山里缺水,夏牧场可以依赖雪水河,还有三月余时断时续的雨季。在金色的九月后,亚拉格尔部落的尧熬尔牧人陆续进入秋季牧场。在初冬第一场降雪来临之前,牧人们在泉眼边、井台上挥洒着汗水,合拢着畜群。有时只能饮足一半牲畜,离水远的牧人要走几十里路,往返就是一天的时间。这些分布在榆木山山脉南北两侧的山泉和水井逐年减少,有的早已消失在牧人的记忆里了。地下水下降最是明显,遇到干旱的年份,牧人为了水起早贪黑,轮流出现在黎明的黑暗、正午的酷热和旁晚的黄昏里,井泉边一片浪迹与叹息……

因此,囤积雨雪的水窖像是牧场上的新生怪胎,囤积着本因去滋润草根的雨雪,这些水窖像躺在牧场岁月深处的黑洞,淹没了那一匹匹饥渴的马蹄声划开岁月变迁的无奈之音。农耕与游牧是没罪的,这些可怜而又贪婪的人们有罪吗?尧熬尔老人们常说人类是一群“黑头蛋蛀蛆”。迟早会啃吃完自己的家园。唉,说的多好啊,纠结在心中的忧虑是那些早先祖辈们唱过的牧歌,歌里有智慧,歌里有忧伤……

又一次坐在青藏与蒙古之间以北的山峦上思考是在一个秋末,低矮的灌木花花绿绿,云杉和柏树的墨绿戴着头顶的雪峰,雪水河咆哮的声音小了些许,坐在对面山顶上的牧人哈尔斯兰给妻子打着电话,说着生产,说着水。我那位农民朋友真在向北放到一茬茬玉米杆,放到去北方的水,千万个农民犹如真在放到巴丹吉林深处的金色胡杨,放尽居延海曾今的涟漪……

选自作者网易博客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