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山里的日子习惯于循规蹈矩,一辈子隐匿在黄土旮旯里反复折腾,干活吃饭睡觉,然后再干活吃饭睡觉,不知道寂寞,也读不懂孤独,闲了坐在树阴下的黄土硷畔抽旱烟拉家常,目睹春意浓浓赤日炎炎硕果累累白雪皑皑的四季;渴了舀一碗凉水咕噜咕噜下肚,感受豪爽和大气的男子汉风度;病了吃两碗剁荞面咬一根大葱睡一大觉出一身汗就会痊愈,永远是坚强壮实风里来雨里去的陕北人。
可是,山里的日子也有红杏出墙的时候,比如听书就是一例,那种幸福和惬意背叛了山里的宁静和保守,把寂寞和孤独隔离在黑暗的角落面壁思过,让孩子疯狂地笑一回,让大人痴情地乐一次,就连一向板着脸孔的一孔孔窑洞也笑逐颜开,脸上泛起了五颜六色的彩虹。
“莉娃,听书哩!莉娃,听书哩!”梅子的喊叫一声接着一声,一声高过一声,母亲板着脸低声嘀咕道:又送气甚呢!这时我的屁股像针扎一样,胡乱扒拉几口米饭,就哧溜下炕,趿拉上鞋,一溜烟就跑了。我像跟屁虫一样,紧紧地撵着梅子的脚后跟。
母亲一边洗锅碗,一边没完没了地唠叨:饭也没吃完,人家吼几声,就像丢了魂一样,好像少了你就没有场合。说着她把剩下的饭倒在鸡食盆子里,吃得本来就有些嚣张的那只独眼龙花公鸡站在硷畔上又高高地叫了几声,母亲就说:今天一定有亲戚来,好像公鸡与亲戚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
我和梅子气喘吁吁地来到说书的四叔家,只见黑压压一片,大人小孩男人女人穿红的挂绿的还有西装革履的,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听得目瞪口呆,三叔家的两盘大炕以及脚地都挤满了人,大大小小的脑袋一个连着一个,好像西瓜的畅销点,那一双双眼睛像一盏盏明灯,发出道道耀眼的光芒把山里的生活浓妆艳抹,生活瞬间变成了远嫁的公主,憧憬希望幻想油然而生,痛苦悲伤消极逃之夭夭。
说书匠姓贺,是个瞎子,只见他手里拿着三弦,腿上绑着快板,边说边弹,腿也跟着一摇一晃,好像患了多动症。他的身边坐着个半大后生,听说是他的儿子,大家都叫他小贺,他手里拿着锣鼓和镲伴奏,同时也给父亲接后音,这一老一少演得绘声绘色,把全场的观众听得聚精会神,时而低头哭泣,时而仰面大笑,尤其是我们这些小孩子们,全然不顾四叔的阵阵吆喝声和反反复复地翻白眼,硬挤在贺书匠的跟前,恨不得坐在他的怀里,面对贺书匠好像面对美味佳肴,两双眼睛死死地盯住他不放,打算赶快把他吃掉一样,可惜他是个瞎子,借助耳朵倾听大家的反映,每当说到动情处,立即会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那种热闹和欢快简直达到了极致,就连有人借机毛遂自荐亮几个响屁开通一下肠胃也引不起大家的注意,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处境,或者以为这响屁就是锣声鼓声是剧院的号角声是战场的枪炮声,他们或陶醉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浪漫爱情当中,悲之叹之怜之。或沉浸在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悲剧爱情当中,小媳妇低声地哭泣,小伙子们的眼睛也红红的,小孩子的眼睛也湿润了,虽然他们不懂得爱情,但也懂得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的心境。
听书,不光让山里的生活丰富多彩,同时也成了我发挥特长的场所。因为贺书匠手里那台大大的录音机,中间休息的时候,他让老师选几个孩子唱歌,然后录下来,我就是一个幸运者,结果我就被大家一致认为是个具有唱歌天赋的孩子,所以贺书匠不断地给父亲母亲说:好好地培养这个女娃,她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十岁的我,常常给大家独唱,尽管没有人教给我一首儿歌,我也照唱不误,就唱什么《我们的祖国》、《妈妈的吻》、《我家住在黄土高坡》……这些歌全是老师教给我的,后来才知道那些歌曲都是大人的歌,老师也是淘空了心思把她会唱的歌传授给了我们。
不管是大人歌,还是娃娃歌,这些并不重要,反正我有嗓门,我就会把它们一一唱了出来,大家都说我的嗓音好,我的胆子也渐渐地变大了。于是,每当贺书匠说书中间休息的时候,我就成了主要人物,我不断地给父老乡亲们唱歌,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夸我有出息,我就像一个歌星一样,脸上大放光彩,这时,母亲也笑得合不拢嘴,倔强的父亲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笑容。
两个小时的书不知不觉地说完了,大家恋恋不舍地走一步一回头,尤其是孩子们,一边走一边狠命地咬着袖口,像打算报复谁一样。所以,我们也常常要求父母能说一次书,这样,书匠就会来到自己家里,听着更方便,近距离地倾听,也可以询问那些不懂的内容,比如问西门庆怎么姓西,为啥不姓南,不姓北?还问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是真的吗?每年的“七夕”他们真的相会吗?为啥我们一次也没发现,蹲在葡萄架下把葡萄吃完了也没见牛郎和织女的影子。问梁山伯与祝英台变成蝴蝶后飞向哪里了,为啥我们一次也没见?问的贺书匠瞠目结舌语无伦次,他说这些孩子分明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让大人们好好管教,可是我们认为自己没有错,难道不耻下问还是一种错?于是,我们不断地问,冥思苦想地问,绞尽脑汁地问,直到大人们捧腹大笑,连连责备我们多事。
那时候,我们对于贺书匠的口才和演技佩服得五体投地,就连他的眼瞎我们也要模仿,所以,淘气的我常常把父亲的墨镜一戴,在腿上绑几块旧木板,抱个木棒当三弦,我的嘴巴子也快,阴阳怪气地学着贺书匠的声音说书:说书的更比唱戏的能,三弦一拔拉就几百程,上一回说的是《金镯玉环记》,还有半本没有表明,表了半半了本表了本半没表明……”我被同伴们围得水泄不通,他们个个流着鼻涕光着脚丫,甚至脸上也被黄土糊得面目全非,但我并没有因为他们而感到不光彩,反而是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豪,我甚至把好多背得滚瓜烂熟的课文内容也当作书来说,也瞎编一些故事还把父亲教给我的绕口令也拿出来表现,我忘记了那些打着问号的作业,也忘记了一天没有吃饭,直到父亲怒气冲冲地站在我的面前,我才仿佛蔫了的黄瓜,我的脸接近面瘫,刚才的能说会道瞬间销声匿迹了,我慢腾腾地站起来,抱着道具,默默地跟在父亲的后面,像犯了弥天大罪。
听书,是童年最幸福的时刻。听书,让山村少了往昔的寂静,那宛转动听的说唱声永远萦绕在我的脑际,尤其是我的歌声与贺书匠的演技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浓缩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尽管贺书匠已经老去,尽管我与唱歌已经无缘,因为后来,我还是没有走上唱歌的路,即使上了中学,也没有好的音乐老师培养,我们是农村孩子,没有条件培养特长,只得死读书读死书,特长也只是个特长,眼瞅着特长隐没在文化课的后背,成了我终生的遗憾。
如今,躺在记忆的摇篮里,执意寻觅童年的日记,似乎还在希望,希望有一天,能回故乡听书,如果有可能,我再独唱一次,独唱那首古老的歌谣“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选自《宝塔山》2017年第2期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