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一、风起石鼓山头
2005 年 11 月底的一天清晨,我和老同事来到
石鼓山上,对石鼓书院遗址进行勘探。
那时的石鼓山,秋风萧瑟,人迹稀少,江水拍击
岩岸,溅碎朵朵白浪。旋曲的回廊飘洒着零落的枯
叶,独立山嘴的茶社门窗紧闭,从里面隐约传来搓洗
麻将牌的声响。我们缩颈搂臂,在寒风中测试着山头
的体量。湘江和蒸水汇合的高处,西风侵袭着单衫,
我们感到了阵阵寒意,于是来到茶社,付钱后要员工
给每人沏上一杯热茶,暖了暖胃。略微坐上一会儿,
看着东南方露出微弱的阳光,我们又赶紧忙于活计。
郭建衡与我核对文献记录,向新民绘图工整,专画地
形地貌,标注尺寸,贺兴武协助扯尺量距离。过了一
会儿,唐先华也来了,又多了个做事的人。一天下来,
我们基本确定了几处建筑的大致方位。
第二天,我们到石鼓山上不久,将和大家一起研
讨关于重建石鼓书院的计划。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
现场会,大家拢在一起,或站,或蹲,或席地而坐,自
由得就像生产队里开会一样,领导聆听,大伙儿随意
说,可以任意插言,可以当场否定他人的观点,没人
记录,畅所欲言,甚至插科打诨。末了,领导开言,分
别对我们提到的现状和问题谈了看法,并在征求大
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重修石鼓书院依据乾隆版《清
泉县志》图文记录的体例规制,完善策划与编制工
作,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殷切希望。接下来的几天,
都是测量、绘图、定位、布局、核对,虽然听起来是很
简单的几步,却费尽了大家伙儿的脑汁。
我们查阅文献资料,先后采用了几种不同版本
的古籍与《清泉县志》进行比对,最后确认清代初期
石鼓书院的主建筑有:最前端有棂星门,按顺序往里
分别立有禹碑亭,一级台地筑山门及围墙,二级台地
置武侯、李忠节公二祠,三级台地建大观楼、仰高楼、
两侧廊庑,大观楼前临江处有风雩亭(取《论语》“风
乎舞雩”、张栻作《风雩亭赋》之意),石鼓山嘴两江汇
11
俪人·西部散文选刊
流处有合江亭倚岩而建,亭下有朱陵诗洞。修复计划
书对此作了详尽的文字说明,绘制了各建筑物的体
量、标高、方位,并编写了设计图例,整套资料逐级上
报市委审定。
过了不久,石鼓书院的重建,既要尊重历史原
貌,又要兼顾旅游需要,建议取消仰高楼,让大观楼
前后各留有一块空坪。抹掉风雩亭,因为该亭的原位
置在 1944 年衡阳保卫战中被日军炮火炸塌了(导致
这次重修石鼓书院将中轴线西移 80 公分),将东西
向廊庑移位(后移至与山门并排),便于拓宽游人通
道。原本我们对此思想不通,但如果坚持的话,有悖
领导意图,可能导致此事流产,只好进行二次修改。
修改后的设计上报市里主要领导即获通过,如今人
们看到石鼓书院的建筑形态,就是我们二次设计申
报的样式。因棂星门原址位置落在今日之桥下,往前
只能移到石鼓广场,这样一来对广场的布局有影响,
所以暂且搁置。
二、兴建石鼓碑墙
如果要统计全国有多少碑林或碑墙,恐怕谁也
无法准确回答。人们用书法的形式记录历史人物和
历史事件、创作文学艺术作品,然后采用娴熟的技法
镌刻成石碑,刊立于世,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而
且如今仍在延续。正是基于这一点,重建石鼓书院工
程也将石鼓碑墙的设立列为其内容之一。
碑墙的设立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位
置,二是形态,三是内容,四是书体,五是石材,六是
安装。石鼓书院由于整个山头面积小,要恢复的建筑
物较多,本想在院内辟地兴建碑墙,但在完成几处建
筑物设计后,怎么也调整不出一块合理的位置来安
排石碑的陈放,只能从院外择地设计。在与指挥部商
议后,确定将石碑镶嵌在石鼓广场濒临湘江的三级
台阶上那座人造假山的外壁。
那处假山的外壁原本参差错落,石碑怎么布置,
在文博、艺术界人士议事共商会上,大家讨论得十分
激烈。有领导提出以雁的造型作石碑的摆放空间,大
家认为欠妥,因为腾飞大雁的形态其膀部与翅部形
成的落差较大,那么镶嵌的石碑碑文不便于观众阅
览。大多数人也不主张将假山粉刷成一个水平面,把
几十块石碑整齐排列,认为太缺乏艺术性,有的甚至
开玩笑说那是摆祖宗灵位牌子。经过多番讨论后,大
家一致同意将石碑根据假山的现状,随形就势进行
排列,但一定要保证最佳视觉效果。这项工作由曾经
搞过工艺装修的市书画院吴帆负责,先期进行拍照、
绘图、标注石碑镶嵌位子。弄好以后,大家又聚在一
起提了一些修改意见,顺利完成了碑墙造型的设计
任务。
确定石鼓碑墙内容是一桩严肃的事情,衡阳某
些人听说石鼓书院要建碑墙,刚学了几天毛笔字,就
自动跑到指挥部,把自作自书的作品送来,说是热心
参与,无私捐献,其实心里打的什么算盘,别人都能
猜出一二分。我几次到指挥部联系工作,负责宣传的
同志将这些作品要交给我带走,我都吱吱唔唔地把
话岔开,婉拒那些横横竖竖的宣纸片片。即便是开会
讨论拟定的书家,有的也提出内容各自撰文,以便彰
显个性,但都未获采纳。特别是郭建衡秉性梗直,坚
决反对,提出石鼓书院碑文只能选用历代名人撰写
石鼓书院历史沿革的文献资料作为书写内容,我在
议事会上率先表态支持,大伙也纷纷赞同,此事就这
么定了。另外,大家还就书体形式作了商榷,考虑到
受众文化程度不一,为了让更多的人读懂石鼓书院
的历史文化,同时依据传统碑文的形式,决定采用
楷、隶、魏三种书体书稿,并由我负责此项工作的联
系、管理、督办。
石鼓碑墙书写的文字内容由市图书馆申国亮负
责选录,他反反复复地校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送
到我手里的已是六校稿了。我交给书法家们的文稿
不允许有任何谬误,交稿之前与他们进行文稿比对,
还要针对每人擅长的艺术风格,分别确定书写内容
和书体。说句大实话,书法家们大都有几分傲气,但
在分担此项毫无报酬的工作中,无一例外地给予了
全力支持,这一点至今仍让我为之感动。
书坛耆宿欧伯达老先生,为了支持石鼓碑墙的
兴建,慨然允诺,于是我专门挑了一篇文字最短的
《浩然台跋后》( 127 字)给他送去。周中望老先生就
不同了,虽然年迈,但精神矍铄,其小楷非常漂亮,为
了追求艺术效果,我将一篇中长篇幅的文稿《衡阳八
12
俪人·西部散文选刊
景赋》( 721 字)送到江东他的家中。周老二话没说,
接下稿纸,回复我说,半个月后来取书作吧。衡阳铁
路有位书法家叫陈彬清,我过去与他不熟,这次经人
举荐请他参与,果真不负所望,一篇最长的文稿《叶
丰川从祀石鼓书院碑文》( 1327 字),书以魏碑,甚是
工整。至于历届市书协主席陈文质、沈太国等更是鼎
力赞襄,其中沈太国时患重症在南岳疗养,因不满意
自己第一次书写的作品,又在家中二次书稿,并亲自
送交给我,令我极为感动。还有在本市担任一定职务
的领导如陈伯槐、王宏、旷喻炎等,为了展示各自书
法水平最好的一面,潜心创作,一丝不苟,表现了对
艺术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
建成后的石鼓碑墙,为讲述石鼓书院历史沿革、
弘扬书法艺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许多游客伫
立在一块块碑文前,赏读美文和欣赏书艺,享受着愉
悦的精神文化熏陶,从而使石鼓书院扬名于世。
听说后来有人自己写了幅“书法”,也刻在一块
石板上,不知通过什么关系嵌在假山墙体上,内容、
书体包括石材,都与我们统一制作的不一样,这是闲
话,也是笑话,不提。
三、仿古家具制作
在石鼓书院复原陈列中,仿古家具用品是必不
可少的物件。近几年的家具市场,我们常常看到一些
用杂木制作,然后髹以栗色、枣红或酱红等色的仿红
木家具,油漆贼光贼亮的,很是刺眼,就像现今一些
丑女脸上涂刷厚厚的劣质化妆品一样,看了让人堵
心。为了杜绝此类事情在石鼓书院发生,秉着还原历
史、发展历史的宗旨,我们主张仿古家具一律采用硬
木作原材料,以清代早期家具作样式进行制作,即便
现在只是一件仿古家具,但保存数百年后,自然也就
成了一件文物。如果是一般的材质,则无法保存这么
久远。
大观楼是整座书院的主体,在功能设计上定位
为讲学、藏书之所,兼有祭祀七贤的内容。此处的家
具用品,我作了如下安排:一楼置圈椅一对配茶几,
陈放讲坛之上(讲坛另做),墙犄角各设花几一张;二
楼排列书柜 16 个、书架 8 个,作藏书之用;另辟一处
供阅习之用,摆放长条形书案两件、太师椅 8 张。
二祠是专祠,一为武侯祠,祭祀诸葛亮之所。史
载东汉末年,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曾在此筑台催粮
督赋,为旌彰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情怀,衡
阳历代专此建置武侯祠。另一为李忠节公祠,祭祀李
芾之所。南宋末年,时任潭州(今长沙)知州兼湖南安
抚使、衡阳人李芾募兵三千,率领潭州人民共同抗
元,兵败嘱部将沈忠手刃其家人,自己也引颈受刃。
李芾卒后,朝廷追谥忠节,令其家乡建忠节公祠祀
之,另配祭沈忠及抗元忠臣衡阳县令穆演祖。这两处
因是祭祀专祠,应配置专用木器,我们为武侯祠设计
了大香案、大供桌各一件,在李忠节公祠设计普通香
案及供桌各三件,以作摆放各类祭器所用。
合江亭因唐代大文豪韩愈登临,并作《题合江亭
寄刺史邹君》一诗而声名大振,且此处又是蒸湘汇流
的衡阳水口,是石鼓书院的最佳观景处,在设计亭内
家具时,我专门找来了清代早期的鼓形桌和鼓形凳
几的样式,其中鼓形桌 3 件,鼓形几 12 件,还在二、
三层各摆放罗汉床一件并配几二件,既可供观览,又
能为宾客提供休息之用。
大观楼、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合江亭的家具用
材,均为中上档次的缅甸酸枝木,属正宗红木系列。
最开始作计划时,这种木材采购价为 8000 元一吨,
约合 0.9 立方米左右。等到正式启动工程项目采购
时,仅仅时隔不到半年,竟然涨到 1.5 万元至 1.6 万
元一吨,价格硬是整整翻了一倍!这种材质的木料结
构致密,用来打制家具,只要养护得好,数百年也不
会朽坏。
号舍是书院生徒受业寄宿之所,我们为这一块
设计了课桌两件、平头椅两件、八仙桌一件、条凳四
件、柜式床两件、箱笼四件。除了箱笼采用樟木制作,
余皆采用铁力木制作。因为生徒的用具材质应该下
几个档次,但为了经久耐用,我们超标配备了。
石鼓书院仿古家具是由木雕名匠、衡阳县人杨
奇尚担纲完成。家具材料坚硬致密,做工精细,采用
乾隆样式,全榫卯结构制作,未髹漆,油蜡抛光,色
泽沉稳自然,木纹清晰可辩。记得为了制作这批仿
古家具,杨师傅曾长叹一声: “不知道打断了多少锯
片!”
13
俪人·西部散文选刊
四、孔子铜像雕塑
石鼓书院陈列的人物有孔子、二祠人物、七贤人
物,二祠人物是武侯祠的武乡侯诸葛亮、李忠节公祠
包括李芾、沈忠、穆演祖,七贤人物包括李宽、韩愈、
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栻、黄榦。这里专门为大家
介绍孔子铜像的制作经过。
孔子像因为要采用紫铜铸造,这就需要预先做
小样,修改后放大,然后再制蜡模,成型后运到翻砂
工地,开炉溶铜,浇注铜汁,卸模后还要焊接、修整打
磨等大致工序,才运往石鼓书院大观楼前坪安装。雕
塑造型工序由王平负责,铸造工序则由申钟鸣承担。
雕塑孔子造像期间,适逢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
子故里山东曲阜向全球正式发布孔子标准像定稿,
我们议定就以这个标准像作参照创作。捏塑小样几
易其稿,仅审样就有三次,制作大样时,除了颈以上
部位,其余身体部位修改不大。因为制作大样是按
1 : 1 的比例原大放样, 3 米多高的造像,室内是无法
进行的,只好租用岳屏公园的苗圃空地,搭起架子搞
雕塑。当时正值冬季,寒风刺骨,塑像周围地下是一
小洼一小洼积水,可见工作环境之艰苦。尽管如此,
我们仍然很苛刻地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进行修改,
最后定型的孔子塑像大家比较满意。直到卸模那几
日,天气才些微回暖。
在王平忙于雕塑制作期间,我们先期考察了申
钟鸣的铸造车间,此项任务的管理和技术监督,局里
决定由我承担。申钟鸣是一个聪明人,干活喜欢动脑
子,手头活也比较精细。平日里看过他的作品,但这
是第一次正式与他合作,而且是一件大作,我不敢忽
视,特别是对他的铸造设备和场地,只有亲眼见过才
能放心。他租的是原木材厂的厂房,铸造场地的规模
还算是不错,但也有一些小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实
际上就是在原定价上増加炉窑的改进经费,好在所
需不多,也有必要,我向局里汇报同意后作了调整。
在制作孔子铜像工程中,还有一件挺麻烦的事
就是运输问题,这么重、这么庞大的一件造像,要运
到石鼓山上确实不易,因为山门窄小无法通行。经过
仔细研究,确定用船从蒸水河畔的石鼓山西向岩壁
起吊至山上,这样才解决了运输的问题。如今屹立在
大观楼前的孔子铜像,说来也是费尽了许多人的心
思和汗水啊!
—— —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作者简介:蒋星星,笔名孤舟,湖南祁东县人。中国博物馆
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陶瓷学会会员,湖南省
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曾任衡阳市博物馆馆长,文博副研究馆
员。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