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烟花三月下扬州”,千年前李白送别友人时写下的这句诗,不曾想成了扬州的名片,勾起了无数人对江南水乡的遐想与向往。
自古以来,扬州就是无数文人墨客理想的居住地。“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笔下的扬州不仅有道不尽的无限繁华,更让我们看到了江南女子的柔情秀美。
扬州虽地理位置不在江南,却有着和江南一样的亭台楼榭、小桥流水、风土人情。扬州是一座历史名城,经历过无限繁华与历史洗礼,在隋唐时期最旺盛,它是历史文化意义上的江南,它是富庶、温柔、恬静、优雅的代名词。
扬州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也是许多人梦中的故乡。我对扬州的向往始于这些美妙的诗句,终于有一天我和它来了一场“亲密”接触。
一
烟花三月之际,我和家人驱车前往梦之所盼的扬州。我们首先到的是扬州最著名的景点——瘦西湖。瘦西湖位于扬州城西北郊,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
瘦西湖本名保障湖。据史料记载,乾隆元年,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在看到保障湖的美景之后,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赋诗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他认为保障湖的风采完全可以和杭州西湖相媲美,只是水道形态上弯曲狭长,故认为叫“瘦西湖”更为恰当。从此保障湖便更名为瘦西湖,闻名遐迩。
从景区北大门而入,最先看到的便是“水系微缩景观园”,京杭大运河水系、长江水系和瘦西湖水系,在这里一一呈现。走在其间,耳畔传来清心、潺潺的流水声,我忽然明白扬州为何会有如此繁华的历史,原来都和这些水系有关。在科技与道路都十分贫乏的封建社会,人类只能借助于水路来发展经济。因此,有水的地方,才会有人才聚集,才会有经济繁盛。
初春的午后,空气微寒,但一阵阵飘过的花香却让人心中充满温柔的暖意。春天的瘦西湖是繁花盛开的季节,这里有梅花、桃花、樱花、海棠、玉兰、绣球花等等,它们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吸引无数游客流连忘返。而我却独爱洁白如玉的琼花。琼花是扬州市花,自古以来有“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的美誉。我爱它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丽与著名,而是因为我的名字中也有“琼”这个字,也许这就是缘分吧。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沿着蜿蜒曲折、柔美秀丽的廋西湖,我们一行人向二十四桥寻觅。不一会儿,远处出现了一座单孔石桥,横架在瘦西湖上。这时,身后有人喊道:“快看,二十桥到了!”我的心也随之振奋起来,快步向前走去。虽然我知道这并不是杜牧笔下真正的二十四桥,但依然难掩心中激动之情。
二十四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早已消匿于荒烟衰草之中。扬州人把它重修于瘦西湖内,更增添了一份古城扬州的人文与韵味。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阶24级,处处都与二十四相对应。
栏杆采用汉白玉材质,上面雕刻着彩云追月的浮雕,桥水相接,湖石堆叠,花香幽郁,云、水、花、月,相辅相融;临水桥畔的吹箫亭,别致娇巧;湖中的画舫,拍波荡漾;一时间,眼前似乎呈现出杜牧笔下的妙境。
瘦西湖内景点颇多,除了最著名的二十四桥,还有荷花池、五亭桥、钓鱼台、望春楼、白塔等。亭台楼榭、假山瀑布、长堤春柳,处处皆是景,让人心旷神怡,应接不暇。如若租一艘小船泛舟湖上,沿着瘦西湖的蜿蜒曲折,欣赏着两岸的秀美风光,犹如行在江南的水墨画之中,心也会随之柔软起来。
二
如果说瘦西湖是扬州的自然美景象征,那么私家园林就是扬州的人文历史标志。它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变迁,更代表着士大夫们的生活情趣与人生哲学。
扬州最著名的私家园林当属个园与何园。个园位于扬州的东关街,占地面积24000m2。东关街是扬州城最具代表的一条历史街道,这里曾经是水陆交通要道,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都聚集于此。而园主人却在此拥有这么大的一处私家园林,他当年的辉煌富贵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原来这里是清嘉庆年间,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而成的住宅园林。因主人别号个园,所以把园林命名为个园。而又因主人酷爱竹子,园中植物中以竹子取胜。竹叶四季常青,外形像足了“个”字,这也成为个园名称来历的另一个解释。
全园分为中部花园、南部住宅、北部品种竹观赏区。而中部花园中的四季假山最具特色,为国内古典园林之最。它概括了“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中国画意境。假山又以颜色各异的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叠成。特别是代表着春景的十二生肖石像惟妙惟肖,姿态各异,让人不禁赞叹园主人的智慧与用心。
中部区域除了四季假山外,还有抱山楼、清漪亭、住秋阁、宜雨轩、觅句廊等古色古香的建筑物,每一处都有着别具特色的韵味。可以想象,园主人当年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后,漫步于这样一座散落着亭轩楼阁,山水如画的园林之间,是何等的一种放松与惬意。
南部住宅,区域分明,小姐的闺房与少爷的住处严格分在不同院落,就连佣人的住所也十分讲究。家居摆设沉稳雅致,各种图案雕刻其中,向我们一一展示了清代盐商的家风家教与高雅品位。
三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不过,它相对于个园来说要小得多,占地面积仅有24亩,但却有它自已独具特色的一面。
何园的主人是由清光绪年间任湖北汉黄道台、江汉关监督、曾任清政府驻法国公使的何芷舠所造。因主人附庸风雅,“寄啸山庄”之名取意于晋代陶渊明的“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之中。家中的建筑与装饰融入了许多西方的元素,中西合璧,给人一种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何园全园分为东园、西园、园居院落、片石山房四个部分。
东园的主要建筑是四面厅,它是一个船厅,单檐歇山式,带回廊。四周以水波状花纹的鹅卵石、瓦片铺地。园内建有贴壁假山、小亭,楼廊婉转,通往各处。
西园的空间则较为开阔,中央有一个大水池,楼厅廊房环池而建。石桥、水心亭、假山、复道廊首尾相连,屋顶高低错落。站在二楼的道廊上,可以一览西园的全貌,看似各处为景,却又环环连接,自成一片。
东园南面的片石山房更是何园内无比珍贵的景区,它是明末清初画坛巨匠石涛叠石的人间孤本。而片山石房内有一座石屋,门楣上的“片石山房”也是移用了石涛墨迹。片石山房的假山与别处不同,有的挺拔苍劲,有的低水衬高。峰与峰之间起伏不定、变幻莫测,似断非断中,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
水中月则是片石山房中、假山丘壑处的一道奇观。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白天池水中竟映出一轮明月,而且它还会随着观景者的视角变化而产生阴晴圆缺的美妙。原来它是因叠石后的墙上一处孔隙,随视角不同被叠石遮掩而成的效果。
何园最大的特色还在于1500米复道回廊,被誉为“天下第一廊”,是中国园林中少有的景观。它几乎贯穿在整个园林之中,曲折蜿蜒,让山水相接、楼楼相连,使东西两园形成一体,体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回环变化之美,也是中国最早的立交桥雏形。
此番扬州之行,震撼之外,收获颇多。自然与文化的碰撞,山水与园林的和谐,无不体现着古代扬州人的智慧与生活追求,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天人合一的意境之美。
如今的扬州虽因失去了地理环境的优势,往日繁华不现,但这些历史的印记与文化精神,却已然注入到每一个扬州人的骨髓之中,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也会让新扬州走向更高更远的明天。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因为秀美与可爱,承载了许多的别离与思念,同时也是无数人梦之所向的地方。只要人类还喜欢山水园林,还在追求天人合一,它的魅力就不会减弱。
——选自西部散文网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