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那女子是谁?她究竟有着何等魅力,可以让贺梅子一见就不能释怀?那一刻,诗人驻足横塘亭子桥旁,望着远去的倩影,直到那一缕香魂,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之中。
美的逝去,总令人扼腕痛惜,被激起的涟漪挥之不去。同在横塘,曾经酒楼林立、商贾来往之中,有过一只凤凰,彩衣艳光,傲视八荒。可惜她也是“但目送,芳尘去”,蓝天白云空悠悠。这只凤凰就是距今有数百年历史的苏州老字号——潘万成酱园。
关于它的记载实在少得可怜,好在《横塘镇志》上有记载:“东街有潘万成酱油作坊(潘万成创建于清代,内设接驾亭,乾隆皇帝曾驾幸过)。”够惊艳吧,皇帝都被吸引过去了!还有济宁赫赫有名的玉堂酱园,它的酱菜曾经被作为御品,慈禧太后赞之为“京省驰名,味压江南”。这个酱园就是苏州人戴阿大创立的。他本是运河上的船户,最早只是带了苏州潘万成酱园的酱品到济宁去卖,接下来就干脆又选了济宁小南门运河边的一块旺地,开了一家“姑苏戴玉堂酱园”,生意十分红火。后来酱园转卖给济宁人后,玉堂酱园还派了伙计扮成哑巴去苏州潘万成酱园偷偷学艺,传为佳话。可以想见,潘万成酱园在当时就是一个神话。
其实,潘万成酱园的辉煌还远不止于此。就像一位绝色美人如果没有内在的气质做底色,外表不论如何光鲜亮丽,也难免会黯然失色。潘万成酱园是苏州四大家族之一潘家的产业。他们原是来自安徽歙县,人称新安大阜潘家。这个家族早在明朝已经开始从事盐业、酱业,成为新安巨商。
落籍素有“风土清嘉,人文彬蔚”之誉的苏州之后,潘家在经商之外,更多地开始转向文化层面的追求。潘家先后出过一位状元、两位探花、九位进士、几十位举人。状元潘世恩作为国家重臣曾经历过四代皇帝,他的孙子、探花潘祖荫也是经历三代朝廷的元老。在收藏方面潘家的成就也很高,苏州博物馆曾专题展示“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潘家在战火纷乱中保护大克鼎、大盂鼎,解放后,他们又将这两件旷世宝物捐献给国家,其义举令人感动。潘家在家风、家训方面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传承。如探花潘世璜教育儿子们“处世以谦为主,治家以勤为主,居家以俭为主矣,切不可被旁人摇惑”,这对今人也是极具教育意义的。此外,潘家经办的“松麟义庄”“丰备义仓”“女普济堂”等各种慈善事业也得到众多好评。潘家后人潘裕博老先生告诉我们,潘万成酱园也经常出资捐助社会事业,以低于成本价的品牌豆干卖给一些孤寡老人,让他们沿街叫卖以维持生计。
一座酱园不仅是生意,而且还是人文精神的发扬光大和薪火相传,这可贵精神不就如同一只艳光四射的凤凰吗?只可惜,随着历史的变迁,“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暮色中,似听到横塘驿站、彩云桥,正与运河、飞云低语:凤凰呢,她还能回来吗?
——选自西部散文网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