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1444307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杨宏寅散文小辑

点击率:2640
发布时间:2021.12.17

编者按: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时期。《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散文的广泛性决定了它可以涉足更多。

本期我刊隆重推出作家杨宏寅的散文作品,这些散文基本代表了他的散文创作成就。这些散文,回归了散文的初衷,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些文字中,不仅记录着时光的蹉跎与美好,也记录着生命的最高意义。读之,若一幕幕电影,向读者缓缓输送出令人关怀和向往的画面。散文《难忘的童年》,文笔扎实,叙事严谨,人物活灵活现,事情真实感人。散文《小人物列传》聚焦生活之中拼搏与奋斗的人物,道出了他们的悲伤与幸福,非常接地气。散文《一年四季》记录时节变化,为我们徐徐展开一幅动人的流年图。

他篇篇饱满的华章,如同一颗闪烁在秋日枝头的硕果,为我们带来感官的喜悦与阅后不尽的思忖。



难忘的童年


一、时光沙漏

时光如沙漏,撒去沙粒,带走一段段岁月。

回想童年,恍如昨天,件件往事历历在目。

我的较早记忆片段还是与吃有关,在我上学前大约五岁时,奶奶给我吃了一个白糖果子,就是油炸的小麻花在外表再裹一层白糖,我一口就吞下去了。吃完问奶奶:这是从哪弄来的?奶奶用手指着天空说:是从小虫(麻雀)嘴里掉下来了,后来的很多天,我一有空就仰望天空,虽有无数小虫飞过,但却不见掉下一粒白糖果子。

时光荏苒,转眼年岁已过半百,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油馍和白糖果子也多了,却再也没有童年时的味道。

时光沙漏,带走了我的童年。


二、油馍和枪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更喜欢回味逝去的童年,童年是故乡袅袅的炊烟,又似一曲牧童横在牛背上吹出的悠扬婉转的牧曲,令人心醉,令人欲罢不能。

童年的回忆是模糊的,也是清清楚楚的。之所以说是模糊,是因为年代久远,之所以说清清楚楚,是因为儿时的梦没有被掺假,没有被世俗污染,她原汁原味,始于本原,始于人之初对美好世界的惊讶和震惊。

从哪一天才开始形成记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从出生之时起,感受到的每一个时刻和事件都深深地刻在我们脑海里。虽然可能还刚开始咿呀学语或蹒跚学步,但对世界的印象已在累积,我甚至记得自己小时候被父亲抱着,由诱人的香味所驱使,走到正在下油锅炸油馍的邻居十一奶家,十一奶笑眯眯给我递来一个黄亮亮香喷喷的热油馍,我咬了一口,那个美味直击我心,我现在记忆犹新,以至于那个煤油灯发出的昏黄光亮和新炸的油馍还有十一奶的灿烂笑脸都留在记忆深处。我不知道我当时有几岁,大约四岁五岁吧,总之连我自己也不清楚,但却成了我的第一记忆。

上小学以后,记忆渐渐清晰起来,那时流行玩火柴枪和楝籽枪,下面给大伙分享一下。

先说火柴枪,就是利用废弃的自行车链条作为主要原料,先把拿到的链条上的连接轴用洋冲冲掉,得到了一节又一节形状一样的链节(原材料也是很难得到呀,总是想在路上或别的地方捡一节,但由于车子本就不多,所以很难遇到),用粗细适中的钢丝弯成枪架,把一节一节的链节穿在枪架上,然后再在链节的另一轴孔里装入自制的撞针,用橡皮筋拉紧。并把撞针连在扳机上,这样一把火柴枪便制作完毕,你可以把火柴头上的料用小刀刮下填入这一轴孔内并塞实,外面一端插上火柴杆,一切准备好,就可以扣动扳机发射了,随着呯的一声枪响,一阵青烟升起,火柴杆便瞬间被加速推到前方,它可以深深地镶嵌进厚实的树皮里,可见它的威力巨大了。

再说一下楝籽枪的制作,这个更加简单,等到夏天暑假,我们便利用楝树上结的青青的果实作为子弹,用竹竿作为树筒,再用一根筷子在其一端缠上布条作为活塞。我为保证子弹的轻盈和枪筒两端的楝籽大小,我就把直径一公分左右的青楝籽切成两块,在枪筒两段各装入一半,装的办法就是把一半楝籽立起来,有平面的一端朝下,这样就可以用圆曲面的自定心,把枪筒向下压在那半个楝籽上,楝籽便老老实实,稳稳地嵌进枪筒,另一端也如法炮制,然后把活塞从枪筒一端推入,利用气体压力将另一端的半个楝籽推出,以此类推,后面的子弹被推到前面,前面的子弹发射出去。这个枪很厉害,可以把楝籽推到十几米的地方,打到人身上还是很痛的。我和伙伴们举办比赛,比远度和准确度,用一张旧报纸画上同心图圈做靶子,还要在比赛结束后统计成绩,看谁打得更准确。

童年是好玩的,也是最刻骨铭心的。


三、摔哇呜摔四角抓子儿打翘

我小时候的农村,普通生活拮据,大家都没有任何买来的玩具,但我们生活得也很快乐,作业很少,也不知什么是辅导班。我们那时都是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玩具,制造快乐!

先说摔哇呜(也有地方叫摔泥碗)吧!就是小伙伴们一起,各自把泥巴做成碗状,然后碗口朝下使劲摔到地上,看谁的碗口破洞更大,而且对方的破洞你得用一疙瘩同样大小的泥巴给对方,谁得的泥巴多谁为赢家。

再来说一下抓子儿,好像还有一项叫碰对对,都是利用捡来的石子来完成的,抓子儿是先把一把石子向上扔,在石子下落时,用手背去接,接得越多越好,还有一招是先竖直向上扔一个石子,在石子飞行期间,用手抓起尽量多的石子,然后再用抓石子的手去接那个下落石子,没接住石子算输,接住后再数手中的石子,当然越多越好。还有碰对对的游戏,有一些类似现在的弹珠,用弯曲的手指弹一个石子弹,使其滚向另一个石子,没碰到就算输了。

差点忘了,还有一项好玩又健身的游戏叫打翘。就是把木头砍成中间大两头尖的形状,长约二十厘米,双方约定一个地点,一般为较开阔的地方,以防把翘打飞找不到。打法也简单,用一个长约一尺多的木棍敲其一端,待其飞起后,水平方向用力,然后大伙一起去找那个翘,接着玩,直到失误打不住为止。然后用手中这一木棍丈量翘距起始点有几个棍子的距离,最后统计以距离长的为赢家。有时能从村西头打到村东头,还可能把翘打进人家的院里,还得厚着脸皮去讨要,好在邻居都通情达理,没有刁难过我们。

总之,小时候用自己手工制作玩过的游戏很多,童年虽生活紧张,但苦中作乐,现在的小孩的玩具大多是花钱买来的,不够珍惜,倒没有我们那时玩得开心了。


四、凉粉汤

宛西的一个三县交界处的村庄,那是我的家乡。我童年时,每逄过年,凉粉汤便是一个经典美味了。由于平时很少吃到除红薯玉米以外的食物,过年时的凉粉汤便是我梦想中的美食了。

其实凉粉汤的制作并不复杂,但主要的功夫在汤上,这一点和河南的烩面和胡辣汤是一样的。要用高汤,就是熬肉的汤才能做出好的味道,否则就是再好的料也制作不出美味的凉粉汤。关于料的组成,主要原料首当其冲是凉粉,中原地区的老百姓偏爱红薯粉凉粉,黑黑的颜色,黏黏的口感好,又不易煮烂,比豌豆凉粉好多了,豌豆凉粉颜色白生生的,用刀切不粘刀不走形,耐煮但煮出的凉粉离汤离水,不像煮出来的红薯凉粉,有少部分煮化了进入汤中,这样凉粉和汤充分融合,汤也浓了,汤的味道就丰富起来了,喝起来有糊口(稠)的感觉,不像豌豆粉等虽耐煮,但汤和凉粉不能充分融合,像是水火相克的样子。另外用于做凉粉汤的凉粉应做得稍硬些,农村有“七硬八软九稀流”的说法,说的是一斤红薯粉面(淀粉)加六斤水打出来七斤凉粉,这种凉粉成型好稍硬些,现在有些人加上成型剂,一斤淀粉可打十斤以上凉粉,但还是不加化工原料天然,虽然打出的凉粉少了,但符合自然规律,人们吃起来更健康更放心。

除了高汤和凉粉,自然离不了葱丝姜丝和芫荽(香菜),尤其是扑地长的芫荽为最出味最香。撒上青青芫荽的凉粉汤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既好看又好闻,更好吃。

再说其他配料,包括切碎的白菜叶,豆腐或油炸过的豆腐块,还有黄花菜,熟鸡肉或大肉牛肉羊肉等,再加上事先炸好的山药丸子或其他油炸的炸货,在即将起锅时,加上少许酱油醋和料酒或自家酿制的黄酒则汤味更加别致,最后盛到碗里,再滴几滴农家小磨香油,精工细做的地道凉粉汤就大功告成了,接下来便是人们大快朵颐的时候了。

我小时候,在大年三十晚上,就把一切制作凉粉汤的用料切好,到了大年初一早上,由家中的男主人首先起床制作凉粉汤,一来不动刀,二来不让家庭主妇到厨房。原因是心疼女主人一整年下厨的辛苦,让她们也能休息一下!

大年初一早上,一个大家族的人家,有相互端凉粉汤的习俗。初一早上天还不亮,自家屋(一大家族)的人就开始端凉粉汤(我们当时称为“朝酒”,听起来像是古代文武百官冬天上朝前喝的热身汤一样),一般给长辈端,平辈之间不再相互端。记得有一次,有一家勤快人天不亮就给长辈家送凉粉汤,因天黑路滑,被长辈家门口辟邪用的木头绊倒,他磕了一个大头,一下子扑倒在地,那个盛凉粉的碗径直飞到长辈家堂屋门口,被长辈看到后,长辈说:娃呀!何苦这样呀?你想争第一也不能先把碗扔过来呀!原来我老家有大年初一看谁先端凉粉汤的习俗,谁端得早说明谁家勤快,谁家这一年就发大财。所以初一早上大家都端朝酒端得早,我则最喜欢品尝多家的凉粉汤,白水煮得没味,而制作精细用料讲究的高汤熬制的,喝起来最过瘾。一早上下来,我能喝六七家的汤,家家味道各不相同,我过了一把喝凉粉汤的瘾。过了初一,从初二开始人们开始走亲戚了,往往是刚到亲戚家,亲戚家便端上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凉粉汤让你先御御寒暖暖身,然后主人家再做饭炒菜。有一次一个湖北人到河南走亲戚就闹了笑话,主人为陪他,就端了两碗凉粉汤,最后主人忙做饭,就忘了去堂屋陪客人,湖北人就一下子把两碗都喝了,等到主人再来看,反正两碗已下肚了,主人就转身继续收拾午饭了。待到七八个盘子端上来后,客人说都已经吃饱了,主人笑着给他解释半天,他才知道闹了笑话。

凉粉汤就是这样沉淀在我记忆深处,永远也挥之不去。


五、生产队

现在五十多以上的农村人对生产队和大队都有比较深刻的印象。生产队是人民公社的细胞,也是社会管理的最小单位。它的上一层是大队,大队的上一层是人民公社。社员是在生产队(又叫“小队”)的领导下统一生产,每天劳作下来,由记工员给每个人划工分,棒劳力一天十分,妇女一天最多八分。每半年,由记工员和生产队会计把每个人的工分加起来,并按工分多少进行粮食和其他物资的分配。

除了过年和下大雨大雪及农闲,每天社员们听生产队长敲钟为号一起集中上工,由队长统一分工干活。大铁钟通常黑魆魆的,大小如小脸盆,常挂在树枝上,中间穿一大小如鸭蛋的铁球,下面系一绳子以供人们拉动敲击,现在找不到那种老古董了。在生产队干活有一种过共产主义的味道,大家一起干,十分热闹快乐,时不时有人开个玩笑或讲个笑话,虽然工作效率不是太高,但气氛十分融洽,一天下来倒不是十分劳累,只不过吃的东西营养不太够,才导致人们没有多余力气,再加上没有电和娱乐项目,冬天晚上一般到八点钟,多数人便睡觉了。偶尔在月亮露面的日子,有小孩捉迷藏,会玩得晚一些。大人便扯着嗓子叫自家的孩子回家,孩子们一般都听话,都会乖乖地跟着大人一起回去睡觉。

到了收麦天,因为学生大约放一星期麦假,我们便被安排到生产队拾麦穗,大家觉悟都很高,只有一次有一个小学生把捡来的麦穗拿回家,受到大家的揭发和批评。还有更有意思的活,叫“抢场”,即生产队正在晾晒小麦,突然变天了,乌云很快密布天空,眼看一场大雨即将来临。生产队长敲起大钟咣当作响,整个生产队,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能动的全体出动,把小麦装布袋送到生产队的仓库里,整个场面十分壮观感人,没人磨蹭偷懒,因为大家都知道那可是保命的粮食,小孩参战是没有工分的,但我们无怨无悔地付出着。每当小麦收回仓库,看着倾盆大雨,我心中总有说不出的自豪,自己为生产队出了一份力,有了满满的参与感,有时甚至无端升起了过大同社会的错觉。

到了割麦时,遇到晴天有星月的晚上,打麦场干干爽爽时,大人小孩带上草席,睡在麦秸垛旁碾光的打麦场上,看着满天的亮晶晶的星星和银光倾泻的月亮和偶尔划过的流星,我们又是唱又是跳,别提有多高兴了!

生产队有趣的事还有很多,晚上或农闲开会,一大堆人坐着或蹲在一片大树下,上面有队长讲国际国内形势以及生产队里的事情,下面有一些妇女小声说笑,小孩们则更穿梭于会场之间,一般只要不发生大的声响,便不会遭到队长的斥责。

还有冬天上冻时,生产队下粉条又是大家的一个欢乐节日,大人们把事先准备好的粉面和成胶糊状,装入带孔的葫芦瓢里,用拳头从上面敲击,一条条粗细均匀的生粉便从瓢中流出,放入开水中熬煮,锅口很大,约有一米多到两米。起锅后的粉条还需要在冷空气中冷冻,冻得越狠,粉条越好吃。若是中午没人时,我们一群小孩也会学着大人拿起瓢下粉条,只是掌握不好节拍和力度,下来的粉条粗细不匀。那时只有纯红薯粉,绿色环保。

虽然时光过去几十年了,但生产队的快乐时光却永远留在脑海之中,每当想起,都是甜蜜珍贵的回忆。


六、露天电影

我出生的第二年,那时候的农村老家没通电,当然也没有电视,收音机算是奢侈品了,大多数人除了吃喝,没有余钱去买那些不当吃不当喝的家当。每家每户唯一都有的是有线广播。一天三次在吃饭时间播一些时政新闻及天气预报等。农民们的娱乐活动很少,能看上一场电影称得上是一场精神大餐,虽然《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等看过超过十遍,甚至有人把台词都记下来,但再看一遍总比在家睡大觉侃大山要好很多。

我们大队(相当于现在的行政村)有一个民办教师会制作“土电影”,即自画图片放幻灯,他自己则充当解说员。每张画都画在同一尺寸的透明胶片上,画时要注意底片与显示是左右相反的,后来才知道这是根据“小孔成像”原理。准备一场幻灯片放映,得画几百张胶片,常常准备很长时间,电源用手电筒即可,无须发电机发电。

后来电影逐渐代替了幻灯。但放映起来则麻烦多了,一般需要两到三人,一人侍候汽油发电机,一个放胶片。放映前还得“倒带”,即把上次放过的胶带再倒过来,从头开始。一般一个大队一月能轮上一次,自己大队演电影一次和过节一样热闹,除了给自家人占位外,还要给邻村的亲戚朋友占位,家里的凳子有时都不够用了。那时农村照明还点煤油灯,当发电机带动白炽灯亮起时,感觉像过年一样神圣,白花花的灯光照在小孩们的眼上,小孩们都不愿眨眼睛,生怕漏掉了一段幸福又刺激的时光。

那时的发电机电压不稳,会因瞬时电后过高而造成胶片烧毁,常常正看电影时,突然银幕上一片变成黄色且会扩散,电影放映随即暂停,放映员开始剪掉烧毁的那一二十个胶布,然后再把剩余的胶片接起来。脸皮厚的男孩子会缠着放映员,要那一段剪下来的胶片,一旦胶片到手,就会大呼小叫在同伴们面前炫耀战果。

记得有一次,几个大队同时放映一部片子,需要有人骑自行车从一个大队带到下一个放映点,因一下子带走两盘胶片,放映员搞错了顺序,把后面的胶片先放了(可能是放映员看了太多遍了,根本就没有仔细检查),这下子闹了个大笑话,主人公在第二盘胶片放映时,状态为壮烈牺牲,但到了放第三盘时,主人公又活了过来,并且毛发无损,一个离放映员较近的妇女对同伴解释道:这是倒叙。放映员正好听到了,在一边捂着嘴偷笑。看电影次数多了,积累了一些经验,每次没占座位或迟到时,就到银幕后面(现在银幕都贴墙,没有后面啦)观看,虽后面字幕是左右相反,但人数少,可以凑合着看。

再说说到外村看电影的逸闻趣事吧!因为大约一月才有一次,太少了!于是就有了到外大队看电影的想法,常道听途说某村有电影,但当时没电话也没手机可以打听有无电影的确切消息。那时我们村就有一帮以年轻人为主力的“电影铁粉”为看一场电影跑到半夜,常在晚饭后活动,只因捕风捉影,听说某村有电影,一帮一二十人便结队踏上看电影的征程,一路上歌声喊叫声响彻天际,又常常惹得沿途村里的一些人也加入行列,有时能看到电影,有时到了目的地,却发现根本没有电影,人家村里人说不知道这回事,众人只能怏怏回家。众人也不怎么相互埋怨,只当是饭后“集体步”啦。

小时候看电影的趣事太多了,当时虽然吃不上啥好的,但是比现在快乐得多,也简单得多。现在坐电影院里看电影,却再也找不到看露天电影的乐趣了!


七、妹妹上学

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妹妹一起到河里洗衣服,我在县城上高中,妹妹在乡里上初中,一周回家一次,也顺便把脏衣服带回家洗换。

八月底的家乡正是最美的季节,秋庄稼快要成熟了,玉米黄豆芝麻正在上浆,玉米已经结穗了,长得一人多高了。

刚经过秋雨洗礼的田野显得郁郁葱葱,充满勃勃生机。河边的浮萍也在雨后迅速冒出来,时不时有青蛙跳跃着,整个黑河显得较为寂静,也没有什么人打此经过,只能听到河水哗啦啦地流淌,河水清澈见底,小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好像在空气中穿行,就如柳宗元《小石潭记》所描述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这景色实在让人着迷陶醉。

突然,我听到妹妹的声音,“姐,我不想上学了。”“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我真不想上学了,没意思。”“你不上学又能干什么?”

“我本来学习就不好,我想去南方打工,有同学都已经去了,说南方特发达开放,能挣不少钱。”

“你咋能有这种想法,再说爹妈能同意吗?”

“他们不同意又能咋的?你学习成绩好,下一年肯定能考上大学,上大学是要花很多钱的,家里又缺钱,还不如我去打工挣钱帮你上大学。”

“我咋能让你挣钱养活我?我比你大,应养活你才是。”“但是我们都上学,家里就会供不起我们,反正我也不喜欢上学,我去南方打工挣钱,我也顺便看看外面的世界。”“你才十五呀?是童工啊!”“什么童工不童工,我同学都已经去东莞了,她还没我大,再说活很轻,她说上流水线,一天到晚就拧几个小螺丝,也累不着。”“哎!我说不过你,我只是觉得你还太小,会被坏人骗的。”

我看着那水边的浮萍,喃喃自语,妹妹也不再说了,好像没有再说的必要了,时间也仿佛凝固了,唯有流水声和远处的鸟鸣声。

不知道为了什么,十几年过去了,这个画面一直还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小人物列传


前言:天下百姓多如繁星,小人物虽无惊天动地之举,但却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有爱有恨有苦有乐,今有农夫为其立传,以使天下人知道他她们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


一、小青

小青今年七十多岁了,头发几乎全白了,个头约有一米六,体形偏瘦,她一生中的体形似乎从没改变过,体重九十多斤,弱不禁风的样子,然而她一生却干着七尺男儿干的工作。她是农村人,刚解放后出生,小学毕业后务农,小时候眉清目秀,苗条利索,在农村算得上一个好姑娘。但命运却和她开了个玩笑,自从她嫁给一个疑似文艺青年王满银(和《平凡的世界》里的王满银一样是不务正业的农村破落户),奇葩一生便开启了。

王满银倒不贩卖老鼠药,他不愿干繁重的农活而跟着走江湖的人学会了吹唢呐,学会后便不干其他事,只喜欢跟着“响器班子”(有鼓锣笛大弦二弦喇叭等乐器)走街串巷,在农村办红白事,都离不开他们。而王满银是响器班的大拿,他得到的工钱也比较多,每次除了吃喝,一天下来可净落二百多块钱。虽说不算多,但毕竟使王满银有了零花钱,至少想买包香烟过过烟瘾还是够用了。

满银似乎更关注嘴上的吃吃喝喝,而不在乎住处的好赖,他家祖传的一大间房又高又奇,奇的是只有一间(在我的农村记忆中,一家人挤在一间房的真是不多呀,虽说那时吃成问题,但农村宅基地宽,不论好坏,盖三五间房是很正常了),二十平方左右,当时在农村也算上是很差最小的住房了。说来也确实好笑,满银为了怕耕牛冬天受冻,就在这一间外又搭一牛棚,还在墙上打了一个方孔,让牛头能伸进来,把牛槽放房间里边,这样方便照看和伺养老牛。只是老牛可开了眼界了,一家人的生活尽收眼底,能看到满银别出心裁设计得错落有致的吊床,我想这些设计若能拿到人多房少的日本和香港,一定能拿建筑和装修大奖,人和牛和睦相处,暖意融融,吊床在不同方向不同高度荡来荡去,真是生活中处处充满美和浪漫。总之,满银是一位奇才,怀才不遇,被埋没在穷山僻壤,幸被小青惠眼识英才,照顾满银体贴入微,就连脾气不好的满银都再无一句怨言,直对邻居朋友说:也不知是几辈子积的福,才换来这么个百依百顺的媳妇,我就是再坏良心也不能对不起媳妇。

小青也是喜欢会哄人又有才气的满银,小青想:满银不想干就算了,他的心思不在干农活上,他有才能办大事。小青学会吆喝牛(中原农村人称牛为:欧),当上了牛把式(南阳人称牛把式为:掌鞭),还学会开拖拉机犁地,甚至学会了搭麦秸垛,她搭的垛又圆又瓷实,从来没有垛倒过,几个邻居男人都自叹不如。而小青在干着活的时候,满银在品茶下棋侃大山,小青也从没有骂过满银,甚至还抽空给满银烧开水送过去,满银开心地享受着,连邻居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小青一直认为满银就是天上文曲星,自己能嫁给人家算是高攀,人家不嫌弃咱,咱多出点力又算啥子哩。两三个孩子也是如散养的羊一样自由散漫,上学时想上就上,不上也不挨揍。一次王满银还偷偷跑到学校看孩子们都在干啥,连着三天。反正满银在家也一样没干过什么活。小青则一心地爱着这个家里的每一个人,不论他们学不学习和干不干活。无条件的爱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他们虽无太大的上进心,没人考上过大学,但他们心地善良,均无不良嗜好。他们心疼自己的妈妈,主动帮妈妈干些农活和家务,从小便知道体谅妈妈的辛苦。

也许小青对男人对孩子们的教育才是世界上最为纯洁的爱的呼唤,不掺杂任何要求。如阳光一样温暖着自己的小家庭,既让爱环绕他们,又不被爱限制了自由。最终使他们在爱的光辉中,悟出自己的思想和使命,如动物们的教育一样,用实际行动影响着下一代,下一代看到他们的上一辈在干着什么,就像鸟儿们并没有上过大学学过建筑学,但它们却能无师自通建造出一个个安全舒适的安乐窝,我想部分原因是他们从小就看到父母们的劳作和艺术创造,他们才逐渐掌握了生存的必需本事。

小青的爱是无私的爱,她的教育方式便是没有教育,如春风化雨滋润万物,默默地影响着他人,从来不要求他人去干什么,他人只需享受她的爱就可以了,别人也许认为这样苦了小青,但小青却满心欢喜毫无怨言,这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无私的爱,不求回报的爱!

小青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着,她没有高深的学问,却干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事业,她无所索取,甘于用自己的光和热去点亮他人的生命蜡烛。她的教人方式令世界上所谓的教育家都黯然失色,她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大爱和教化。


二、李老大传奇

李老大出生于中国解放的第二年,在家排行老大,李老大天资聪颖,但天生心狠,也许是老大的原因,可能他认为弟妹都不该来到人世间抢他的空间,所以他一直不知真心爱护弟妹,无法像别人家的老大那样处处护着弟妹们。

李老大初中毕业时语文数学成绩均排全校第一,理应上高中,但家里成份为富农,便因政审通不过而辍学。一位高中校长因爱才如命,偷偷收了李老大,但不出一月便被火眼金睛的革命群众揭发,并被打成右派。李老大便带着对时代的不解和万分委屈回到农村。他不愿干那些粗重的农活,认为干得再多也没啥奔头,但他没有想过自己吃的住的都得有人去物色,他对吃家里住家里已经习以为常,从没有羞愧感。人有时自己心狠手辣到连自己都感觉不到的程度,他骂人时咬牙切齿,似有深仇大恨,他有一次把他的小弟扔到大路上,当时还天下小雨,他不顾他的小弟哇哇大哭,只因为那小子闹肚子拉粑粑到他床上了,他便火冒三丈,像拎死鸡一样把那可怜的小子扔在泥地中,嘴巴还骂咧咧。他的性猜从此已可见一斑了,他在家里完全是一个剥削者的样子,把别人辛苦挣的钱拿去挥霍,与人赌博输了钱,大多都是拿家庭其他成员的钱去还债。

他也学过手艺,跟一个师傅学一年木匠,说好从三个月往后每月给十元工钱,但最后那师傅找茬不想付钱。李老大就把那木匠的所有工具担至家中,第二天那木匠来要工具,并且叫来了大队支书,李老大舌战群雄,力数那木匠种种劣迹,还扬言要揍那个木匠,那货既打不过也说不过,只得灰溜溜地走了,自此李老大名气大振,人起绰号:李铁嘴!

后遇邓公倡导的改革开放,李铁嘴敏锐地嗅到了商机,他在镇上进来了一担价廉物美的衣服到神农架的大山里叫卖。但却被市管会的人没收了货物,李铁嘴当然来气了,他引经据典,结合国家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的政策,又拿出大队开具的异地经商介绍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番唇枪舌剑竟把一群市管人员说得张口结舌,无言以对。最后市管会不仅物归原主,还当众赔礼道歉。这样看热闹的群众把李铁嘴带的衣服全买光了,李铁嘴心里乐开了花。国家政策给李铁嘴带来了春风和希望。

后来他又自学中医,按照穴位在自己身上练习银针,一次扎上十几个银针,看得邻居头皮发麻,但大胆且心细的李老大却笑眯眯地用手摆弄着一个个银针,而银针如一个个玩具,在他手下乖乖地转动着。他通过自学掌握了针灸真要,曾三针扎下,让一个瘫痪多年的老太太拄着拐杖站立起来。更有靠着他从废品回收站里淘来的一本旧得泛黄的中医书上的药方,把一个癌症患者从生死边缘拉回来。后来他的名气大了,也引起了当地卫生局的注意,一次正在给病人看病,卫生局来人要取缔长期无证行医的李老大诊所,还要拉走他所有的行医用的物品。几个患者不愿意了,拦住卫生局来人说:他治好了我们的癌症,不是他,我几个早见阎王了,东西不能拉走,若要拉,把我们几个也拉走,最后卫生局无奈退兵,但终是没办法取得行医许可,李老大只好改为按摩店,并办了按摩证,以按摩拔火罐和刮痧药针灸为主业。

十几年前,李老大得了食道癌,无奈被动了手术,把食道切了几公分,医生又把下面的食道上提几公分与上面食道并缝合在一起,医生警告他必须定期到医院做化疗,因为癌细胞已扩散了。李老大道这个赤脚医生知道化疗就是将所有好坏细胞全部杀死,是一种慢性自杀性式疗法,他放弃了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而跑到天山脚下去收牧民的纯天然无污染的中草药,依据古中药的方子给自己治病,不到半年又去医院复检,癌细胞已没有了。

后来,李老大这一被叫作江湖郎中的医生便名噪一时,后来他解释说:西医大量给病人输水,水属生凉之物,夺走人的阳气,且西医只是治标不治本,头疼医头,动不动就喜欢动刀子,岂不知动手术使本就孱弱的病人大伤元气,即使治好一病,可能又添几病,谈不上追本溯源。而中医也要重病用猛药,若全按照现行《药典》规定,下药量偏低,而且现在采中草药也不大按二八月采草药的古训,只求分量不求含量,他还说到当下世风日下,拜金主义盛行,土壤空气污染了,中草药也污染了,所以有时间吃了药可能不治病甚至致病。而对于癌症,更需超常规量剂用药,且用无污染的药。若按《药典》则无济于事且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段,所以许多人用古方不治病却说中医是伪科学只会骗人。

好在国家看到医疗乱象,现在大力弘扬中医文化,这让李老大看到一丝希望,虽然他还没有行医证,但他觉得活着更有价值,因为他确确实实实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中医医生越老越值钱,李老大走起路来腰板也越挺越直了。


三、杨伍之死

杨伍生于一九五八年,是家中的老大,上初中时就学习勤奋,学习成绩也好,去上学时常背一个粪篓拾粪,利用别人上下学的功夫,拾一些人和动物粪便上庄稼地,那时还很少有化肥,长好庄稼主要靠农家肥。

杨伍有两个弟一个妹,是一个有爱心的大哥。他有志改变家庭的落后面貌,他总是在忙乎着,生怕自己闲着心里没底,他总在想着只有行动起来才能改变旧貌。他没有资格上高中,原因是出身不好。初中下学他一直闷闷不乐,命运的安排使他也只能去修地球了。

后来遇上改革开放,杨伍通过勤劳致富,通过贩卖农产品赚得了第一桶金。他推回家一辆崭新的环寰牌自行车,这使得他做生意更加方便了。他从没有对人发过脾气,也没骂过别人,待人和善。但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还没到谈婚论嫁时,厄运就降临了。

我清楚地记得就在杨伍得病的那一年春节,在大年三十傍晚贴春联时,我到他家给他弟弟帮着贴春联,在贴横眉“自力更生”时,怎么找也找不到最后一个字,那时的横眉四字是分开写的,又在贴“继续革命”时又少了最后一个字,最后在院里墙旮旯里找到了被风刮在一起的两个字,展开一看,竟然是“生命”两字,我当时一愣,还喃喃念到“生命”两字。谁知就是这一年秋,他得了肝腹水死了,死前的他看似内心很平静但又不甘心,肚子大大的,眼睛也是睁开着的,似乎有无尽的惆怅。虽请了医生和用了诸如苞谷须等偏方,还是没能保住他才二十多岁的生命,撒手西去了。

是的,杨伍确是被累死的,他太想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出人头地了!


四、创业者之歌

小可来到中原市已经半个多月了,身上带的钱已所剩无几了,他没敢住酒店,好在八月的天对于一个温带地区的城市还是够热的。他突然想到奶奶说乞丐“宁向南跑一千,不向北挪一砖”,无奈地笑了!

小可本来考上了中原大学,就在本市。因家贫无力缴纳绘画的费用,高昂花费不适于家境贫寒的小可,所以一年之后小可选择了辍学。刚辍学还能在寝室过夜,时间一长被机警的管理宿舍大婶给赶出来了,小可本还可在校蹭几天宿舍,但终是面子过不去便离开了学校,走出校门走向了真正的社会。

小可前几天到一个广告公司上班,因为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仅凭绘画的天赋还是不足以谋生的。所以很快就被辞退了!

小可走到一大桥下,用粉笔画了一幅日出东海,震惊了过往行人。小可从小就喜欢在地上用树枝画出自己心中的图画,没人能教他,也没人能知道为什么他喜欢画来画去,也许是天赋的吧,他画过后心里舒服,每次看着自己的大作,心里惬意极了。

小可后来到了建筑工地从搬运工和和泥小工开始,一路到了大工、组长。终于有一天他看到了大楼效果图的错误而名声大振。公司老板安排他去进修,他去了不到半月便回来了,原因是他总喜欢拿铅笔画,而老师用电脑画。他一下子没了灵感,便什么也画不了。老板没办法,就只能由着他的粗犷作风,甚至给他配了一个会电脑绘图的小姑娘,由小姑娘去完成从铅笔画到电脑画的翻译。但小可看到电脑画,总是摇头,至少他觉得那已没了铅笔画的灵魂了,只是冰凉的线条,没了人为的感觉和气息了。

终于有一天,小可辞了职,回到了老家,教孩子们绘画,他坚持不收穷人家孩子的费,有一天,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在悬崖上画了一幅摩天大厦,如海市蜃楼般的梦幻,与山与周围的环境交融在一起,小可也被这种宏伟蓝图所震撼,太逼真完美了。

小可再也没有去城里的欲望了,安心于山水与绘画了!


五、张三传

张三,兄弟排列老三。住三间土坯房,家人早就没了,三十多年还孤身一人,寂寞之下,学会了听戏,就是趁着每天傍晚收工或雨雪天下不了地的时间,就把宝贝收音机音量开得老大,在回肠荡气的优美豫剧旋律中打发孤寂时光,听得多了,以至于人们随便说出一出豫剧,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令人称奇。这正是肥料撒在哪块地里,哪块地庄稼就壮,张三虽小学没毕业,但并不妨碍他听戏且变成戏虫。

三十八岁那年,张三进山卖衣服。这次算是祖上庇护,时来运转,他领回一个孕妇。不久老婆就生下一儿子,接着一年后又生下一个具有真正张三血脉的闺女。

张三老婆姓陈,人们都叫她老陈,无人知其真名。她虽说不成囫囵话,但脾气还是有的,一次临过年时,她闹着要穿花衣服,张三打她下手够重了,但她还是坚持要,虽被打得鼻青脸肿却痴心不改,张三没办法只好从邻家要来一件八成新的花衣服。老陈穿上满村子炫耀,这正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老陈挨打初心不改。

张三因爱占小便宜加上心眼小,常和左邻右舍发生矛盾。和人吵架,每说一句,就吐一口口水,让人看着恶心,以至于村里几个泼妇都懒得和他过招,其中一个泼妇就说了:和张三吵架,一来坏了名声,二来看到张三的口水,就恶心地想哕(河南方言,吐的意思)。

有一次,一泼妇和他打架,两人一边对骂,一边摔跤,一会儿他在上边,一会儿又被泼妇压在身下。两人的衣服也撕烂了,后来是谁把他俩拉起来的就无人知晓了,只知道张三在打架后对别人说“好男不跟女斗”,还说与女人摔跤,输赢都丢人!

张三在六十多岁时得了一场重病,住院一个多月回家还能在院里外遛弯,也不像得死症的样子,只是走路有些迟缓,也骂不动那个“死老陈”,此时老陈倒是高兴起来了,脸上居然还泛起了红晕,因为她知道张三再也打不动骂不动她了。

张三的死是谁也没料到的,他并没有死在重症上,而是偷吃邻村的红红的软柿太多而被活活撑死的,据说临死前憋得一只眼大一只眼小,还口吐涎水,迟迟不肯闭眼,还是他儿子说:你放心地去吧,爹!家里事不用你操心。刚话音落地,张三立马就合上了他那一大一小两只眼,正式宣告一代奇人张三驾鹤西去,魂归九泉。

老天爷呀!你为什么要让张三来人间走一遭,难道仅仅是给人们增加笑料吗?


六、二犟传奇

上次回老家,又见到二犟了。

几乎每次回老家,都能看到膀大腰圆的他在“村村通”的水泥路上推着那辆老掉牙的轮椅。他在大约十年前得了中风,从此落个偏瘫的毛病,走路直打摆子走不稳当,只好买一轮椅推着作为第三条腿。

说起二犟名字的由来,还得从他小时候说起,二犟小时候并不叫二犟,他的名字早被人们遗忘了,他打小就脾气倔强,上小学时就敢拿着木棒追打欺负他爹妈的人,又因他排名老二,所以邻居们就好人给他起了个“二犟”的绰号。

他心眼并不坏,我们小学一个班,他并没有欺负过女生,有时还能打抱不平帮助弱小的一方。小升初考试时,名不见经传的他,数学成绩居然和学习最好的同学并列第一,他虽然考上了初中,却因父亲有病,又因当时还没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家穷交不起学费,所以只有十三岁的二犟只有回家务农了。

一回想起和他一起上小学的幸福时光,就不由自主地忆起他不寻常的一幕幕往事。他在上学的路上,一边端碗吃饭,一边和我一起向学校走去,吃完了,就把碗筷埋到路边的庄稼地里,放学后再把碗筷扒出来带回去,还有他游泳技术高超,常常一个“猛子”(南阳方言,即潜水之意)能在水下一分多钟,还常能带上一条黄鳝或扒底鱼上来,这是我最羡慕嫉妒他的地方。

后来我上了初中,他就跟着村里的一个学过武术的我的堂哥练武,其实也只是学几招几式罢了,没有系统专业地训练过,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飞踹麦秸垛”(麦秸垛即碾过的麦秆堆成的堆)。就是在距离麦秸垛大约十米的地方,大吼一声,把麦秸垛当成假想敌,急速向前冲,到垛前身体跃起,一只脚和一只手狠狠地打进垛里,这一招一式是我那堂哥因地制宜独创的武术绝技。说实在话,这在当时是太刺激太提劲了,这种训练方式代价极低,一来培养了冲刺能力,二来可以提升人们的自信心去战胜貌似强大的敌人。只是第二天,麦秸垛的主人一定会找到二犟家,要揍二犟,他妈妈总是假装要打他,他也很知趣地趁机一跑了之。

到了后来,我到外地求学谋生,听说他去了西北重镇卖菜,不出一年就发了财,不仅给家里修了新房,还给他哥也娶了媳妇,据说他的嫂子是冲着他的大名而嫁给了他哥。害得他不敢在哥哥外出打工的时候回老家,怕多情的嫂子有什么过分之举。

然而,树大招风,利大肯定惹人眼红,一个同样卖菜的河南人来抢夺他到手的肥肉,于是一场为利而来的争斗开始了。二犟凭着二百斤的块头和从小在麦秸垛上练就的飞腿在初期打斗占了上风,但对方岂会善罢甘休,自然纠集几个哥们把二犟打得起不了床,据说伤了腰板。于是二犟就收拾行李回到老家养伤,从此宣布退出恩怨是非的江湖。因几年来的好生意换来了颇丰的积蓄,从小受苦的他自然萌生了弥补小时候亏欠的想法,一顿吃二斤半猪头肉外加一斤白酒,谁也没料到,腰伤倒是养好了,但又摊上了中风,即半身不遂的毛病。以至于近十年,与轮椅为伴的生涯,每次我回老家都鼓励消沉的他勇敢地锻炼身体,让他每天外出行走,要到微微出汗才回家休息。几年下来,他的气色明显转好,现在能在晴天,推着轮椅走到四里外的镇上买好日用品再回家,虽然很艰难,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也不再需人照顾他的日常生活了。如今,他的独生儿子也结婚生子了,他不再鼓励儿子出远门打工,而是给儿子买了各种大型农用车辆,如旋耕机收割机等,这样,他的孩子也有事做还能赚不少钱,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打工了。

这就是二犟传奇的人生!


一年四季


到仲秋

今年中原的仲秋节小长假终于在秋雨绵绵中羞答答地来临了。

今年中原的人们是怎样在艰难困苦中迎来了仲秋节?中原自七月中旬开始遭受暴雨的侵袭,无数人忧心忡忡在煎熬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日日夜夜,中原人也终于在九月份先后战胜了洪魔和新冠病毒,迎来了久违的正常出门,人们把走出小区和正常上班以及亲朋间的聚会看成是战胜疫情的战利品了,在九月份各个商铺陆续开门了,市场又一次繁荣起来,人们见面后的兴奋劲就别提了,就连陌生人见了面也多了笑容,啊!人们憋了太长时间了,他们走出小区透透气,有人发动多日未动的汽车到大马路上溜溜弯兜兜风,生怕自己的爱车放坏了。仲秋节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来临了,人们珍惜着这一个幸福时光,但愿时光再慢些,好让人们仔细品味幸福和欢乐。

我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小时候过中秋节的时光。那时百姓们的生活还不富裕,月饼也是只有五仁月饼,里面有冰糖瓜子核桃仁青红丝和花生,对于平时只吃红薯和窝窝头的人们来讲,这些月饼就是山珍海味了,常见的包装的是一张黄灰色的包装纸裹着四个味道相同大小一样的月饼,再用细细的线绳沿着垂直的两个方向捆起来,长方形,上面是一个红色的蜡纸,蜡纸上是用金色油墨印制出一个月饼的图案,再加上“中秋月饼”等几个字。包装十分简单,不像现在的月饼品种繁多并且包装华丽。但月饼的香味和甜味却永远保留在记忆深处,一辈子也忘不了。

儿时关于八月十五的故事还真不少,记得人们从农历八月初一就开始亲戚之间送月饼了,那时只送月饼,四个月饼一斤,多数人家送出的月饼是两斤合一起的。等到接近八月十五时,月饼的包装纸已渗出油渍,变得黑乎乎的,到了八月十五,参与了接力赛的月饼才终于水落石出,知道被送到谁家了,当然了,一般是落到了辈分高和亲戚多的人家。一家人能落下四斤以上月饼的算是少见了,因为辈分高的人并不急着先买月饼,而是等到有人送来月饼后,再拿着别人送来的再送别人,况且那时只单单送月饼,不像现在还要送上石榴苹果等物品。

更有一件往事让我记忆犹新,我小时候一个村的小伙伴小海,他妈妈让他去给姥姥送月饼,因有十里多地的遥远路程而犯怵,他就邀请了我和他一起去送月饼,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阳光明媚,瓜果飘香,我俩兴冲冲地踏上了送月饼的征程,因为出发时已有十点多钟,走了十几里地,大约接近目的地,奇葩的事发生了,小海只记得村口有两棵大杨树,他姥姥家门有棵大柿树,他是冲着那诱人的柿子去的。但现在他记不住姥姥家的村名了,我们也没办法问别人,只好东奔西突地找着,到了日偏西也没找到,我俩也饿了,就坐在一个桥头的石头上,小海说:反正也找不到了,干脆咱俩把这两斤月饼吃了算了。我早已饥肠辘辘,本是冲着小海他姥姥家中午的一顿蒜面条来的,早上我都没吃早饭,现在听到这个大快人心的建议,简直是喜出望外。我从没有奢侈地一次性干掉四个月饼,一般一次只能分到半块月饼,这次加快了速度,风卷残云般地吃掉整整一斤月饼,我俩各自吃完后,打着饱嗝,下到河底,喝起了清澈的河水。这也成了我个人的最好成绩,至今仍没被打破,只是后来小海的事被捅破,被他妈妈痛揍一顿,一时被村人传为笑柄。

几十年前,月饼是十分金贵的,即便月饼生了虫子也舍不得扔掉,往往是把虫子拣出来就可以下肚了,当然也有看都不看一眼,连饼带虫一起干掉的例子。

直到现在,我也只爱吃老月饼,爱吃有青红丝果仁的五仁月饼,因为在内心深处有一个月饼的定义,那就是老月饼的味道。老月饼也成了回味童年幸福时光和思念故乡老屋的代名词了。

今天又是八月十五,天晴了,人们也高兴起来了!人们也走亲访友动起来了!愿普天下的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满,愿家家团圆,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携手百年!


清明杂谈

不知不觉中,又一年的清明节如期而至了。清明节时节到了季春,即暮春时节了。中原大地,在我的印象中,除了枣树和痒痒树(紫薇),其他树早已发芽开花,青杏已如蚕豆大小啦。油菜和蚕豆花期已至,甚至开始起荚坐果了。北方的一望无垠的庄稼地除了碧浪翻滚的麦地,再就是粉黄一片的油菜如火如荼地开放,偶尔有一小片紫红的蚕豆花点缀下绿黄两个主旋律,感觉美极了养眼极了。

一年二十四个节日,只有清明是按阳历确定时间的,即在每年的四月四日或五日。今年的清明就是在四月四日,再过半月就是谷雨,再过一个月就交夏天,即到了立夏了。

说到清明,自然会想到清明的来历,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

而说到寒食节,又得搬出重耳和介子推,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想要封赏在危难之际帮助自己的介子推,但介子推已经隐居山林,晋文公便在山里放火,却造成介子推死亡,晋文公将事发之日定为寒食节。

清明时节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北方天清地明,春暖花开。在清明时人们踏青赏春,祭祀祖先,回老家访亲串友等,民间更有“早清明晚十来一”的说法,即清明祭祖宜早不宜晚。清明节已和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节日,成为中国传承民族基因和传统的重大节日。从古至今,文人们更是写下无数诗文来表达人们对祖先的追思和崇拜。最出名的流传最广的莫过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时,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试想一下,在春雨沙沙的清明,江南一片草长莺飞万木葱郁景象,路上赶路的人,可能是刚刚上完坟祭过祖的人,当然更可能是走远路的文人墨客,在唐代没有太多的交通工具,老百姓出远门只能靠两条腿,但明显的,杜牧笔下的行人绝对知道当日是祭祖的清明节,即便他当日并没有走在祭祖的去路或回路上,但也一定是思念祖先心情郁闷了。所以加上春雨纷纷衣裳湿漉漉的,才会欲断魂,想找来酒家借酒浇愁,况且能想到借酒消愁的也一定是文人而非一般的农夫走卒了。

今日之中国,能举国公休三天,全国高速公路免费,也显现出中华民族继往开来不忘祖先感恩祖先的优秀品质。中国之所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五千年,依靠的就是传承祖先的智慧和积累及创新。愿我辈不忘伟大复兴之大任,将中华文明发扬光大,愿中华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并永葆青春长盛不衰!


冬 至

老百姓常说:冬至要记着吃饺子啊,不吃会冻掉耳朵呀!今天又是庚子年的冬至了,上面的那句话在南阳人听来就显得特别中听了,因为饺子就是我们的南阳老乡张仲景发明的,曾官至长沙太守,相传饺子是张仲景为了百姓不受冻伤之苦,用面皮包裹药材下锅煮熟后分发给百姓,因为形状像耳朵,所以叫角耳。据说吃了角耳喝了汤之后,身体就会不惧寒冷,能够安稳过冬了。

张仲景在长沙任职已满告老还乡,正值大雪纷飞的时候,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在白河边上,张仲景看到了很多难民冻得手脚生疮,心存不忍。在回到家乡之后,虽然他也一直在挂诊,但是心里还是挂念着那些冻烂耳朵的人。

经过潜心研究之后,他发明了角耳,可以去除湿气,增强自身抵抗力,其实角耳最主要的就是里面的材料,是一些御寒的药物,他把这些东西在锅里面一直煮、捣烂,然后用面皮包裹成耳朵的形状,再用原汤将面皮煮熟。凡是吃了角耳的人都会觉得体内有一团火焰在燃烧,再也不会将耳朵冻伤了。

就这样,我的南阳老乡张仲景就成了饺子(角耳)的发明人,老百姓为纪念这位有着菩萨心肠心里挂念苍生疾苦的医生,每到冬至就包饺子吃,以此来怀念张仲景这位神医。

朋友,今天你吃饺子了没有? 


立春漫谈

不经意间,今天已经立春了,虽然现在有些北方地区也还处于严寒时段,某些人还在抱怨今冬太长太冷,但殊不知,中原大地已经进入到下一个春天了。

有很多人并不知道,春天从哪一天开始,还以为从春节开始呢,更有甚者,有很多人搞错了自己的属相,今年是2月3日(腊月二十二)立春,也就是从腊月二十二晚上10:59开始进入新的一年,从此刻起出生的人自然就是属牛的人了,而不是从大年初一开始,所以从腊月二十二到大年初一出生的人的属相是牛而不是鼠了。

今天立春了,早上出门时,迎面轻拂脸颊的风真的显得暖和了很多,虽说谈不上“吹面不寒杨柳风”,但却不似三九时的刀子风那样刺骨,是凉中带暖了,仔细嗅嗅空气,有一股土腥味和草芽的青味,味道既遥远又迫近,像是随风飘来的远方田野的味道,又像是路边部分返青的小草的芳香。一阵阵一缕缕时断时续似有还无,当然你可以说我是唯心主义太主观了,但经过漫长严冬考验的人们向往美好向往春天的心情谁又能挡得住呢?天气暖起来,天地亮起来了,小河小溪又开冻哗啦啦流起来了,土地也从深处升腾出热量来,活过来了,开始把能量源源不断供给草根和树根,地表又逐渐被覆新绿。可以想像立春过后,小草就像人的头发一样慢慢长出来了,看似没有生长,但却从不停歇,往往是让人说不清是从哪天开始遍地绿茵的。

立春这一节日又称立春节或正月节,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之首,大概是从春秋战国就有了,立春岁首对于传统农耕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重大的拜神祭祖、祈岁纳福、驱邪禳灾、除旧布新、迎新春等庆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时段举行,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

不多唠叨了,春天已经来临了,你准备好了吗? 

小年腊月二十三

童年时代的小年(腊月二十三) 是大年开启的序幕。

童年时代的小年到来之前,正是学校刚放寒假之际,那时小学生的寒假作业很少,更没有什么课外辅导班,小学生们在寒假的主要任务就是穿新衣服吃平日吃不到的美食放鞭炮捡鞭炮,总之吃喝玩得很过瘾。

腊月二十三后的乡村已经开始热闹了,乡村中已开始听到零零星星隐隐约约的放炮声,空气中也弥漫着淡淡的火药味,正是这个火药味让人们闻得兴奋起来,让人们意识到年关真的到来了!平日冷清的集市沸腾起来了,买卖过年物资的人多了起来,人们常常从小年到除夕天天去赶集,今天一捆葱明天一块肉,就这样开始迎接新年。好像人们并不希望一次性把年货置办齐,而是去享受采集过年物资的快乐,也许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20世纪70年代过一个年只是花费几元钱十几元钱,但人们却巴不得把一分钱钢镚都砍开当两分钱花,要知道当时尚在生产队的农民们一天的工分才价值一毛钱左右(当时一个鸡蛋才几分钱),过一次年就得花掉十几天甚至几十天上百天的工钱,因此那时只有不谙世事的小孩子们喜欢过年,而当家的大人们则不喜欢或讨厌过年,因为过年的“庞大”开支着实让大人们吃不消,所以他们不愿过年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几乎每年到腊月二十三,村里便会突然冒出来一个带着黑魆魆的爆米花机的老先生,也不知他是哪个村的,我们小孩们从不顾及这些,而是对他那神奇的“粮食膨胀器”更感兴趣,需要爆米花的人家自己带柴火和苞谷籽,需一毛钱一锅。待压力达到时,那熏得一脸黑灰的老头便起身把铅锅口对着事先准备好的布袋子,用撬杆别开机头,随着“嘭”地一声巨响,便爆出一粒粒个头变大好几倍的玉米花,个个如鲜花绽放,外黄内白。此时青白色的烟雾瞬间升腾开来,把小孩子连同爆米花的师傅包围起来,烟雾缭绕如人间仙境一般美丽。孩子们在巨响后的烟尘中抢捡喷到外面的米花,虽捡不了几粒,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我至今都在怀疑那老先生总是故意不把机头对准布袋,好让一部分米花露在外面,让孩子们抢吃,我真心地觉得他是世界上心地最善良的人。

另外在小年,孩子们还能吃到烙火烧,味道香极了!那种大约只在南阳才有的火烧,用小麦发面和葱花小磨油食盐隔成一层层而被烤得黄亮亮香喷喷的火烧看着入眼,吃着焦香。火烧馍一直是我童年最惦记的东西。

爆米花和烙火烧是我对小年挥之不去的东西,它们让我的童年回忆充满甜蜜!


再话腊八

不知道从哪一年起,每到腊八节这一天,我心里总是慌慌的,也许是对过年的期待和对寒假的向往吧!

农村从腊八这一天开始热闹起来了,人也逐渐多起来了,几乎天天都有扛大包小包或开着汽车回村的人,村口也变成了临时接待站,三三两两的老人妇女和小孩站在村口眼巴巴地等着自家的人回来,等着他们带回一年的收成和希望。腊八就像农村过大年需要拉开的序幕,它似乎在告诉人们:从今天起,过春节的系统工程就要开始了。

回到故乡,大家都从平日紧张的氛围中消停下来,大家交流一些挣钱的方法及来年的去向,还有未婚的年轻人则是到了集中相亲的时段,甚至有些人家下了死命令,亲事定不下就不出去打工。正月十五前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农村本来就男多女少,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差且挣不到钱又不善言谈的小伙是最没市场了,往往是一见即散,难以博得姑娘们的青睐。

说到腊八粥,腊八粥的制作是很有讲究的,到了腊月初八这天,家家会拿出准备已久的各种各色豆子洗净放锅里熬制,熬制时间越久越好,豆子会更烂味道更香甜。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居然来源于佛教。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到了宋代,民间逐渐形成在“腊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并延续至今。后来喝腊八粥又逐渐有了人们期待来年五谷丰登,日子红红火火的意思了。

今年的腊八节,记住不要忘了喝腊八粥呀!


过 年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普遍在温饱线上徘徊,小孩子们盼着过年,是为了穿平时没穿过的新衣服,吃平时吃不到的美食,对于我,则是盼着吃到白馍以代替红薯面窝窝头和平时连看都看不到的肉食,当然还有捡鞭炮和压岁钱,到了二十三小年,家家烙火烧,村子里开始有人来爆玉米花,有余钱的人家开始放鞭炮,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就是我理解的年味,随着火药味越来越重,大年也越来越近了。“二十三,烙火烧。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七,杀燥鸡。二十八, 面发,二十九,蒸馍娄。三十,捏鼻儿(包包子)”。说到那时的包子,有两种是最令我流口水了,一是豆腐渣拌大油渣馅的,另一个是地钱加芫荽馅的。就是在现在也是特别好的包子,只是现在很难再吃到这两种馅的包子啦。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国人的几千年的传统,趁着农闲,人们休整一阵子,总结下一年的得失,计划下一年的营生,若谁因为忙而没有过年,就会感到一年无始无终,生活也自然变得无滋无味了。

小时候的农村,虽很贫穷,但过大年却是充满乐趣和希冀的,村里有踩高跷的,更有荡起一二丈高的大秋千,虽比不上现在的摩天轮刺激,但能在很简陋的条件下让人体验下飞天一样高高抛起的快感也是难能可贵的。还有小孩比赛劈甘蔗,搞一种叫“过五关斩六将”的游戏,看谁能用刀背按住甘蔗,再反过来用刀刃劈甘蔗,谁劈甘蔗越长就算谁赢,为增加比赛难度,用每个手指依次按住甘蔗顶部并且不能让甘蔗倒下,最后才翻转刀刃劈下去。总之惊险刺激让人欲罢不能,引人入胜。

到了年三十,家家贴春联,整个村子都被对联映得泛红色,到了晚上更是在灯光照耀下,一个村子变得通红通红的,远远望去,犹如人间仙境美轮美奂,当然若能赶上一场大雪就更加浪漫和壮美了。真正像张也在《万事如意》中唱的那样“三百六十五个夜晚,最甜最美的是除夕。风里飘着香, 雪里裹着蜜,春联写满吉祥 ,酒杯盛满富裕”一样美了。三十晚上,南阳还有这样一个习惯,一家的男主人把初一早上要做的凉粉汤用的料,包括凉粉、丸子、豆腐、肉及青菜切好,第二天早上不用动刀,男主人一大早起来做一家人的早饭,也许是心疼女主人一年来操持家务和做饭,让女主人能一年歇一次,也让男人体味一下女人们的辛苦。

初一早上,老家农村有相互拜年的习俗。晚辈拜长辈,往往一家人或平辈的姐妹兄弟一起去拜年,往往到一家,除真正给长辈磕头外,主要是说些吉利话,讨个好彩头。每到一家,若来访者有小孩的,往往会给抓一把爆玉米花,大人则会被主人劝着抽烟喝酒。有人往往一早晨下来,喝得东倒西歪了。上午则是走干亲的时候了,有人到干爹干妈家串亲戚,也有认石磨盘为干爹的,往往在石磨盘上摆上好吃好喝的,干儿子干闺女给石磨盘磕三个大头,以期来年平安幸福。上午人们有上山赶庙会的,更多的是凑一起打打纸牌,小小地赌博一下,也顺便试试新年的运气。村里几个有名的泼妇也从腊月开始不再拍屁股扯嗓骂大街了,甚至教育起小孩子“腊月过新年,骂人烂嘴角”,小孩子也便不再敢骂人,生怕烂了嘴。

到了初二,一般是小孩到外婆家,往往整家出动,开上“突突突”的拖拉机,浩浩荡荡地开往外婆家去。初四一般是新姑爷看望岳父母的日子,新姑爷一般都打扮得光鲜漂亮,岳父母一般还要请一个能喝会说的邻居来陪新姑爷,一般喝到新姑爷不胜酒力微微醉为止。过了初五,又叫破五送年,算是出了年了,中午家家吃饺子,以后便又恢复到了除夕前的常态。

小时候的年太有味道,一辈子也忘不了!


谷 雨

谷雨是雨生百谷之意,“谷雨前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说明谷雨前后下雨对农业庄稼的重要性。谷雨后再过半月就要立夏,时节已进入暮春,地温气温渐高,中原草木绝大多数发芽并加速生长,降雨也慢慢增多,初夏行将来临。

春来春困,人易乏力瞌睡,老人们坐在背风的太阳光下晒暖,一副副恬静恬安祥的样子,懒洋洋地昏昏欲睡。天地再无结霜,也再不会有倒春寒了,虽说春捂秋冻,毕竟地温升起来了,没有太多的寒气袭击人们了,姑娘们穿起了收了半年的花裙子花枝招展四处结伴赏春,小伙子们穿起了单衬衣英姿飒爽风度翩翩。但是谁也挽留不住春天,但更挡不住夏天来临的步伐。夏天已从南方走来,带着满满的热情和欢乐向我们走来。河水也不太激人了,小顽童已经可以在中午的大太阳下下河摸鱼了,鱼儿欢快地游着,似乎在戏弄小孩:来呀!追我呀!我在这啊!当小孩跳过去时,鱼儿又躲得无影无踪了!于是河面上,夹杂着鹅鸭的叫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好像都在呼唤夏天的到来!

今年北方的谷雨,接连下了两天,谷雨当天,人们一觉醒来,便听到窗外沙沙沙的春雨声,大有“小楼一夜听春雨”的味道,也有“好雨知时节,暮春仍纷纷”的意思,但是谁也没料到,今年的雨竟先是洋洋洒洒下了一天,虽中间有停歇,但雨点的密度和个头都至少算得上中雨,很多胆大的年轻人不打伞,想和谷雨有个亲密接触,在雨中尽情奔跑,不足五分钟,便被春雨淋成落汤鸡,这也许是老天在提醒人们夏天要在半个月后来临。到了第二天,雨势减小,似乎雨也有情绪啊,变得温顺起来,可爱起来了。又下起了毛毛雨,令人想起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使人坠入对春的无边遐想,就这样又是整整半天,下午才雨驻太阳出,宣告谷雨正式潜入人间,一个告别寒冷,万物加速生长的世界已经闪亮登场。我甚至在麦田边,听到一个农夫对着老天自言自语:雨水够用了,麦田早已透墒了。停了吧!老天爷,你不是忘了关水龙头吧?是呀!老天爷也许是打盹了,忘了关水闸门,去梦周公了吧!

今年的谷雨真的不一般,我仿佛闻到了香喷喷的麦香,仿佛看到一望无垠的层层麦浪。


拾 秋

“拾秋”,不仅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独有名词,更是小孩子的“专利”。放学后,扔下书包,呼朋唤友,背起小筐,拎起小布袋,成群结队,奔向收获后的田野。找寻遗落的玉米,捡拾散落的黄豆粒,翻刨落下的花生、红薯,甚至大葱。嘴急的孩子,拔几棵野蒿点燃,烧烤几穗玉米棒或黄豆荚,很快,周围便弥漫着新秋粮的香味,随着噼里啪啦的爆炸声,黄亮亮的原粮烧烤便烤熟了,吃在嘴里香喷喷,心里美滋滋了,虽然孩子们吃得满脸黑灰,但喜悦自是发自内心无以复加。因为这也是孩子们心中丰收的喜悦和分享,他们也参与了秋收,并给秋收做了总结,查缺补漏,做到颗粒归仓。

我上小学时,正是20世纪70年代,农村的小学都要放一周的秋收假,以使小学生们回家帮着大人们秋收,又被称为“红薯假”,因为我小时候,秋天收得最多的是保命的红薯,红薯以产量高易成活而深受农村人喜爱。那时我们在秋收假中,干得最多的事当数“络红薯”,就是在生产队收过的红薯地里再翻一遍,把遗留在土里的红薯再收回家,因为当时粮食太紧张了,能不饿肚子已经是很不错了。

我们常常喜欢挖“窜地龙”,就是顺着一根长长的红薯根一直追下去,追下去的结果有两种,如看“AB剧”一样,一是根越来越细,这就没戏了。另一个结果是根并未变细甚至还稍微变粗,当然这是在较为松软的土壤里才会有的,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会大声叫喊,喊来同伴“共同作战”,挖到一个大红薯则会由发现人拎着“战利品”满地炫耀,以期大伙分享胜利的享悦,犹如现行的拍照发朋友圈一样。

若要在挖“窜地龙”时,挖到老鼠洞,则会不再追红薯而改挖老鼠洞,如戏曲剧情突然翻转一般,往往几个小伙伴齐心协力一起干,老鼠洞都有入口和出口,所以为防止老鼠逃窜,得先找到入口和出口并堵死,然后再顺着洞追挖,有时能挖到一大捧大豆玉米或绿豆等,除战果颇丰外,顺便还能除四害,一天碰到一次就是撞大运了,往往能兴奋好几天。

那时,我们村还没种过花生,我们小伙伴们就到十里以外的村子“络花生”(络就是捡漏的意思,也做溜),因为我们基本没吃过花生,所以基本上捡到一个吃一个,而只把生芽的花生带回,有时正赶上当地人缺少人手 ,我们便给人家帮忙薅花生,中午一顿好吃好喝,临走还给每个小伙伴半筐花生,我们自然是心花怒放乐哉乐哉了。

小时候虽然生活条件差,但是生活丰富多彩大伙无忧无虑,单是拾秋已给童年增添了无限的乐趣!现在已变成终生难忘而又美好的回忆!


春天来了

2020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年晚了一些,直到正月十一才打春。人们也似乎等得失去耐心了,隔着窗子凝视着外面的冬与春的角力,倒春寒时妙曼飞舞的雪花打着旋儿久久不肯落下,仿佛在说:我来得不合时宜呀,怎能落在春天的土地上?是呀!春天已经来了,春暖花开和阳光明媚还会很远吗?

无情的瘟疫阻挡着人们拥抱春天的脚步,连上幼儿园的幼童都会给姥姥姥爷打电话说:外面有病菌,我可乖,我不出去玩了!听着这些震彻心肺的童音,我的泪水却要飞出来了,连最爱到大自然里玩耍的小孩也不敢出门了,但是毕竟瘟疫正在消退,真正的春天正在来临。

天渐渐朗润起来,冰雪也开始消融了,不知名的和知名的小草从地皮中钻出来了还四下张望,恍如现在一个个呆在家中隔玻璃向外张望焦急的人们。

是呀!树木花草似乎不知人们正在遭遇灾难,照样依着自然规律发芽拔节开花,以不屈的精神和“春风吹又生”的平常心激励着人们,似乎在说:这没什么,一切都会过去的!

我仿佛看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天,人们手拉手走出家门,走出村庄和小区,走进田地和郊野,去享受久违的春天,在如天鹅绒般的嫩绿上翻着跟头打着滚,姑娘们的长发飘散着和着春草,如同浑然一体的勃勃生机的光团在跳跃在旋转。小孩们飞跑着,迎着太阳趁着和煦的东风放起风筝,人们无论男女老少都尽情地放飞心情,忘了年龄忘了时间忘了一切不如意。

是呀!春天已经来了,谁又能挡得住呢?


初 冬 

今天是星期天,一大早就下起了小雨,十点出门去雕塑公园时,路面已被洒得湿漉漉的,但因为今年严寒比往年来得晚了一些,今天倒是不太冷,风也很小啊,吹在脸上也不太凉,我很快到了雕塑公园门口。

我一下车,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大门口银杏树叶子全黄了,黄得让人心惊,地上也是黄灿灿地铺满了,像金色的地毯一直蔓延到远方。门口更有各色各式造型的菊花簇拥,编成花瓶或编成鱼状,还有屏风样的造型,简直是美轮美奂,令人眼花瞭乱。

进了大门,更是别有洞天,一幅幅美得让人窒息的画面让人驻足。先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接着更有“烟波浩渺,树叶红黄。水波轻披,野鸭竞翔。小雨濛濛,恍若天上。流连忘返,胜似春光”。

有小孩冒小雨在湖边大声呼喊,远处的鸭子引吭高歌,作为回应。此时的我,忘却了世间一切烦恼,逐渐融入到了美丽和谐的湖光景色之中了。突然觉得人世间的美了,原来只要你愿意发现大自然的美,那么你一定会有所体悟有所收斩获,因为自然之中从不缺乏美,而只会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眼睛又是心灵之窗,只要有美好的心灵,那一定会发现大自然原来藏着惊人的美妙和奥秘,当你静下心来,美丽自来,也就是“相由心生”啊!


入 冬

也许,今年郑州的冬天来得晚了一些,老天爷给了郑州最后一个响晴的双休日之后,终于在夜间变了脸,她似乎体恤民情,让还没来得及购买厚衣裳的人们趁着双休日抓紧置办,明天就用降温开启冬季模式了。

果不其然,半夜就起风了,已经长熟了的还未采摘的山楂,特别是道边的银杏果撒落一地,还有黄中透红的树叶更是密密地遮严路面,还没来得及掉在地上的飞叶,更是打着旋,和阵阵秋风嬉戏着,似乎不舍树枝的养育,也好像趁机自我表现一下,飘飞着欢呼着,不愿意一下子就坠落地下,尽量延长滞空时间。

一早醒来,看到有些树已秃了头,任凭树枝摇曳,似乎对秋风说:能给的都给你了,你还想怎么样?大多的树梢黄中带绿,甚至是泛红了。特别是片片红叶,以及栾树(灯笼树)上瑟瑟的铃铛,惹人不忍离开,让人有些伤感有些留恋。

地面上又荡起很多尘土,似乎在诋毁人们在前一段保卫蓝天的成果。人定胜天还是顺其自然,又要哲人们苦思冥想一阵子了。

走在路上,北风撕扯着人们的衣服,让逆风的人儿呼吸困难,顺风的人儿则感谢上苍,让他们不用费力就可以走得很快。晨练的人儿也少了,偶尔有几个不怕寒风的锻炼者一路小跑地飘过,这时,小雨星也开始飘洒,是呀,好长时间没有下雨了,空气干燥极了,庄稼地也没墒了,小雨来得真是时候呀!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