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4650401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陵是个啥?/王 海

点击率:1684
发布时间:2022.05.24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汉帝刘邦陵前了。

金秋十月,咸阳五陵原上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大都是陕西文化名人,专家学者和著名作家,我随他们参观了西汉名将“萧何和曹参历史文化公园”,“唐顺陵”和“长陵”。站在恢宏雄伟的长陵前,我久久不愿前行。名家们上陵登高望远去了,唯有我站在陵下,肃穆地望着这座陵——开国汉帝长陵。


一、我心中的陵


我们村地处咸阳五陵原腹部,村周围有几座冢,陵是帝王的,冢是给帝王陪葬的大臣大将和内戚的。我舅家村南边有一座陵,人称渭陵,那是汉元帝刘奭的陵。舅家养着一条大黄狗,我带着黄狗常去陵周围撵兔。小时候,我经常到陵冢上去玩耍。从陵冢下爬上去,又从上边溜下来,溜得时间久了,裤子就磨破了,磨破了裤子,回家准会挨骂。

在那些特殊的年代,农民嫌冢占地,常在那些无名冢边取土垫圈,慢慢地几个冢就没了。一天浇地,渠水灌进被削去土冢的墓里,浇地人一脚踩下去,人顺水就掉进冢里(村里

人叫瞎墓窟窿)。乡亲们设法把他捞上来,人就昏迷不醒,一是吓得丢了魂魄,二是肚里灌了泥水不省人事。自救的办法就是叫魂。老者说,娃一定撞了冢里的鬼魂,夜里就在瞎墓窟窿旁烧纸安顿。老者提着马灯,从瞎墓窟窿处一直叫到病者炕头:“ⅩⅩ娃快回来,爷给你叫魂来……”深更半夜里听到这叫魂的声音很森人。

后来我知道,那些陵冢下都埋着一个人,从此晚上我不敢到陵冢跟前去,更不敢爬到陵冢上玩耍了。

我五伯是大学教授,他熟读《红楼梦》,是中国“红学会”会员,他是一个不信世上有鬼的人。有人说,南坡有一个鬼提着灯在老坟里转游,他放下手里的活就要去见鬼。

大家聚在村口,果然看见一盏灯在南坡方向的老坟里游走,他一人跑过去,发现是一个人赶着牛车穿行在老坟的路上,牛车上挂着一盏马灯悠哉悠哉地走着。

我常和不怕鬼的伯父聊天,从他那里得知咸阳原叫五陵原,这些陵冢,数百座平地凿穴起冢,沿郑国渠走向一字排开,气势磅礴,高大雄伟,十分壮观,被誉为中国“金字塔”群。

西汉十一个皇帝,九个埋葬在这里,大都设邑建县。其中武帝茂陵、昭帝平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高祖长陵的城邑比较大,人口众多,所以叫五陵原。

皇帝为了自己死后不寂寞,以城邑为中心,把全国的豪家富族和文化名人汇聚在这五陵原上,后来就有了白居易“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的诗文。

上学学了历史,才晓知五陵原是一部宏大的历史教科书,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地下历史博物馆。据专家考证,五陵原“金字塔”群在历代序列、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可以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每每站在五陵原上,穿过千年的历史,想到周秦汉唐的辉煌,便有一种民族的自豪。

描写五陵原守陵人故事的长篇小说《老坟》出版后,受到著名秦腔艺术家,西安易俗社长冀福记先生的关注,他曾想把这部小说搬上秦腔舞台,他每次见到我必谈五陵原上的陵冢。他说:五陵原上这些陵冢,是一部浩瀚精深的卷帙;一座陵墓,就埋藏着一个惊天动地的神奇故事;一座陵园,就代表着一段金戈铁马的史诗;一块墓碑,就是一幕风雨飘摇的悲剧;一组陵冢,就是一个朝代兴盛衰亡的画面浓缩。这个巨大的地下历史博物馆,是无可替代的历史见证,其价值远远超过了陵冢本身。

从此,我对家乡的陵冢再不惧怕,有一种亲切感。有次在大学讲课,一个学生问我:你怎样成为一个作家的?我说只要你在陵上躺一个晚上就可能成为一个作家或者写出一篇美文来。


二、《老坟》中的陵


天下起了小雨,细雨蒙蒙,五陵原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冀先生对陵的深刻解读,使我想起21世纪初,描写守陵人小说《老坟》出版情况。

当时,《老坟》出版后,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好消息从北京传来,使我兴奋不已,我问中国现代文学馆原副馆长周明老师,他说:“我用秦腔朗诵你的《老坟》,很得劲!关于《老坟》,你给雷达打个电话,问问他吧。”雷达当时是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周明老师不愿意对小说点评,我觉得这书可能有了麻达。

我胆怯地拨通了雷达的电话,他说:“我要到绍兴参加鲁奖颁奖活动,看了你的《老坟》,我不去了,老坟的神秘文化让我很吃惊,我准备到西安参加你的《老坟》研讨会。”

《老坟》研讨会在西安召开,北京的评论家阎纲、何西来、周明、雷达等名家来到西安,陕西名家都来了,陈忠实主席主持会议。

在《老坟》研讨会上,著名文化学者萧云儒提出陵文化的文化概念:“王海拉出一道陵文化的风景。”《老坟》研讨会的前一天,华商报头版报道:“全国文坛大腕汇集西安,评论家重炮点评《老坟》”。

上海一位读者来电话询问:咸阳五陵原上的陵冢到底有多大?你笔下恢宏的帝陵到底有多高?我说:陵冢的恢宏博大,是没法用尺寸丈量的,你来看看,必然会受到震撼。


三、海外华人眼中的陵


名家们从陵上走下来,细雨失去了它的缠绵,懒散地在空中飘浮着。

谈论五陵原神秘的声音从陵坡坡上溜下来,我眼前的花草树木瞬间都变成人了,他们长跪在陵前,久久不起。此情此景,使我想起很多事来。

那是2005年10月,世界刘氏汇聚咸阳五陵原祭祀汉帝刘邦,这是一次盛大的汉文化交流活动,国内外1000多位同胞在长陵跪拜祭祀,祭祀完毕,他们在陵上捡一块瓦片,抓一把黄土装在口袋里,他们说:“这是帝陵上的土,陵上的土能镇宅驱邪,放在家里小鬼不敢来,夜里小孩都不哭。”

祭祀活动结束,他们在陵前植树纪念。走的那天,马来西亚工商联合会理事长、马来西亚富豪之一、丹斯那都刘南辉先生对我说:“你组织这个活动不容易,举办这活动的资金够不够?需要帮助,你告诉我?”

我说:“都好,啥事都好着呢。”其实会费赤字,我几天几夜没有好好休息了。

他把我拉在一旁说:“这么大的祭祀活动一定有礼节不到的地方,我们走后。你到长陵给汉帝刘公敬根香,烧张纸,做得不到的地方请刘公原谅。”

国内外的宾客都走了,我睡了一天一夜,想起丹斯那都刘南辉先生的话,我去给汉帝刘公汇报、检讨这次盛大祭祀文化活动情况。

早上起来,天下起了雨,我唤一文友陪同去长陵。他说:“下雨能去吗?”

我说:“昨天我给帝王许过愿了,今天无论如何也要去,对帝王不能说谎。”

文友开车,我们直奔长陵,上了五陵原,忽然想起没有买祭拜的香和纸,在附近的村庄买了烧纸和香。雨一直下着,我们踩着泥泞走到陵旁,在国家文物保护碑前,我们蹲下(地上泥泞没法下跪),点上香,点燃烧纸时,头顶的乌云突然散去,一束阳光照在陵上,我们大吃一惊,虔诚地跪下,不敢再说一句话。


四、祭陵


名家们上了车,最后一抹细雨在空中消失之后,雨伞就安静地躺在车上睡着了。

我的思绪无法收回,依然纠结在祭祀的那件事上。“世界刘氏祭祀汉帝刘邦暨汉文化交流活动”,是我一生干过最伟大的一件事,最悲壮和最荣耀的一件事,也或许因为这件事,多少年来,我工作生活一番风雨。

河南省平顶山市在平顶山(刘邦出生地)组织了一场“刘氏祭祀汉帝刘邦文化交流活动”,我以咸阳帝陵文化研究会长的身份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结束时,我忽然想到他们应该到咸阳五陵原上去祭祀汉帝刘邦,那里是西汉帝王灵魂安息的天堂呀。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平顶山活动组织者,海外的来宾纷纷表态,要求次年到咸阳五陵原祭祀汉帝刘邦并举办汉文化交流活动。

咸阳有关部门得到这消息,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即可推动咸阳旅游产业,又能引来海外投资。很快派人去平顶山考察,回来后市政府一位副秘书长主持会议,邀请专家专题研讨此事。最后确定:邀请省政协《各界导报》参与、咸阳市有关部门和咸阳帝陵文化研究会共同举办“世界刘氏祭祀汉帝刘邦暨汉文化交流活动”。

我和陕西刘氏负责人飞往泰国,在泰国与泰国刘氏共同向世界各国刘氏同胞发出邀请函。没想到咸阳一重大活动,与本活动发生冲突,市有关部门不能参与这场活动了,随之省政协《各界导报》也退出了。

陕西刘氏负责人知道此讯,觉得天要塌下来了,不知所措,要回国不干了。

我告诉他:“我们常埋怨人们对这块神圣的地域重视不够,今天,世界刘氏同胞来这里祭祀,进行文化交流,不管什么原因,邀请函已送出,他们来了,我们不尽地主之谊,天理不通,帝王定会责怪我们的。”

我认真地说:天有不测的风云,我们要理解,不要埋怨别人。领导都是过客,他们在这里受命工作,有本事给我们修一条路,建一座桥,没能耐在路边搀扶一位老人,看望一下生活困难的乡亲,我们都应感谢他们。我们是这里真正的主人,倾家荡产我也要搞好这次文化交流活动。

他问:“你怎么搞?”

我严肃地说:“如果我们现在回国不干了,丢得不仅是我们个人的脸,而是中国人的脸,我们不仅失信于国内外同胞,还会失信汉帝刘公,我没有胆量和帝王开这样的玩笑。”

他沉默良久,我说:“按原计划执行!钱我出,人我组织,出了问题我一个人承担。”

签字画押之后,就这样我一个人承担了举办“世界刘氏祭祀汉帝刘邦暨汉文化交流活动”。

会议三天。第一天祭祀和植树纪念活动;第二天汉文化研讨会;第三天组织来宾参观西汉帝陵博物馆。报到那天,美国、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国内外和地区刘氏同胞1000多人参会报到。

会议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祭祀的当天夜里,忽然有人打电话说:一参会者在房间突然猝死。陕西刘氏负责人听到这消息,在房间吓得双腿软得站不起来。我跑到病亡者房间查看,随会医生说突发心脏病,人已死亡。

我把尸体抬上救护车送到医院,在离开宾馆前,我给在场的宾馆主管和服务员每个人发放保密费,因为明天还有活动,一旦来宾得知有人在会议期间死亡的事,定是人心慌乱,会议不能正常进行。

处理完病亡事故,天已大亮,我赶到宾馆,刘氏负责人抓住我的手问:“咋办呀?这事咋办呀?”他着急地失声叫着。

我缓慢地说:“一切平安无事,尸体已启程送回死者老家了。”

他惊奇地问:“你咋处理的?”我没告诉他。

会议按计划正常进行。会议期间,陕西省政协领导应邀参加了会议,咸阳市政府有关领导到会场看望世界刘氏来宾,并同国内外宾客共进午餐。

送走刘氏财团几位大员,我笑他们这些“腰缠万贯”的富豪们,在帝王陵前可怜得像个孩子。昨天,当海内外祭祀的队伍走到长陵时,附近的村民有组织的在陵前敲锣打鼓迎接他们。刘氏同胞来到陵前,齐茬茬地跪成一片向祖先磕头祭拜。完毕,他们站起来。先后涌到陵边,在陵上拣一块瓦片,抓一把黄土装进衣袋里,说帝王陵上的东西可镇宅驱邪。

回到宾馆,我疲困地躺下,刘氏负责人敬佩地低声问我:“你咋处理那个突发事件的?”

我高声说道:“刘公一定会帮我的。死者是来祭祀的,他最真诚,刘公喜欢他,就把他叫走了……”他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事后,我从梦中常常惊醒,惊醒后就是一身汗。那个时候,真感到天要塌下来了……但我得撑着,天塌下来总得有人撑着。每每想起这件事,我常为自己这惊天行动和出彩的组织能力感动的热泪盈眶。

省市有关领导对“世界刘氏祭祀汉帝刘邦暨汉文化交流活动”很赞叹,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继续完成的活动,而我们却成功举办了,特别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认为简直是一个奇迹。

市政府有关领导说,你为保护和宣传五陵原文化,做出了巨大成绩,他忽然问我:“前年,“咸阳帝陵文化高层论坛暨咸阳城市文化定位研讨会”,你给论坛会垫的那笔费用报销了没有?”我难堪地笑了。


五、陵的情结


乘坐名家的车辆穿行在五陵原腹地,所有的学问都在这里被周秦汉唐的文化压住了。

人们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小,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朱鸿教授的独特见解,使沉寂的气氛又张扬起来,他说:“刘邦不但有雄才大略,而且是一个很‘狠’的人,他把西汉的陵墓压在了秦国的都城上……”名家们又来了兴趣,交流起来,声音时起时伏,我的心情却仍纠结在那个论坛会上。

那是2003年的事了。由于小说《老坟》引起,咸阳有关部门组织召开“咸阳帝陵文化高层论坛暨咸阳城市文化定位研讨会”。会议邀请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旅局和国内外专家120人参加会议。大会确定了咸阳城市文化誉名,即“中国第一帝都”。今天,我依然清晰地记着美国专家在会上的感慨发言:“感谢咸阳人保护了五陵原中国金字塔群,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很多专家撰写五陵原帝陵文化的研究论文,并提出五陵原中国金字塔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和方案,海内外媒体报道了咸阳召开帝陵文化高层论坛会这一盛况,引发咸阳帝陵文化研究和旅游热。大会确定的城市誉名“中国第一帝都”,为咸阳获得“中国魅力城市”确定了很好的文化定位。

会后,有领导埋怨我:你怎么给论坛会垫资?主办部门没有钱吗?我说,为了救急,保证会议正常进行。他让我赶快整理票据报销。

然而,最终因为有关部门丢失票据没法报销。当市领导再次催问此事时,我说:我是一个农村娃,进城有了工作,而且在政府部门工作,这几年政府把很多荣誉给了我。况且都是为了陵的事,为了我家乡陵的事。

事后,别人追要借款,我迟迟不能归还,他们怨我,会议是政府行为,你为什么垫资?我说为了陵,为了保护我们的陵,我是这里的主人,守护宣传这个金字塔群是五陵原人的职责。他们难以听懂我的话,更难以理解五陵原人和陵的情结。


六、陵是个啥?


回首望长陵,这个曾经汇聚万人之居的城邑再也看不到了。

五陵原上留下的是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遗迹,世界上很难找到这样完整的周秦汉唐的历史遗迹了,只有在这里“东方帝王谷”、中国“金字塔”群,我的“五陵原”上可以找到……

五陵原上的人,信仰不同,有的从陇西走来,是横扫六国血染战袍的大秦子孙,有的是远道而来的豪家富族,有的是追寻帝王的思想者,当然还有大汉众多的平民百姓。千百年来,他们坚守在这块皇天厚土之上。他们崇拜祖先,崇拜民族英雄,前赴后继保护着这些陵冢,他们守护着民族的传脉,坚守着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有那些闪烁着历史辉煌的珍贵文物。

我们每个民族、每个种族、每个姓氏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每年清明节,中华民族都要祭奠轩辕黄帝。只有在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旗帜下,才更能显示中华民族的强大,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

车辆行驶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起和冀福记先生的谈话。这里以陵为中心的城邑,人口最多时达到百万余人,城邑形成之后,一般人就很难进住城邑里了,居住在五陵原上的人,不是文豪大家,就是富家豪族。

他们为什么都争着抢着要依陵而居?小说《天堂》改编话剧《钟声远去》,进京参加全国“优秀剧目”展演,开场白一声吼:“陵是个啥”?使观众热泪盈眶。“爬坡你不知道山是个啥?下河你不知道水是个啥?种地你不知道苗是个啥?上原你不知道陵是个啥?”

我们对陵太不了解了,陵不仅是一个土冢,它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千年文化。陵的所在之地,必定是风水宝地,吉祥之地,文化之地、传承之地。


——选自《中国作家》2020年第12期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