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4650875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大国重矿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锦界煤矿矿长李永勤访谈/苗雨田

点击率:2239
发布时间:2022.08.15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是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的发起者、推动者和受益者,而其旗下最早实现智能化的3个矿井之一的锦界煤矿,早在2013年即实现了煤矿由机械化向数字化的跨越。如今,锦界煤矿正在通过智能化来不断推进产业升级蝶变,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实现煤矿智能化高端发展,并以互联网思维和改革创新精神,寻求短板攻坚之法、发展破难之策,着力下好煤矿智能化高端发展的先手棋。为此,我专门采访了锦界煤矿矿长李永勤。

苗雨田:李矿长,您好!耽误您半天时间,如约接受采访,深感荣幸。您在青春年少的1991年即来到了神东煤炭集团的大柳塔煤矿工作,如今已经在神东的多个煤矿干了整整30余年,请您集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谈谈神东这30多年来的发展变化。

李永勤:神东矿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气候干旱少雨,当地流传民谣“风吹石头跑,荒凉不长草”,当初来神东时,经年黄沙漫天,是老少边穷的苦寒枯焦之地。那时候的大柳塔还只是一个偏远而又荒芜的小镇,仅有的一条黄土道路连接着外面的世界。大多东西都得靠肩扛背驮,都得硬着头皮由人力来一点点地艰难完成。煤矿经历了由人工炮采到机械化采煤,由轻按遥控器到现代化割煤;从30万吨小型矿井到千万吨矿井群,从“技不如人”引进进口设备到“国产化”高端开发;从5米、6米到8.8米超大采高……每一个变化都让全国深切感知到了神东的创新和超越。

燃烧自己,点亮世界,这是乌金与生俱来的品质。从神东矿区开发的第一天起,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就把自己完全融入了黑色事业,一年年的呕心沥血,一次次的激情跨越,汇聚成了一弯富有滋养奉献情怀的秀水。从一无所有到绿色矿山,从人工挖掘到智能开采,从不毛之地到璀璨煤都,神东之路既是探索之旅也是创新之路,形成如今地跨晋陕蒙,绵延三百里,十几座现代化煤矿构成千万吨矿井群,年生产原煤达2亿吨,三十多年来,累计产煤32亿吨之多。三十余年日月如梭,如今的神东,秉持信念,高举旗帜,现代化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开采,煤电港一体,不断攀登,不断跨越,不断向着新的目标奋勇迈进。

苗雨田:30多年来的煤矿工作,您印象较深的经历和感受有哪些?

李永勤:30多年来,我亲身见证了神东煤炭集团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感受最深的是,煤矿的机械化、数字化、信息化及目前在智能矿山项目的推动下,采掘工作面、主运系统等各生产系统逐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运行等,极大地减轻了井下矿工们繁琐的体力劳动,使我们真正变成了煤矿的主人。综采工作面由人工手动割煤、机械式记忆割煤,转变为‘智能化记忆+预测割煤’,工程质量、控制精度均有大幅提升。智能化升级还带来管理方式的变革,工作环境、工作强度明显改善。拿锦界煤矿来说,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工作面上覆20-50米富水区,探放水是采煤前的必备工程。过去,每班至少需要4人手动操作,现在使用自动钻机进行探放水,遥控器调整钻机位置,其他均由机械手臂完成,1人就够了。除了机械化、自动化减人外,现在固定岗位实现了无人化值守、机器人巡查等。随着智能化技术进一步推广和完善,以后会逐步实现井下完全无人的全自动化采煤模式,采煤将会成为一种只在地面操控机器按钮即可轻松完成的一项轻巧活儿,真正实现采煤不见煤。

第二个感受是,煤矿的安全隐患几乎被彻底禁绝。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直到本世纪零几年,由于生产工艺落后,采煤成了四面石头夹一块肉的高危苦差活,好多任务都得硬靠人工来完成,每年不死伤几个人,这一年就渡不过去。现在,这种状况早已不复存在,拿锦界煤矿来说,截至目前,矿井安全生产周期达3700多天,全国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得到坚如磐石般的巩固。

然而,煤矿以安全为天,当了近十年的矿长,尤其对安全事项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大意和松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压力山大。特别是节假日,作为一矿之长是决不能离开煤矿大门口半步的。这么多年来,我没有和家人一起度过一个春节。以矿为家,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作为矿长,我每个月会有5个跟班作业及12次下井记录,而实际上的下井次数要远超这个数。有时候,刚下完井上来洗过澡,遇有上面来人检查等,就又得下去。由于常年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加之洗澡次数过多,不幸得了风湿病、皮肤病,在身上轻轻碰触一下,就会有血红的印痕。早年煤矿没有班中餐,多会上井,多会吃饭,饱一顿,饥一顿,现在还落下了胃病。那时候,井下机器噪音大,我早年常干司机的活,如今左耳成天一直都在嗡嗡地鸣响不停,几近失聪。我1991年学校毕业后,便成为神东大柳塔煤矿的一名矿工,同年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今工龄与党龄正好都满30年。我从一名普通工人干起,再到司机、班长、队长、副矿长、矿长,一步一个脚印地将自己的毕生奉献给了祖国的煤炭事业,无怨无悔。作为一个矿长,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和重担。手机常年全天24小时开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半夜来电话。

苗雨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有关精神,推动智能化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发展,针对煤炭生产危险程度高、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的行业特点,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开采方式变革和行业高质量发展,将煤矿智能化发展纳入国家煤炭“十四五”规划,请问,你们是怎么看待的?对煤矿智能化转型是如何考虑的?

李永勤:煤炭行业既是传统产业,也是高危行业,我们由衷欢迎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参与煤矿智能化建设,特别期望5G等高端技术与煤炭工业深度融合。在此轮煤矿智能化建设中,我们主要考虑:一是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是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煤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的重要途径。二是煤矿减人提效的需要。煤炭生产危险程度高、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作业人员密集,智能化建设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可以把矿工从繁重的井下劳动中解放出来,从根本上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促进煤炭开采方式大发展、大变革。三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需要。我国煤矿点多面广,规模大小不一、生产条件复杂多样,安全管控难度大、风险隐患多,实施智能化建设是顺应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供给体系质量的重要措施。煤矿智能化建设是煤炭行业的大事、好事。我认为,联合各方力量,因地制宜、因企施策,统筹把握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坚定不移推动煤矿智能化发展,为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苗雨田: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是煤炭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革命的新方向。作为神东集团最早实现智能化的3个矿井之一的锦界煤矿,目前取得了哪些进展?遇到了哪些难题?

李永勤:2020年2月份锦界煤矿被确定为集团智能矿山建设首批3个示范矿井之一。项目总投资2.4亿元,需实施项目10大类168项,计划在2021年建成117项,2022年全部完成。建设的功能主要有:综采方面,进一步完善智能化割煤模式,同时提升综采协同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主要建设人员接近防护、绞车无线遥控、反渗透水处理系统、设备集中自动润滑和自动注油等;掘进方面,对现有连掘移动设备安全辅助装备进行提升,实现掘进工作面集中控制、人员设备接近防护,固定场所无人值守,重点推进主运系统智能变频调速、给煤机智能控制、设备集中自动润滑等;应用电缆火灾监测与预警系统、门禁管理系统、风井场地集中控制等,实现供电系统可靠性提升;建设均衡排水系统、管路压力/流量在线监测、采空区水质与流量监测等,提升排水系统的联动和监测能力,实现智能排水;应用巷道巡检机器人、胶带机巡检机器人、喷浆机器人等机器人技术,逐步代替人工巡检和高强度作业,实现减人提效。项目建成后,实现智能化采煤工作面3人作业、智能化掘进工作面5人作业、固定岗位全部实行无人值守、全员工效达到70吨/工以上的“3507”建设目标。

智能化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目前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初级阶段。智能化建设也不可一蹴而就,必须超前规划、明确目标。我们遵照两级公司部署,按照基础设备、生产控制、生产执行、经营管理、决策支持的五层应用框架体系进行建设施工。整合煤矿多个独立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是完成智能化建设的前提。为此,设备研发单位、制造厂家及使用单位缺一不可,结合生产实际、技术性能、安全需求等因素,各环节共同参与,才能真正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煤矿智能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要实现全过程的安全高效智能运行,不是一次性结果,也不是“基建交钥匙工程”。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瓶颈主要有:一是在用设备与智能化设备匹配存在问题。在用设备普遍智能化程度较低,满足电液控与自动化要求,要进一步实现智能化,在原设备上改造,存在设备安装不匹配、数据通信不可靠、稳定性较差、经济性不高等问题,针对性开发的厂家较少,难以达到真正可靠的智能化开采。二是适用于煤矿井下的各类传感器匮乏。煤矿的无人化发展,必然需要更加完整的监测与监控系统,煤矿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地质监测、环境监测、灾害监测等系统,同时对设备状态、采场工况等需要更加精细化的检测与分析,目前可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各类传感器较少,存在监控盲区,仍需人工巡检,制约了煤矿的无人化发展。三是机器人技术仍不完善。目前适用于煤矿井下的巡检和操作类机器人,所具有的各类功能仍不完善,巡检类机器人多集成音视频分析、气体监测、红外成像、报警联动等功能,只具备简单的巡检和报警功能,应用的场景受限、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不足,需要长期不断的学习来弥补缺陷,对人员的依赖性较高。四是矿井网络优化存在困境。煤矿智能化的发展需要物联网、大数据、云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支持,而前提是必须搭建可靠、快速的、稳定的、大范围的工业网络,现有的5G通信技术仍然存在着局域控制的局限性,对网络链路的可靠性要求较高,同时受到煤矿井下传输距离的限制,矿井网络优化仍存在较大难题。五是大数据应用与专家库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煤矿的精益化与精细化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各类专家库还没有完全成型,设备的运行与检修、故障与处理,无法依靠大数据分析与专家库给予有效的指导,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仍然较大。

智能化建设集中存在技术装备保障不足、研发平台不健全等“硬件”难题,以及专业人才匮乏等“软件”不足,实际发展滞后于企业需求,多项短板亟待补齐。

苗雨田:是啊,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智能化,还有很多实实在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知难而上,需要迎刃而解,接下来,你们打算如何去做?

李永勤:我们将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大力推广先进装备技术,全面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推广智能化煤矿好的经验和做法,有效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与现代煤炭开发利用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实现工作人员在调度指挥中心里,轻轻一按,就能操作采煤设备,完成作业,采煤过程清洁无尘、人机分离,逐步实现“少人、无人、以机械换人”的安全高效开采,使煤矿的智能化建设成为煤矿的常态,由劳动密集型的高耗能生产方式向技术密集型的低耗能的发展模式转变,真正走上生产效率高、经营效益佳、生态环境美、职工幸福感强的低碳、智慧的全新发展之路。我们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身姿,瞄准智能化新目标,主动担当、勇于作为,开创智能化新局面,努力将锦界煤矿打造成全国智能化煤矿发展引领、示范标杆,树立大国重矿品牌,为我国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刊于《西部散文选刊》2022年第1期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