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在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三山”纵横、长江、清江“两江”横贯于其中的八百里巴东大山里,背夫是这块土地上最耀眼的历史名片,也是活跃在大山里的一支极其特殊的运输队,千百年来,成百上千吨的物资就全凭背夫的双脚和双肩背进背出,粮食、药品、物资,包括盖房用的钢筋水泥、铁皮等等,还有许许多多生活用品都是背夫们一步步翻雪山、过塌方、穿峡谷背进去的。
巴东人口中的背夫(俗称“背脚子”),曾络绎不绝穿梭于川盐古道之上。他们是西南地区经贸往来中重要的角色,这支极其特殊的运输队,无数进出大山的物资就靠他们的双脚和双肩、背篓和打杵子,他们背负着沉重的物资,更肩负着一家人的生计和责任。
当年,来自重庆巫山等地的巴盐经长江水路运抵巴东万户沱靠岸。从万户沱茶盐司开始,背夫们背着上百斤的盐包,脚踩一双草鞋,手执一根打杵,穿着麻布衫,开始了绵延数百公里的长途跋涉。
寒来暑往,背夫们行走在危机四伏的古道上,将盐运往恩施、鹤峰和宜昌的长阳、五峰等地。返回时,又将当地所产茶叶背往巴东码头,用船运往汉口集结。
古代,盐茶是人们不易获得的物品,也是中央政权严控的重要商品之一,当时的交通要道往往与盐茶运输相关。穿越茶店子的川盐古道,是集官道、商道、驿道、民道于一体的古代交通要道,是历史上贩运茶叶、食盐商队的必经之地,因而被称作“茶盐古道”,也被当地老百姓称之为“银大路”。
茶店古驿因路而生。据《巴东县志》记载,早在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这里就设有店铺卖茶,茶店子由此得名,故称古驿茶店。然而在当地民间传说中,这个称呼要追溯到宋代。古道尚存一座风雨桥,全长20多米,宽约3米,修造十分精致,是恩施州六大古风雨桥之一。桥头石柱上有一副对联,只有上联没有下联,上联为“茶献黄芽,茅屋空山延诗客”。据传此联为北宋名相寇准到野三关劝农途经此地歇息喝茶时所作。
紧临风雨桥的土坯瓦房就是朱砂土古驿站的遗存,是恩施州境内唯一保存完好的古道驿站。驿站两层木质板壁房为榫卯结构,南面是土石结构,因年久失修,导致木板腐朽青瓦残破。大门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日过千名好汉”,下联为“夜宿百名英雄”,横批是“朱砂土驿站”。
走进驿站,内里还有一个观景广场,也叫“云栖台”。曾经是古道上的歇马塘,供拴马、歇脚、补充食物的地方。古道沿山逶迤伸展,山势陡峭而多为台阶,青石板铺成数以千级,石板路两旁曾有杂货铺、当铺、药店、绣楼、饭馆、铁匠铺、茶铺和戏台。如今,这里已形成手工艺、特色农产品、特色小吃、精品茶饮等融于一体的商业集市。为了弘扬背夫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一座“日夜行走”的“背夫雕塑”被立于茶店驿站街头。
事实上是多样因素决定了茶盐古道上众多“背夫”的产生。首先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鄂西地区山大人稀,到处悬崖峭壁,没有像云贵高原那样的平地,难以利用善走山地的骡子和马搞运输;其次,这里劳动力廉价,而山里人又善于行走峭壁;从地理学角度而言,茶盐古道必经的巴东、建始、恩施一带,险要的地势不适合于骡马通行,似乎也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于是在多条茶盐古道上,背夫成为了所特有的一种现象。而素以吃苦耐劳著名的山里人,顺理成章成为浩浩荡荡的背夫队伍中的主力军。
在茶店驿站的茶盐古道上,路边立起的“背夫雕塑”旁,青瓦木墙的老房子整齐朴素,带着古时客栈和商铺的痕迹。光滑的石头古道穿寨而过,你会很轻易在石头上发现一个个的小石窝,那些深入大地肌理的石窝如一团团拥挤着的麻点,随古道消失在连绵群山之间。据说,这就是当年前仆后继的背夫们用T字形的手杖(俗称“打杵子”)支撑着茶包盐包歇息时,水滴石穿般地杵出来的痕迹。而在崇山峻岭中的茶盐古道上至今仍保留着古朴的原貌,我们仍可以发现一个个两寸多深的小石窝。这些茶盐古道上背夫留下的拐子窝永远留在了荒废的古道上,它们见证背夫坎坷的一生,见证了一条古老商道的辉煌与沧桑。
有近千年历史的巴东老城,一直是背夫们活跃聚集的地方,背夫们在这条繁华的“扁担街”靠肩扛背磨维持生计,所以,背夫与神农溪纤夫齐名,是巴东百年老城一张历史名片,也是巴东山城的一道不可缺少的靓丽风景。
可以说没有背脚子就没有巴东老城,背脚子去到过巴东老城的卡卡角角,背脚子是巴东人的魂魄。只要到过巴东老城的人,没有不知道巴东背脚子的。
脚背篓,打杵子一直活跃在“洋码头”、扁担街、马鹿巷、朱家巷、鲁家巷、范家巷……巴东码头成就了巴东背脚子。
当时恩施全州八个县(市)人力物流运输全部要通过巴东中转,由于巴东地势山高坡陡,老街来车较少,车子作为运输工具还没形成产业,所有货物必须先靠人力扛上老街再上车转运。就算当年最健全的邮政局趸船和港务局的专职行李社也是这样,那些无固定职业的居民和附近的农民就以背脚为生。背脚子平时转运货物私人搬家,巴东居民的生活物资全凭肩挑背扛,煤球场、粮管所等都有固定的背脚子。
改革开放以后,这里开始专门组织煤炭工人、行李组负责货物搬运。尤其是洪水季节,地势所限,外地客人特别多,提包的、运货的,必须靠背脚子转运货物。船一靠岸,背脚子马上挤过去,抢着帮忙背行李、提包,放假在家没事做的学生,就来县城当背脚子,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当年周边年轻一辈的男孩子,大都做过背脚子。背脚子是巴东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世世代代和巴东老城命运同根同息。
我曾经也是背脚子中的一员,年少时随着高中学校勤工俭学大军入住巴东老城,寄宿在老城巷子深处,成天背着背篓打杵子,从巴东港口趸船上起货沿着江边百步梯数着礓·子磴磴,可谓“盘盘缘石壁,磴磴扪青天”,一路负重爬行,有时累得像条“狗”。
1997年的夏天,随着一声声炮响,老城街道的楼房开始拆除,依附着金字山上的所有建筑物至下而上地逐渐剥离。就像是凤凰涅槃,这座古老的小城一层层剥去千百年来披在身上的衣衫和佩饰,还要将全身从头到脚仔细地清洗,才能以本来的纯真秀丽还给这片峡江。
老城的背脚子已卸甲归田,再无用武之地。后起的新城车水马龙,热闹不已,再也见不到背脚子的身影,但老城的背脚子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千百年来,背夫们草鞋的绳索,勒进生命的记忆;背夫的打杵扎进了土家人的骨髓;打杵的铁锥,扎进大山的脉搏;背夫的臭汗,浸透了脚下的黄土地……
而今,社会飞速发展,交通发生飞跃,就连偏僻的山区农村,公路也修到了每家每户,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交通工具,各种车辆代替了过去人工的肩扛背磨,在巴东大山里几乎再也看不到背夫的影子了,但背夫坚韧不拔的精神仍然在激励大山里的人们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选自西部散文网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