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1998年5月,在上海的国家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列入计划,印行16000册,推出由我主编的《中国西部散文》(上下)。此书是西部散文家第一次阵容较为齐整的全方位展示,出版后在文坛颇受好评,《文艺报》、《人民日报》、《文学报》、《文汇报》、《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飞天》、《西藏文学》、《草原》、《青海湖》、《上海文学》、《当代论坛》等全国一百多家报刊杂志介绍评论了它的出版意义和美学价值,被誉为当年散文界八件大事之一。其所入选的部分作品至今不断被作家、人民教育、花城、百花、花山、上海文艺等全国数十家出版社的散文选本和大、中学课外阅读教材选载,收入。
如今已是10年过去了。10年后,与有关出版社商榷,我要再次主编权威版本《中国西部散文绝唱》、《中国西部散文精华》(上下),集世纪之交西部散文创作之大成,同时消弭我10年前编选时遗留在内心的一些深深缺憾和负疚。
我要选收的散文随笔作品,是至今依然守望在西部大地上的散文家之手的新作、力作、大品、绝唱、经典散文之作。荒远的西部,远离文化中心(大可不必奢谈今天的电子信息化覆盖时代),成就一种事业显然要艰难的多。所以,我尤其关注那些多少年来在西部散文旷野上辛勤播种收割的文友。我祈望西部所有散文高手都能在这里彰显风姿,一展歌喉。
选编西部散文是编辑家的眼光,也是入选者的价值。我们都崇尚那些经久不衰的、永远不会随一个时代的思想、原则、舆论变迁而沉浮的文字。本来,散文的“特性”就是它的形象感和诗质,它是独特的性灵颖悟,是鲜活的心灵感受,是激荡诗意的思考,是生命秘密延展的魅力。中国古人早指出: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无疑是说散文是滋润身心的,而政论是臧否评点事物的。而文学理论家维·茨·奥尔德里奇这样说过:“严格说来,艺术的任务根本不是要揭示事物的什么特征,而是要对人的心灵做某些有价值的贡献,否则它会同科学作徒劳的竞争”。
西部散文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个文学概念。西部散文的内蕴肯定是以它远离现代文明的意味为特征的。当然,西部散文从来不是狭隘封闭的,它自有它的文化审美的包容性、开放性和价值取向。西部散文除了它的“地域”特征,更有自己独具的精神特质。那种张扬的原始自然生命力,不屈的生命激情,雄阔、凝沉的意象,悲凉、凄苦的生存意识,无疑是它的质核和根系。在沿海和中原地区被后现代思潮扫荡时,西部散文所展示的自我生命精神因其“超凡的脱俗和纯净”而傲然独立。
西部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华民族需要张扬西部民族那种扬厉刚强、扬厉进击的强悍气质。《资治通鉴·唐纪》记录一位突厥人的话说:“释老之流,叫人仁弱,非用武争胜之术,不可崇也”。他劝他的可汗拒绝这种荏弱的文化,而要保持“用武争胜”的锐气。这样的结论虽有些偏狭,但我们不得不难堪地承认,我们民族文化中那种强悍勇猛的血性,狂放刚健的文化精神(文化的世界竞争力,引领力),从大唐以来早已在这块土地上缥缈,淡远。
有人说,西部散文有它的模糊性和泛指性,即每一地区偏远的“边缘”之边都是“西部”。我似乎目前还不大苟同这种观点,我依然觉得,中国版图的大西北、大西南地带才是它不可动摇的坐标圆心,它所孕育的物华天宝,人灵地杰才是真正的“西部魂”。同样,那个十三朝古都西安,许多人也并不认同它的西部地理属性和文化属性。“秦中自古帝王都”!它其实是儒家“中原文化”少有的核心城堡。姑且不说这个高傲的帝王古都与陕北沟壑梁峁、敕勒川草野、河西走廊、康巴古道、滇黔彝村苗寨、古西域丝绸之路、塔克拉玛干大漠、青藏雪域高原,背景和色调的反差是何等的巨大,强烈,单单那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汉封建朝纲宣言正是在这里开始的。至于边远荒僻地带,在他们眼中从来就是不屑一顾的“蛮夷”一类。所以今天谁还会仰望古长安认为它是西部呢!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西安没有杰出的西部散文家。
所以在我眼中,陕西之北、之西不过是西部“概念”的东端边缘地带。还有,把内蒙古高原中西部纳入西部概念上的版图是较为被认同的,而它锡林郭勒以东至黑龙江流域呼伦贝尔广阔地带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已远离了西部,倒是与东北的血缘更相切近些……同样我向来不把那些肤浅的粗糙的表象的浮光掠影的各类鱼目混珠的游记文章纳入视野。当年,鄂尔多斯高原青年作家张秉毅给我寄来他的散文《我和我的羊群走过四季》,我读得非常解渴,虽然此文其中一节呆板了些,并不完美。但它读来能给人一种剧烈的冲动,使人不能自抑地回头怅惘。那荒山野岭一个青年人与羊为伍的无奈寂寥况味,向往远方的浮躁不安心境,全都一丝不挂地袒露出来。
我就想,不要轻视边山边水,边缘地带,一种饱含着生命血液的东西总在哪儿汩汩流淌!如果我的散文尽是些自我沉吟、杂谈之类,无一篇写陕北的或独具陕北神韵风味的东西,无一点地域的亮色,它将很难进入高层次高品位的角逐。这正像京菜、淮扬菜、川菜、粤菜,首先是它别具一格的异域独特风味,它才被人青睐,被称颂为美馐佳肴。它分明是京、川、粤、淮阴扬州的,它同时也是属于全中华的……所以,如果西部散文家的笔下都能充溢各地域的斑斓色彩,独特风情,打着那里深刻的自然历史文化胎记,便是一个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大西部”艺术精神世界。
我们并不一味夸大西部故乡的意义,也无须对文化的地域性积累过分地固守,因为西部文化和文学艺术不仅仅是传统和历史。在中国当代意识与世界潮流越来越接触广泛的交流融合中,每一个人都在卷入越来越范围广阔的文化融汇和文化认同,都在不可逆转的时间里远行,但无论走出多远,故乡都朗耀着我们,温馨着我们的栖宿地,永恒地在我们的血液里周转潜流。
有一种倡导叫“纯粹个人精神化写作”,其实纵横欧亚文学史,大凡世界级的伟大作家,他们都是既强烈地拥抱“自我”,也满腔热忱地拥抱整个人类世界。也就是说他们不单“精神”的“纯粹”、“强烈”、“独特”,而且“精神”的“伟大”、“清洁”、“高贵”。我向来以为,真正高层次高品位的散文,是一种生命激情、生命本体真切的流露(包括在严酷的大自然和复杂变迁的社会生活面前,人与生俱来的那种孤独、无奈、困惑、忧虑、焦灼),是一种指向极境的生命理想,是一种高尚的人文情怀、审美情怀。它追求的是超越物质功利的精神生活。毫不隐瞒地说,我更欣赏那些守望生活深度和精神高度,在“形而上”宇空穿行,富有生存意识和生命体验的散文。所以我仍然呼唤那种具有大观、大略、大气、大境界、大手笔的西部散文随笔。
我也喜欢散文中具有的那些流动起伏、情不自禁的东西,那些自然、浪漫、雅而别致的东西,那些独抒性灵、涵盖深邃人性的东西,那些强烈凸现个性、思想自由燃烧的东西,那些在思维、审美、结构、语言等方面出格破格有创新的东西。
固然,作家也是凡人,西部散文家中很多都是平凡的小人物,乃至贫困中艰难挣扎的下层人物。谁也不能排除大众中的真切真实的七情六欲,“形而下”的常人生活中那些鲜活的充满生活气息的不可忽视的片段,它无疑是精彩的,令人陶醉的。西部散文家心怀大地,情系苍生,来自民间夹带泥土和露水的最朴素本真的声音,比之那些打着“大众”“贫民”幌子,一味让精神文化向物欲商潮屈膝乞讨的散文;比之那些深陷“伪后现代”泥淖的幽闭、自恋、偏执,极端虚无“叛逆”的散文;比之那些无根的、漫天破纸碎末一样乱飞、叫人读来像云里雾里俯视大地一样混沌茫然的所谓“文化”散文,是真正应该坐下来畅酣酌饮一番的。
现在散文界有“艺术散文”、“文化散文”、“新潮散文”、“乡土散文”、“诗化散文”、“消闲散文”、“时尚散文”、“快餐散文”诸种述说。文学等待一个百花盛放的时代,已是人们许久来的祈愿(自然不是花圃老人在温室一手培育的百花景象)。但不管什么样的散文,它的根本质核都在创造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如西部散文,除了它“各地皆无唯我独有”的地域色彩外,还要有它跨越地域的寓意价值——从地域深层去挖掘它内蕴着的丰富源流,与人类相通的自然、人文精神向度。所以,我检验的标准只是:在不拘一格的流派和风格中,散文文本的“文学性”(艺术审美判断),读过后能给人鲜活感觉和诗意的思考,能表现出作家自己的人格,品质,学养,修为,情感,情致。它应是一种“真情”写作,是从心里流出来的东西。文或凝沉或飘逸,或浑厚或空灵,或清朗或神秘,或深邃或淡泊,或热烈或冷峻,或豪放或伤婉,或刚劲或纤弱……应该都是这样。任何轻浮、娇媚、萎靡、浅薄、空泛、平庸、无聊、无病呻吟、沾染铜臭味、香艳和金粉气之作,都是不能叫人称道的。
——云龙远飞驾,天马自行空!西部散文家应有自己的艺术生命世界和艺术情感世界。
我在静静等着你们的文章。
(我这次是拉网式的索稿,即地、市、州、盟出色的独树一帜的散文家一网而收。当然最后还是要靠作品自身说话。请寄你自己认为最能代表你散文、随笔艺术水准和风格的代表作4-5篇。单篇万余字散文随笔只寄1篇。谢绝两万字以上的长文。并附简历一份。每篇文后请赋上写作日期,“写作日期”有时可看出一个作家在一个特定时期的散文创作审美艺术追求。)
地 址:延安文学编辑部 史小溪
邮 编:716000
电子邮箱:zuojiaxiaoxi@126.com
截稿日期:2008年6月底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