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1097078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赏 析/许 淇

点击率:3984
发布时间:2016.06.16

     俄罗斯散文的经典篇章,我认为,当首推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纯散文、随笔则有普里什文的《一年四季》、巴乌斯托夫斯基的《全蔷薇》等,以前封杀的“白银时代”作家,如梅烈日可夫斯基、阿赫玛托娃·帕斯捷尔钠老、纳博科夫……都留下许多令人难忘的、值得精读的散文。但索尔仁尼琴这人更吸引眼球。这位前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关过监狱,被“劳改”、流放,又因出版了揭露“劳改营”生活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等小说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却不能到斯德哥尔摩领奖,反被开除出苏联作协并驱逐出境,从此失去了祖国,然而又适时地在二十年后衣锦回乡。政治上的起起落落,一生的坎坎坷坷,使索尔仁尼琴的名声大震,是因为他“人”的政治色彩,超过他“文”的艺术色彩。读过他的短文10篇后写赏析文章时,必得先说索尔仁尼琴其人。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1918年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父是军官,早逝。和母亲移居尼顿河边上的罗斯托夫,在那里的大学物理数学系毕业,同时又在莫斯科文史哲学院函授班学文学,毕业后谋得中学当老师的职业,本可平淡度过一生,不料不久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由于他学的是物理数学,部队培养他上炮兵学校,1942年学成,即当炮兵连长,在反法西斯卫国战争中两次立功受奖,晋升至大尉。他已经随部队打到东普鲁士附近,突然有一天,命运发生根本性转折,他——被捕了。

  原来在部队里,他和一位知心朋友密切通信来往,信中彼此坦露心迹,抒发感情,未怕要“说漏嘴”,议论“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时,使用固定的代号,结果,那位朋友出了问题,信件被抄,经过解密分析,穿凿附会,那还了得!索尔仁尼琴被剥掉官服,再也不能亲一亲喀秋莎大炮胜利进军了,相反,向后转,被押解回莫斯科。

  1945年始,在“劳改营”整整8年,到1953年又被流放到哈萨克的江布尔州,直到1956年苏共二十大才恢复名誉,从流放地回到梁赞,重操旧业,当一名中学教师。教之余,他写了描写劳改营生活的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其时,正当赫鲁晓夫“解冻”,《一天》立刻引起轰动,全国作协忙不迭吸纳他入会,他就此一举成名。可是好景不长,政治风云忽阴忽晴,宣传政策时左时右,到1969年,因他在国外发表“反苏”作品,作协又把他开除,于是他索性加入了物理学家“持不同政见者”萨哈罗夫的“人权委员会”,这一来,1970年的“诺奖”竞争授予他,而当时他的大部头作品《古拉格群岛》还没有问世,三年以后才在巴黎出版。勃列日涅夫执掌时期,不允许“持不同政见者”折腾,越压越膨胀,这儿越骂,索尔仁尼琴的名声越大,西欧的大作家萨特、阿瑟·密勒、迪伦玛特等纷纷抗议苏联迫害知识分子。时代不同了,一再关“劳改营”不合适了,驱逐出境是新招数。索尔仁尼琴当了二十多年寓公、勃列日涅夫完蛋,新的执政者欢迎他光荣回国,实在因为他无不同政见可持,他的政治观点已经和当局差不多了。

  了解了索尼仁尼琴其人,再观其文,便迎刃而解,几乎不必要逐篇赏析,我提纲掣领地将这些小散文的主旨点明,便一目了然了。

  一、《呼吸》:经过“大墙生活”,方知自由呼吸的重要。

  二、《谢格登湖》:美丽的湖,却成禁区,是旧俄的公爵,还是现代的“公爵”?将自然的赐予据为己有,使俄罗斯故乡的谢格登湖,成为“一个荒芜的湖。”

  三、《雏鸭》:可爱的小生命!我们可以斗天斗地,但要“克隆”生命永远做不到!

  四、《水中的倒影》:“倒影是不真实的”,只有在静态中才能观照到不朽。

  五、《涅瓦河上的城》:诅咒这小城市混乱、恶劣的生活。

  六、《篝火和群蚁》:犹同飞蛾扑火,明知灭亡亦必相投,因为是“返回失去的祖国”。

  七、《山中的雷雨》:十篇中,唯有这一篇是纯散文。大自然的伟力写得感同身受,带着虔敬感恩之心,在雷雨的大山前跪下来……

  八、《沙里克》:借小狗沙里克之口,喻不能为一根肉骨头而丧失自由与欢欣。

  九、《农庄庄员的背囊》:视农民为神圣,未超出知识分子“到民间去!”的俄国民粹的思想。

  十、《沿奥卡河旅行》:所见乡村,虽有改变,却为现代文明所污。索氏持批判态度,速写农村现实生活的图画,唯有“教堂”——古老的俄国东正教才是根深蒂固的,才是俄罗斯的象徽。他认为宗教精神能匡正时弊,所以老索尔仁尼琴回到祖国后便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责编:张中飞)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