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4649352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怀念大姨母 /王守贵

点击率:800
发布时间:2024.04.20

  去年腊月,突然听到大姨母去世的消息,心中不由产生了悲哀(由于时间逼近年关,年前没有确定安葬时间),尽管大姨母以九十四岁高龄与世长辞,儿孙满堂,可以说是福寿双至,但从此再无法见您的面,无论如何,也是让我悲伤的。

  大姨是我敬爱的外祖父心爱的长女。60年以前的事由于我年龄小,不太清楚。后来觉得:外祖父和外祖母是天底下第一等的好人、善人。他们一生育有6个儿女。6个儿女中,年龄最小的是舅舅。舅舅经常夸耀她的五个姐姐,我有四个值得赞扬的好姨母和做过多年大队妇女主任的妈妈。舅舅和我都很幸运。除过四姨和舅舅念了几年书,其他3个姨母和我妈都不识字。但我舅舅,姨母和我的妈妈都是非常开明善良的人——这不是我自吹,是邻居和邻村的人公认。我为有这么好的亲戚亲人感到骄傲。

  我经常回忆起我的外祖父、外祖母(我的爷爷奶奶去世早,我在两岁的时候见了一次即将去世的奶奶,对他们没有特别深的印象)九泉之下的姥爷和姥娘(陕北方言),生前与我交往20多年,自然了如指掌。是你们培养了这么优秀的儿女,一直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后辈。

  我的家在武家庄镇园子辿村,在府谷县南部的胡桥沟和黄河的交汇处。我们村解放后依然靠搬渡口和贩炭为业。文革高潮时期,主业停顿,全村一年一个人只能分到几十斤杂粮,幸亏了我的姥爷舅舅和姨姨姨夫们的接济帮助,才没有饿死。这个事我是一清二楚的。

  外祖父家在武家庄乡郭家峁村,大姨聘在王家墩乡(现在两个乡合并)奥家洼村。相距只有20里。我家距离奥家洼村30里。

  小时候一到冬天,我就常常跑到大姨家串亲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奥家洼村小,阶级斗争不激烈,大姨家粮食基本够吃。大姨的公婆也是非常忠厚善良。大姨夫和大姨母特别亲我。大姨母一生就生育了我明子哥一个。我觉得在他们家吃得比我们家好,不饿肚子。也就赖在他们家一住就是两三个月。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姨夫会弹三弦,明子哥小时候就会操琴(一种标有高低音的按键琴,估计是大姨夫给教的)。冬天的夜晚,大姨夫大姨姨一家人围坐在炕上听大姨夫弹三弦。他兴致来了,一边弹,一边唱曲子,是我听到的最早的音乐。可惜我读了半辈子书,也在学校学过简谱,现在还是拿不起半件乐器。我常想不识字的大姨夫是如何学会弹丝弦乐器的?他会弹会唱的歌曲很多,能够称呼为民间艺人。他们一家从来没有把我当外人。他们都知道我们家的境况。我们姊妹弟兄5人,山里人经常讪笑黄河畔人的贫穷,用一句“河头水清”准确概括。事实上尽管父母舍出九牛二虎之力,也是难以解决温饱问题。

  当时他们一家住在一个旧院子里,有两孔一低一高的土窑洞。这两孔土窑洞背风向阳,冬天很温暖。院子里有厢房南房放粮食以及家具、农具。有一个木格大门,一看就是比较殷实的庄户人家。

  在大姨姨家印象最深的是大姨姨那双手几乎从来也不闲着,她把一家人打理得整洁干净,明子哥的衣服上从来没有一个污点。她家的土窑洞一边放着一个躺柜,一边放着一排瓷大瓮,她一有空就去擦洗。躺柜永远一尘不染,大瓮长期照见人影,就是苍蝇拄上铁拐杖也光滑得站不住。他家土院子扫的没有任何杂物灰尘(农村的土院子都垫有胶泥,非常坚硬)工具摆放都有固定位置。她因为爱整洁出了名,后来在王家墩集上卖凉粉,食客赞不绝口。

  刚改革开放的1979年,我父亲费了很大力气在郭家峁村(姥爷的村)的红圪顶峁沟买了两棵大杨树,准备自家伐木做船,我大姨和大姨夫知道这件事很担风险,不放心,大姨夫就来帮助我家了。大姨夫住在比较近的舅舅家,每天天不亮就赶来伐木的地点,他和我们父子四人一起砍树,用锛子削掉树皮,把一棵好几丈长的大树用锯子截成七八段,然后把木头竖立起来,用大锯解成一寸厚的做船木板。

  深冬时节,中午就吃火烤过的干窝窝头,接着就是解木板。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我的两个弟弟年龄还小,合起来顶一人和我父亲拉一联大锯。我力气比较大,就和大姨夫共同拉另一联大锯。大姨夫是全村的劳动能手,我经过天桥电站锻炼,受苦敢挣命。我两个配合,从早上开始拉大锯一直到晚上,谁也不叫苦。解开木板我们就丈量,每天都是破了我村单日解木板的记录。一个星期后,把木板全部解开,顺利地完成任务。就凭亲情,大姨夫没挣我家一分钱。这么重的苦力,要是外人,大工钱雇人家未必给干。活是大姨夫干的,背后肯定是大姨姨的鼎力支持。

  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大姨姨在王家墩集上卖凉粉。做凉粉这道工序太复杂。我家在春夏秋三季母亲改善生活就给我们摊凉粉吃。要把小米或者黄米浸泡后,石碾上加工成细面。弄一锅开水,把豆面、荞麦面、米面搅和在一起,参水糊糊倒入开水中,还要另一只手不断在锅中搅拌,撒上蒿籽。等熬熟了,再用菜刀摊在几个棒拍子上。摊得越薄越好。晾凉以后再摊一层,如此反复。高手摊出来的凉粉薄如一张纸,几乎就是透明的塑料纸。从棒拍子上剥起来后,卷起来切成条,用筷子夹入碗里,还需要抖动几下,让原来的凉粉条条,松散后成为薄薄的凉粉带子。每一道工序都是考验厨艺和智慧。特别是调汤,酸甜辣香都要拿捏得恰到好处。一家人吃一顿凉粉都把女主人忙得焦头烂额。大姨姨卖凉粉要满足那么多的食客,那个难度可想而知。但是上了年纪的她一干就是20年。奥家洼村到王家墩乡足够十里路,我走过,下一道深沟,翻一座高山。王家墩一月三次赶集,为了满足顾客,他和大姨夫每一集都没有拉下。她半夜就起来筹备,家里做好凉粉,或背或挑准时到达集市。大姨姨的吃苦耐劳,社会上真的是少之又少。他用行动教育了家人,把卖凉粉所挣的钱培养了孙子, 对我的影响也是很大。

  大姨姨家的住宅有三迁,我儿童时住的是老式土窑洞,是祖传的。门面只是用不规则片石干垒起来,小窗口。我十二三岁的时候,他家到了新居。虽然还是半土窑洞,格局结构明显上了档次。大姨夫和大姨姨农闲时用尖镢头掏红胶泥,用轱辘手推车往外运土。三孔窑洞都很宽敞。院子很大,还掏出粮窑羊圈,安了大门。正面三孔主窑洞一线挂上整齐的石头门面,农村叫接口石窑。按上半圆大门窗的那部分是石窑,后多半部分是土窑。砌门面用的长方石是从很远的深沟用牛车拉上来的。打石头要动用专门的工匠,拉石头肯定是自己 ,接窑口还要细石匠才能干了这个活。大姨家这三孔窑洞用的是长方体石头接口子。匠人对每块石头要进行修理,要用锤錾洗出黄香细道,一寸石头面子要凿出三道直线一般的细道,这个很高的工艺就需要主家多付出工钱。实话实说,一户农村人家一辈子能修一次住处,那就很了不起了。外人会毫不吝惜赞美主人:很成事。有漂亮的房屋住是主人的体面。

  没想到,仅仅过了几年,大姨姨大姨夫又搬家了。这回修建是在他们修成没有多长时间的接口土窑洞上方的山梁上,一线建成5孔大石窑洞。此时孙子都大了。掏钱修建估计不成问题。但从石沟往山梁上拉五孔石窑的石头,一般人谁能吃下这个苦头?即使有明子哥参与,凭大姨夫大姨姨的要强性格,他两个肯定不会袖手旁观。新石窑有围墙、院子。大门外空地栽植苹果树梨树枣树,还可以种蔬菜。一眼望去,视野开阔。真是农村的上好宅院。我可是服了。

  大姨姨对整个娘家家族都有很大影响,他一生的勤劳能干给娘家婆家人树立了榜样,两大家族枝繁叶茂。现在来看,还没有出现败家子。后辈们一旦有婚丧嫁娶都积极参与,大姨母这面旗帜虽然倒了,但她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宝贵精神却被流传下来,而且有所发扬光大。

  由于大姨夫大姨姨的言传身教,儿孙都很优秀,大孙子辗转府谷城乡当校长。他们一大家都过得不错。大姨姨,您的在天之灵就安息吧!2024年正月初六是您隆重安葬之日,外甥不能去灵前焚香祭拜,谨以此文怀念我敬爱的大姨母。大姨夫今年92岁了,祝您安度余生,好人长寿有好报。明子哥,请你节哀,父母双双高龄,是你的福报。

  ——选自西部散文网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