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甘肃岷县,古称岷州,这片土地辽远壮阔、沉静
苍茫,陇中黄土高原、甘南草原和陇南山地轮廓在晨
曦微茫的苍穹之下渐次凸显。亘古壮阔雄浑大气的
大地、山川、河流、草木、村庄,在苍茫烟雨中色彩斑
斓,气象万千。
岷州,厚土神奇,人文璀璨,资源富集,闻名遐
迩;岚雾卷舒,涵养着灵气,草木的茎叶上缀满了晶
莹的水珠,丝丝细雨抒发着恬静的温馨,绽放着花
朵,滋养出峭拔的风景,更峭拔出人文精神。看云起
云飞与莺飞草长,听鸟儿与溪流欢歌,何其撩人情怀
啊!走进“花儿”之乡、洮砚之乡、当归之乡,走进童话
般的世界,走进英雄的土地和精神的高地,血性在喷
张,希望在激荡,灵魂在飞翔。
奶茶与手抓肉的奇香,引吭高歌与尽兴豪饮,欢
快的舞蹈与悠扬动听的歌声,令人着魔、销魂、庄严
和神圣。这里是回、藏、东乡、撒拉、裕固和满等多民
族聚集之地,民风强悍、古道热肠、憨厚淳朴、重情重
义、坚忍不拔。高高的二郎山标识岷州不屈的头颅,
峭拔出精神高地的风姿,滚滚奔腾的洮河诉说远古
的苍茫,喷涌着满腔热血和真诚的诗意!古老文化、
现代文明、和谐之风吹拂与催生着万物,人文气韵像
万山峡谷中奔涌出湍急的溪水,在神州大地上汇聚
出前所未有的恢弘与热烈。
岷州是五千年马家窑彩陶文化的故乡,文化积
淀丰厚,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民族优秀文化的交
融,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展示,多样文化自然混生和
多种宗教对中华文学、文化乃至文明的孕育和发展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岷州,一个村庄,一个街坊,
一个巷道,一个家族,一个堂屋,一个祭台,一个碑
刻,一个瓦砾,一个残垣,一个古井,一个人名,就是
一部流传不朽的伟大传奇,一部蕴藏着厚重历史,一
部记录与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与气质,一部
深刻文化内涵的文明传承和丰厚的历史人文观止,
给未来留下珍贵的记忆,也提供了积极的、有益的探
索……
群山逶迤,大地苍茫。洮水含情,岷州流芳。源远
流长的文化积淀丰厚、深沉博大苍茫的土地和灵气
孕育出先民的伟大后人的执著:充满着爱,充满着阳
光,古往今来有不少的学者、作家、书画家、诗人,人
文风景如雨后春笋,昂扬迸发,亦如傲然的雪莲绽放
于冰山之上。毋庸置疑,岷州各民族融合,农耕文化、
游牧文化和西域宗教文化心血相聚,有着极其鲜明
的多元文化的特点,西部文化,阔大雄浑,阳刚热烈,
为文化强国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像吹来一股清醒温
暖的春风,对慰藉与滋润人的心灵,振奋与启迪人的
思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给人带来的是一波感
奋,一重暖意,一个惊叹!
文化需要滋长的土壤。文化能为理想插上飞翔
的翅膀,更能唤醒麻木的灵魂。文化需要寻觅和发
掘,对有良知、有使命感的文人来说更需要倍加珍
惜。文人不肯屈节于人,民主与自由是文人固有的本
性特质,敢为公平正义鼓与呼,也能够刺痛政客敏感
的神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
学,为万世开太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国的
知识分子最优秀的传统之一:忧患意识,必然属于丰
富而高尚的那一另类。洞穿岁月风尘,人生奋斗目标
牵动着铁血儿郎,嘹亮的中华民族的呐喊震撼着大
地山川……鸦片战争以后,涌现出了一批有高尚情
怀的社会精英,像戊戌变法的谭嗣同、辛亥革命的秋
瑾等风云人物,剑胆琴心,“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血
性刚烈,名垂青史。中国封建社会的秦始皇当政时,
焚书坑儒骇人听闻,但是焚书坑儒充其量只有几百
人,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反右”和“文革”中何止
几百,对文人迫害达到丧心病狂的地步,可谓在历史
上最为黑暗的时期。在白色恐怖下,没有什么不可
能!想不到的都有可能!人为的灾祸远比自然灾祸更
加惨重,专制社会可以摧残生命,但是摧残不了意志
和才情。我们落寞惆怅,心情骤然凝重起来,在飕飕
的冷风中咀嚼着人性被掏空的悲哀,心境是何等凄
惨。1978 年是个值得庆幸的年头,邓小平提出了“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此改变了知识分子的命
运,不再像过去那样苦闷。眼下,知识分子是耕田犁
地的牛,最怕世俗、势利、偏见的欺凌和挤压,最怕信
仰危机、秩序混乱和道德沦丧。借古鉴今,历史是一
面镜子。而今,知识分子远离专制社会对人性的漠
视、人权的践踏和迫害。文化是灵魂与血脉,最终见
证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与前途,还是文化,这不得
不令我们对文化心生敬畏。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生存
与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从
社会索取到了什么,而在于为社会奉献了什么。知识
分子坚守自己的信仰,将人文品格和高尚情怀视为
自己的最高宗旨,是一种高境界。当然,论公允与认
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文人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地位
和待遇。我们期待着文人在人类、民族的精神文化建
设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周秦汉唐底蕴丰厚,一方水土一方人文。岷州,
是一个很容易出优秀作品和诞生鸿篇巨制的地方。
岷州文人热爱土地、热爱生活、热爱文学,充盈着智
慧,喜欢用文学打点心情,在各项创作活动中充满勃
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他们用汗水、心血、智慧续
写历史,描绘未来,解读人生,探索与追寻生命、生活
和人类光明。他们的作品既有厚重的地域特色、诗情
画意,又有道德担当,品格高洁、胸怀坦荡。岷州文人
朴实、刚健、勤劳、热情,我们感念岷州文人始终不渝
地坚守精神乐园,一心一意为文学事业四处奔波,再
现了其心灵的精神殿堂。
文学是精神食粮,从不同角度诠释为社会服务
的真谛,讴歌进步与文明,给时代增添亮丽的色彩,
其理性精神远远超越了本身的意义和价值。诗圣杜
甫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如此痛哉惜哉。中国西部文人为文学事业的繁荣与
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无愧于时代赋予的重托。当下
在这个既浮躁又混沌的物质主义时代,卑俗、萎靡和
浮躁夹杂在民风之中,面对人们对艺术的虔敬正在
一点一滴瓦解的大背景,文学、文化乃至文明遭遇了
贬值,令人担忧。有不少人的灵魂让金钱锈蚀眼睛让
金钱迷住,人们的思想被掏空,精神在萎缩。我们看
到一些风花雪月的作品,很少关注人类的灵魂、关注
下层,失缺道德担当、人文关怀和应有的良知。纯粹
的文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强烈的使命
感,不会迷失自己,不会沉浮在各种诱惑和喧嚣之
中,更不会低下高贵的头颅,去趋炎附势和攀高结
贵,把自己肩负的责任与道义、权利与义务变成无限
膨胀的私欲。文人有独立的人格和高贵的灵魂,胸怀
像草原一样广阔。古往今来,在官场上也有文人做官
者,而文人做官多能以民为本,重视民生民意,远离
浮躁世俗与功名利禄,始终保持清雅淡朴,不沾染任
何尘埃,令人肃然起敬。文人也是人,不得不为柴米
油盐而忙碌,好在文人原本就没有过高的奢望,不会
因身份卑微而焦虑,只要能够走进衣食粗足与生活
安静和书香萦怀就足以自慰了。
我们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参观
时,目睹街市上现代繁华锦绣气象,也漫步在一处幽
深而苍老的弄堂里,听到小巷里民间对话中传统与
现代困扰着的农人一声声叹息与哀怨、焦灼与无奈
……自从那隆隆的推土机开进村后就打破了寂静,
暴力的推土机像飓风一样把原始之美的整个村庄连
根端走,城市毁灭了村庄,也毁灭了传统文化。村里
的农人一律赶进城,回到被钢筋水泥包围的僵硬空
间里,生活在一种体制或者制度内保持着一种秩序。
至于住楼房悬浮在空中,没有踏实感,更听不到天籁
之音,真像兵马俑,没有真正融入这里的生活,无法
接受混凝土扩张侵占耕地的现实。农人在土地上劳
作惯了,失去世代生存的土地,怀念原生态生活的壮
美,想起手中使用的农具,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每一个
日子,对土地的思恋,对大自然的渴望,记忆成了一
个遥远的梦想。我们定格在乡村深处的岁月里:清洁
而错落的小村,远离城市纷扰与媚俗,一切都显得那
么朴素、和谐、恬静,无不寄托着对逝去生活方式的
珍惜与肯定,一种思想精神追求。初夏时节,柳枝和
草叶在微风中摇曳,耳畔鸟啼声声,沁人心脾,阵阵
花香扑鼻,农人吆牛犁田,农家原生态的生活气息吸
引一批又一批的旅行者、观光者纷至沓来,追寻久违
的一种清静幽雅、超凡脱俗、一尘不染、洗尽铅华。一
栋栋黄土屋孑然默立在老旧的时光里,裸露着粗陋
的墙壁经不住风雨剥蚀斑驳掉渣,墙上那些被雨水
侵蚀了的墙缝里生长着小草,在生活气息和时间苍
老中承载着太多的风霜雪雨。贫穷是高悬在额头的
一把利剑,至今有人还与它厮守在一起,日子依然冷
清!听到流淌的悲歌,看见苦涩的情词,细小的雨丝
从天空落下,这初夏清凉的雨呀!心绪也湿漉漉的,
我们无法想象离开土地日子是怎样的憔悴,让我们
多了一份牵挂、忧虑和惆怅。烟雨迷蒙过后,那个橙
黄的太阳炫目,辉映在大地上给劳作的农人镶了一
层漂亮的油彩,青苗如烛如焰,一切生命举起绿色的
旗织,上面颤动着的一颗颗晶莹的水珠,空气里和着
植物吐出幽幽的清香气息夹杂着一股泥土味儿沁人
肺腑。农家的生活还原了本来面目,农人用辛勤劳作
走进每一个春夏秋冬,记录着日子的每一个细节,积
极地对待每一项辛苦劳累,像长途运输的汽车轮子
一样不停地转动着……农人过惯散淡恬静生活,不
爱灯红酒绿人群熙攘的热闹,与土地的亲和中有不
解的情缘和难释的情怀,纵是苦短的人生也绽放着
生命的美丽。我们身临田埂地头,深入乡间,背起乡
民的背篓,手持劳动工具,感怀和见证生活的真实
真情,感受和复原热土圣地上特有的民族风情以及
人文氛围。我们像放飞笼子里的鸟儿回到林子再次
鲜活起来,思想的谷穗深情垂向大地,以虔诚心态
抚摸沧桑岁月,穿越灵魂的深刻,体验激情燃烧生
命和照耀生活的光芒。
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感慨
和感动呢。一阵烈风卷着沙尘将我们的目光拉长,远
处依然可见在贫瘠土地上挣扎的影子。体验乡村生
活的酸甜苦辣,沉思生存的哲理,总有一丝恍若隔世
的苦涩萦绕在心头,这种苍凉的感觉把我们唤到生
活真实和文学真实里,也唤到不堪回首的那段苦难
和惊骇的岁月中……生活的苦难经纬交织,高亢激
荡、悲壮哀婉,一幕幕场景,一件件故事,让人们重温
了那一段历史。同一个太阳,同一片蓝天,同一块热
土,地球成为地球村的今天,高速奔跑的富人和步履
艰难的穷人形成如此强烈和鲜明的贫富差异,眼下,
还有多少饥不择食的贫困家庭不能温饱?贫富差别
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机,仅仅凭借强大的维
稳手段来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吗?我们应该从关
注民生上努力缩小这种差别,让地球人同享收获的
季节和滋润的日子。岷州与发达地区的富裕与幸福
不能相比。在今天,我坚持良知的心灵死死地揪住人
们普遍关注当代新旧撞击复杂多变的现状,关注弱
势群体。以形写神,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和要求,
文学要静默沉思,把敏锐的目光紧紧聚焦在闪现着
纷繁复杂、奇光异彩的现实生活中,选取饱含文学的
金矿,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令人关注、警示、沉思、
省悟,去塑造灵魂,指点人生,深刻地揭示出对人生
的思考、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人文精神高度。我们要
有一种纯粹高贵的精神,深刻认识到我们的作品要
想自立于林,应该是对这块地域上浓烈大文化的勾
勒和艰难生存的描述,西部人与生俱来的坚韧、淳
厚、勤劳的品质和千年来形成的那种不堪容忍的固
执、狭隘、封闭的精神边界。文化和文学自信就是坚
定文学信念,坚守心灵高地,坚持艺术创新,深思国
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关注现状与未来,积极探寻人
类心灵史,张扬人性之美,寻求民族文化之根,重铸
民族之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穿凿民族灵魂、骨骼
和精神,在吸收、融合、兼蓄中,形成其独树一帜的精
品。
岷州地域独特,在发展过程中,原生文化和民
族文化保留得比较完整,岷州文人深深扎根在这块
高地上,挖掘岷州文学宝藏占据优势,他人无法替
代。岷州文人为民族文化乃至中国当代文学的进
步,为建设新岷州、创造新生活而吶喊,这也是为和
谐进步的社会吶喊。我们呢?知道岷州的心情,更有
同情岷州的情感,不要置身在城市享受着现代信息
社会的丰富多彩,也应该以一厢情愿,以散文的名
义与之呼喊吧!这是责任,也是良知。感念革命圣地
养育之恩!走进记忆,写进诗行,让倔强的信念编织
成蜜蜂,在真情绽放的花朵上酿造生活甜蜜。我们
憧憬着圣洁的愿望,期盼和梦想着创造新的历史辉
煌,用更加生动感人的文字记录岷州未来更加丰饶
的美景。
选自《岷州文学》2013 年第3期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