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84778080 |
千古名臣自风流
文/芷 兰
看《宋史》,读《范仲淹列传》,往事越千年。
宋仁宗庆历二年秋,宋夏边境。一座孤城锲入西夏腹地,那不是大顺城吗?落日的余晖中,一位满鬓风霜的将军在城中视察防务,他便是宋军副帅范仲淹。仕途沉浮几十年,虽数遭贬谪,历尽艰辛,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改。
夜未央。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羌声悠扬,寒霜满地。端起一杯浊酒,想起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尚且遥遥无期,夜不能寐,将士们流下思乡的热泪。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将军随口吟出传世名篇《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这是在我脑海中多次浮现的画面。
不由得想起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诗壮阔高远,范词寥廓荒寒,一诗一词意境相类而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甚爱宋代豪放词,尤其是这首《渔家傲》,词境沉雄开阔,格调苍凉悲壮,给宋初充满吟风弄月、男欢女爱的词坛吹来一阵清劲的雄风,对苏轼、辛弃疾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宋词豪放派,当始于范仲淹吧!
宋仁宗康定元年至庆历三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为北宋守边四年。《渔家傲》《苏幕遮》等宋词中的名篇即是作于此时。而庆历六年,范仲淹更以一篇《岳阳楼记》而名扬天下,流芳百世。
学生时代曾经醉在优美的古文里,不可自拔。虽然如今依然爱读,可与当年的看法已不尽相同。“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表的是诸葛亮对后主刘禅的一片赤诚之心;《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以江南春夜之美寄寓游子思归之苦;王勃以滕王阁的雄伟壮丽抒发其“有怀投笔”、“无路请缨”之感慨;一篇《长恨》有风情,是因为白乐天对它倾注了太多的感情……有太多的美文吸引过我,而我独认为《岳阳楼记》最美,比之《出师表》有过之而无不及。多少年来,范仲淹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一直深深打动着我。
作为文学家的范仲淹,诗词散文均有名篇传诵于世。他究竟是文臣还是武将,这个问题曾让我纠结多年。
《宋史》用了颇长的篇幅记载范仲淹。
范仲淹幼年丧父,虽生活穷困却刻苦读书,并少有大志。孟夫子“天降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之言在范仲淹身上尽现。断齑画粥,为了学业他尝遍生活的艰辛。寒窗多年,苦心人天不负,范仲淹终于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顺利通过科举考试,踏入仕途。
多年的从政生涯,范仲淹的角色在地方官和京官之间多次转换。虽然他一心励精图治,可运气总是差了那么一点儿。至少与其子纯仁(范仲淹次子)相比,明显觉得他时运不济。他少时读书便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为实现胸中的抱负每日闻鸡起舞,夜半而眠,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然而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仁宗皇帝始终没有给他大展身手的机会,难道上天就这样埋没他的才华?难道他的宏伟壮志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抱负?
是金子注定要发光的。西北战事一开,这位杰出的军事家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突然自立为帝,建立西夏国,并调集军马侵袭北宋延州等地。宋朝边境几十年无战事,边防未修,西夏的突然挑衅让人措手不及。宋军一败涂地,边城尽失。范仲淹奉命于危难之际,他被召为天章阁待制,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守边数年,他在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上做了很大的改善;他号令严明,爱抚士兵,赏罚分明,为北宋训练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他对诸羌推心接纳,“诸羌皆受命,自是始为汉用矣”,被羌人尊称为“龙图老子”。庆历四年,宋夏达成和议,重新恢复了和平,北宋的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的时期。他的谋略他的眼光让人不得不佩服,在重文轻武的宋朝,文臣戍边已是常事,所以我依然相信胸中有数万甲兵的范仲淹不是普通的武将,应将他视为儒将!
不以成败论英雄。“庆历新政”,是范仲淹心中永远的痛。“仲淹初在制中,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作为政治家,他针对当时朝政的种种弊病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厚农桑,修武备,行法制,减徭役。宋仁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新政陆续推行。可惜因为保守派的反对,新政在推行一年多后以失败而告终。范仲淹为革除弊政所做的一切努力转瞬间付之流水,死生寻常事,得失何所惧!数十年为官数度被贬,他早已看透世事,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还是去地方为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史》的编撰者脱脱等人以及王安石、朱熹等名人都给予范仲淹极高的评价。他在政治、军事、文学各方面有着非凡的才能,他关心教育,下令州县办学,并荐举了一大批学者,为宋代的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其子纯仁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所得奉赐,皆广置义庄。纯仁得其忠,位过其父,而几有父风。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范仲淹父子尽显清官本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不论何时何地范仲淹都心系大宋王朝,为仁宗皇帝和大宋的子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我心里他比诸葛孔明更值得我尊重。仁宗虽然废除了新政的一切措施,将革新派众人贬谪离京,但他对范仲淹又安抚有加。天性仁孝、宽厚和善的仁宗皇帝也正因有范仲淹诸贤方可开创“仁宗圣治”,而成为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范仲淹所处的大宋王朝人杰辈出,群星璀璨。包拯作为历代清官的典范一直被吾辈奉为楷模,而实际上范仲淹为官同样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他的文韬武略、他的清廉从政、他的诗文才情都让他名垂青史,尤其是他“先忧后乐”的思想更让他成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自宋朝后,这种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历经千秋万载,永在!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