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4645092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霍去病与祁连山草原/岳凤玉

点击率:1943
发布时间:2021.12.28

西汉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力逐渐强大。到了汉武帝时代,疏通丝绸之路,安定西北边疆,已迫在眉睫。反击匈奴的时机已经成熟,并开始秣马厉兵准备讨伐河西走廊以及北方广阔的草原。

河西走廊就是指黄河“几”字弯以西的狭长地带,东南西北走向。东南起甘肃的武威市,西北至古玉门关。南有冰雪覆盖的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北有连绵不断的何黎山和龙首山。东西长约九百公里,南北宽数百公里至一百公里。河西走廊与黄河中下游同属一个气候带——暖温带气候。祁连山冰川融化,山下河流纵横、湖泊沼泽星罗棋布,是水草丰美、宜牧宜耕的好地方。

河西走廊曾是古代月氏部族的游牧之地。匈奴老上单于杀了月氏国王,并用他的头盖骨做酒具,以示匈奴的霸蛮。月氏部族被迫西迁,最后消失在茫茫历史长河之中。从此这一地区成了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的领地。浑邪王控制今甘肃酒泉一带,休屠王控制今甘肃武威一带。

另外,民谚说的“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黄河河套地区,当时由匈奴的楼烦王和白羊王占据。

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冬季,汉武帝派青年将领卫青带兵出征河套地区,一举赶走了楼烦王和白羊王。汉武帝在这里设了朔方郡和五原郡,移民屯垦,修复长城。卫青因功受奖,破格提拔为大将军(相当于国防部部长),统率全军。在这几场战役中,涌现出一位十八岁的杰出将领——霍去病。

霍去病(公元前140~公元前117年),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西汉名将,封冠军侯,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

霍去病的父亲是平阳县吏霍仲孺。霍仲孺与平阳公主(汉武帝的姐姐)家的女奴卫少儿私通,生下霍去病。所以,霍去病是女奴生的“私生子”,地位十分低下。让霍去病改变命运的是,当朝皇帝汉武帝刘彻,相中了他母亲(卫少儿)的姐姐(就是他的大姨)——卫子夫。史书上说,当时卫子夫是平阳公主家的“讴者”,可能就是个歌唱演员。初封夫人,后立皇后。从此,卫氏一门鸡犬升天。

卫青是皇后卫子夫的亲弟弟,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的第三任丈夫。两重身份,让卫青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宫中无人能出其右。霍去病是卫青的亲外甥,跟随他的舅舅卫青多次征战匈奴,练就了勇猛善战和指挥才干,被汉武帝赏识,初封“嫖姚校尉”。在他十七岁时,就带领800名士兵,深入草原腹地数百里,直捣匈奴王庭,赶跑了盘踞这里的匈奴部落,俘虏了匈奴单于祖父、相国等两千多人。这一仗,让霍去病声名鹊起,从而,被汉武帝破格封为“冠军侯”。

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汉武帝派年仅20岁的霍去病带兵两次攻打盘踞在河西走廊上的匈奴人,史称“河西之战”。

第一次战役发生在这一年的三月。霍去病接过帅印,带领一万精锐,从陇西郡出发,在今甘肃张掖市东南的焉支山一带,与匈奴人交战,一举击溃匈奴休屠、浑邪两部,首虏(斩获)八千多级,还获得休屠王祭天金人。

第二次发生在夏季,霍去病肩负神圣的使命,披挂上阵,再一次讨伐盘踞河西走廊的匈奴人。这次,霍去病采取迂回包抄战术,绕过居延海,从敌人的后方,在祁连山脚下,杀他一个措手不及。这次首虏匈奴三万两千多级。两次战役,斩获四万多匈奴人。

河西走廊被汉朝收复,为了长期解除匈奴的威胁,汉武帝在狭长的河西走廊,列“四郡”: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据“两关”:阳关、玉门关。先后移民30万,安置在河西走廊,屯垦戍边。从此河西走廊阡陌纵横,牛羊遍野;丝绸之路商队络绎,驼铃悠扬……

霍去病在短短的几年里,多次独立带兵出征,深入漠北两千余里,直捣匈奴老巢,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登临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在狼居胥山北的姑衍山上祭地。司马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称:“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封”是堆土设坛祭天,“禅”是祭地。“封狼居胥”的典故,由此产生。宋朝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狼居胥山,就是指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东的肯特山。肯特山是《蒙古秘史》等文献中说的“不儿罕合勒敦山”,是蒙古族祖先崇尚的圣山,也是这个民族的发祥地。

一代名将霍去病,十八岁,两出定襄(内蒙古和林尔),功冠全军;二十岁,三征河西,开疆拓土;二十二岁,统帅三军,沙场无敌。被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其官阶和俸禄与大将军相同,食邑5800户。

当时,汉武帝要给霍去病置高宅广田,被霍去病婉言谢绝。放出豪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话也成了千古励志名言,一直流传到现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奋发图强,报效国家。

公元前117年(元狩六年),霍去病在他24岁那一年突然离世。

汉武帝为霍去病举行了非常隆重的葬礼仪式。调来陇西、北地等边境五郡的铁甲军,又称黑衣军,为其送葬。史料记载,送葬队伍浩浩荡荡,从长安城一直延续到茂陵附近的霍去病墓(位于今陕西兴平市道常村西北)。把霍去病的墓修在汉武帝茂陵旁边,以示恩宠。封堆形状像祁连山那样高峻伟岸。墓前立“马踏匈奴”“伏虎”和“跃马”等花岗岩石雕,彰明其不朽的功业。

“河西之战”后,部分逃到北方草原的匈奴人,失去河西走廊富饶美丽的故土,无不肝肠寸断。他们悲伤地唱道: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这是匈奴人思乡的一首歌谣,也是这个民族留下的一阕悲怆的国风。

焉支山附近生长一种植物,叫胭脂花。匈奴人采集这种花朵汁液,制成女性的化妆品,谓之胭脂。焉支山的焉支,是胭脂、燕支的不同音译,就是胭脂的意思,语出胭脂花。

我们这次专程参观了一趟位于甘肃张掖市东南方向的军马场。时值严冬,这里的景色依旧壮美迷人。传奇的祁连山脉的冷龙岭高耸险峻、白雪皑皑。山下镶嵌一枚蓝宝石一样美丽的湖泊——鸾鸟湖,又叫西大河水库。它是祁连山冰雪融化形成的高原湖泊。远处可以看见隆起的焉支山,被灰褐色土质覆盖,沟壑纵横,像一幅展开的巨型油画卷轴!

祁连山与焉支山两山遥遥相望,中间有一片宽阔平坦的草原,当地人称大马营草滩,占地2192.5平方公里。这里就是中国六大最美草原之一的祁连山草原的核心区域。藏族的《格萨尔王传》里称这片草原为“黄金莲花草原”。元代这里是蒙古王阔端汗的牧地,称“夏日塔拉”,意即黄金牧场。清代的梁份在他的地理名著《秦边纪略》中盛赞这里:“其草茂为塞外绝无,内地仅有。”唐代李白赋诗歌咏这片草原:“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李白《幽州胡马客歌》)我们在这里虽然没有看见飒爽英姿的“妇女马上笑”,但目睹了马群、羊群和牦牛群,在这片金色的牧场上悠闲地食草……

大马营草滩上流淌着一条季节性河流,叫西大河。河流的源头就在祁连山脉冷龙岭(平均海拔高4千米~5千米)的冰川融水中。河流经过百转千回,一路向西北流去,最终消失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一个叫居延海的天然湖泊中,干流全长为821公里。

西大河,是黑河的源头水系。这条河,原来是内蒙古的第一大内陆河。由于上、中游修了多个拦截河流的水利枢纽工程,黑河下游的内蒙古段,断流多年,结果内蒙古第一大内陆河的殊荣,被锡林郭勒盟东北部的乌拉盖河取代。

黑河,古代称弱水。《山海经》记载:“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所谓“弱水”,就是河流水浅,大船不能通行,只能靠皮筏子泅渡。《红楼梦》第91回中贾宝玉对林黛玉表示:“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对爱情的专一。但书中说的“弱水”,是不是源自这条黑河之水?就不得而知了。黑河名称是因为洪水泛滥的季节,河流常裹挟上游黑色的泥沙汹涌而下而得名。现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额济纳”一词,语出西夏的党项语,意即黑河。

从羌族,到月氏,到匈奴,再到汉朝、唐和宋,一直到元明清时期,大马营草滩都是历朝历代皇家大规模饲养、训练军马的基地。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大败匈奴,随即在此筑鸾鸟城屯兵、养马。至今,当地人尊称霍去病是这一地区的第一任“国有”军马场的场长。元、明、清都曾在这里设过养军马的行政机构。清朝官方确定对这片草原的称呼为大马营。这里依旧保存着古代马营古城遗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设有叫马营乡的行政机构。2014年9月撤乡变镇为马营镇。马营镇与军马场接壤。这里以当地蒙古马和古西域马杂交选育培养出来的优良马匹,久负盛名。马匹体态匀称,粗壮结实,雄健剽悍。据说,北魏太武帝拓跋涛时期,在这片美丽的草原上,十数年养马二百多万匹,骆驼一百多万峰。在唐朝,这里的军马总数最多时达到七十万匹。唐朝诗人韦应物有诗:“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调笑令·胡马》)诗中提到的“燕支山”,指的就是这里的焉支山。

“祁连山”一词,据说语出匈奴,意思是“天之山”或“天山”。唐朝李白也称祁连山为天山,可见其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和“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另外,“祁连”一词,用蒙古语可以解释,就是“玻璃”或“水晶”的意思,指的就是祁连山顶上的冰川积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依旧是我国重要的饲养和选育军马的地方。由于马匹在现代战争中失去了主导作用,逐渐淡出战争历史舞台。但这里的军马场在历史的巨变中,依然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近几十年,经过几代军马人的努力奋斗,已把这里建成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著名养马基地。

此时虽然不是最佳旅游季节,但还是看到一群生龙活虎的马匹从我们眼前经过,扬起滚滚尘沙。这里原来的居民归总后勤管辖,级别都很高,有的退休后都回京师颐养天年去了,剩下的大多都已经搬迁到城镇居住,留下一排排砖瓦结构的旧平房,默默地述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以及曾经的繁荣。

在鸾鸟湖的旁边有一处仿古建筑,其木制的大营门,颇有古风遗韵,这里是为纪念骠骑将军霍去病在这里作战而建的行军大营。黄色门匾上用篆书写着“骠骑将军大营”六个鲜红的大字。建筑物虽然是为了招徕游人的旅游设施,但却让我触景生情,联想到史书记载的,年轻英俊的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骑着高头大马,指挥骁勇善战的虎贲三军,以摧枯拉朽的力量,横扫河西走廊和漠北大草原的波澜壮阔的场面……

——选自西部散文网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