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3384778080刘志成:13384778080张彩云:13604770825

会员办理13384778080

微博西部散文网

您好!欢迎进入西部散文网www.cnxbsww.com.

网站阅读量:54649868 在线服务 我要投稿 进入首页
请稍候...
  • 第十届西部散文节暨聚寿山文
  • 第十一届西部散文节在青海化
  • 西部散文学会为获奖作家颁奖
  • 第五届西部散文学会贵州高峰
  • 贵州创作基地授牌
  • 西部散文学会云南牟定县分会

倾听陕北民歌/孙文珍

点击率:4219
发布时间:2016.06.20

  天上的白云你往哪儿飘,

  陕北的信天游你知道不知道?

 

            ——写作手记

 

  上大学的时候,教室的最后排坐着一位佳县籍的同学。一次课间,他不经意间哼起的一支调子像电流一样击中了我。静静地听着那哀婉低沉的调子,立即会使人的心中涌起一股人世沧桑、磨难受尽的悲苦感。后来才知道,这是一首《揽工调》,说的是揽工汉在地主家受尽欺压的苦难故事,在众多的陕北民歌中很流行。

  时隔不久,系里新开了“陕北民歌”课,这支《揽工调》被一位姓韩的老先生反复提起。与此同时,他讲起了“信天游”,讲起了“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哪达儿想起哪达儿哭”,讲起了“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这些有名的陕北民歌。韩老先生生在陕南,一辈子从事的却是陕北民歌的研究。从他谆谆的教导和一丝不苟的教课态度上,我感觉到了他的博学和长者风范;而从他编写的书里,我这个渭北旱塬上长大的女子渐渐地了解了陕北民歌,并热切地爱上了这种直抒胸臆的民间艺术形式。

  陕北苦焦,那些经年累月挣扎在饥饿线上的“受苦人”,喜怒哀乐、生生不离的都是这块“上天布道,此处偏遗漏”的土地。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显得那样的弱小和无望,然而,当你听到山峁圪梁上那袅袅绕绕的歌声时,你对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又做何感想呢?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三盏盏的那个灯,

  哎哟赶牲灵的那个人儿哟过呀来了。

 

  你若是我的哥哥哟招一招你的手,

  哎哟你不是我的哥哥哟走你的那个路  ……

 

  你在那个山上哟我在那个沟,

  咱们拉不上个话话哎哟招一招手。

 

  瞭见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

  我泪格蛋蛋泡在沙蒿蒿林……

 

  这么长的鞭子哟探不上个天,

  这么好的个妹妹哟见不上个面。

 

  这么大的个锅哟下不了两颗颗米,

  这么旺的火来哟烧不热个你……

 

  仔细倾听,那优美至极致的旋律,那或悠扬高亢、或哀婉忧伤的歌声,令人扼腕感叹。歌声里,有蓝花花、四妹子们对美好爱情的热烈向往,更有受苦人对幸福生活的热切盼望……在这座陕北小城里羁留得久了,在听惯了各种题材和形式的信天游的同时,也对这方土地上的歌者多了一些了解。1992年,我陪同全国政协报的几位同志去安塞采风时,专门拜访了贺玉堂。这位已是县文化局副局长的民歌大王,听明了我们的来意后,白羊肚子手巾往头上一缠,一件青绿色的对襟长衫一穿,便在他的办公室里亮开了嗓子。那天是星期天,办公楼内静悄悄的,但贺玉堂的歌声穿过门窗,穿过大院,一定在远处的行人中引发共鸣。《黄河船夫曲》、《三十里铺》、《掐蒜苔》……贺玉堂一曲又一曲动情地唱着。我注意到他的眼睛始终望着对面高大荒凉的土山。曲终人散时,贺玉堂告诉我们,唱歌和听歌的最佳地点都在山上。只有在那无遮无拦的野山旷谷里,声音才能舒展开来,歌声在山峁河谷间回荡,余音袅袅不绝。信天游,信天而“游”,陕北民歌追求的正是这种自由舒畅、空旷开阔的境界。

  2000年正月,也是在安塞,我去采访中央歌剧舞剧院赴老区慰问的首场演出。当一个个子矮小、穿一身碎花布衣的女子走上舞台,一声嘹亮的“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三盏盏的那个灯”从台上发出时,台下立即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是这首地道的陕北民歌,是这位名叫王二妮的土生土长的歌者,令台下的观众一片欢呼。与中央歌剧舞剧院的同道们相比,她也许没有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但只要她轻轻一唱,立即能在数以万计的观众中产生共鸣。这,不能不说是陕北民歌的魅力!

  也不止一次在饭桌上听过陕北民歌。歌者大多是一块儿吃饭的熟人,应客人之邀几番推辞不掉才即兴演唱。他们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就一副厚实的嗓子,就一些耳熟能详的旋律。可是,当粗犷的歌声渐起时,一饭桌的人立即停止了杯盘交错,不由得击节鼓掌。那种兴致,与欣赏一台高质量的节目又有什么不同呢?歌声穿透小小的房间,穿透小小的饭馆,常常能引来许多同样热爱民歌的陕北人的驻足倾听或围观。比起豪爽的喝酒划拳来,唱民歌有着更多更广泛的参与者和欣赏者。

  陕北是一个盛产民歌的地方,也是一个盛产歌手的地方。那衣衫褴褛的拦羊汉,那围着丈夫孩子转的陕北婆姨,那坐在小饭馆里再三推辞不过而羞答答唱歌的拥有“拦羊嗓子回牛声”的人,那穿着演出服在舞台上气宇轩昂的演唱家,哪一个不是歌手呢?虽然他们的经历和教养千差万别,虽然他们的命运各不相同,但他们对于陕北民歌的喜爱是相同的。无论是在朴素自然的山川沟峁,还是在精心装扮的舞台,当那粗犷、缠绵的歌声响起时,有谁不击节而和、随曲而歌呢?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

  几十几道弯上几十几条船,

  几十几条船上几十几只帆,

  几十几个艄公把船扳,把船扳……”

 

  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

  一对对毛眼眼望哥哥。

 

  煮了那个钱钱哟下了那个米,

  大路上搂柴了瞭一瞭你……

 

  倾听民歌吧!在浮噪喧嚣的市声里,在疲惫乏味的生活中,在心灵蒙上灰尘的慵懒里,听一听那或粗犷、或哀婉的陕北民歌吧!在一个无人理会、寂寞孤独的深夜,在一个百无聊赖的午后,在一个细雨霏霏的黄昏,民歌绝对是一种医治心灵创伤的天籁之音……

Copyright © 2015 西部散文学会 Power by www.cnxbsww.com
西部散文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蒙ICP备17001027号-1
技术支持:内蒙古帅杰网络有限公司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邮箱:xibusanwenxuankan@163.com
电话:13384778080
手机:刘志成(西部散文学会主席)13384778080  张帅:15149717177